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现在和我相处得很好,在经历了一切风雨之后。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这正是我的烦恼所在。他不爱表达自己。”麦当娜如今温情地回忆着,“可不管我承认与否,我在乎的还是父亲的认可。他一直都非常爱我,我对他有千万种不同的感觉,但最重要的是我非常爱他。父亲觉得我不需要他,这个想法使他很难过,但我确实需要他。”
为了使子女们学有所长,托尼让他们每人都选择一门乐器。麦当娜学的是钢琴。虽然在演奏方面有着明显的天赋,但麦当娜还是抵制上钢琴课。她会藏在老师家附近的水沟里而不去上课。这不仅是因为麦当娜觉得它无聊。这时麦当娜已经颇爱好本地的爵士乐而不是古典音乐,而且因为她几乎总是把抱怨和违背作为回答别人提出的建议的可笑心态。强烈的表现欲和成就欲导致的她对自我的不满往往以无情地抱怨和攻击别人作为补偿和动力。后来,麦当娜想去尝试一下跳舞。她说服了父亲让她去学舞蹈。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她开始去各种教踢踏舞、爵士乐、旋转和健身操的学校上课。到十四五岁时,她开始每天练习芭蕾舞。尽管她一个人放弃了音乐,他们家里还是乐声不断。放唱片、听收音机,或者有人在浴室里唱歌,还有吵闹声,整个家庭充满了噪音。
麦当娜当年生活的底特律还是个工厂林立的小镇,很荒凉。作为一个汽车城,这里虽没有什么文化,却有很棒的爵士音乐。
“我们生活在一个种族非常融合的社区。我们是惟一一家白人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拥有这个汽车城特有的东西和一些黑人的东西。他们有几个小唱盘和一叠唱片。每个人都在私人车道上和后院里翩翩起舞。”
她从社区文化中学到了一些东西。她跟黑人一起玩乐,一起听汽车城特有的黑人音乐,尤其是专心聆听黑人音乐,留恋黑人电台和唱片。她还喜欢和黑人做朋友,她以后的男友中有好几个是黑人,而且她出道后很受黑人欢迎,她也常为种族平等发言。
小的时候,麦当娜曾希望自己是个黑人。因为她所有的朋友是黑人,她听的音乐也是黑人音乐。她特别嫉妒她的黑人女朋友,因为她们的头发可以梳起朝各个方向翘起的小辫子。为了模仿她们,她费尽力气把铁丝插进头发里,好让头发也翘起来。这样她觉得她就是黑人孩子了。
麦当娜狂喜地买唱片回家听,她的兄弟妹妹会对她大吼大叫。他们声嘶力竭地告诉她,流行音乐是一堆狗屎,并刮伤她的唱片,这深深刺伤了这个流行音乐迷的心,引起她更大的反弹。
和他们闹翻后,麦当娜就去找好友麦克法林。她俩经常在后院里“演戏”。戏服是从各家的衣箱里找出来的。她俩穿着不同的衣服轮流上场,有时也来个二重唱。她们又唱又跳十分热闹,吸引了不少邻居前来观看。麦当娜后来说:“当时我们俩最喜欢的一套戏服是从旺达的衣橱里翻出来的一件结婚礼服。”麦克法林也说:“那时我俩争论得最厉害的就是,今后我们谁会成为表演的明星。”
调皮的麦当娜生来就喜欢表演,这点点滴滴铺就了她的事业和商业的红火。
西科尼家是虔诚的天主教家庭,在他们的房间里总是摆满了圣徒肖像、十字架之类的圣物。在这种圣洁的环境中,麦当娜幼年也是一个虔诚的小教徒。
每天早上,她都要跟父母上教堂做祈祷,然后再去上学。她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在天主教学校中受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教会学校是极为严格的。修女们认真执行教区学校严厉的规章制度。“她们肯定会到处打人,”麦当娜说,“那是一个恐怖的环境,却掺杂着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圣洁的形象。”