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是一套书写中国海的“立体”图书,她注入了科学精神,更承载着人文情怀;她描绘了海洋美景的点点滴滴,更梳理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脉络;她饱含着作者与出版工作者的真诚与执著,更蕴涵着亿万中国人的蓝色梦想。浏览本丛书,读者朋友一定会有些许感动,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愿“魅力中罔海系列丛书”能在读者朋友心中激起阵阵涟漪,能使我们对祖国的蓝色国土有更深刻的认识、更炽热的爱!请相信,在你我的努力下,我们的蓝色梦想,民族振兴的中国梦,一定会早日成真!
《黄海故事》由陆儒德所著,是“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的其中一册,供读者阅读。
《黄海故事》由陆儒德所著,《黄海故事》从黄海的风土人情开始,将黄海精彩的人文风貌和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分别讲述了黄海名士、黄海传说与故事、黄海民俗、黄海历史等几个部分,以人—事—历史事件为情感主线,达到与读者形成情感共鸣的,从而从精神层次上唤醒读者热爱黄海,保护黄海的海洋意识。
漫步在厚重的史册典籍中,徜徉于经史文论的密林里,姜子牙,以其华发的形象和睿智的头脑占据了重要的篇幅。放眼当下,各种版本的影视作品更是将他的故事演绎到神话的程度。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钓在指尖,计在心头。静守在渭水之畔的姜子牙用无钩的钓竿,钓起了雄心壮志的不朽传说,钓来了身后的千秋伟业,更钓出了齐鲁文化含苞待放的蓓蕾。于是,这位出生于黄海之滨,后又惠泽黄海地域的传奇人物,他出将入相的伟绩,历史为之侧目,后世为之倾倒。
晚年发迹的华发智叟
翻阅姜子牙的生平,一个数字如电光石火般抢占了我们的眼球:139岁!据说这就是姜子牙的寿命。约公元前1156年,姜子牙出生于商朝末年;约公元前1017年,姜子牙去世,当时是西周康王六年。从殷商到西周,姜子牙的一生便在这139年的岁月中跌宕起伏。《史记》记载,姜子牙本是东海人,也就是黄海之滨的山东日照人。说起姜子牙的家世,还颇有一段渊源。据说,他的祖先曾在协助大禹治水时立下功劳。可以说,姜子牙的来历竞也与神话有着丝丝缕缕的勾连。姜子牙出生时,家境已经败落,这也使得姜子牙在年轻时从事过许多市井职业。比如,他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开过酒店卖过酒。在市井之中,姜子牙目光高远,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各种知识,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精通军事谋略。他悉心研究治国安邦之道。企望有一天能施展才华。
然而,姜子牙这位饱学之士并未受到商朝的重用,一直处于怀才不遇的境地。熟知这段历史的人可以一下子联想到当时的时代背景。时值商朝末年,纣王执政,昏庸无道,有志之士都难以大展宏图。据方志中的描述,姜子牙曾寄居在商朝的都城朝歌城南,做过卖笊篱、面粉、牛肉等小本生意,可是都不顺利。后来,他又开了个算命馆,并在商朝谋了个下大夫的职位。然而,纣王的荒淫让他意识到自己所遇并非明主,于是,他辞去职位,隐居山林,韬光养晦。直到年过六十,白发覆额的姜子牙,仍在寻找机会施展才能与抱负。
岁月在蹉跎中做着无端的耗费,山林的隐居生活一天天苍老着姜子牙的容颜,然而他心中的抱负却被磨洗得犹如寒星一样明亮。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姜子牙凝神静心,固守着布衣的恬淡生活,等待着慧眼识珠的明主到来。历史不会辜负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志士,机缘巧合之下,姜子牙迎来了他的伯乐——西伯侯姬昌。姜子牙早就慕得文王贤明的声名,更知道他的知人善任,于是,一场姜太公钓鱼的千古美谈便上演了。
话说姜子牙日日去那渭水边钓鱼,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遇到文王姬昌。天长日久,他钓鱼坐的石头都被磨出了浅浅的小坑。就连过路的人,见他一直垂钓却毫无收获,都劝他放弃,可他不为所动,依旧怡然垂钓。终于有一日,文王姬昌的车马缓缓走进了姜子牙期盼的目光中。不远处,文王姬昌从岸边走来,看到渭水边这位飘然若仙人的垂钓者,嘴里还不断喊着: “快上钩呀上钩!愿意上钩的快来上钩!”见此情景,许是出于机缘的召唤,文王不由得心中一动,走上前去。细看之下,才发现这位垂钓的老翁很是奇怪,他的渔钩不是弯的,而是直直的,上面并没有悬挂鱼饵。文王十分纳闷,便同老者攀谈起来。不曾想,这一番谈论,让他获得了一位可以辅助自己定国安邦的奇才。文王盛邀姜子牙与他一同还朝,拜他为“太师”,奉他为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长官,既主管军事,也协理政务。后来,姜子牙发挥自己积淀了几十年的文韬武略,辅佐文王、武王讨伐纣王。建立了西周王朝。姜子牙立下了赫赫功劳,于是就有了“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一说。
