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皇五帝
分类
作者 溯源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学术价值极高的神话专著。本书全面、系统、完整地复原了中华民族的先祖们创造人类文明的那幅气势恢弘的原始画卷,生动、客观地再现了人类远古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本书中人名、地名、神名都有据可细的查,大多事件都有典藉可考,人们活动的地域不但有详实的指向,更有一系列事件令人信服的来龙去脉,不但在学术上提出了全新的观点,更以文学的形式力求家喻户晓。其价值不言而喻。

内容推荐

神话的魅力颠倒众生,“神”的世界丰富多彩:伏羲龙身,女娲蛇躯,炎帝牛首,蚩尤铜头铁额。土伯参目,应龙有翼……

一个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十二个活泼可爱的生肖的故事,中华民族的各种民俗起源尽在其中。从人类伊始茹毛饮血的野蛮状态到农耕文明的兴起,从母系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华夏一统,既有战争格杀的残酷场景,又有男女野合、走婚、串婚的浪漫爱情;既有巫师祈天祭祀等神秘活动,又有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神相处的自然交融……

本书全面、系统、完整地复原了中华民族的先祖们创造人类文明的原始画卷,生动、客观、充分地再现了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艰难历程,完美、连贯、有机地覆盖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几乎所有神话人物。

目录

第一回 播滔风 兄妹繁众生

降洪水 上天罚人类

第二回 天地复辟 众乌上青天

扶桑论道 世主下谶语

第三回 定时轮 众乌司日

错传旨 牛乌受罚

第四回 牛回首 黄河至壶口

历山下 太阳诞蒙谷

第五回 炎爱稼穑 巫传神旨

第六回 凤落神坛止干戈 炎游勒毕看世界

第七回 吃粮食过年 住公廨串婚

第八回 帝俊下众乌 赤松闹灵霄

第九回 附宝出姜寨 龙乌诞青丘

第十回 大比氏笑迎娇客 赤松子强收弟子

第十一回 高唐始陶 燧人禅位

第十二回 凤城雨谷 平阳定都

第十三回 白民送药兽 盘瓠疗疾病

第十四回 帝回卫丘 众乌献药

第十五回 帝俊论天人合一 媱姬化菟丝之草

第十六回 房王北方作乱 盘瓠犬封成国

第十七回 炎帝始尝百草 赤松教人水精

第十八回 鼠蛇鸡三乌下世 西王母赐人盐袋

第十九回 猪乌东方称王 羊乌全身下世

第二十回 三方为患 共工造井

第二十一回 鸟鼠同穴 共工落败

猪乌降服 大羿始铁

第二十二回 众乌归炎帝 鼠乌出风头

第二十三回 炎帝封众乌 夙沙始做盐

第二十四回 大羿居九黎 东方冶五金

第二十五回 炎帝神州兴水利 共工受阻夙沙国

第二十六回 共工收延维 三苗盼大神

第二十七回 共工至三苗罐兜献谗言

第二十八回 各国贡献三苗 夙沙惹怒共工

第二十九回 夙沙战三苗 炎帝传两旨

第三十回 共工主持南方 夙沙智斗三苗

第三十一回 三苗侵浊鹿 夙沙变九首

第三十二回 强服众 共工称霸

窃息壤 马乌治水

第三十三回 神州泛洪水 大鲧堵决口

第三十四回 河西大旱 附宝祈天

第三十五回 黄河断流 有熊东渡

第三十六回 献贡品 结好匈奴三国

困阪泉 受阻歧舌众人

