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何以立国?世纪转折的新动向(1901—1920)
第一章 何以立国——20世纪之初的关注(1901—1920)
第二编 乡村重建热潮中的理论探讨(1921—1940)
第二章 “劣绅论”的形成与发展:国民革命与农村变动
第三章 乡村社会性质论:二三十年代乡村问题理论论争之一
第四章 乡村社会发展道路论:二三十年代乡村问题理论论争之二
第五章 社会结构与组织:二三十年代乡村问题理论论争之三
第三编 “立国之争”再趋热——走向纵深的理论探索(1941—1949)
第六章 乡村工业化:再兴立国之争
第七章 乡土中国:对乡村社会结构的思考
第八章 农业恐慌与乡村危机论
第九章 沉重的土地论题:地权问题与土地改革
第十章 乡村社会调查及其他问题
第四编 革命后的中国乡村——发展道路的艰难选择(1950—1978)
第十一章 农业合作化:聚焦于50年代的争论
第十二章 农业现代化:六七十年代论争的基本主题
第五编 “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新世纪的新跨越(1979—2011)
第十三章 土地承包问题——新时期的新论争
第十四章 “三农”问题:一个跨世纪的主题
第十五章 新农村建设:新世纪的新论题
第十六章 制度与困局——瓶颈何以破解?
余论 言未尽,意亦未尽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