尽管如此,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她对基督充满了一种无比的尊崇。“我不敢取笑天主教,我尊敬天主教,敬仰它的神秘、恐惧和对人的压抑,它的激情、纪律和对罪恶的困扰。” “我遇到麻烦或感到快乐的时候都会祈祷。当我感觉很好,觉得有必要明白生活是多么美好的时候,我会祈祷。我知道这有点傻,可是当你周围有很多烦心事的时候,你有必要提醒一下自己,自己已经得到了那么多值得感激的东西。当我感觉糟糕极了或很难过的时候,我通过祈祷来使自己平静,这是在寻找可以行动下去的理由。”生活中的麦当娜说。
渐渐长大的麦当娜,对于上帝,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信仰上帝,我相信所做的每件事都有因果报应。我相信人性的善良和这种善良的可贵。”
基督教关于堕落、负罪、忏悔、死亡的教诲从未远离过麦当娜的脑海。她在5岁时就已经亲历了死亡的恐怖。她总觉得上帝正在关注着她所关注的一切。童年的麦当娜一直相信撒旦就住在她家的地窖里,而她就迅速爬上楼梯使他无法抓住她的脚踝。1966年,麦当娜第一次领圣餐。一年后她将维诺妮卡的教名加到了自己的名字里。因为圣徒维诺妮卡将十字架上的耶稣带血的脸擦洗干净。她由此对《圣经》上记载的种种传说相当着迷。关于死亡的噩梦一直萦绕着她的生活。她发现自己被困于地下一个狭小的棺材里,无助地躺着,成群的老鼠咬着她,她却无法挪动半步。这个可怕的梦境,一方面表现了她的恐惧,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她对受压抑和束缚的畏惧。因此她不顾一切地与束缚她的力量对抗,包括她父亲的规定,天主教会的条文戒规在社交、职业、性以及情感方面限制她的个人生活的一切。P33-35
一、美国神话
麦当娜,一个中西部邻家女孩,1958年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麦当娜是家中8个孩子中最大的女孩。大家庭的环境培养了她争强好胜的性格,她不惜一切与兄妹、父母、师长及一切人对抗、争斗,借以显示她自己的存在。她故意烫伤手指以引起父母的注意,还毫不犹豫地告发哥哥,结果被他们吊在晾衣绳上。她不喜欢任何人打败她。5岁时,她母亲病逝。这夺去了惟一可以给予她无条件的爱与亲情的人。这一永久的情感伤害让她花费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爱和认同。麦当娜必须为自己保持坚强,她不能让自己软弱。
麦当娜喜欢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她参加学校的表演,当啦啦队长。童年的她就知道,作为一个女孩,漂亮可爱,有女人味,可以给她带来好处。她就是用这种方式去得到她想要的。麦当娜曾在他们啦啦队组成的人形金字塔上翻筋斗,并掀起她的裙子。但她刻苦学习舞蹈,并以娴熟的舞技赢得了密歇根大学的奖学金。美国梦使她野心勃勃。大学二年级时,她中断学业,决定闯荡纽约。她只身带着35美元和一腔热血跑到了纽约。
为了成名,她干过一个又一个低工资的工作,还经常挨饿,甚至到垃圾堆里找东西吃,有时去做裸体模特,但她明白,到纽约不是来吃的。她的目标在纽约,她要不惜一切去追求它。随之,她参加了一系列舞蹈团。不安分的本性使她不甘心长久混迹于一群演员中默默无闻。舞蹈梦的遥远使她思考着或许音乐梦更容易实现。于是这个从舞蹈转行的歌手,参加了一连串的乐队,并开始尝试着写歌词,又学会了弹吉他。她开始在当地的俱乐部中演唱,她撩人的嗓音、热情和调皮的舞台风格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注意。麦当娜很有商业头脑,她的精明和最敏锐的机智足以让她征服这个世界。她盯上了最炙手可热的DJ马克·卡明斯,利用自己出色的舞蹈才能和性感迷住了他。他在俱乐部播放麦当娜的单曲《每个人》,并把崭露头角的情人介绍给了华纳唱片公司。
