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十二人的信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本)井上厦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十二人的信》由井上厦所著,他是日本最具影响力,也是最具争议的的“平民剧作家”。

他是一位雅俗共赏的大家,他的作品在日本既获得奖赏纯文学的读卖文学奖,又获得娱乐文学的日本SF大奖。

本书故事构思精巧,不露痕迹地描绘了十二人的命运,展现了平凡人的不幸和无奈。

在这里,用于交流感情的普通书信,成为演绎人物性格及暴露人生秘密的有效媒介。

这是一次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像是在窥看他人不为人知的秘密。

内容推荐

《十二人的信》由井上厦所著,《十二人的信》是日本作家井上厦的一部书信体小说。全书共十二组书信,折射出十二个普通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看似毫不相关的十二个人,却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有着阴差阳错的相遇。

目录

井上厦的品格

序章 魔女

第二章 丧歌

第三章 鲜红的双手

第四章 笔友

第五章 善乐寺

第六章 邻声

第七章 钥匙

第八章 蜜桃

第九章 灰姑娘之死

第十章 锦轿

第十一章 养父

第十二章 泥与雪

终章 人质

译后记

试读章节

“男人不是非要爱上谁才和谁睡觉的,男人可以和几十个、无数个女人睡觉,那女孩只不过是几十个中的一个罢了。而老婆嘛……”

“行了,行了,我也不要你多么爱我,只是我绝不会离开这个家的,死也不会!”

“我当然懂!我也不想毁掉这个家。这一点我也准备跟那女孩讲清楚。”

“再过一会儿,那女孩就要来了,你真能开口讲?”

“讲,一定讲。先不谈那事,咱们在这里再亲热一下……”

“你这个人,真是的,好不容易把腰带系好了。”

这后面的事,姐姐写不下去了,那对夫妇,竟在离姐姐不到五米的地方,干了那事。

社长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最近,我连手指都不碰我老婆一下。”老婆却怀孕了。这事对姐姐的打击太大了。更受不了的是社长对他妻子说的话:“我只爱你一人,那女孩只是我外遇中的一人罢了。”姐姐最想不通的是,姐姐把男女间的情事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高贵,但社长夫妇也好,咱爸咱妈也好,互不相爱,却照常做爱。像姐姐这样看重爱情的人反而被人瞧不起,越想越生气。

姐姐从社长家退出来了。社长的小女儿跟在我身后,还说道:“咱们一块出去玩吧。”

这时姐姐已经连说“不行”的劲儿都没了,稀里糊涂地朝中川走去,最后一屁股坐在了堤坝上。

跟在身边的小姑娘又嚷嚷道:“咱们来玩游戏吧。”

“去去去,姐姐这会儿没空。”

小姑娘大叫:“姐姐的眼睛真吓人!”

“爸爸、妈妈在家里总说姐姐是魔女,还真是个魔女呀!我要回家。”

小弘,接下来姐姐干了什么事,已经想不起来了。等反应过来,发现小姑娘已经软绵绵地躺在姐姐的怀里,姐姐的手紧紧地掐在小姑娘的脖子上……

P24-25

序言

日本文学有三个流派。

文艺评论家平野谦在1970年出版的《昭和文学备忘录》中论说:昭和初期(元年为1926年)文学界最大特征是三派鼎力,即无产者文学、新感觉派文学、惨遭这两种新兴文学夹击后成功地收复失地的私小说。这大概是封建的生活感情、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社会主义的生活志向能多层存在的日本特异的社会构造在文学上的反映。

2010年4月9日井上厦病故,文艺评论家、小说家丸谷才一致悼词,认为这个模式照样适用于当下的日本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相当于新感觉派,代表作家是村上春树,爱写身边事的大江健三郎属于私小说,而继承无产者文学的最好的作家非井上厦莫属。

丸谷才一的说法,应该最不成问题的是前卫而清新的村上春树,把大江健三郎归入私小说,倘若只知道田山花袋嗅女弟子盖过的棉被、岛崎藤村使侄女怀孕之类的小说,就不免莫名其妙,至于无产者文学,这个词听来很有点过时,何况由生前担任日本笔会会长、日本文艺家协会理事、日本剧作家协会理事、十几种文学奖评审的井上厦一脉相承,更像是玩笑。

