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认知盈余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美)克莱·舍基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看自由时间如何成就“有闲”世界!

  看克莱·舍基如何引领“有闲”经济与“有闲”商业的未来!

《认知盈余》作者克莱·舍基被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他对互联网给人类所带来的行为举止以及文化的变迁洞若观火。其作品《未来是湿的》曾在国内掀起阅读风潮,《认知盈余》一书在国内尚未正式出版,就得到包括腾讯CEO马化腾在内的社会各界读者一直关注。

内容推荐

《认知盈余》内容介绍:克莱·舍基说,美国人一年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2000亿个小时,而这几乎是2000个维基百科项目一年所需要的时间。如果我们将每个人的自由时间看成一个集合体,一种认知盈余,那么,这种盈余会有多大?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的自由时间始终属于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凭自己的意愿来消费它们,创造它们和分享它们,我们可以通过积累将平庸变成卓越……

《认知盈余》一书在国内尚未正式出版,就得到包括腾讯CEO马化腾在内的社会各界读者一直关注。

目录

推荐序 互联网时代的晨光

译者序 认知盈余作为一种可能

第1章 当自由时间累积成认知盈余

第2章 工具赋予的可能性

第3章 分享,无酬的动机

第4章 “我们”为“我们”创造机会

第5章 创造慷慨的共享文化

第6章 从公用价值到公民价值

第7章 寻找鼠标,世界是“闲”的

试读章节

电视是不平衡的,如果我拥有一个电视台,而你拥有一台电视机,那么我可以跟你说话,但你却无法跟我说话。相反,电话却是平衡的。如果你购买了消费手段,那么你也自动获得了创造手段。当你购买电话时,没有人会问你只用来收听还是也会用来打电话这样的问题,参与行为固有地存在于电话中。对于电脑来说也一样,当你买了一台可以消费数字内容的机器时,你同时也购买了一台可以创造内容的机器。此外,你还能和你的朋友分享这些素材,你可以告诉他们你消费、创造和分享的事物。这些并不是它的附加特性,而是基本要素中的一部分。

日积月累的迹象表明,如果你为人们提供了创造和分享的机会,那么他们有时会和你辩论,即使他们此前从没有过那样的举动,即使他们对此并不像专业人士那样精通。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将停止盲目地看电视,它仅仅说明了消费已经不是我们利用媒介的唯一方式。对于我们每年消耗的一万亿小时的空闲时间来说,任何转变——不管多么微小。都可能是很大一部分时间。

将我们的关注点拓展到包括创造和分享在内,并不需要通过个人行为的大幅度转变来使结果发生巨大变化。全世界的认知盈余太多了,多到即使微小的变化都能累积成巨大的后果。

试想一下,99%的事物都和原先一样,人们仍像以前那样消费着99%的电视资源,但那些时间中的1%发生了变化,开始被用于创造和分享。相关人群每年仍然会花多达一万亿小时的时间来看电视,而这些时间中的1%就比每年用于维基百科的时间的一百倍还多。

规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盈余需要能够被累积起来。对于像Ushahidi这样的工作,人们必须同心协力贡献自己的空余时间来创造认知盈余,而不仅仅是完成一系列微不足道而又彼此分离的个人行为。累积规模一部分和受教育人群如何利用空闲时间有关,另一部分则取决于累积行为本身,和人们越来越多地在单一的分享型媒介空间内彼此互联有关。2010年,全球通过互联网联系到一起的人口即将超过20亿,手机用户更是早已突破了30亿。因为全世界大概有45亿成年人(全球人口约30%的年龄在15岁以下),所以我们生活在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中——对大多数居民来说,作为全球范围内互动组织的一部分已经变得再正常不过。

规模能区分大小盈余作用之间的不同。我第一次发现这个原理是在30年前。那时父母为了给我过16岁生日,送我去纽约城找我的堂兄。我的反应和你们眼中被扔进那种环境的中西部孩子很像,我心中充满了对高楼、人群和喧闹的敬畏。但是除了那些大事以外,我还注意到了一件小事——切片比萨,它改变了我对于可能性的观念。

我曾经在我家乡一家叫做肯氏的比萨店里打工。在那儿我认识到了这样一个道理:顾客要比萨,你做比萨,20分钟后你把比萨交到顾客手上。这个过程很简单,也可预测。但是切片比萨却完全不同。你不可能知道谁会要一角,因此你要提前把馅饼做好,因为顾客的全部要求就是在20分钟之内进来拿了切片比萨后走人,而且他们拿的只是一小角比萨,而不是一整块。

在我16岁时,那个启发了我的切片比萨,它所蕴涵的意义是:当群体足够大时。不可预知的可以变得可预知。如今任何一天你都不必知道谁会来买比萨,只需要确定一定会有人来买就行。一旦对于需求的确定开始远离个人顾客,而向集体顾客回流,那么崭新的行为种类便成为可能。如果我16岁那年有更多的流动资金,那我也会在观察雇出租车和等公交车两种行为的过程中发现同样的原理。更普遍的是,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是它可能发生的次数和频率的或然率。在我长大的地方,顾客在下午3点购买一小片切片比萨的可能性太低,因此我们不会冒险提前做好一整张比萨。而在34号大街和第六大道的拐角处,你就可以做上一整张比萨来等待生意上门。任何人类活动。无论看上去多么不可能,在人群中发生的可能性都会增加。规模较大的盈余和小盈余就是不同。  物理学家菲利普·安德森(Philip。Anderson)说过:“多即不同。”(More is different.)当你把某样东西累积了很多时,它就会以新的形式来表现,而我们新的媒介工具正在以一种空前的规模累积我们创造和分享的个人能力。想想下面这个问题,其答案在近年来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一个拿着相机的人遭遇一件全球性大事件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你从一个自我中心的角度阐述这个问题,那就是,我能遇到这件事的概率有多大?这种概率很小,小到让人难以察觉,并且从个人角度来推断的话,总体概率似乎也很小。P27-29

