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湖风物/西湖天下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西湖天下丛书编辑部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以她的山水之秀美、人文之深厚让世人倾倒,于2011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天下”丛书是西湖申遗成功后由浙江摄影出版社第一时间推出的全面介绍两湖的全新读本,共分《西湖山水》、《西湖名人》、《西湖风物》、《西湖三十景》、《西湖民间故事》、《西湖诗词》、《西湖亭阁》、《西湖寺观》、《西湖旧影》、《西湖楹联》十本分册。

《西湖风物》(作者张德强)是其中一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领读者品味西湖龙井的甘醇,领略胡庆余堂中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赏鉴传世瑰宝官窑瓷器的精美,感受丝绸织锦的华彩纷呈,同时一窥“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的风采,畅览各具特色的西湖石窟造像艺术,让读者穿越历史长廊,尽览西湖风物当下的魅力。

内容推荐

所谓风物,是指代表当地特色的风光景物和风俗特产。杭州西湖除了拥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迷人风光,还集聚了众多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特色景观和物产,让人们在流连之余,可以携带一份西湖独有的馈赠。《西湖风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领读者品味西湖龙井的甘醇,领略胡庆余堂中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赏鉴传世瑰宝官窑瓷器的精美,感受丝绸织锦的华彩纷呈,同时一窥“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的风采,畅览各具特色的西湖石窟造像艺术,让读者穿越历史长廊,尽览西湖风物当下的魅力。

《西湖风物》是“西湖天下”系列之一,作者张德强。

目录

第一章

西湖龙井与茶文化

茶中状元西湖龙井

茶旅徜徉·龙井问茶

茶旅徜徉·梅坞春早

中国茶叶博物馆

茶诗拾萃

茶馆闲话

第二章

江南药王胡庆余堂

胡庆余堂古建筑

建筑中体现的中药文化

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

“红顶商人”胡雪岩

胡雪岩故居

胡庆余堂的经营特色

药膳的开发

第三章

传世瑰宝南宋官窑

瓷器漫谈

青瓷与北宋官窑

南宋官窑的建立

南宋官窑遗址的发掘

南宋官窑博物馆

青瓷瑰宝官窑瓷器

第四章

丝绸之府源远流长

丝绸之府——杭州

中国丝绸博物馆

杭州的丝绸古迹

杭州丝绸鼻祖褚遂良

林启与蚕学馆

都锦生与织锦

杭州中国丝绸城

第五章

金石胜地西泠印社

金石篆刻概说

西泠印社发展历程

西泠印社社址

中国印学博物馆

西泠印社名家

第六章

石刻艺术蔚为大观

石窟艺术溯源

西湖石窟概说

飞来峰造像

慈云岭造像

烟霞洞造像

宝成寺麻曷葛刺造像

通玄观造像

杭州孔庙

杭州碑林

西湖摩崖石刻

试读章节

梅家坞茶文化村现有一百六十余家乡间茶坊,村里还专门成立了多语种接待室,为前来观光的宾客讲解梅家坞茶的历史,茶的采摘、炒制过程和茶的保健功能等,并进行茶艺表演。每年春季,游客还可以亲自参与春茶采摘,亲身感受浓浓的茶文化气息,尽享茶文化生态自然之美和农家风隋之乐。

梅家坞盛产茶叶,为西湖龙井中的珍品。每年采茶分作四次,清明之前的头茶称“明前茶”,也叫“莲心”;谷雨之前是“雨前茶”,又称“旗枪”、“二春茶”;立夏之际为“三春茶”,也称“雀舌”;一个月后最晚采摘的称“四春茶”,也名“梗片”。“春”在梅坞便是茶香之意。春茶四摘,又以最早的“明前茶”最为名贵。“嘉宾成喜悦,细看摘新茶”(陈毅),每当清明时节,云雾缭绕的山坡上,采茶女的身影隐现在碧绿如茵的茶园之间,鸟鸣茶歌,婉转相应,为秀美的山水平添了一份灵气,也是春天西湖的独特美景。

梅家坞茶文化村以周恩来纪念室、乾隆遗迹、古树观赏点、茶园观赏区、农居群、十里琅珰、古井、古桥、垂钓区、茶艺表演区、小牙坞等十余处景点构建了一个山水情和人世情完美结合的茶文化休闲旅游区。作为杭州一个具有独特性品牌的旅游新亮点,梅家坞茶文化村已挖掘开发了周恩来纪念室、琅珰岭、礼耕堂等三个历史文化景观,并形成了三大特色:

一是茶园环绕。梅家坞位于杭州市西南部、云栖竹径西北两公里、琅珰岭北麓的山坞里。梅家坞四周青山环绕,茶山叠嶂,与龙井、狮峰一样,以生产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龙井茶叶著称。饮茶时处处闻茶香,茶香缭绕,身临其中,令人心旷神怡,心醉不已。