第三十七回 三苗抢亲 有熊遇难

第三十八回 黄住历乡 稷始牛耕

第三十九回 历乡作客 再塑德性

第四十回 犬戎国鲧为戎王 大比国桑始桑树

第四十一回 浮山上帝召各方 太阳国黄见听舐

第四十二回 黄始舟楫 帝斥蚩尤

第四十三回 黄北上送粮 鲧不待帝令

第四十四回 祝融杀鲧 蚩尤受令

第四十五回 鲧化河伯 羿得宓妃

第四十六回 河伯娶妻 炎帝南下

第四十七回 刑天作丰年咏 帝女跪欧丝野

第四十八回 颛项怒斥白头翁 蒲公喜得何首乌

第四十九回 神州大疫帝无奈 穷山寒冷黄求巫

第五十回 玉山上王母赐人不死药

台桑边嫫母和黄结同心

第五十一回 嫫母献药帝都逐疫 炎黄共议汾水改道

第五十二回 河伯为治水献计 共工许嫫母上山

第五十三回 稷至河西布谷 黄往神州治水

第五十四回 浑沌得新生 炎帝让凤城

第五十五回 附宝做联盟酋长 炎帝会众乌议事

第五十六回 帝论天下事 黄代帝行令

第五十七回 二巫杀夙沙 共工至稷山

第五十八回 喜团聚桑始丝布 梏二巫黄祭夙沙

第五十九回 蚩尤献神铁 稷山大聚会

第六十回 轩辕筑台众乌显神 蚩尤惹祸炎帝疗伤

第六十一回 轩辕杀后至防风 祝融道玉横妙用

第六十二回 轩辕嫘祖喜结缘 听訞母女返大比

第六十三回 炎帝日林国学道 嫘祖大比国出嫁

第六十四回 做灶台轩辕笑娶嫘祖 开隧洞共工再献良策

第六十五回 凤城大兴蚕纺 高唐喜迎娇客

第六十六回 兄弟结好笾埙合奏 稷王山上夸父成国

第六十七回 三苗占领盐池 应龙力主战争

第六十八回 共工水淹南方 应龙凤城蓄水

第六十九回 共工之台大显威力 有熊轻取浊鹿盐池

第七十回 不周山下洪水泛滥 羊头山巅嫦娥降世

第七十一回 东方大治 共工见蚩尤

第七十二回 轩辕见夸父 神州罚有熊

第七十三回 神州同庆 河西备战

第七十四回 轩辕到蒲州 力牧建军队

第七十五回 轩辕虞乡拜嫫母 夸父安邑斥有熊

第七十六回 罐兜率三苗一退再退

蚩尤做五兵强攻阪泉

第七十七回 浊鹿大战血染盐池 共工使计大雾弥漫

第七十八回 夸父力止战争 黄帝刀劈刑天

第七十九回 黄帝下玄女旱魃 共工撞不周之山

第八十回 大羿怒射十阳乌 炎帝误食百足虫

第八十一回 凶黎之丘 蚩尤身首异处

追日路上 应龙又杀夸父

第八十二回 天河划定绝地天通 帝主太阳蛇犬易体

第八十三回 帝俊分五帝炎帝传三坟

编者后记

试读章节

太昭虚廓,幽冥昏昧。

一个米粒样的小不点儿忽明忽暗,忽隐忽现,忽而一划而过,忽而旋转如飞,十分活跃。渐渐地,“小米粒”安静下来,开始发育了,很快就长得有豆粒那么大,哦,不!又大了,已经膨胀成一个蛋卵样的气团了。“蛋卵”里孕育着一个精灵,精灵醒了,伸伸胳膊,手就把清气托了起来,蹬蹬腿,脚又把浊物踩了下去。那精灵四处里往上举清气,往下压浊物,大气团一下子飞快地膨胀开来,越来越大,——清升浊降,升起来的是天,降下去的是地,天地之间是海外,精灵的名字叫盘古。

久而,天地间又生出好多好多的精灵来,这些精灵造化有出生先后、道行深浅之不同:一些先行出生得道的神灵纷纷腾云驾雾上了天,最早建起了神的秩序,成就了天上光景;那些道行不深的小神、出生稍后的大仙、上界不耻的精怪就往天之涯、海之角、环绕地土周围的各个角落寻了落脚,结伙成群,依类聚合,竟成海外诸国。

天上有清气可养,海外可上纳阳华下采真秀,神仙们的日子过得逍遥洒脱,悠然自得。只剩下地,至阴至浊:寒风瑟瑟,混水滔滔,无生无长,无消无息,洪荒萧条,死气沉沉。

世界这么小,地还不养生,造世主盘古就把一炬火精高高举起,照耀起天地来。得这一稀阳光曛陶,地上才开始显现生机了,又孕育出许多生物,先是些:红珊瑚,紫蕨草,黑藻菌,绿苔藓,桑桐杏柏,藤灌花草植物之属;接着是:龟龙蟹鳖,鱼虫鸟兽,蟾酥患恙寄生之类。

