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个12岁入伍的小女兵。
她,一结婚就成了半个独守的女人。
她,身患“绝症”,却把自己比喻成“半棵树”。
她,嫁给了一个军校学员,如今的学员已成为共和国的将军。
她,一个小学文化的母亲,培养了一个清华研究生。
她就是《为蛟龙祈祷的女人》的作者李春雷!
《为蛟龙祈祷的女人》讲述了她的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为蛟龙祈祷的女人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春雷 |
出版社 | 华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她,一个12岁入伍的小女兵。 她,一结婚就成了半个独守的女人。 她,身患“绝症”,却把自己比喻成“半棵树”。 她,嫁给了一个军校学员,如今的学员已成为共和国的将军。 她,一个小学文化的母亲,培养了一个清华研究生。 她就是《为蛟龙祈祷的女人》的作者李春雷! 《为蛟龙祈祷的女人》讲述了她的故事…… 内容推荐 《为蛟龙祈祷的女人》由毛泽东的女儿李敏亲题书名! 著名作家二月河作序并推荐! 她的故事震撼着千万读者的心灵! 《为蛟龙祈祷的女人》讲述了李春雷的故事:“南京是我出生的地方”、“一对张作霖红木躺椅伴我成长”、“我的父亲”、“营长爸爸裸体照样打胜仗”…… 目录 春雷一声震天响(序) 自序 第一章 我的出生及家庭情况 一、南京是我出生的地方 二、一对张作霖红木躺椅伴我成长 三、我的父亲 四、营长爸爸裸体照样打胜仗 五、我的母亲 第二章 金色童年 一、在文登大山里的日子 二、在大海边的日子里 第三章 在济南转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一、十二岁的我在济南当兵了 二、入伍第一天晚上就赶上紧急集合 三、新兵连的故事. 四、我在连里第一次受到表扬,当天晚上又在班里做了检讨 五、在新兵连后期我惊遇姐姐 第四章 告别新兵连,奔赴总医院 一、再见了新兵连、再见了班长 二、分到总医院的第一天,我被饺子撑着了 三、星期天给我半天假,我回家了 四、在供应室那三年的岁月 (1)这里是我进入社会的第一站 (2)我给蓝旗的脸上画了一幅眼睛 五、在总院第一张大字报里我成了主角 六、我第一次登上大舞台全身发抖 第五章 唐山抗震救灾纪实 一、1976年我参加了唐山抗震救灾. 二、动荡中我们失去了伟大的领袖毛主席/38 第六章 我的初恋 一、儿时邻居成了我的初恋男友 二、山盟海誓后我们散了 三、他走了我绝望了…… 四、大年初一我和好友丽去给明送告别录音带 第七章 1981年我调离总院,回到我的家乡青岛 一、再见了我的第一故乡济南总院 二、到了青岛,我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 三、我自学英语曾是全院最棒的 四、在青岛我失去了父女间最纯洁的爱. 第八章 —走向婚姻 一、听信算命的一句话,我主动去找得他 二、在天津,我们渡蜜月的新房里还住着一个人 三、婚后我开始了半个寡妇的生活 第九章 他们开始了全封闭,是大海伴着我孕育女儿 一、这些赤胆衷心的好男儿被全封闭了,我们开始了水各一方的生活 二、在医院没有陪护的我,差点将女儿生在地上. 三、我和女儿碰撞的瞬间。,我发出了誓言:“女儿,虽说爸爸不在我们身边,我一定把你带好,带得最好!” 第十章 小学文化的妈妈,培养了一个清华大学的研究生 一、女儿随海而姓,她真的成了大海的女儿 二、女儿见到亲爸号啕大哭,见到海爸爸她笑了 三、我第一次带一岁十个月的女儿去探亲 四、我的遗憾再也不会发生在女儿身上,她成功了 五、她挨了无数次的打,才换来了钢琴十级考证 六、女儿被清华大学录取的那一天,我彻夜未眠 七、以厚德载学为目的,用质朴的行动教育孩子 第十一章 家庭生活花絮 一、我们家与流浪狗的一段情缘 二、出租司机就是不要我们的钱 三、在那艰难的岁月里,花母鸡来给我们家产了一枚蛋 第十二章 缅怀到永远! 一、思念我天堂里的爸爸 二、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修行人 第十三章 80年代,我在青岛上演了一场“秋菊打官司” 一、看了报纸广告,我稀里糊涂把家里余钱都买了债券 二、三进银行,三遭拒绝 三、走向法院!