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石涛画语录美学思想研究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作者 苏荟敏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苏荟敏所著的《石涛<画语录>美学思想研究》首先通过对清初学术语境的回顾,探究《画语录》理论建构与时代语境的深层关联,追索其可能的思想旨趣与问题意识。在此基础上,尝试对《画语录》美学思想进行系统的探究。笔者认为,《画语录》美学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由艺术本根论、艺术心灵论、山水画艺论与艺术至境论四个部分构成。

内容推荐

石涛《画语录》是中国美学史上有“里程碑”之誉的经典著作。苏荟敏所著的《石涛<画语录>美学思想研究》是对《画语录》美学思想进行系统解析的一次尝试:从《画语录》学术语境入手,追索其时代学术关联及问题意识;进而立足中国哲学、艺术智慧,对《画语录》重要概念及文本义理进行分析与探讨,寻求概念、命题之间的联系,彰显其“实质上的系统”,即由艺术本根论、艺术心灵论、山水画艺论与艺术至境论四个部分构成的美学体系;最后对《画语录》美学思想进行品格定位,反思其当代价值。在体系性视野的观照下,《石涛<画语录>美学思想研究》对《画语录》中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命题的阐释,颇有新意。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画语录》学术语境与问题意识

 第一节 学术转型与美学趋尚

一 清初学术转型的基本态势

二 学术转型视野中的美学趋尚及其问题

三 石涛及其《画语录》与时代学术的关联

 第二节 复古思潮与本源之思

一 “四王”与清初画学中的复古思潮

二 “四王”仿古说的意义与局限

三 本源之思:石涛对古今问题的思考

第二章 道一贯之:《画语录>中的艺术本根论

 第一节 “一画”为本根

一 “一画”解析:“一”与“画”

二 宇宙本根与艺术本根

三 “道”、“理”与“笔”、“墨”

 第二节 从“一画”到“一画之法”

一 “法”的概念与“一画之法”

二 “去法障”:“了法”与“明理”

三 “一画之法”与“解脱法门”

 第三节 “一画”与“我法”

一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二 “一画之法,乃自我立”

三 “是法非法,即成我法”

第三章 画者从心:《画语录》中的艺术心灵论

 第一节 尊受论

一 “受”与“识”概念溯源

二 “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

三 “小受”、“小识”与“大受”、“大识”

 第二节 蒙养论

一 “蒙养”释义

二 “受”与“蒙养”

三 “蒙养之灵”

 第三节 生活论

一 “生活”解析

二 “识”与“生活”

三 “生活之神”

第四章 笔山墨海:《画语录》中的山水画艺论

 第一节 “一画”与“笔墨”

一 “线的艺术”与“过程的艺术”

二 “蒙养生活”与“笔墨”

三 书与画:一体两端

 第二节 “笔墨”与“山川”

一 “山川”:“质”与“饰”

二 “皴法”与“林木”

三 “境界”与“蹊径”

 第三节 “海涛”与“四时”

一 “海”与“山”:空间的“动力学”

二 “诗”与“画”:时间的“现象学”

三 宇宙精神:时空的统一体及其超越

第五章 运化之境:《画语录》中的艺术至境论

 第一节 “□缊”:道之境

一 作为哲学概念的“□缊”

二 “□缊”与“一画”

三 “气化”之境

 第二节 “远尘”、“脱俗”:心之境

一 “远尘离垢”

二 “转识成智”

三 “无念无住”

 第三节 “资任”:艺之境

一 “资任”概念解析

二 “资任”:“笔墨”—“山水”—“吾人”

三 天人关系与运化之境

第六章 《画语录》品格定位与价值反思

 第一节 《画语录》美学品格的多重定位

一 经典文化滋养下的美学建构

二 古代画论基本问题的体系统合

三 文化守成时代的深度反思

四 创作实践与理论思考的张力统

 第二节 《画语录》美学价值的当代反思

一 艺术的本源与本源的艺术

二 自我:本真状态与创造精神

三 身体的彰显及其超越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