有了这些生物点缀,地上逐渐被装扮得千姿百态、风光无限,所见:碧水青山,鸟语花香,姹紫嫣红,蝶飞凤舞,溪潭潆潆,鱼跃蛙鸣,林木深深,鸡犬相闻,白云悠悠,万类竟翔。景色诱人,时不时就有些海外的野仙、上界的游神赶来游玩。

单说海外有一国,叫华胥国,围中有一仙,叫华胥氏。那华胥氏兴致盎然,也到地上来玩耍了,一路上欣赏着壮美山川秀丽景象,飘然降至一山,山名仇夷山,山下有大泽,大泽里:水光山色,绿荫青翠,群鸟翔集,嬉戏不已。华胥氏见状,又是好奇又是喜爱,情不自禁走进大泽来,摘花折枝,逮鸟扑蝶,捉鱼戏水,尽兴玩了起来。不期吓飞了一大群鸟儿,地上留下大片蛋卵正在脬化繁衍,一些已破壳的小鸟正叽叽喳喳张着大嘴嗷嗷待哺。华胥氏就学鸟儿喂食模样,捡些小虫子喂小鸟玩,一边已豁然有悟:土地至阴,但逢阳火交合即孕,仇夷山巅常有雷火霹雳,所以才孕育出这么多小东西来。正为有所悟沾沾自喜,忽然眉头一皱,想起自己也是极阳的身子了,慌忙起身想要离去,却是身沉体重,根本腾不得云驾不得雾了,不由惊诧道:好个雷泽地,我已身怀有孕了!

及产,生下来一个熟透了的硕大葫芦,葫芦蠢蠢蠕动,破壳窜出一男一女两个种儿,两个的面貌丝毫不比上界神仙模样差,长得:鼻直口方,眉清目秀,肤白如玉,发黑似墨,儿娇女艳,憨实可爱。只是那身体,十分奇异:

那男儿,大腹腼腆,长的是龙的身子;那女儿,猿指纤纤,生就的蛇的躯体。

华胥氏看罢,叹为观止:这样的长相可是天地的造化了!苦的是仙首畜身,并无同类,往后让他们在哪里安生才好啊!思来想去,一万个不忍相弃,就拿定主意道:罢!罢!罢!母子一场,理当将我儿抚养成了,教给他们些求生的本领才好。于是,一心一意养育起二子来。因为又创造出了一类生命,而且都是从葫芦里出生的,就给男孩起名叫伏羲,女随性姓,取名:女娲。——羲、娲,葫芦的意思。

光阴荏苒,两个孩子渐渐长大,华胥氏常把些天上地上海外的事儿讲给他们听,又倾其所能地把些上天入地行云驾雾的本领以及华胥国七十二般变化之术一一传授给了两个孩子。  上古缈缈,不知又过了多少时光。那天,华胥氏掐指算罢,对二子说道:“孩子们,娘该回华胥国了。我教给你们兄妹的本领,足以让你俩自立于天地间。儿女既成,以后你们就自立吧!”

伏羲女娲双双挽住华胥氏,哀求道:“娘!世界这么大,我母子在一起,怎么不好安生?娘执意要走,我们也要相随!”

华胥氏等二子情绪稳定些,耐心劝道:“娘当然想让你们随我同去了。只是,你们的长相让天国神仙见了定会讥笑,娘可不愿意让你们去寻那个没趣!如今三界初分,独大地尚未开发,就是上界、海外的神仙也都垂涎万分,只因他们都是清灵之体,实难在地上久居罢了!我儿身性宜阴宜阳,天地皆适,正好留下来有番作为,何必一定要随我?”

伏羲女娲闻听,不免沾沾自喜。

华胥氏暗自欣慰,又道:“娘久观天象,知地土正逢旺期。你兄妹要是有造化,就该顺衍自然,倾心开创,那时功成,天上地上,还怕没你们存身的地方吗?”

伏羲当即表示:“娘放心。儿观四海之内,阴气至满,阳气衰微,洪荒萧条,万物不苏,娘去后,儿将振奋阳气,定要还大地一个生机盎然景象。儿誓成此志,以报母恩。”

华胥氏道:“伏羲伏羲,你生在葫芦里,葫芦木性,木主生机,我儿之位应该是主生机,成木德。至于振奋阳气事,自有火德之主来主之,并非你能驾御了的。”

女娲问:“娘啊!眼下一别,隔海相望,不知我们几时才能相会?”

华胥氏道:“我儿有志,当有主宰土地万物之望。我儿功成时,我们母子便相会无阻了!”