一起诉银行 四、我在做战斗前的准备 五、银行撤诉,庭外调解,皆大欢喜 第十四章 温馨的港湾成了前沿阵地 一、在他的鼾声中我欲哭无泪 二、我和女儿从年三十等到大年初一,我终于绝望了,我决定出家 第十五章 坚强的母亲倒了 一、装修完房子后我就去了医院 二、我躺在担架车上,战友们陪我一起进入手术室 三、在镜子面前,我看到了自己残缺的身体,我第一次失声痛哭 四、为陪我老公磨透了一只皮鞋,好友丽瘦了好几斤 五、快乐与感恩伴着我做完了化疗与放疗 六、军功章啊!你为啥闪烁着泪花 第十六章 苦涩的一页即将翻去,请允许我对读者说声谢谢 第十七章 我退休后的生活 一、我刚退下来时学古筝、养小狗 二、我在老年大学报了声乐班. 三、我试着给报社投稿,竞有十篇被报社刊登 四、我和紫珊大姐去大剧院演奏钢琴四手联弹 第十八章 历经漫长的岁月,尽享独处的美妙 一、我找到了那扇打开的窗 二、我想告诉年轻的军嫂,果子成熟前都是苦涩的 第十九章 在三亚的日子里 一、三亚真不愧是大自然的宠儿 二、昨日的士兵,今日的将军 第二十章 大院是三亚的天堂 一、梦里我来到了一座大花园 二、大院新来了两位小朋友 三、菠萝蜜树下走出的“男模” 第二十一章 全书大结局! 一、梦幻舞台,梦幻人生 二、是大自然给我的灵感写书 三、交出我人生剧本,我轻松得像一片云 试读章节 我是把这对红木躺椅当成家庭成员来介绍的,因为它和我命中有缘,它比我早进我们老李家一周。1957年在我出生前,家里有奶奶、姥姥、姥爷、两个姐姐、两个哥哥,原来家里人口多,吃饭坐的板凳就不够用,现在又要添新丁,爸爸决定去市里再买两个方凳。 当时全家老少就靠爸爸一个月几十元的工资,虽说也都能吃得饱穿得暖。但要想添置东西就要好好合计一下。那天,爸爸在市里转了大半天也没舍得买,他想大孩子站着吃,小孩子抱着吃不也挺好的。他把钱攥得紧紧的,准备打道回府,可是在经过南京夫子庙时,却看到一家古董店门外,张贴了一张醒目的广告“张作霖红木躺椅一百元一对”,招来了众多人的围观,爸爸也凑了过去,他特别崇拜张学良将军,这可是他爸爸坐过的椅子啊!他站在那儿久久不愿离去,也许这对椅子,又把他带回了硝烟战火的年代。 老板看出爸爸的心思就说:“你喜欢就把它买下吧!”爸爸说:“我是一个当兵的,上有老下有小,我买不起的。”爸爸扭头要走,老板一把抓住了他就说:“我看你是个军人,这对椅子就五十元卖给你。”那时社会上还不兴砍价,爸爸一听可高兴坏了,这可是便宜了一半的价钱啊!其实他是一个要饭出身的大老粗,既不懂得收藏,又不懂古董,可是他就是像着了魔一样,硬是把这对躺椅运回了家。 这对椅子在当时那个年代,很不让人待见,人们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尤其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老人们,一见到这对椅子,就像见到了仇人,在他们眼里,只有大地主家才能拥有,我奶奶是要饭把爸爸拉扯大的,她表现最为强烈,她操着一口浓重的胶东腔痛骂爸爸,她举起拐杖抽打爸爸:“你去给我退了!你这个……”老人和大人们都气得脸色发青。 这场大战一直持续到我出生,他们的目标才转移到我的身上,可怜的爸爸从此才得以解脱。 这对红木躺椅一进家,我们就把它供了起来,除了尊贵的客人,谁也不准坐,我刚一懂事,大人们就向我严肃地宣读两条家法:“一不准碰,二不准坐。”孩子们一直对它敬而远之,我两个哥哥吃饭时,仍然要站着吃,我和姐姐要大人抱着吃,而那对躺椅则威严地立在大人们的屋里,它高贵的形象一直存在我幼小的脑海里。 后来,这对宝贝跟着我们搬迁了好几次。我一直对它保持一种神秘感。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我五十周岁生日的那一天,父母竟主动提出来,要把它们正式送给我,爸爸说:“是因为你的到来,我才去买板凳,板凳没买来买了这对躺椅,你和它们进咱老李家也五十年了,现在我们都老了,我把它们正式送给你,留作纪念吧……”我有些受宠若惊,莫非这对椅子真是奔我而来,也许冥冥中我与它们有缘?我一定好好珍藏,将它们代代相传! 