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德光将石重贵遣送到天寒地冻的北方之后,自己做起了中原皇帝。他喝着美酒,搂着美女,对跪在地上对自己狂拍马屁的原晋朝官员们说:“我之所以能够灭掉石重贵,住进了汴梁城的皇宫,是因为我对你们的了解,远大于你们对我的了解。”
耶律德光虽然格外自信,但他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做中原的皇帝,仍然以契丹人的那一套来处理中原的事情。
赵延寿请求拨给辽兵军饷,耶律德光笑着说:“大辽国向无此例呀!”
“将士们不吃饭吗?”赵延寿不解地问。
“当然要吃饭。”耶律德光手一挥:“士兵们如果饿了,让他们去打草谷,一切都解决了。”
打草谷,原意是给战马找草料,实际上是掠夺的别名。耶律德光的意思,就是放手让士兵去抢夺百姓的财物。
耶律德光发了话,胡骑四处乱窜,名义上是放牧、打谷草,实际上是抢掠,东京、西京京郊及周围郑州(今属河南)、滑州(今河南滑县)、曹州(今属山东)、濮州(今河南鄄城)数百里范围之内,到处都可以见到辽兵抢劫的身影。百姓的财产、牲畜几乎被抢掠一空。
耶律德光打仗确实有一套,治国似乎并无良策,听赵延寿说,中原有打了胜仗要犒赏之说,于是吩咐判三司刘啕,赶快筹办犒赏三军的钱财。
“国库空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刘啕很无奈。
“一点办法也没有吗?”耶律德光逼视着刘啕。
“办法倒是有,”刘晌胆怯地看了耶律德光一眼,“可以向京城的富人借。”
“借也行,抢也罢,”耶律德光哈哈大笑:“只要把钱财拿回来就行。”
于是,朝廷先向汴梁的老百姓借钱,随后,又派了十几个人分别到各州去传旨,要求各州给朝廷凑份子钱。一时间,天下震动,很多百姓被逼得卖妻鬻子,倾家荡产。
一番明抢暗夺,钱物是收回来了,可耶律德光并没有将收回来的钱物犒赏士兵,而是全部存进了内库,成了耶律德光的私有财产。
耶律德光的所作所为,不仅使中原的百姓怨声载道,就是辽兵,也都很怨愤。
耶律德光灭了后晋,有几个人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阳关大道也就走到了尽头。
第一个是汝州(今河南临汝)防御使杨承勋,他是杨光远的儿子,当年,他强迫老子杨光远背叛辽国,投降了后晋。
耶律德光怪杨承勋背叛了自己,召他进京。杨承勋不敢违抗,只得进京。耶律德光见到杨承勋,二话不说,命左右将他砍成肉泥。
耶律德光杀了杨承勋,命他的弟弟杨承信出任平卢节度使。
另一个是匡国军节度使刘继勋,他曾经建议和契丹绝交,朝见耶律德光的时候,遭到耶律德光的呵斥。当时,冯道正在殿上,刘继勋指着冯道说:“冯道是首相,和景延广实际策划了此事。臣官职卑微,哪里敢说话啊!”