华胥氏去意已决。伏羲兄妹知无挽回之理。母子骨肉难舍,依依惜别之情不须细说。

华胥氏走后。伏羲女娲就在仇夷山上相依为命,天做被,地当铺,风餐露宿,闲来八方云游,无事修身养性。这一天,兄妹俩议起世间许多事来,这个说:“天地相合就能生精产灵。”那个道:“阴阳交媾就可繁衍新生。”这个叹:“我两个太寂寞了!要是能有许多同类可就好了。”那个答:“世上只有你我是同类,不仙不畜,就叫人吧。世上要是真的有了好多好多的人,我们就再也不会孤独了。”

言来语去,二人面面相觑,不由春心荡漾,激情难耐,却不知再说些什么好了。良久,伏羲道:“妹,繁衍人类的重任只能靠你我了。走,随哥哥上山去。”当下,和女娲手牵手到了山巅,伏羲指着两棵才被雷火击燃的树炬,对天咒道:“天若遣我兄妹结为夫妻,就让烟合在一处;若不,让烟散开。”说罴,兄妹俩驻足观望,就见两炬火势越演越烈,袅袅升起两柱浓烟,于半空中汇聚在一起,冲天而去。

兄妹俩异口同声道:“果有烟缘!”当即结为夫妻。二人又念念不忘母志,一心要悟些道理,创些奇迹,所以处处留意变化之道,时时用心自然之理。日久天长,渐识得五行至理,通晓阴阳大道,得海龟、闻八风而明八卦玄机,又以此卜穹宇事,解万物象,百验百灵。

那一天,也是无聊,女娲和孩子们在大泽中用泥土捏造出许多飞禽走兽娱乐。正玩得高兴,恰逢伏羲在仇夷山上演练八卦,刮来一股风,可喜那些泥做得禽兽,因为得了这股风的吹煦,霎时间,个个都有了生命,该飞的自去飞,该走的自去走。女娲见状,先是和孩儿们一样欢声雀跃,惊喜不已,稍许又似有所思,继而浮想联翩,恍然大悟,一时间兴高采烈,脚下升起一团彩云,飘飘然往仇夷山飞去,远远呼道:“亲哥哥,有了!有了!”

女娲掩饰不住满心欢喜,来到伏羲身前。那伏羲正高兴得眉开眼笑,先已开口道:“妹。我能唤起滔风了!我把上清真阳采来,用艮风播出,化做滔风了!”

“是吗?”女娲满脸惊喜,笑逐颜开,“好哥哥,你可看到禽飞兽走了么?”

“当然!”伏羲自豪地说道:“滔风中存真阳之火。地土合金含木,大泽中又有雨水滋润,但得滔风,已集木、火、土、金、水五行之大成,万物尽可俱灵性。所见不足为奇!”P2-4

序言

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十九。我自一九八一年因高考而误打误撞闯入祖国医药学这个“伟大的宝库”那天起,就注定今生只能走写书这一条路了。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的故事最先深深打动了我:由中药而及《山海经》,由中医之阴阳五行而及《易经》,由《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而及炎黄二帝而及三皇五帝而及中华文明起源,根儿一直刨到人类伊始老祖宗的老祖宗那儿,我傻眼了,我所涉及的这诸多领域居然没有一条道儿能通向罗马——《山海经》被鲁迅咒为“巫书”,《易经》分明就是一本无人能破译谜底的天书了,至于三皇五帝、中华文明起源,国家“十五”科研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现在还在大规模进行中呢。我?!我是谁?我算什么?我终于明白什么叫千古谜团了,难怪历朝历代出了那么多大人物,没有一个是从这条路上走出来的,老祖宗这碗饭压根儿就不是好吃的!我,真的走错路了?!

然而,一切的一切为时已晚:五千年中华文明历时五千年尚迷雾重重、死结连连,我毕竟在远离现代社会的洪荒时代神游徘徊了那么久,老祖宗枝繁叶茂,一代一代都到我们这众多的一代了,连老祖宗的老祖宗们做了些啥还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恬不知耻我大言不惭我感到了我这个子孙的不肖的无知的忘本的责任。别人怎么着我管不着,我只知道我也将成为古人。佛说:我不下苦海谁下苦海。我用这话鼓励自己,我将乐此不疲!