三、我的父亲 我父亲是1919年出生,山东招远人,爷爷闯关东时死在关外,是奶奶带着七个孩子以要饭为生,一次讨饭回来,家中的破草房着火了,人们还没来得及救草房就烧光了,奶奶只好忍痛把五个姑姑卖了,找人帮忙搭了一个新草房,她带着爸爸、叔叔继续讨饭。有一年的冬天,他们一天也没要着饭,临近傍晚就饿着肚子往家走,路过富人家看到富孩子拿着白馍,叔叔就问娘:“他吃的什么?”奶奶怕孩子们眼谗,就让两个孩子闭上眼睛,她一手领一个走过了吃馍区。奶奶就是这样带大了她的两个儿子,当时奶奶家可是招远县里出了名的穷人。奶奶怀我叔叔时,我爷爷还在关外,叔叔的名字就叫等信,一直到了等信叔叔两岁时,关外人才捎信来说:“爷爷已经死了!”奶奶带着他的两个儿子,经常饿肚子,要来的一点饭她都先给两个儿子吃,她则是靠吃树皮嚼草根度过来的。 不知何因我父亲18岁那年参了军,再后来他把叔叔也接了出去,那年叔叔才12岁。当了兵后爸爸知道,他们打仗是为了让奶奶这样的穷人吃饱饭,虽说他没有文化,但打起仗来异常凶猛从不怕死,他在部队赫赫有名。后来,爸爸和叔叔都成了军职干部,他们一起进入招远县将军录。 解放后,他回到村里看奶奶,那时他已经是团长了,他骑在高大的马背上带着警卫员,神气十足地叩开了家门,再后来他让要了大半辈子饭的奶奶骑上了大马,他牵着走出了这个村庄。 临行那一天,全村老少都出来送他们,奶奶和乡亲们都哭了,她不舍得她的故乡,但她还是跟着爸爸去了城里。 奶奶在我们家地位很高,她享有最高待遇,我们在威海住时奶奶去世了。 爸爸是急性子火暴脾气,人特别耿直刚正不阿,他一生中最大缺点就是爱抗上。除奶奶外全家人都怕他,他喊一声开饭了,我们全体都会火速赶到,哪个孩子晚了一点就要罚站,吃饭时饭桌上鸦雀无声。 记得大哥小时候最调皮,他常和小伙伴打架,只要有人来告状,不管是谁的错,他都要遭到爸爸毒打。在我的记忆中大哥挨了无数次打,最严重的一次是打完了还被关了禁闭,他被关在那个破仓库里三天不准出来,大哥写了好几份检讨才过关放行。 有时星期天,爸爸带着两个哥哥出去拉练,每次回来他们都像个落汤鸡。就是这样大哥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他在营区更加威猛,谁都打不过他,孩子们都叫他总司令,我小时候总跟他沾光,谁敢欺负我,我就把总司令叫来,大哥不用出手他们就吓跑了。但也有不识相的,有一次我和大院一个女孩吵架,她张口就骂人,我警告她再骂我就揍她,她骂得更凶了,我学着大哥的样子,打完后把她狠狠地压在地上问她:“你还敢不敢了?”她哭喊着说:“不敢了,不敢了。”我放了她。我很得意,谁知我刚进家,她妈妈就跑来告状,“完了!凡是来告状的,必遭毒打!”何况这次又是大人。这是我平生第一次遭到老爸的毒打,那是一个夏天,爸爸硬是打坏了两只拖鞋,他还不解恨又用鸡毛掸子狠抽我的屁股,一边抽一边说:“小女孩还敢出去打仗,我叫你、打!我叫……”打完后我的两腿都迈不开步了,爸爸就让大哥背着我去那个女孩家道歉,人家看我被打成这样,当即原谅了我。我真的很怕我爸,如果不是他这么威严,第二天我肯定还要暴打那个女孩。这也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挨爸爸的打。 我们五个孩子由于我最小,爸爸有时吃鸡蛋时就分给我一半。他特别喜欢我,总是宠着我。我不止一次听父母说:在我十一个月时,爸爸出差回来,他站在老远伸出两只大手命令我过去,妈妈抱着我说:“不行,孩子太小不会走。”爸爸执意逗我过去,妈妈张开两个臂膀怕我摔倒,在一旁护着找,结果我真的踉踉跄跄一头闯进爸爸的怀里,爸爸兴奋地吆喝着把我举到天上,从那时起我在一个老军人的指令下迈开了人生第一步。 爸爸无论在他五十岁七十岁还是今天的九十一岁,一提起这件事就兴奋不已,仿佛事情就发生在昨天。P2-4 序言 空军称天上的战机为雄鹰,海军称水下的潜艇为蛟龙,而我们的丈夫是与蛟龙伴舞的人,他们是在潜艇上书写人生,我们则是站在海岸上为蛟龙祈祷的女人。 我想我的人生,如果不是一个潜艇人的妻子,如果没有遇上几件大事,就不会擦出我生命的火花,也显示不出我人生的价值’。而人生对我最大的考验,莫过于那场大病,我是1997年做的乳腺手术,现在已是独乳的我,反要感激这场病,否则我活得就不会那么精彩,我就不会知道,在和死亡相拼的日子里,竟能产出那么多的骄傲。 