唱片公司对她有些兴趣,给了她一个录音合同。1983年,麦当娜出版了首张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唱片《麦当娜》。这张唱片中的几首歌曲成了俱乐部、夜总会的必放歌曲,其中《假日》又经过广播电台在空中传播,令人难以置信地进入了全美最佳20首歌曲排行榜。不久,专辑中的《幸运之星》和《边界》也走上了她的第一首单曲同样的成功之路。经过录影带的广泛传播,世界知道了麦当娜,一个以鱼网和花边缝制的透孔服装、宗教色彩的装饰品、坦露的胸罩和肚脐构成的玩世不恭的性感形象。1984年,华纳唱片公司发行了她的第二张专辑《宛若处女》,其主题曲使麦当娜荣登排行榜第一的位置。第二年,麦当娜单曲和专辑的销售量超过了任何一位艺术家。她被称为“动感歌霸”、“风格女神”、“亵衣歌后”、“时尚野兽”,这些无不证明了她超级偶像的地位。
麦当娜以个人英雄主义的不懈奋斗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创造了一个帝国。她的成功是美貌、胆识和智慧的结晶,继玛丽莲·梦露之后,还没有谁能如此成功地渗入到媒体和文化中。除辣妹组合外,麦当娜可以宣称是她把女性力量引入到流行音乐之中。她如此频繁如此成功地不断重塑自我,她那暧昧多变的形象以及对生活精确敏锐的观察和坚定不移的追求,令人深信她是无处不在的——不管你喜欢与否。麦当娜成为了美国梦的缩影,代表着一种任何人都可以走向成功的信念。一种深深植根于美国移民后代心中的信念。她本来也可能只是美国中西部的一个普通的邻家女孩。但却成了千万个女孩中独一无二的一个。她通过不懈的努力发挥出了自己的潜能,实现了从中学啦啦队长到国际巨星和亿万富翁的巨变。
二、在圣女和浪女之间
麦当娜生活的天主教家庭和她演艺事业的美梦格格不入。她的继母让她打扮成朴素的灰姑娘。她不得不故意将校裙迅速提起,露出里边色彩鲜艳的性感内衣以吸引他人的注意。每次,她抹上唇膏、穿上紧身衣时,她的继母就责备她像个荡妇。上舞蹈课时,她抹上头油使短发竖起来,并把紧身衣撕扯得到处是口子,又在紧身衣中央开了大口子,然后用微型别针系起来。在纽约努力奋争、期待成名的日子里,她始终以标新立异的着装做自己的招牌。她从廉价商店里买来开裂的裙子、大号男人衣服、咔叽布裤子、高跟鞋和系发的破布条。然后,花枝招展地在街上晃来晃去,不厌其烦地引人注意。
踏着她的《假日》流行曲,麦当娜跳着淫荡的舞步,身着黑色鱼网裙、露脐上装和耷拉的厚短袜,一身珠光宝气地在台上扭来扭去。她条纹状的金发用一大堆布条东扎西系、乱蓬蓬地四处飞扬。在随之而来的录像带和明星照中,她戴着橡皮手镯、有饰钉的手饰,系着“男孩玩具”腰带,胶皮管和布条缠于发间。她在东露西绽的牛仔裤和紧身迷你裙下穿花边绑腿,从而使紧身衣迅速流行。她戴着色彩纷呈的缀花边的胸罩,外配露脐短上装,双肩袒露好让胸罩带子蹦跳出来。她成功地塑造了性感女郎的形象,并继续巩固和强化这一形象。在《宛若处女》单曲中,麦当娜挑逗性地改写了传统的婚纱。她身穿网眼织物和袒露半边的花边胸罩、戴着无指手套和“男孩玩具”腰带在舞台上行走,犹如一只狂躁的黑豹在地板上诱人地匍匐前进。在《物质女孩》的单行本封面上,她裸体跪在地板上,挑逗性地用一条蓝绸缎单子裹住身体。公众目瞪口呆,惊慌失措地注视着他们的性感尤物。
麦当娜的舞台服装总是色彩迷离、花里胡哨的。在“宛若处女”巡回演出中,她身穿迷你裙,戴着缀有十字架饰物的宝石。麦当娜公开宣称内衣外穿并身体力行。人们说,“这是一个以拉起胸罩带子成功的女人”。她的演出总是充斥着那些由顶好的和顶无聊的东西荒唐地搭配而成的夸张之至的服装。时不时地。她会脱脱衣服,一展她那性感的胸衣或紧身衣下的万千风情。既扮美人也装小丑,她是既风趣又聪明。很快,她独有的色情展示找到了新的形式。在“金发雄心”世界巡回演出中,麦当娜头上扎着马尾辫,身穿黑色双领西装和一件连体衣。连体衣上打了褶、绣了花并系着吊带。西装上那聪明的开衩口袋让麦当娜的锥状胸罩“破衣而出”。麦当娜彻底破坏了她神秘的神话,她把门直接打开,宣布自己为公共财产,她使表演非神秘化了。