伏羲、女娲创造了人类,人祖又是谁创造的?人祖创造了人后哪去了还做了些什么?再无下文;我们自诩是炎黄子孙,炎、黄何许人?何时何地发迹怎么发迹的?迄今尚无定说!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中华民族的先祖们有如黄河之水,来无影去无踪,永远地离开我们了,留给他儿女们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个动听的神话故事,也绝不仅仅是一直传递到我们今天这些子孙手中的人类文明之火,还留下了一大堆一连串的谜团:那段历史的真实到底是怎么回事?所有流传至今的那些纷繁杂乱的神话、传说究竟有多少可信可取?怎么才能把它们有机有序地连贯起来给子孙们一个交代?

翻遍史料,查无答案。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屈子离祖先那个时代尚近,竟孩子般如此一口气发出了一百七十六个《天问》;司马迁臆造出黄帝娶妻纳妃得二十五子,堂而皇之地写进了《史记》;“中国神话一向没有集成专书,若想整理出一部中国神话来,是极难的。”沈雁冰如是说;“中国没有神话!”胡适干脆这么说;研究了一辈子中国神话的袁珂先生,居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现有资料非常零碎杂乱,残缺遗露矛盾重重,还其本貌是极难的。”史前考古专家石兴邦更是直言:“国外对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一直持有怀疑。我们到现在连文明形成的源头和基本模式都提不出一个合理解释,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够了!中国压根就没有自己的神话专著,中华民族在人类史上那段最为辉煌的远古史从来就是一片空白,这就是大师们给我们的答案。

无怪乎,时至今日,那么多文学家还拿不出一部那怕是能虚构得完整些像样些的作品来;那么多史学家还指不出一处先祖们曾活动过的令人信服的地域名称来;那么多的考古家既使用上了C14这样的先进玩意儿,所能发掘的也不足冰山之一角!说得再直白些,就这冰山一角,也顶多能推算出它大约产生于×+Y年前,至于那块“冰”上都发生过些什么有血有肉的事情就更妄谈了;其余,民俗专家、社会学家、政治家等等“大家”们的所有引经据典之言,和校园里黄毛孺子津津乐道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并没两样,都不过人云亦云、夸夸其谈而已。  说别人说过的话等于没说。 “大家”们拿不出真的东西来就都沉默了,这沉默是金?是无奈?是不负责任还是回天无术了,不得而知!我以为,或可称为明智之举吧。

最可恨的是那些不知天高地厚不学无术的胆大妄为者,断章取义,信口雌黄,肆意炮制: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这样两位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大神硬是被生生地捆绑成了夫妻;一系列有关祖先类的书籍、影视剧简直是在污辱我们的先祖,荒唐得令人作呕;各地对三皇五帝祖宗灵位之争则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全国仅“炎帝故里”就达七处之多, “伏羲故里”更是高达十余处,类似者如“黄帝故里”、“女娲故里”等等,何其多焉!甚至于连老外都来和我们争夺中国人的祖宗了。

以讹传讹,只能让那段越来越远去的历史一天比一天更失真;牵强附会,犹如给纯情少女强制涂脂抹粉,只能让那些本来流传于民间的原始纯朴的优美神话、传说面貌全非。

祖宗故里遍地开花,子孙们尽管脸不红心不跳地争夺祖宗陵位吧!试问,我们的人民究竟该认哪个祖归哪个宗拜哪尊神?我们的海外赤子又该到哪座祖坟上表达他们的拳拳之心?当我们向世人炫耀世界文明在东方、东方文明在中国的时候,我们拿什么证明呢?自己对自己文化的认识还一塌糊涂还众说纷纭呢,怎么让别人信服你?难道只有用秦砖汉瓦、四大发明去证实?——那是人类文明的发祥之源吗?

要知道,所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一个“合理解释”,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是站不住脚的,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在我们这个“百善孝为先”的国度,子孙们磕头都找不到庙门!他们又该怀着怎样一颗复杂的敬畏之心去感念先祖去认知我们的民族文化?

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的北京圆满结束了。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一定在笑!反映西方文明源头的古希腊文化堂而皇之地进入东方文明古国——中国了, 《希腊神话》好啊!

中国的昆仑山呢?巍峨昆仑在默默地哺育着他的儿女,挤出来的是奶!是滔滔黄河,滚滚长江!但是,没人能听懂长江奏响的乐曲,更没人能读懂黄河发出的声音,甚至,已经没人愿意没人肯去听、去读了。昆仑山上的中国神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沉寂,麻木了!