“这个老头儿不是多事的人,你不要胡乱攀扯上他!”耶律德光命人将刘继勋捆起来,准备押送到黄龙府去陪伴石重贵。
第三个是宋州(今河南商丘)节度使赵在礼,曾赞同刘继勋与契丹断交的意见,他正准备从郑州进京朝见耶律德光,听说刘继勋在京被拘的消息,惊恐万状,担心自己也不能幸免,夜里在马房自杀了。
耶律德光听说赵在礼自杀,释放了刘继勋。刘继勋并没有活得太长,不久便忧虑愤恨而死。 耶律德光进驻汴梁后,纵兵抢掠,诛杀杨承勋,拘捕刘继勋,吓死赵在礼,让各镇的统帅十分担忧,想要另立一个主子,驱逐辽兵,还中原一个太平。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乘机崛起,在西边雄霸一方,渐渐成为中原各地的军事领袖。一代乱世之主,应运而生。
刘知远虽然姓刘,却和李存勖、李嗣源一样,是正宗的沙陀人。英雄莫问出处,只要有本事就行。刘知远就是属于有本事的那种人。
刘知远和晋高祖石敬瑭是战场上滚杀出来的朋友,虽然后来石敬瑭对刘知远有所猜忌,毕竟那个时代想当皇帝的人太多,但真正能当上皇帝的人却不多。但不管怎么样,石敬瑭并没有把刘知远怎么样,而且还让他当了当时天下第一重镇河东的节度使。
石重贵和耶律德光闹翻之后,刘知远虽然知道这不是明智之举,却始终没有提出来。当契丹攻占汴梁后,他急忙派兵防守边境,以防不测。
刘知远和所有在乱世中起兵的枭雄一样,都是演戏的高手,他见辽兵势力强大,知道自己的兵力还不足以同辽兵抗衡,特地派客将王峻带三道表章进京:一是祝贺契丹进入汴梁;二是说因太原是夷、夏人杂居共处之处,守防士卒屯聚,所以不敢离镇前往朝贺;三是表示本应献上贡品,由于正值契丹将领刘九一的部队从土门西人驻于南川,太原城中人心忧虑恐惧,待召还此军,道路畅通之后,才可以送入贡品。
耶律德光看了刘知远的奏章,特别高兴,命左右拟诏褒奖刘知远。诏书草稿出来后,耶律德光亲自过目,提笔在“刘知远”三字的前面,加了一个“儿”字。
这都怪石敬瑭、赵延寿之流,使得耶律德光认为,中原人都喜欢做别人的儿子。
耶律德光收刘知远为干儿子,还赐给这个干儿子一根木拐。
可别小看了这个木拐,在辽国,这是一个非常贵重的赏赐,大约同汉朝旧制中赐杖相似,在辽国的大臣当中,只有皇叔伟王才有幸得到这样的赏赐。
王峻负拐西行,沿途的辽兵见到他,老远就给他让路,可见这支木拐非同一般。
王峻回到河东,呈上耶律德光的诏书和所赐木拐。
刘知远接过木拐,看了一眼,不以为然地说:“只是一根木拐而已,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赏给我有何用?”
其实,刘知远上表称臣,本来是探察辽人的虚实,对这支不起眼的木拐,根本就没放在眼里,随手放到一边,便问起汴梁的情况。
王峻回答说:“契丹乱政!”
“怎么个乱法?”
“耶律德光发给士兵的赏钱,就是让士兵去抢掠,他让各镇上交的份子钱,并没有赏给士兵,而是进了内库,不仅中原百姓愤恨不已,就是辽兵也是怨声载道,看来,契丹人不会久居中原。”王峻建议说,“举兵起义,锐图复兴,只要大帅举起大旗,海内一定会闻风而动。”
刘知远正密切地关注着中原的态势,听说中原的局势一片混乱,心中暗喜。耶律德光越胡闹,就越不得人心,不得人心,就别想在中原站住脚,如此一来,自己趁乱夺取中原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他也知道,现在还不到和耶律德光公开翻脸的时候,因此,并没有拒绝做耶律德光的干儿子。他见王峻劝自己立即起兵,微笑着说:“我向耶律德光献表,用的是缓兵计策,并不是甘心臣服胡虏。但是,用兵有缓有急,应因时制宜。现在,契丹刚刚招降了晋国的十万兵马,像老虎一样雄踞着都城,形势没有其他的变化,不能轻举妄动。况且,他们所贪图的无非是钱财物品,钱财物品得足了,一定要北归。现在冰雪已消,气候转暖,契丹人必然难以久留,等他们退去以后,再进取中原,这才是万全之策。” 刘知远的意图很明确,就是等,等什么?等耶律德光自己退回北方,那时,天下节度使唯他刘知远的势力最大,到时候,中原皇帝,非他莫属。所以,他一不出兵,二不进京。就等契丹退回塞北。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