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功、李金中、江浩等编著的《城市水环境改善与水源保护技术》针对我国城市水环境面临的诸多问题,对湿生生态修复技术、水体强化自净技术、水生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提出了多组分填料结构、扰动型湿地、管网曝气、反冲洗和冰盖保温等多项新型湿地技术,降低了湿地工程的建设成本,攻克了湿地需间歇运行、冬季效果差、长期运行易堵塞等难题;首次提出了模块化气浮调节式人工沉床、模块化可升降式人工浮床等新技术,解决了富营养化水体沉水植物存活难和浮床植物越冬难的问题;研发出适合北方地区的土著微生物强化技术及喷泉曝气新技术。并通过多技术优化集成,构建出高效链式生物生态净化系统,实现了多技术优势互补和协同作用,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在投资成本、运行费用、污染物去除和出水水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实现了水质净化和城市景观建设、生态修复的有机结合。研究成果取得了多项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填补了多项空白,推动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
刘学功、李金中、江浩等编著的《城市水环境改善与水源保护技术》从原理、设计理念、工程应用及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运行管理经验等方面,对人工湿地水体净化技术、喷泉曝气水质净化技术、人工沉床水质净化技术、人工浮床水质净化技术、投菌法改善水质技术以及五项技术集成的链式生物生态净化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供了已运行的多个工程实例。
《城市水环境改善与水源保护技术》可供相关科研院所、工程设计单位以及其他各类从事水处理、水生态、水环境和水景规划等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工程、水生态工程等与水处理相关专业的研究牛、本科毕的参考书。
前言
第一章 水环境改善与水源保护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危害
第二节 城市水环境改善技术应用及研究现状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第四节 技术特点和创新点
第二章 人工湿地改善水质技术研究
第一节 人工湿地填料筛选
第二节 人工湿地植物筛选
第三节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体系构建
第四节 现场实验研究
第五节 潜流湿地数学模型的建立
第三章 喷泉曝气改善水质技术研究
第一节 曝气对改善水质的作用分析
第二节 喷泉曝气喷头的研制
第三节 曝气喷头的试验及分析
第四节 喷泉曝气技术现场试验
第四章 人工沉床改善水质技术研究
第一节 植物筛选实验研究
第二节 人工沉床系统中试研究
第三节 现场实验研究
第四节 人工沉床对化学需氧量的净化效果及模型建立
第五节 人工沉床系统对总氮的净化效果及模型建立
第六节 人工沉床系统对总磷的净化效果及模型建立
第五章 人工浮床改善水质技术研究
第一节 生物浮床载体的筛选
第二节 实验研究及浮床栽培先锋植物的优选
第三节 人工浮床系统技术研究
第六章 投菌法改善水质技术研究
第一节 高效菌种的选取分离及驯化
第二节 菌种投加及模拟河道实验
第三节 微生物菌剂的大规模培养
第四节 菌种的保存方法
第五节 现场投菌降解实验
第七章 技术集成及示范工程建设
第一节 示范工程位置及总体布置
第二节 各处理系统的设计
第三节 示范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第四节 示范工程运行及监测
第八章 生物—生态集成技术对污染物净化效果研究
第一节 集成工艺对COD的去除效果
第二节 集成工艺对TN的去除效果
第三节 集成工艺对TP的去除效果
第四节 集成工艺对水体DO的改善作用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经济技术指标及效益分析
第一节 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第二节 经济技术指标比较
第三节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章 工程推广及应用实例
第一节 推广应用前景及模式
第二节 推广应用实例
第十一章 建设及运行管理技术研究
第一节 建设前期准备及土建期管理
第二节 植物栽种及管理
第三节 系统启动期管理技术
第四节 系统运行期的管理和维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