狮身人面像傲立于埃及的金字塔前,自由女神在自由世界里召唤着自由的人们——世人为之刮目!

中国没有神?不,绝不!我们中国的神才丰富多彩呢,我真想大声疾呼:快来看看我们中国的神吧!

人祖伏羲女娲蛇身人面,他们一个捧日一个捧月,酷得很呢!炎帝牛首人身玲珑玉腹,是农神!是药神!黄帝有四张面孔,东西南北中都看得清清楚楚!还有,蚩尤铜头铁额,共工蛇身,应龙有翼,土伯参目虎首、身大类牛,相柳蛇身九首,玄冥人面鸟身、耳两蛇、足两蛇、乘两龙……不一一提及了,有意者,翻《山海经》看看吧!那里面还详细描述了中国的神山——昆仑之丘,比奥林匹斯山壮观多了,神气多了!

人长大了,摇篮可以不要了,发祥地也可以忘记了,明智者尽可沉默吧!黄河在咆哮,长江在呼唤,老祖宗还在九天呐喊!我们还在理直气壮地在享受着“两河”的庇佑,于心何忍啊?老祖宗还留给了我们两本“天书”:一本叫《山海经》,一本叫《易经》。祖宗用心良苦, “天书”却没人能读懂!乌乎哀哉!我哑然,我沉默,我要爆发了!

水流千里,活在源头。尽管各式各样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但毫无疑问,只有人类文明发源地产生的“源文化”才最具正统性、最能凝聚人心、最有影响力和感召力。

中华民族的先祖们创造人类文明的辉煌集中体现在三皇五帝时代。三皇五帝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神,是中华民族的魂,是所有华夏儿女共同遵奉的祖。这个时代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形成的渊源,是中国文化的肇始,是中国人的根。

三皇五帝是人,我们就该有一本反映他们原始生活的史书;是神,我们就应该有一本如反映西方文明发源地古希腊之《希腊神话》、如反映两河文明杰出成就之《圣经》、《可兰经》那样享誉全球有着极强影响力的经典大作。

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做学问的路根本走不通,那只会引起更大的争议;尽管我从未曾想过写作的事儿,但我必须写一本书了,写书!是我唯一的选择。

拙作《三皇五帝》以《山海经》为背景,参《易经》理论,集古籍中有关远古史实、神话记载和传说之可信可采者,自成学说,编纂而成。书中:神名、人名都有据可查,大多事件都有典藉可考:众神林立,自成体系;人们活动的地域不但有翔实的地名,更有一系列事件的来龙去脉;详细地复原了人类祖先从原始走向文明的艰难历程,把一个人神杂糅共创人类文明的远古画卷充分、完整、系统、连贯地展现给了大家。

二十余年磨一剑。这本书与其说是我个人耕耘的结果,勿宁说其中凝聚了太多太多人的倾情付出更妥些,且不论书中大量鉴用了前人的成就,单就最近几个月,作家曹乃谦不顾病痛,为我四处寻人作“序”;大同市文联主席聂还贵、大同日报社副总编池明星多次催问出版进展情况;中国民俗学会的诸同仁纷纷献计献策;山西省旅游文化协会副会长王兴旺亲自率我七下晋南八上京都;九州出版社更是不计成本,让我放开手来好好写一篇“前言”……

此情难报!值此《三皇五帝》出版之际,我只想对我亲爱的读者说:为了炎黄子孙都能知道些炎、黄身上发生的事儿,为了所有想了解中国文化的人都能真正了解些中国的“源文化”,我真的努力了。

溯源

二〇—〇年夏志于山西大同

后记

我和溯源并不熟。知道溯源,是因为他写了一本书;结识溯源,是因为看了他写给出版社的那封“《三皇五帝》寻求出版”的信。

信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我经二十余年潜心研究,于近日著成《三皇五帝》(又名《中国神话》或《生肖》),全书共计八十三回,六十余万字。为了完成这本书,我付出的艰辛,泣血难以言表……”就是这短短的几句话,深深打动了我。

谁都知道,过去的这二十多年,是中国大改革大开放、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社会发生巨变的年代;是一个人心浮动、每个人都可能“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年代;更是许多人能在一夜暴富、一天成名,在一年里出版几部小说、几个月内完成一部电影、十几甚或几十集电视剧的年代。身处这样的大时代,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当年的毛头小伙子全然不顾外界诱惑、能一个人静静地以这样的方式走过了这二十多年?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并为之愕然。

