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系人寰(范曾2009年新作散文卷)/范曾诗文书画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范曾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范曾,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诗人。本书收录了范曾先生2009年的大部分新作,其中有散文、论文、诗词等多种体裁,内容丰富,涉及时事、艺术、传统文化等各领域热点问题,配以作者新近创作的国画作品,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内容推荐

二〇〇九年是国际上多事之秋,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生态争论愈演愈烈,物欲主义甚嚣尘上。针对这些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范曾先生秉笔直书:『人类心灵的救赎,已然刻不容缓,于是心学之振兴绝对是人类自救之良方。』赤子之心,肺腑之言;心系在人寰,忧乐关天下。

本书收录了范曾先生2009年的大部分新作,其中有散文、论文、诗词等多种体裁,包括《“书道”法自然》、《国学刍议》、《再拨迷雾》、《我与故国六十年》、《祖国颂》、《休闲的哲学》、《东方的回归》等,供读者朋友们欣赏。

目录

回归自然回归古典——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的演讲

“书道”法自然

神话的破灭——金融风暴中的警世危言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没落——在金融海啸中的思考

“有记忆的城市才有它的未来”——南通籍艺术大师范曾先生访谈录

国学刍议

干支与生肖的迷雾

再拨迷雾

孔子的悲剧——在第二届世界儒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南开大学孔子讲习班上的讲话

孔子大典祭文

《离骚》:大美之所在——在南通大学的演讲

灵智之果——《中国书画》杂志访谈录

海外咏牛八首——借杜甫《秋兴八首》韵

我与故国六十年

祖国颂

休闲的哲学

东方的回归——《东方审美文化》序

“根本善”的绝对命令——在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捐赠仪式上的讲话

附录

纳税模范画税票大师娓娓话圣贤——访著名画家范曾

试读章节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共产党宣言》)一百多年过去,当人们准备忘记这个幽灵的时候,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预见又似不老的常青之树,在貌似辉煌却已空乏上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抽丝吐绿。人们惊异地发现,马克思像魔术师一样,挥动起他的魔棒,挑开了_一百多年来资产拥有者不尽的谎言,他们的辩护士们的巧言令色,曾欺骗过无以数计的群众、学者和高智商的天才们。《共产党宣言》言之凿凿的名言:资本主义将一切“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而它的剥削则是“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那些失去了白领职位、失去了工作的人们,他们微乎其微地储存着的金融债券在瞬间蒸发之后,剩下的是失望和彷徨。而学界却从尘积的旧书中看到了光明之所在。德国已拨出上亿的马克,重编马恩全集。钻石永远是钻石,不管它被沉埋多久。

当一个小孩儿吹肥皂泡吹到最大的时候,那五色斑斓的彩色,真足以令人目迷而心醉。然而,只需要一点点风吹草动,那绚丽的泡沫霎时间破裂,飘零的是破碎的水珠。脆弱是它的特性,因为它的名字叫泡沫。多米诺骨牌的一路倒下,除去脆弱之外,还包含着整个体制的危机。社会的风暴,有些像自然的风暴,往往起于微末而霍然坐大。正如爱德华·劳伦斯所说:“南美洲森林中一只蝴蝶翅膀的扇动,会引起北美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飓风。”这风,来得这般急、这般迅猛、这般具有毁灭性。1929年的经济危机已不过成为记忆中小小的一池漪沦。那时的资本主义像破落户一般的景象,今天却增大了—万倍。整体性的坍塌已从那控驭着全球的银行的倒闭,敲起一阵阵撕肝裂胆的哀钟。越是需要果断、需要决策的时候,议员们越是神气。议员们,你们争论吧,无论如何的救市,那都是杯水车薪,因为你们的五色泡沫太大、太大,不禁使人误以为资本主义是人类希望之所在,它的制度似乎是无可挑剔的神话。曾几何时,美国总统竞选者无一例外地用滔滔雄词以鼓动人群:美国依然领导世界。言犹在耳,我们却听到悲凉的回音已弥漫了全球。“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这《国际歌》似乎没有过时。摆在全世界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互利双赢,共拯全球,谁也不必吹牛。国际政客们的肉麻小动作,譬如捧出一个凶残农奴制的代表人物招摇,以要挟中国,伎俩之拙劣,手法之鄙陋,只成为媒介的笑料。人们想起民间的谑语:“武大郎卖豆腐,人孬货软”,以此来碰庞然中国,正如蚂蚁在山脊背上爬动,不大引人注目。

中国人从来不曾将现代化和西方化等同起来,恐怕这只是某些西方政客和谋士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期盼或猜想。他们心向往之的恐怕正是中国的西方化。化者,入其彀中也,入其牢笼也,成其附庸也。自古有着民族尊严的中国人,从来有大国之雅量海涵,吸纳一切外国优秀文化的传统;然而,任何虚假的、伪善的心态和行止,都无法动摇中国人传统所信守的格言,譬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人际关系如此,国际关系亦如此。当下的世界可以用《荀子·解蔽》“人心之危,道心之微”来描述。当人类群体中的每一个体成员都以私欲行事时,那就必然违背自然和谐和社会和谐的大法则;当“道心”——这不可违抗的自在之物暗淡无光、被人遗忘的时候,那么“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大危险便近在咫尺。难道世道人心不是经济、政治、法律、契约等背后最重要的、无形而潜在的目的和实际左右着行为的伟力吗?它可以使人类一荣俱荣,使人类一衰俱衰。