和平时期军人的家庭,一结婚就两地分居很平常,而我是潜艇人的妻子,我一怀孕就与自己的男人失去了联系,直到女儿出生后一百天,我们夫妻才相见,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半个寡妇,我是在那时学会了独守,并在独守中找到了上帝为我打开的那扇窗。 生大病后,我生命的火花暗淡无光,我常常陷入独乳的悲哀之中,是半棵树燃起了我生命之光。1998年我大病初愈后就去了九寨沟,在第一大景点长海的边上,长着一棵苍劲挺拔的松树,那棵树一面长着郁郁葱葱的松枝,而另一面不知何因却光秃秃的,它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当时导游带我们去看这棵树,我第一眼就被它所震撼!难道它和我是同等命运?难道它也是有病?被天医削去了一半?它为什么会这样的勇敢,独立地挺立在中国最美丽的地方?我把它视为心中的女神,生活中的半棵树。 那次短暂的三天,我没能把九寨沟迷人的山水带走,却把这棵树栽在心里,生活中的我一直以它为榜样,学习它的坚韧、乐观和无畏! 我把自己比喻成那半棵树,我一遍遍地告诉自己,我不是病人,我是半棵树,无论在生活中有没有阳光,我从未忘记对着太阳歌唱,我就是用这种精神感染着这个家,十几年后半棵树下,右边站着女儿,她不仅是一个阳光女孩,还是一名清华研究生,左边站着老公,他已从当年的潜院学员,成长为一名将军。而我还是那家中的半棵树。 我很知足,我也很感恩!这棵树生与死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把半棵树的故事告诉了大家。 我是1957年生人,一出生便迎来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幼年时期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上小学又逢“文化大革命”,多半时间是大山、大海伴我一起长大。 1969年全国开始复课,我又得了城市厌学症,我哭着闹着当了兵,12岁的我,没像样地读过几天书,但我进了解放军这所大学校,我成了军营中最年轻的一员,摸打滚爬.30年后,我又成为军营中最年轻的老干部。我的档案中只有两个职称:战士和护士。 如今我十分想把自己的大半生做个总结,我不是文人,也没有这个勇气写书,可是大自然硬是让我拿起了这支笔,无论别人信不信,我确实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完成了21万多字的草作。 也许在文学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我长不出绿树和鲜花,但我祈求过上苍给我一点土,让我长出一棵草,我夺不走它们的光辉,我只是想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活一把。于是我学着文人和名人的样子,也开始张罗着出版自己的书。我想每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舞台,小人物也有自己的戏。 今天,当我就要封稿搁笔时,我哭了,真是不写不知道,原来与“蛟龙”打交道的人很了不起,他们不仅是中国的撒手锏部队,他们还是一群海底的无名英雄,由于他们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在这里我不能透露他们的一点消息,但我想告诉人们的是:他们的妻子,中国的良家妇女,以及成千上万的半个独守的女人们,她们的名字叫军嫂,她们也很了不起! 最后我写一首感怀草诗作为序的结尾,名字就叫《您信吗?》。 您信吗?是翠鸟为我衔来的笔, 您信吗?是蓝天作纸让我书写传记。 您信吗?是大自然说的:“你是拿笔的一把好手!” 我信!我从来就是听大自然的, 于是我拿起了这支笔, 我是好手,我怕谁? 其实我哪里会写书, 我是在记录我的人生经历。 那一步步,一幕幕, 怎么越看越像是一场戏, 我哭过, 可我也笑过, 酸甜苦辣都随云去。 当我交出这一人生剧本, 我有些扬眉吐气。 我要感谢大自然, 是她帮我放飞了小学文化的作家梦。 我要感谢大自然, 是她给了我十足的勇气! 否则我不敢在这告诉您, 我是一个“为蛟龙祈祷的女人”! 李春雷 2010年6月29日于三亚“海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