日本文学史上,从1921年杂志《播种人》创刊,到1933年无产者文学的旗手小林多喜二被警察拷打至死,共产党员们纷纷声明转向,第二年无产者作家同盟解散,无产者文学兴衰十三年。除了熟读日本古典的中野重治之外,无产者文学虽然内容是进步的,但若从日语文学的角度,则难以说好。很多作品类似私小说,当然不是写和酒馆女招待的恋爱,而是写逃避警察的地下斗争。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是无产者文学的代表作,被多国翻译,在日本文学史上堪为破天荒。2006年有出版社改编为漫画,很像是跟不上时代之举,孰料经济长久不景气,贫困层扩大,年轻人捧读这漫画,大有历史惊人地相似之感,原著也借势风行一时。漫画书腰上只印了井上厦的漫画像和一行字:推荐本书。

丸谷才一说,井上厦矢志不渝地反逆权力,总是站在弱者一边。

井上厦其人其作的品格得自家传。他生于1934年。父亲和小林多喜二同辈,在故乡山形县开药店,还办了一个叫黎明的剧团,借以秘密发行《战旗》《赤旗》等共产党刊物。三次被捕,最后遭拷打,以致患病身亡,享年三十四岁。推理小说家松本清张比小林多喜二小六岁,当年也曾因购读这类刊物坐过牢。父亲去世时井上厦五岁,作为“共党小崽子”不被人待见。小学毕业后耽读父亲遗留的藏书,最喜爱《莎士比亚全集》和《近代剧全集》。井上厦说过,对于他来说,无产者文学就是父亲热衷的小说、杂志、戏剧等的总体。无产者文学中水平高的作品非常有意思,今天的年轻人应该先读读这些作品。

父亲写小说和戏剧,这个志向完全遗传给井上厦,他要实现父亲没有实现的梦。高中三年间,看了一干部电影,而且像父亲一样热衷于投稿,时见刊登。十九岁考入上智大学德文学科,休学工作了两年多,又入学上智大学法文学科。半年后,给脱衣舞剧场“法兰西座”当文艺部员,决心这辈子从事戏剧。二十四岁时所作《护士的房间》上演,《悠悠忽忽三十、晃晃荡荡四十》获得文部省主办的剧本奖,并开始为NHK写广播剧。三十八岁那年,以《道元的冒险》获得岸田戏曲奖,以小说《手锁心中》获得直木奖,从此,小说、戏剧、随笔、评论等遍地开花。1981年随笔《私家版日本语文法》和小说《吉里吉里人》畅销。

1964年为NHK写的广播剧《吉里吉里独立》播放三十分钟,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此举国为亚洲头一个举办奥运会而狂热之际,居然心怀不满闹独立。其实,早在大学毕业之初的1960年井上厦就已经构思,那时候稻米能自给了,政府颁布农业基本法(被称作农业宪法,1999年废除),令他愤怒:日本刚复兴,中央就把地方当包袱,那么地方干脆独立好了。大约十年后,《吉里吉里独立》发展为《吉里吉里人》。井上厦是东北人,那里确实有一个吉里吉里,在岩手县的大槌町,2011年3月11日也遭受大海啸袭击。东北具有自古层层积累起来的独立性很强的文化,为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高雅的精神与市民感觉。小说里的吉里吉里村有四千一百八十七人,粮食百分之百自给,医疗技术是世界最高的,由于对日本政府失望,宣布独立。没有核电站,地热发电,农业立国,医学立国,好色立国。井上厦从不考虑大众文学与纯文学之分,《吉里吉里人》既获得奖赏纯文学的读卖文学奖,又获得娱乐文学的日本SF大奖,雅俗共赏,就这一点来说,与村上春树的小说如《1Q84》有共同之处。不同的是,井上厦小说有思想,有现实意义,出言谐谑,却直剌日本国体制与政策的荒谬。

井上厦的品格还得自高中所受教育。《青叶繁茂》后记中有道:战败后几年里,从初中升高中期间,笼统地说,日本列岛上有三种大人。第一群大人认为,我们大人做错了。把错误亮在孩子们面前,把国家的未来托付给他们。第二群大人做出很乖的样子:我们是不会有错的,但现在处于联合国军管制之下,申说也没用。暂且屏息潜身,等待上台的机会。第三群瞪圆了眼睛:今天有没有吃的,多半大人是这第三群。庆幸的是,我上的仙台高中,老师大部分是属于第一群的大人。