麦当娜因出演电影《贝隆夫人》获全球音乐和喜剧最佳女主角奖。贝隆夫人是阿根廷的国母,受到阿根廷人的尊敬。而麦当娜是以性为商标登上名流地位的。许多人认为让一个流行音乐的婊子扮演圣·埃薇塔是渎圣行为。麦当娜必须洗心革面重新设计自己的形象,这是极大的挑战。经历了真正艰苦、让人精疲力竭的灵魂之旅,她成功了。电影中她舞跳得娴熟而精彩,角色转换细腻而富有情趣,特别是她迈上玫瑰宫的阳台面对数千人唱起《阿根廷别为我哭泣》时,活脱脱的贝隆夫人出现了。她成功地饰演了这一角色,令人喝彩的表演向世人表明她可以是个圣女。
麦当娜认为她是个坏女人,但在内心深处,她又觉得自己确实是个好女孩。她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就必须做个坏女人。她在浪女和圣女的两极之间徘徊,险招频频,也招议纷纷。恶之者对她嗤之以鼻,避之惟恐不及;好之者称她为最出色的女人,因为她能够看起来像个婊子,思考和行动起来像个男人。
三、百变天后
麦当娜不是一个天生的美人,但她却成了20世纪80年代的偶像和90年代的女神。
如果她再漂亮些再聪明些,可能现在已被人们忘记了。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欠缺才使她意识到只有努力才能将自己推到自己想得到的位置。麦当娜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她在严格的自我要求和钢铁意志下,将自己曾经胖乎乎的身子塑造成奥林匹亚般的完美体型。五英尺四英寸(约为1.63米)的身材,让她从来无法加入职业模特的行列。然而,她以复杂多变、嬉笑怒骂瞬间变化的形象表明她是个有能力支配自己和别人的女人。
1983年,麦当娜便以鱼网服和“男孩玩具”的腰带在观众的心目中深深地打上了性感与羞耻的烙印。在《宛若处女》中,她以及膝低胸的白色婚纱挑戏世人。在《物质女孩》录像中,她又扮演玛丽莲·梦露《宝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的经典场面,身穿华美考究的粉红绸缎鸡尾酒晚礼服和宝石,展露了金发女郎的梦露形象。电影《誓死寻找苏珊》中,她有了自己可识别的形象:网状衣服、十字架套于颈项或悬于耳际、无指手套、橡皮手镯和吊袜带。麦当娜风暴迅速掀起年轻一代的模仿浪潮,成千上万头发漂过且乱蓬蓬的、穿着网状上装、戴着无指手套和十字架的年轻女孩参加她的“宛若处女”巡回演出。麦当娜大肆鼓吹“我定自己的调子,我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
麦当娜迷上了“假小子”扮相,在《爸爸别说教》录像中,麦当娜穿着牛仔裤、黑皮夹克和写着标语“意大利人加油”的T恤。她不仅可以性感迷人。而且可以雍容华贵。她会时不时让人惊讶她的另一面,在一个歌集封片上是麦当娜极苍白的脸的高贵侧影,她向后倾斜着头,展示着她那“最为天鹅般”的脖子。
麦当娜是个定位准确和执著的人。当众多流行乐手、摇滚歌星、社会名流在酒精、毒品的陶醉和折磨下堕落时,麦当娜则选择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她沉醉于健康的体能中,她对此的追求狂热而执拗。麦当娜的身体就是奥林帕斯山上最高的神殿。