序言

最近有幸读了两本克莱·舍基的书。第一本是《未来是湿的》,相信大家都知道。

《认知盈余》是第二本。作者不愧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他对互联网给人类所带来的行为举止以及文化的变迁洞若观火。这两本著作一脉相承,它们所探讨的是这样几个问题:

随着全球用户接触互联网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互联网用户数量变得更加庞大,它们将形成什么样的社会、形态?我们该如何顺应这种变化?而作为互联网的从业者们,又该如何从中寻找自己的机会?

克莱·舍基应该是一个坚定的“分享主义”倡导者。如果说,《未来是湿的》告诉我们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分享的世界,人人都在享受分享所带来的“红利”,那么《认知盈余》便是在进一步阐述,我们得以分享的资源禀赋。

任何时候,人们都不缺乏分享的欲望,为什么克莱·舍基会把它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来研究?这得益于互联网所带来的技术革命,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是天时。互联网的高速运算、处理能力,让每个从业者得以高效、快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意味着,每个人可以享受更多工作之外的时间:

其次是地利。通讯成本的下降、带宽的增加,让用户接触互联网的成本变得更加低廉。网络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它像水和电一样,成了生活的必需品:

最后是人和。接触成本的降低,不可避免地使得互联网用户呈现爆发式增长,网民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群,二者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正如克莱·舍基所言,“对网络的传统看法认为它是一个独立的空间,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虚拟信息空间的整个概念都在退化。”

网络世界越来越接近现实世界,意味着基于这个概念建立起来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将要被重新架构。

我曾经说过,不管已经出现了多少大公司,人类依然处于互联网时代的黎明时分,微微的晨光还照不亮太远的路。在这个行当里,不管一家公司的赢利状况有多么喜人,也随时面临被甩出发展潮流的风险。

发展潮流的漩涡正在席卷我们,网络正在发生演变。过去,我们可以把网络解读为一种精英享用的新兴工具,它向用户提供的是一个接触传统精英文化的更加便捷的通道,也就是说互联网是内容的传递者而不是生产者;现在则不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的生产者,互联网作为一个社会形态的元素,正在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出新的内容、制造新的话题。

“认知盈余”是新时代网民赋予互联网从业者最大的红利之一。什么是“认知盈余”,克莱·舍基给出的定义很简单,就是受过教育,并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人,他们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同时有强烈的分享欲望,这些人的时间汇聚在一起,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可以说,facebook、twitter以及维基百科的成功,都是“认知盈余”的功劳。在中国,微博的兴起,同样有赖于它。

参与分享的网民数量越来越多,力量越来越强大,互联网产业也随之迎来“核聚变”,原来我们所熟知的商业模式,随时可能成为泡影。每一个从业者必须认识到,如果你不能学会主动迎接,不对这种网民自由参与分享的精神保持敬畏之心,你就会被炸得粉碎。

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这将是一个鼓励分享、平台崛起的时代。靠单一产品赢得用户的时代已经过去、渠道为王的传统思维不再吃香。在新的时代,如果还背着这些包袱,那就等于给波音787装了一个拖拉机的马达,想飞也飞不起来。如何铸造一个供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供用户自由选择的平台,才是互联网新时代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个新时代,不再信奉传统的弱肉强食般的“丛林法则”,它更崇尚的是“天空法则”。所谓“天高任乌飞”,所有的人在同一天空下,但生存的维度并不完全重合,麻雀有麻雀的天空,老鹰也有老鹰的天空。决定能否成功、有多大成功的,是自己发现需求、主动创造分享平台的能力。

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将是内容的主导者、分享的提供者。每个用户的知识贡献、内容分享。是这个平台赖以成功、赖以繁荣的重要保障。“少数人使用廉价的工具,投入很少的时间和金钱,就能在社会中开拓出足够的集体善意,创造出五年前没人能够想象的资源”。任何有意打破这种保障的行为,都将受到市场的惩罚。

从去年年底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将腾讯打造成一个供更多合作伙伴自由创业、供更多用户自由分享的开放平台。这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它需要腾讯内外都改变心态,用更加开放的大脑去迎接变革。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已经拥有了一些经验,也总结了很多教训。无论如何,我相信,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也相信,坚持走下去,互联网新时代的晨光就在不远的前方。

最后想说的一点感慨是:互联网真是个神奇的东西。我最近在一部科幻小说中,看到了一段对于“四维世界”的描写,仅仅在熟知的三维世界上叠加了一个维度,整个宇宙立即变得无比寥廓、无比美妙。克莱·舍基的每一次发现,其实都是在提示我们。未来人类世界的一个全新的发展维度。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整个人类社会都变成了一个妙趣无穷的实验室。我们这一代人,每个人都是这个伟大试验的设计师和参与者。这个试验,值得我们屏气凝神、心怀敬畏、全情投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1: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