第二群人果然等到了时机,不可一世,而井上厦写《青叶繁茂》就是要记下第一群大人的时代,也就是他本人的少年时代。他曾答冲绳记者问:“冲绳总像是萦绕我。日本的战争领导人决断太晚了,冲绳发生了那么惨的事。真的是‘圣断’,就该在冲绳、广岛、长崎都没有发生时做出。”“我从小有日本的种种辛酸都让冲绳人承受了的想法,也不无我们在东北乡镇吊儿郎当过活的内疚、自卑,所以想一直写那些同为日本人却吃了那么大苦头的人。”

不囿于书房,不限于舞台,付诸行动,似乎是无产者文学的传统,井上厦就是一位社会活动家,而且以平民的感觉行动。去世前一年,谈及《吉里吉里人》的创作动机,他指责“日本人为什么不认真考虑大米和宪法?”这两者是他一辈子运动的主题。1987年把七万册藏书捐赠给故乡,设立图书馆“迟笔堂文库”,随后开办生活者大学校(意为消费者和生产者不是对立的,同为生活者),每年举办一次讲座,以农业与粮食问题为主。抵抗美国压迫日本稻米自由化,他写过《大米讲座》,呐喊日本的米、日本的水田危险了。2004年他和梅原猛、大江健三郎、小田实、加藤周一等人发起成立“九条会”,呼吁“日本国宪法第九条不能改”。

生前最后完成了剧本《组曲虐杀》,把小林多喜二被虐杀搬上舞台,井上厦对今生大为满足。死后,小说《一星期》出版(从2000年连载至2006年,未及修改),主人公小松修吉,这名字显然寄予对故乡是小松町的父亲井上修吉的追思。大江健三郎说:井上厦晚年的戏剧工作质与量都可惊,但作为小说家,莫非对创作能匹敌壮年时期的杰作《吉里吉里人》的长篇已经绝了望?然而,死后寄来了长达五百页的新作《一星期》校样,这无疑是井上厦晚年的杰作。  井上厦好读书,书评也独具慧眼。他说:世上有两种人,没有书也能活的人和不能的人。

后记

如今纸质书信已经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但不论通过纸笔还是网络,相隔两地的人与人的交流总也离不开某种媒介。书信这种古老纸质媒介虽有种种不便,但通过纸笔传递的信息无疑更容易直达人心。《十二人的信》中,作者巧妙运用书信的各种形态,将书信体小说的可能性发挥到了极致。从冷冰冰的公式文书到陈词滥调的书信范文,从通过征友启事收到的各色回信到暗设圈套的诈骗信,甚至聋哑人用于笔谈的便条,当然更多的是用于交流感情的普通书信,在书中都成为演绎人物性格及暴露人生秘密的有效媒介。通过这些书信,十二人的人生悲喜剧凸显于纸上。

全书由十三个章节构成,除最后一章外,其余章节的故事互不关联,在每一章中分别用不同形式的书信勾勒出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最后一章相当于第一章的续篇,同时也对前面各章中主要人物的结局做了交代。

在书信体的形式之下,作者的思想几乎不露痕迹,但是与井上厦大部分作品同样,《十二人的信》描绘的依然是平凡人的无奈与不幸。精巧的构思之外,字里行间随处可见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悲悯情怀。

在井上厦浩大的作品群中,这部作品很难归类,因此也很少被列为作家的代表作,但我认为这是井上厦将通俗故事与深刻主题结合得最完美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的序章“恶魔”与终章“人质”早在1985年就由《日本文学》杂志做过译介(收录于1985年第4期井上厦特集。译者罗兴典)。时隔多年,我们终于可以目睹这部作品的全貌。另外,我们还有幸邀请到当时主编这部特集的李长声先生为本书作序,在此深表感谢。

本书序章至第十一章第五节由周黎薇翻译,后因时间安排问题,余下部分由我代为翻译。虽然只是一小部分,很荣幸能够参与翻译这部作品。

最后还要感谢彭毅文小姐为引进这部作品所做的努力,感谢本书责编的耐心与细致,谢谢你们给我充裕的时间,使我得以从容完成本书的翻译。

吴菲

2012年2月于山口

书评(媒体评论)

井上厦实在是以一种最具井上厦特色的方式完成了这部小说。《十二人的信》可说是一部暗藏玄机的书信小说集。

——扇田昭彦

井上厦的小说想法奇诡,滑稽调侃。有的则写的朴实,感人至深。我读来感觉他就是日本的“王朔”。

——任知 诗人、作家、日本文化研究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