在“金发雄心”巡演中,她继续走性感路线。锥状胸罩成了她新的性感标志,甚至在巡演中让男性伴舞者们穿古怪可笑的锥状胸罩。麦当娜在自我形象的创造以及她作为新潮倡导人不断让人惊喜的种种变化上是个永远的天才。报纸杂志上充斥着麦当娜的黑色健身裤、白色吊带、长统袜和十字架。由于麦当娜,女式内衣、紧身胸衣和紧身健美裤正式成为1991年的时尚主流。在同一巡演中,她又表达出她另一面的王者风范。她云发飘垂,尖根轻敲,散发着久远的雍容迷人气息。她在人们的吃惊中蓬勃发展。在“沉沦世界”的巡演中,她又变成了备受折磨、报复男人的女人形象。在某个镜头里麦当娜击毙了折磨她的人,而另一个镜头则是一个有强烈复仇心的歌妓把剑刺向了她的仇人。
享受母亲生活的麦当娜当起了儿童作家。麦当娜计划写作的五本系列童书中的第一部《英国玫瑰》成为有史以来英国售出最快的儿童小说。麦当娜从流行音乐涉足电影,又从电影转向童书市场,她就是这样以惊世骇俗而著称于时。
在国际娱乐圈叱咤风云的麦当娜在专辑《美国生活》中又成了反战先锋。在为专辑作推广而由电视台先行试播的音乐录像中,麦当娜以女教官造型出场,并向另一名外形似布什总统的男性扔出了一枚手雷。在争论声中,麦当娜撤回了这段录像。麦当娜在随之而来的“重生”巡演中宝刀未老。屡屡挑战尺度极限。她大唱反战歌曲《美国生活》,还播放伊拉克战争实况和死难者影像的片断。麦当娜热歌劲舞,时不时来几个空翻,还向歌迷展示自己的瑜珈功力修为,并要再现她和小甜甜布兰妮的惊世一吻。
从鱼网袜子到锥状胸罩再到清爽简洁的形象,风风雨雨近半个世纪过去了,麦当娜也从早期叛逆不羁的物质女孩,到中期愤世嫉俗的女权主义者,再转变为今天满怀感恩之情的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经历就是一部美国现代女性成长史的缩影。
四、话题女王
二十多年仍能在娱乐界保持吸引力的女艺人,全世界都凤毛麟角,麦当娜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因为她一直是话语力量的中心。 麦当娜是性革命者。出道之初,她的性感形象始终含讥带讽,极具煽动性。《宛若处女》中的白色婚纱使暴跳如雷的正人君子对“麦氏诱惑”的恼怒汇成洪流,齐声指责她是只寡廉鲜耻的猫。麦当娜则认为自己只是想做一个富于挑衅性的女人和小丑。
她贫困潦倒时做裸体模特的照片出现在《阁楼》和《花花公子》上。舆论界又一次炸响了,一时间骂声四起,群起攻击。正在和西恩·潘热恋的麦当娜被咒骂声淹没了。她感到很受伤害,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几乎被搞垮了。西恩无比愤怒,继而大打出手。麦当娜知道成名的代价太大了,她等待时机并走出困境。裸照风波给她启发:丑闻有卖点,而保留一点隐私又是多么重要。
麦当娜对媒体既爱又恨。大多数情况下,她喜欢被媒体包围,同时,她又假装痛恨这种关注使自己受到了伤害。1992年和1993年,麦当娜重点推出让人诚惶诚恐的三部曲:《性》、单曲《色情》的录像和电影《肉体证据》,它们共同表现出对施虐受虐的迷恋。她在作品《性》中大肆宣扬同性恋。公众非常震惊,批评铺天盖地而来,评论家抨击她为惊世骇俗铤而走险,骂她是自恋狂、两性人。一场黑云压城的道德大风暴严重打击了麦当娜的事业,它引发了一场灾难。麦当娜错招叠出,不明智地和自己竞争,推出黄色书籍的同时又发行了新的《色情》专辑。公众认为这又是麦当娜天马行空的做派的再一次恣肆放纵。华丽而庸俗的惊险片《肉体证据》被认为是《性》的图片说明。三部曲和之前的《与麦当娜同床》虽然成功地撩拨得全球的媒体都歇斯底里起来,带来一阵短暂有力的冲击,但《性》中那些富于侵略性的想象的泛滥,使麦当娜实在难以为世人所接受。麦当娜已经走到了大众所能接受的极限的边缘。她陷于事业的低谷,甚至她也意识到,如果她想保住自己的事业,就必须重塑形象。
麦当娜以挂着十字架的紧身内衣和缀着念珠的胸罩为风格。在她脑中性感和信仰是不可分割的。她认为十字架具有色情意味,基督耶稣是电影明星。麦当娜在《宛若祈祷者》的录像中亲吻一个宗教圣徒,宗教集团群起而抗议。“金发雄心”演唱会上麦当娜把性与宗教结合在一起,她极端火爆的演出方式几乎招致加拿大的逮捕和意大利的封禁。梵蒂冈的宣传使她的票房收入大跌,这都是她亵渎神祗、宣扬暴力和性招来的怒火。