二是周恩来纪念室。周恩来纪念室是由梅家坞当地村民捐款,将接待过总理的老楼改建而成的。楼上作接待室,楼下为展览厅,分八个部分展出周总理视察梅家坞的史料、照片和实物,以及董必武、陈毅、邓颖超等中央领导人视察梅家坞的照片、题词及书画作品。纪念室还安装了声像设备,播放《周总理与梅家坞》的电视片。

三是品龙井茶,尝农家菜。除了闻名的龙井茶,这里淳朴的农家饭菜最让人心动了。柴灶饭,小火细炖,香飘一条街的红烧肉,还有飘着清香的茶香土鸡煲、香干等等,都是极人味的家常美味。品了龙井茶,一定要尝尝这里地道的农家菜,才算是享受到了在梅家坞饮茶的真味。

饮茶可在家中泡制,亦可在都市茶馆小坐,但在梅家坞的茶农家里喝茶,却是另一番风味。尝农家饭,品龙井茶,面对漫山遍野的茶园和桂花树,最适合以休闲放松的心情慢慢享受。邀上三五好友,随意到一户茶农家,品一杯农家自己采摘、炒制、冲泡的龙井新茶,坐在茶山茶园的凉棚里,看满目的青山茶园,点缀着头戴斗笠的采茶女,农村的田野风光和农家的辛勤劳作尽收眼底,让人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和烦琐,常怀一份恬淡静雅的心境。

中国茶叶博物馆是茶文化专题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面龙井路旁双峰村。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展览面积2244平方米。1990年10月起开放,是国家旅游局、浙江省、杭州市共同兴建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以展示茶文化为主题,建筑选址在杭州西湖龙井茶的产地双峰一带,从而设计出了茶史、茶萃、茶事、茶缘、茶具、茶俗六大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展示空间,从不同的角度对茶文化进行诠释,起到了很好的展示效果。

博物馆由四组不同形式的单体建筑物构成,红顶白墙,错落有致,从外面看去,仿佛是一组精巧的小别墅,幽雅明丽,赏心悦目。馆内庭院宽敞,花木扶疏,一条人工小溪沿山势从西北往东南流去,假山、水池、草坪各得其所,青石、卵石铺成小路,蜿蜒曲折,给人以清雅素洁的感觉。人们不禁赞叹:这真是一座花园式的博物馆!

四组不同的建筑物构成了博物馆四个性质不同的功能区。一号楼为陈列厅,主体为两层,设五个展厅,是专供陈列展览用的主要建筑。二号楼为办公楼,它拥有两个高档的内外贵宾接待室,专供学术交流之用的讲演厅在办公楼的二楼南侧,可容纳七八十人。这里视野开阔,窗明几净,是开会交流的绝好去处。在布局上,一号楼、二号楼依山势而上,前后有通道相连,鳞次栉比,俨然一个整体。三号楼是营业楼,位置偏西,独处一隅,上有马世晓题额“研露漱香之庐”。楼内共有大小不同、装饰风格各异的茶室六个,供参观者品尝各茶系的饮茶风味,分别供应绿茶、红茶、花茶、乌龙茶等精品。楼前有石砌凉台,供露天休憩饮茶之用。出三号楼北行,穿过小溪,便是掩映在假山起伏之间的四号楼。四号楼共有四个单体建筑,曲廊连回,显得小巧玲珑,别有韵味。这是一组以径山茶宴、日本茶道、云南竹楼、明代茶馆为内容的茶艺表演区。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各式各样的饮茶习俗和饮茶模式,集饮茶风俗之大成。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主要功能,陈列厅共分五个部分,依次为茶史厅、茶萃厅、茶事厅、茶具厅、茶俗厅。走进茶史厅,迎面便是一张特大的“茶树王”大照片,向观众展示了云南热带雨林中高达五米的野生大茶树的风采。茶是我国远古时期即已发现和利用的植物,这种野生的大茶树在云贵川一带还能看到。茶树王照片对面,是“茶圣”陆羽的塑像。接着,展厅用茶叶史大事年表、云南大茶树的切片和种子等几件展品,提纲挈领地介绍了茶叶的总体概念。然后,用大量的图片和实物,详细展示了从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叶功效到民国时期的中国茶叶发展历史。这里有茶叶从药用到食用再到饮用的递嬗轨迹,有茶叶从西南一隅发展到全中国的过程,有茶叶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重要史实,有历代茶叶贸易、茶政以及茶叶传向海外的变化过程,视野所及,举凡茶叶历史上的大事,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习俗、意识形态方面的,均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和介绍。P27-32

序言

“西湖”,再普通不过的两个字,但是只要一提起,很多人的脑海里便浮现出各种美丽的画面,也许不尽相同,但大多离不开“可亲可近的山水”这样一个总体形象,而非仅仅停留于字面之意。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时候,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它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时至今日,其核心要素仍然能够激发人们“寄情山水”的情怀。世人的直观感受和专家委员会的认定出奇地一致。

