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提炼了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与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过程、信息技术课程国内外对比等几个问题。第二章则关注课程标准、学生状况、教材建设等几个方面,以期对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现状形成较为宏观的把握。第三章在简要描述常见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出发,提出理论课、技能课、实验课、作品制作课等课型,并借助案例对各种课型进行阐述。第四章根据教学过程中实际应用的顺序依次介绍了前置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并关照了试题与试卷的问题。第五章按照教师发展的过程,围绕站稳讲台、魅力讲台、品牌讲台探讨各阶段教师的发展特点及相应的工作。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系列教材之一。
本书是在“能力本位,知行并举”理念导向下建设“知能课程”的一次尝试:在课程功能的定位上注重“能力本位”;在课程内容的构成上要求“知行并举”;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现状、课堂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法、信息技术教师发展五个方面。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计算机教育等专业教材,还可作为教育技术学教育硕士的教学参考书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本书由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资助(课题名:知能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课题编号:09YJC88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