崇尚身体意识、反抗男性主权的麦当娜被女权主义者捧为偶像。然而麦当娜把性感推向了极致。她大力支持同性恋和她的内衣外穿之举让女权主义者们指责她让女性大大倒退。她的激烈和极端让女权主义者认为她无情地嘲弄了她们的崇拜和背叛了他们的信任。麦当娜的行为像个女性主义者,可能只是个偏激的女性主义者,因为她的身体意识太独领风骚了。
2003年在第20届MTV音乐录像带颁奖典礼上,麦当娜与布兰妮激情大胆的舌吻,立即又成了全球媒体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再加上麦当娜痴迷印度喀巴拉,修练瑜珈,又引发舆论关于麦当娜性格转变秘密的种种猜测。
五、伟大的事业女性
麦当娜是世界上最诱人的女人。她是过去20年中促使人们观念改变的催化剂。她的唱片在世界上售出一亿多张;她在排行榜上排名第一的主打歌曲比甲壳虫乐队和猫王还要多。她是性感和智慧高度完美结合的女强人。
麦当娜是个多面人,一个娴熟而周密的伪装大师。虽为一连串争议的主角,她在公众中却拥有众多的支持者,尤其是在年轻女性、黑人和同性恋者中。麦当娜不仅是性感女神,更是最优秀的商人、一个被低估了的音乐家和作词家。
麦当娜参与了许多她的歌曲的作词,如《爸爸别说教》、《真实的忧郁》是她与布雷共同作词制作的。她强烈的控制欲使她不断地参与和创新。《性》这本书是由她创作的。她从不放弃从自己的生活和别人的思想中寻觅灵感和创意。她的最佳销售单曲《风尚》,来自于和她的女友的一次交谈。女友告诉她劲舞很时尚,还忍不住用手指的动作来表演。麦当娜立即看出了劲舞的创新性和商业潜力,承载最新舞蹈形式的《风尚》便出现了。麦当娜非常清楚她想要的东西,但同时又乐于接受别人有创意的建议。她不是自高自大的人,她就具备发现和据为己有的天分。
麦当娜在世界上作为舞蹈家、经理、电影制片人、歌手、娱乐家以及艺术家的所有角色都掩盖了她是一个成功的事业女性的身份。她承认她成功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她是一个商业女性。她的努力经营和机灵精明成就了艺术事业上的辉煌。关于艺术的夸张宣传和争议惹得世人议论纷纷并且精疲力竭。麦当娜是个典型的商人,从不踏错一步,生活像拧紧的发条一样紧张。她的时刻表排得满满的,她的每个白天都井井有条,每个晚上都认真制订第二天的目标。她策划的争论和由她引起的混乱与她日常商业活动的有条不紊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与她大胆的公众形象不同,麦当娜是个谨慎的投资家,她的财产是以固定资产和艺术品的形式保存的。
母亲的去世和与父亲的冲突是她个人生命的动力。过早失去母爱的悲伤和死亡的阴影使她不顾一切地实现她能成就的一切。她对控制有着根深蒂固的渴求,无论是别人还是自己。她就是这样,一方面浪漫地认为自己是超越社会主流所存在和被误解的艺术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女孩,是现代美国大街上的流行品牌。她是想要控制这个世界而不想改变它的人。她的天才和创意就是要使前卫事物为大众普遍接受。其性感的表演,特别是她商标化的金发美女、锥状胸罩和大胆的脱衣舞,迷醉和激怒了一代人,也深深渗透到社会文化中。这个赚钱和理财高手无可辩驳地启示着女人可以因性感而成功,而智慧和身体是同等重要的。
六、在错误的地方追寻人间真爱
麦当娜一心只想往前飞,许多朋友都抱怨她太自私太冷酷。她以自我为中心的控制欲使她做过许多只满足自己私欲的事情。曾经是她人生道路的导师和救星、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的流行音乐经纪人卡米尔,她的经纪公司与麦当娜签约,该公司花了一年时间为她打开知名度,经费用到透支也没能满足她的野心。可麦当娜毅然选择离开,致使卡米尔极为伤心,称她是吸血海绵,她剥削女人。并踩着男人的肩膀前进。