作为一个自然与文化兼备的名湖,西湖并没有高高在上,而是以敞开的胸怀,迎接着万千游客,自2002年以来,就以免费的方式向世人开放。四季更迭,这里总是美景无限。春有如烟绿柳,碧桃相问;夏有万亩荷叶田田;秋有三潭印月、似火红叶;冬有红梅疏影横斜。在这个湖边,有过达官贵人的纸醉金迷,有过文人雅士的丹青吟咏,有过志士仁人的碧血衷肠,有过奸佞小人的负国奇耻。所以,同一个总体形象下的西湖,却有着丰富的侧面,“面面有情”。

西湖有美丽的自然景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漾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山围湖、湖映山,“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观格局中,还有长堤卧波以及岛屿镶嵌,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柳浪闻莺、曲院风荷、雷峰夕照,等等,“西湖十景”让来此旅游的人流连忘返。西湖有悠久的名人文化。白居易、苏东坡疏浚西湖,铸就美丽的长堤。林逋隐居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岳飞精忠报国,长眠于湖畔。秋瑾巾帼不让须眉,革命一生,埋骨西泠。所有这些,让喜好西湖人文的客人,忍不住去追寻。西湖还有深厚的佛道文化。始创于东晋的江南名刹灵隐寺,庙宇恢宏,影响深远。环境清幽的三天竺,谷深林幽,岩壑奇绝。紧临湖畔的净慈寺,南屏拥其后,雷峰立于前,晚钟悠悠。栖居葛岭的抱朴道院,香火缭绕,于此俯瞰西湖,波光潋滟。众多的寺庙、道观,让来此祈祷进香的信众一一寻觅。所以,西湖有赏不完的景,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正因为如此,关于西湖的著述浩如烟海,无论是深入的研究性著作还是浅显的旅游导游词,都层出不穷。作为西湖申遗成功之后最新推出的丛书,“西湖天下”丛书不求最全、不求最深,却希望以通俗明了、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一个自然与人文并重的丰饶之湖。丛书共分《西湖山水》、《西湖名人》、《西湖风物》等十本分册,西湖的自然山水、名人故事、经典诗文、亭台楼阁、特色风物、昔日影踪,在这里都有着清晰的展现。春夏秋冬、晨晌昏夜、晴雾雨雪,一张张精美的照片,留住了两湖扣人心弦的刹那,它们与通俗畅晓的文字相得益彰。也许读完这些书,不能像旅游攻略那样,告诉你哪里住得好、哪里吃得好、哪里玩得好,但是关于西湖的山、水、亭、阁、塔、桥、堤、岛,会让你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使两湖之旅变得丰盈而有质感。

一千多年前,著名诗人自居易在离开杭州之后,曾用《忆江南》词来描绘西湖之美,并表达出重游的愿望:“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口更重游。”也许,当你游过西湖,阅读过“西湖天下”丛书,会觉得一次真的不够。

“西湖天下”丛书编辑部

2011年8月

后记

西湖是一幅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美丽画卷,是一首人文荟萃、底蕴深厚的诗歌。在近千年的文明与文化发展影响下,西湖山水与堤岛、桥涵、亭台、楼阁等多种人工作品交融渗透,共同构成了西湖景观山水优美、人文荟萃、内涵丰富的显著价值。“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更是西湖走向世界的一个良好契机。

在此背景下,我们推出了这套“西湖天下”丛书,以西湖景观为主体,立足西湖“申遗”彰显的“文化名湖”理念,把西湖自然山水、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题名景观“西湖十景”、西湖文化史迹、西湖特色植物这六大“申遗”要素统摄于丛书中,希望让读者全方位地认识西湖。了解西湖。

《西湖风物》作为分册之一,主要介绍西湖及周边的特色文化景观和风俗物产。所谓风物,是指代表当地特色的风光景物和风俗特产。杭州西湖除了拥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迷人风光,还集聚了众多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特色景观和物产,让人们在流连之余,可以携带一份西湖独有的馈赠。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领读者品味西湖龙井的甘醇,领略胡庆余堂中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赏鉴传世瑰宝官窑瓷器的精美,感受丝绸织锦的华彩纷呈,同时一窥“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的风采,畅览各具特色的西湖石窟造像艺术,让读者穿越历史长廊,尽览西湖风物当下的魅力。

成书过程中,编辑部全体成员群策群力,通力合作,从选题的论证,到框架的厘定,无不反复斟酌,精益求精。众多摄影家精选多年来的佳作,为本书增色,更冒着炎夏的酷暑补拍相关图片,在此谨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我社近年出版的《西湖文物》、《胡庆余堂中药文化》、《金石篆刻》、《南宋官窑》等图书的相关内容,未及一一标明出处,所列景点也未及一一实地考察,恐有失实不妥之处,敬请方家、读者批评指正,以待日后修正完善。

编者

2011年8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