史册中的斑驳记录,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姜子牙这位晚年发迹的智叟形象,他的江边垂钓,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永恒的姿势。
P2-5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囤家。
从天空俯瞰辽阔的陆疆和壮美的海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中华国土犹如一个硕人无比的阶梯:这个巨大的“天阶”背靠亚洲大陆,面向太平洋;它从大海中浮出,F日东向西,步步升高,直达云霄;高耸的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如同张开的两只巨大臂膀,拥抱着华夏的北国、中原和汀南;整个陆地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在大陆“天阶”的东部边缘,是我国主张管辖的300多万平方千米的辽阔海域;自北向南依次镶嵌着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颗明珠;18000多千米的海岸线弯曲绵延,更有众多岛屿星罗棋布,点缀着这片蔚蓝的海域,这便是涌动着无限魅力、令人魂牵梦萦的中国海!
中国的海洋环境优美宜人。绵延的海岸线宛如一条蓝色丝带,由北向南依次跨越了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当北方的渤海还是银装素裹,万里雪飘,热带的南海却依然椰风海韵,春色无边。
中国的海洋资源丰富多样。各种海鲜丰富了人们的餐桌,石油、天然气等矿产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能源,更有那海洋空间等着我们走近与开发。
中围的海洋文明源远流长。从浪花里洋溢出的第一首吟唱海洋的诗歌,到先人面对海洋时的第一声追问;从扬帆远航上下求索的第一艘船只,到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辉煌,再到现代海洋科技诸多的伟大发明,自古至今,中华民族与海相伴,与海相依,创造了灿烂的海洋文化和文明,为中国海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这片海域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蓝色家园。
认识这片海,利用这片海,呵护这片海,这就是“魅力中同海系列丛书”的编写目的。
“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分为“魅力渤海”、“魅力黄海”、“魅力东海”和“魅力南海”四火系列。每个系列包括“印象”、“宝藏”、“故事”三册,从书共12册。其中,“印象”直观地描写中国四海,从地理风光到海洋景象再到人文景观,图文并茂的内容让你感受充满张力的中国海的美丽印象;“宝藏”挖掘出中国海的丰富资源,让你真正了解蓝色围土的价值所在;“故事”则深入海洋文化领域,以海之名,带你品味海洋历史人文的缤纷篇章。
“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是一套书写中国海的“立体”图书,她注入了科学精神,更承载着人文情怀;她描绘了海洋美景的点点滴滴,更梳理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脉络;她饱含着作者与出版工作者的真诚与执著,更蕴涵着亿万中国人的蓝色梦想。浏览本丛书,读者朋友一定会有些许感动,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愿“魅力中罔海系列丛书”能在读者朋友心中激起阵阵涟漪,能使我们对祖国的蓝色国土有更深刻的认识、更炽热的爱!请相信,在你我的努力下,我们的蓝色梦想,民族振兴的中国梦,一定会早日成真! 限于篇幅和水平,书中难免存有缺憾,敬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盖广生
2014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