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专业投资智慧(像职业证券分析师一样思考和操盘全彩图解版)/投资智库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林涛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大型金融机构的首席策略分析师如何思考和决策?如何将股票投资中最有效的宏观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相结合?

《专业投资智慧:像职业证券分析师一样思考和操盘》由林涛著,认真读完这本书,您一定会少走弯路让您的投资能力在较短时间内站在大多数投资者之前。

内容推荐

《专业投资智慧:像职业证券分析师一样思考和操盘》由林涛著,作为专业投资者,需要从宏观面、资金面、政策面、技术面以及经验面五大角度进行综合研判。《专业投资智慧:像职业证券分析师一样思考和操盘》将每个方面都总结为简明易懂的知识点,并配有大量的技术分析图和作者自己总结的数据图表,使读者学习起来更为直观并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是一本专业性和可读性俱佳的读物。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熟悉市场先生的脾气

 第一节 不可不知的1月效应

 第二节 春节前后可大胆入市

 第三节 跨过4月难过的坎

 第四节 一年希望在于上半年

 第五节 懒人的全年择时策略

 第六节 月初月末效应的概率

 第七节 真了解市场先生了吗

第二章 资金面是市场的命门

 第一节 M1能预测年K线阴阳

 第二节 M1还能预测大型底部

 第三节 居民存款减少预示变盘

 第四节 厘清资金面的三个层次

第三章 千军万马皆看货币政策

 第一节 记住历次基准利率调整

 第二节 不可低估加息的杀伤力

 第三节 上涨趋势中降息是利好

 第四节 春江水暖的央票利率

 第五节 对央票利率保持敏感

第四章 经济周期、主人与狗

 第一节 你真的明白GDP指标吗

 第二节 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

 第三节 准确理解CPI与PPI

 第四节 通胀拐点与股市顶底

第五章 听党的话跟党走

 第一节 重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第二节 历年“两会”行情的规律

 第三节 政府工作报告是投资指南

 第四节 市场底离政策底到底有多远

第六章 他山之石亦可攻玉

 第一节 股债同涨信号的含义

 第二节 A股投资时钟记在心

 第三节 基金仓位成反向指标

 第四节 股市与房地产市场

第七章 底部技术特征

 第一节 大底技术特征

 第二节 中期底部特征

 第三节 阶段性底部特征

 第四节 底部技术研判总结

 第五节 底部情绪性指标

第八章 顶部技术特征

 第一节 高位放量阴线是逃命线

 第二节 反弹放量多是卖出信号

 第三节 大盘见顶回落运行节奏

 第四节 整理平台后的突破方向

 第五节 跌破中长期均线后走势

 第六节 黄金与白银暴跌的征兆

第九章 抓典型形态事半功倍

 第一节 上行缺口

 第二节 下行缺口

 第三节 短线急跌

 第四节 大盘井喷

 第五节 大盘暴涨

 第六节 大盘暴跌

 第七节 上下影线

 第八节 权重股异动

 第九节 周月年K线

 第十节 意外事件冲击

 第十一节 标准形态突破

第十章 识个股规律如虎添翼

 第一节 逆势拉高横盘震荡

 第二节 假突破后打压建仓

 第三节 突破后出现恶劣形态

第十一章 股市获利不再遥不可及

 第一节 股市研判框架

 第二节 重视趋势的力量

 第三节 不要走在趋势之前

 第四节 交易系统是重要保障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三节 跨过4月难过的坎

前面分析过,2月、3月上涨的概率较大,但是,如果市场并不具备持续上行的动力,那么可能就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4月往往是变盘的时点,需要引起重视。当然,并不是说每年4月都会下跌,而是说4月下跌的概率可能会比较大,投资者需要有这种意识。

一、4月变盘可能性较大的基本面原因

国家统计局一般在4月中上旬发布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对当年整体经济目标具有重要的影响。从政府角度讲,在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后,往往会跟随出台一些宏观政策,这些政策会成为市场拐点的催化剂;从机构投资者的角度讲,由于预期政策可能会有一定的调整,从而在仓位以及行业配置上会做出相应调整,进而引发市场股指的调整。当然,每个月都会公布经济数据,在每月数据公布后,政府可能也会采取一定的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不过,季度数据的分量要高于月度数据。一般而言,经济数据中的生产(工业增加值)与物价(CPI与PPI)是投资者重点关注的内容,当然消费、出口数据也是要看的。