重新认识资本主义,还需要经历一个、两个世纪,而当下可以分析的是触之可及的人性。经济危机表现出金融大国一贯逞强行凶和伪善掠夺的本质,在他们那儿没有公正和仁义。当他们嘲笑中国的文化对人类没有贡献的时候,他们大概忘记了一百七十年来中国所受的一切凌辱和宰割。打开中国大门的正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鸦片文化”。西方的评论家们害怕的正是“中国人仍将西方带来的屈辱历史铭记于心”,胆寒的正是“这个国家1980年以来的开放程度令人着迷”(新华社柏林2008年11月4日《商报》文摘)。殊不知,中华民族善良的遗传基因,它在人类历史上展现的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而不是“怨怨”相报,了无尽日。“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各项社会事业显著进步”,然而“我们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性,都是世所罕见的”(胡锦涛:《坚持开放合作 寻求互利共赢——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国人知道,今天的世界应是一个同舟共济、互利共赢、“讲信修睦”(《礼记·礼运·大同篇》)的时代。中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中国是一个对世界负责任的大国。我们中国人信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格言,当寡廉鲜耻地对中国掠夺欺凌的时代过去之后,我们所希望于世人的是,躬身自问,我们过去和今天对得起中国吗?仅此而已。中国人知道一个“恕”字,知道“相逢一笑泯恩仇”。然而我们所得到的回报,则往往令人发指。中国倾全国之力所主办的奥运会,目的只有一个:和平、团结,而德国竞有无耻的“黑色奥运”展览,对这个全世界人民拊掌、罗格先生赞为“无与伦比”的盛会,进行肆无忌惮的诽谤与中伤,于情何忍?手理何忍?以中国人的克制力,对此类小事可不予理睬,但对那些一方面希图中国施以援手,一方面狰狞恐吓有加的大家伙,恐怕不会置若罔闻。我们祝福他们能尝到好果。

人类在经济海啸前面临着整体的心灵救赎。往昔人类的历史,无非是玉帛变干戈,干戈化玉帛,恶德的因果在无休止地赓续着。而这次的经济危机就更关乎着“人”和“天”的关系,不只包含着宇宙本体论,也包含着宇宙生成论。人类作为宇宙中的微小存在,他在自然合目的性的条件下生成,他和宇宙本体同在。然而,当人欲超越一定的警戒线的时候,虽然黄牌频示,人类依旧无动于衷,一意孤行地鼓动那难填的欲壑。这时,自然的合目的性便会发言了,轻的叫局部惩罚,重的叫天怒。P23-26

序言

古有善文而不善诗者,而善诗者不善文则未之见。盖诗、文除思想为其核心而外,词藻之择用则诗必难于文。诗于音、韵之要求殊严,苟累积不丰,则必窘于内;既有词藻矣,而无奇思妙想,则必赘于外。而善文者苟有诗之修养,于骈骊、对句、排比往往信手拈来,皆成妙构,则其文必异于庸常,而富于奇趣。诗虽非其长,而有裨于其文则必矣。近世有桐城派大手笔马其昶者,其文固一世之雄也,与范伯子为连襟。伯子先生激赏其文而每讽其诗,马其昶则盛赞其诗而颉颃其文。文人之交,盖不在宴饮之豪兴,而在书屋之口锋也。

善诗、善文矣,而又善书者,古之大文豪大体如此。因科举之第一印象,为试卷上之书法,能于科名过五关斩六将而书法恶劣者,不可得而见也。故古之命臣、大吏、学者,字不佳者极少。近世则不然,科举见废,报纸以兴,报上文章备极华赡,而其稿则不忍或睹,如北京大学名儒刘师培是其人焉。亦有美学家吕荧者,文字之美自不待言,及见其手稿,则其美文必打相当之折扣(当然不必)。

善诗、善文、善书矣,其砚中剩墨正无所施用,适案上有陈宣一纸,则跌宕数笔,竟有高雅之趣。久之,画石;又久之,画竹:文人画形成之过程,无一例外者此也。非若今之称“新文入画家”者流,胸有糟糠,而隳弃清逸,及题字之时,语焉不通,错字连篇,非文人而能作文人画,直可入《笑林广记》矣。

中国画家而无书法功底,绝不可与于第一流之画家。此无他,中国画凭写而不凭抹、不凭描、不凭喷、不凭洒。中国画是灵智之域的胜果,不是耐心从事之苦差,更非费力卖块之工役。笔锋之运转,来自画家神经末梢对心灵悟性的传递,当神经末梢与笔锋合而为一之时,则天地精神在焉、人世沧桑在焉。每读八大山入画作,往往神思渺渺,天外烟霞,共我徘徊,真不知身在何处,今夕何夕。苟非笔墨神妙,何能置读者于梵天仙境。八大山人具诗人之魂魄,而略欠者诗人之章句,此固为一缺憾,然较死于章句而无诗人魂魄者,则不啻天壤矣。

有问范曾诗、文、书、画水平之排列,画家必以为诗、文佳于书、画,作家必谓书、画佳于诗、文,其中心理的微妙感,不难体会。以我自己之评,凡至某一境界,略无可比列者,则自比其甲乙,不亦“迂阔”乎?愚事不作,智者不惑,余其勉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4:4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