1979年成为麦当娜第一个恋人的音乐人丹·吉尔罗伊认为麦当娜是一个疯狂的人,甚至是一个危险的人。帮她开始演艺生涯的马克·卡明斯,麦当娜也把他当做一个帮她成名的工具。在他们面前,她流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却无法停留驻足。她是万人瞩目、人人爱戴的明星,却非常孤独,她精明的自我保护,使周围的人认为她不是一个容易相处的人,从而很难在感情上与她有深度交流。她不乏男性朋友,但始终缺乏一种与他人真正的亲密感,她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女人。
她控制着自己的艺术与商业,但她却常常在爱情中失控。母亲过早的逝世,给了她永远的情感伤害。她渴望温情的呵护却恐惧地害怕失去它。她花费一生去寻找爱,她从来不能缺少别人的关注,尤其是男性的环绕。她总是迫不及待地闯入别人的生活,占据他人的感情。然而,她又不停地拒绝与抛弃那些曾经爱过给予过她的人,永远害怕再一次受到伤害。与很多人一样,她也渴望被爱,但是她更害怕被爱。她和任何女人一样,需要有人呵护,但是,这又使她感到害怕,她担心自己的屏障被打破,担心过于亲密的关系。
母亲的悲剧性死亡从麦当娜的生命中带走了对安全的信任。麦当娜把父亲作为了一切的源泉。她又花费了多年时间寻找父亲对自己的承认。在她的心目’中,自己永远是个孩子,不停地争取父亲的宠爱和欢心,然而却总被传统的父亲所否定。寻找爱和认同,成了她一生的主旋律。
麦当娜曾和贝尼特斯相爱甚深。贝尼特斯非常有才华,为她重新编辑和混音《麦当娜》。他知道麦当娜是最有趣和最聪明的人。麦当娜一直在为他疯狂。他们一直都打算结婚,但他们更渴望有一个辉煌的前程。由于他们都有自己的追求又都同样傲气十足,对对方的过错不能容忍,两人的裂痕就越来越大。爱情让位给了野心。爱人可以来来去去,成功却只能来不能去。贝尼特斯的离去使麦当娜有些伤感。她很快摆脱了这种不愉快。爱情中的伤害被热热闹闹的生活所代替。麦当娜坚强地追寻自己的梦,而所有的一切都会烟消云散。
七、女人的角色
他人的认可和成功都代替不了有人真心地爱她。
麦当娜的第一次婚姻是短暂的、失败的。她遇到了“坏小子”西恩·潘。西恩以忧郁沉思和暴躁而著名。他和麦当娜一样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他的雷霆脾气也是他自我情感世界的保护伞。她爱上了这个天才的演员和智慧的男人,潘是她心中的英雄。她和他进行交流,他理解她的烦恼。麦当娜迷上了他,并且很快答应他的求婚,不久就举行了婚礼。他们的婚礼被媒体团团围住,西恩明白了做麦当娜的丈夫意味着什么。在婚姻生活中,他们对媒体截然不同的态度导致他们之间出现了裂痕。麦当娜是个媒体世界中的人,她故意地引起媒体和公众的注意,而西恩是个酷爱隐私的人,因此多次和媒体发生冲突。西恩在麦当娜属于大家和自己之间矛盾重重,她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同时又是公众的公共财产,他无法调和这种矛盾。
他们努力地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谐,西恩却陷入媒体中。他为保护麦当娜和自己而惹恼媒体,媒体又不断指责和攻击他。他无法超越媒体。麦当娜向全世界公布西恩是她的最爱,但他已经不是她自己的了。他想让麦当娜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而不是事业的狂热执著者。西恩告诉她,她最终要选择是要他一个人,还是要他们。他们两人最终无法彼此相容。失败的婚姻给麦当娜很大的打击,她品尝到了悔恨的痛苦滋味。麦当娜开始意识到尽可能保留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是多么重要。