读过《三皇五帝》,我明白了。这哪里是在写一本书?分明是溯源他一个人在凭一己之力为我们这个民族、为我们这些炎黄的不肖子孙做一项天大的工程,一项足以让所有华夏儿女为寻找到自己老祖宗的正宗而同声喝彩、让全世界来重新审视中华文明渊源的浩大工程。

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伟大的中华民族对自己的祖先向来就有“敬畏”和“割舍不断”的情愫,可以说,破解千古之谜、揭开中华文明之源,成了数千年以来中国人一直渴盼实现的梦想,中国人渴求了解自己先祖创造人类文明的迫切心理、中国的有识之士为此所做的孜孜不倦的探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大约从屈子发出176个《天问》算起,直到五四以来,鲁迅、胡适、沈雁冰、袁珂等都为此做过艰苦的探索,各地为打造“祖宗故里”所付出的努力从来没有间断过,国家“十五”科研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现在还正在大规模进行中。

《三皇五帝》圆了中国人这个梦!历朝历代,都有这么庞大的一群人、一些地方、甚至不惜举国之力在做这样一件事,我不能不说,这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而溯源正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努力的尝试。

《三皇五帝》首先是一部学术价值极高的书,众所周知,有关三皇五帝、中国神话的话题纷繁杂乱,涉及领域众多,迄今在学术界尚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三皇五帝》中的人名、地名、神名都有据可查,大多数事件都有典藉可考,人们活动的地域不但有翔实的指向,更有一系列事件令人信服的来龙去脉.不但在学术上提出了全新的观点,更以文学的形式力求家喻户晓。其价值不言而喻。

这是中国第一部远古史书:《三皇五帝》从人类伊始茹毛饮血的野蛮状态到农耕文明的兴起,从母系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华夏一统,大气磅礴,环环衔接,全面、系统、完整地复原了中华民族的先祖们创造人类文明的那幅气势恢弘的原始画卷,生动、客观地再现了人类远古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属于“远古历史图景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是历史的。

这是中国第一部神话专著:应该说写一本有关中国神话的故事类的书并不难,郭沫若的《女神》一炮打红,《西游记》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难的是,把众多散见于各类书籍、广泛流传于民间、已经深入中国人心的中国诸神连贯、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部令人信服的能充分展示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精粹的神话小说。《三皇五帝》一气呵成,最完美地覆盖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几乎所有神话人物。三皇五帝本来就是史籍中、中国人心目中的神,是中华民族的魂,因此,严格地说,这又是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神话专著。

中国需要一部《三皇五帝》。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国人是最讲究认祖归宗的,三皇五帝对每个中国人而言都有着极强的凝聚力和巨大的感召力,展示中华文明渊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能没有《三皇五帝》。在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和谐、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 《三皇五帝》一定会引起全球华人的广泛关注,引起世界对中华文明的高度重视。

世界需要看到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神话》。一部《希腊神话》让全世界领略了西方文明发源地一~古希腊文明的魅力,奥运会更成了全人类的盛会。神话的魅力可谓颠倒众生。中国神话独树一帜!中国神话是中国文化的精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中国人卓越的想象力,中国人对大千世界的认知,都在中国神话中有集中体现。唯有传统的才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特色,也只有拿出我们的特色来才能最好地展现我们这个民族的真实和智慧。中华文明只有在中国神话中才能找到其文明形成的源头,世界了解中国不能没有中国神话,向世人展示中华文明不能没有《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是中国人最值得也是最应该向世人奉献的一道最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原汁原味的大餐。

为了这本书,溯源几乎把他自己整整地封闭了二十多年!每天三包香烟几杯浓茶,还有频繁的熬夜,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即使铁打的汉子也经不住这样折腾下去了。溯源现在已是多种疾病缠身,他说:“只要能把这本书写好了,死了也值得。”溯源他太累了!我真得希望他能好好地休息休息。

拳头打出去后,只有收回来再打出去才会更有力些。我深信,对于一个创作了《三皇五帝》的人,大家一定会和我一样,希望溯源能在未来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为我们创造出更多的神话来,就让我们一起祝愿溯源和他的《三皇五帝》一路走好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2:3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