一个让麦当娜很痛苦的问题是选择成功,还是做母亲。让她选择母亲角色时她实在无法摆脱那种可怕的感觉,害怕毁掉她为自己精心设计的生活,担心失去自己经过艰苦努力才得到的成功。在她为拍摄《贝隆夫人》而紧张工作的最不恰当的时候,她和她的教练助手卡罗斯·利昂有了孩子。麦当娜的女儿卢尔德改变了她。孩子成了她的中心,她温柔、善良的新形象出现在媒体中。她自己照看孩子,教育孩子,与孩子交流。卡罗斯与麦当娜没有结婚,他是一个骄傲的男人,而麦当娜的工作占她生活的首要地位,他被忽略了。麦当娜就是中心。
麦当娜的幸福美满生活缘于儿子罗科的诞生。罗科是她和既自信又有魅力的电影导演盖伊-里奇的儿子。麦当娜对盖伊有一种不平常的感觉。她喜欢盖伊像对待普通人那样对待她,同时又总能让她感受到她是这个世界上对他最重要的人。盖伊爱麦当娜,而麦当娜报以他同样的感情。盖伊是麦当娜的监护人,他鼓励她涉及自己真实而快乐的生活而不是她的职业,这就是她欣赏的那种有驾驭力的男人。2000年底,他们在苏格兰的斯基伯城堡秘密举行了婚礼。
千姿百态的麦当娜嫁到英国后,一改往日的张扬,悉心相夫教子,俨然是贤妻良母。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麦当娜先前的激情和狂躁被母亲的天性一扫而光,举手投足之间都透出母性的温柔。她每天念书给孩子们听,还为儿子和女儿出床边书和童书,希望儿女在平静无扰的环境中长大。人到中年,麦当娜已经在职业和生活中找到了随心的方式。虽然她依旧风风火火,忙于舞台和表演。
八、麦当娜现象
麦当娜早已超越了纯粹的音乐范畴,成为一个文化图腾象征。她制造了一个重要的流行文化现象。
麦当娜的成功大大归功于电视和她的音乐录像。她的录像利用了她的脸和身体,并反复出现她迎合男人的姿势。她和玛丽莲·梦露一样,体现了男性幻想。她们要像男人观看他们那样去看她们自己,进而成为现代女性的代言人,代表男性控制的女性抵抗。麦当娜吸引了许多女性崇拜者,她通常代表妇女否定或嘲笑男性习惯。
麦当娜或是受到过度宠爱,或是受到过度敌视。她总是徘徊于矛盾而极端的圣女和荡妇之间。麦当娜把修女惯用的十字架戴在毫无遮拦的胸前或是性感的肚脐上。在被男人尊重、爱慕和被他们利用、鄙视的两极中,麦当娜从容游走,打破了圣女和荡妇的对立。在《物质女孩》里,她模仿梦露喜欢钻石,然而男性的珠宝首饰并不能控制她。反之,她要控制一切。
麦当娜的形象就是靶子,但这是她有意策划的,她只是假装出卖色相的淘金风尘女子,她心知肚明她在演戏。她不仅控制了自己的形象,还控制了这种形象的制作过程。麦当娜戴着宗教圣像并非她反抗基督教,而是选择性地视其为漂亮而性感的饰物。麦当娜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女性能够为她们自己所控制。“男孩玩具”和“物质女孩”一样,表明麦当娜在两性角色上的对置。录像《敞开你的心扉》中麦当娜在一个色情透窥表演中扮演脱衣舞女。可是她控制了她所引诱的那些人的观看,她绝非男人们所想要的尤物。
她获取控制的方式是放弃控制。她向媒体公开自己,敞开它们。麦当娜在同性恋文化中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她支持同性恋,表现出一个平等主义者的姿态。她对那些渴求多样性的人有浓厚的魅力。她随心所欲地改变形象,她在年轻女人、同性关系群体有同等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缘于麦当娜的变革召唤者的角色。
麦当娜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多面人,一部值得男人和女人同时关注和透视的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