每年年初,国家统计局都会在网站(www.stats.gov.cn)上公布当年统计数据发布的日程表,每年发布的时间点基本上是一致的。投资者可以提前关注。

二、典型案例

案例1:2011年4月案例

2011年4月15日(周五)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相关经济数据。

初步测算,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63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980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6788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3543亿元,增长9.1%。

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3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042.6亿美元,同比增长31.4%。其中出口1522亿美元,同比增长35.8%;进口1520.6亿美元,再次刷新1月创下的1443.2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同比增长27.3%;当月贸易顺差1.4亿美元。2011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8003亿美元,同比增长29.5%。其中出口3996.4亿美元,同比增长26.5%;进口4006.6亿美元,同比增长32.6%;贸易逆差10.2亿美元,是2004年以来首次第一季度逆差。

3月CPI同比再创新高,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幅度稍大。同时,3月食品CPI同比再创新高,也符合当时市场预期。3月CPI环比有所回落,不过,回落幅度较历史均值要低,说明通胀压力仍比较大,紧缩政策仍将继续。

结合PMI来看,PMI自2009年3月以来,一直在50%上方,说明经济整体上处于扩张区间。3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3.4%,比2月上升了1.2个百分点,在连续3个月回落后有所回升。不过,考虑到季节性因素,3月PMI回升的力度并不大。

从3月经济数据来看,经济有下行的趋势,但通胀压力不减。2011年4月1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第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经济工作任务。会议强调,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坚决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努力实现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实际上,预期政府放松本质上再次助推通胀预期的升温,这对防止通胀不利。相对于经济增长而言,政府当时更加关心通胀。由于通胀压力不减,紧缩性政策会继续出台。所以,我们看到,在2011年一季度数据出炉后,市场开始了一轮较为快速的下跌。

案例2:2010年4月案例

2010年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的一系列宏观数据。在投资拉动下,GDF,季度同比增速在5个季度内从2000年的最低点6.2%逐步上升到2010年的最高点11.9%。2009年第一季度GDF,同比增速为6.2%,是2000年以来的历史最低点,2009年第二季度以后政府加大了投资力度,GDP同比增速持续上升,201O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为11.9%,达到两年来的最高点。其中工业生产增速加快,2010年第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比2009年同期加快14.5个百分点。

第一季度经济增速向好的原因有两个:①2009年经济增长基数较低,2009年GDP一季度同比增长率仅为6.2%,这使得2010G的GDP同比增长率相对较高;②投资持续拉动的效应。为了全力保增长,2009年我国政府施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过度宽松),投资力度史无前例。2009年,投资对GDt’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93.2%,有力地化解了由出口需求下滑带来的GDP增长压力。

从通胀来看,CPI持续上升,通胀压力在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显现。从房价来看,第一季度房价非但没有调整,而且随着各地地王的产生,新建住房和二手房价格继续加速上升,特别是二三线城市房价跟进上涨,各项同比指标已经达到或超过2007年高峰时的水平。结合一年期存款利率来看,CPI与其差值已经达到历史新高。2010年4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大幅度提高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国务院17日又发出通知,通知要求,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价格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

这样,在经济强劲、通胀压力显现、房地产泡沫明显的多种因素作用下,可以预见下面政府将会出台更加严格的紧缩政策来打压房价以及控制通胀。实际上,市场正是在一季度数据公布后迅速下行。

上面两个案例均是在第一季度数据公布后大盘见顶的案例,所以投资者应该特别注意4月可能出现的变盘。

第四节 一年希望在于上半年

前面从月度层面分析了A股的季节特征。实际上,如果我们再考察大盘指数在各个季度以及上下半年的表现就可以发现,上半年股市的收益率明显高于下半年。

一、上半年与下半年大盘指数收益率的特点

A股市场的历史是从1990年12月19日开始的,到现在也不过20多年的历史,与成熟市场比如美国100多年的历史相去甚远。不过,如果进行统计分析,仍然能够发现一些特点。

首先比较一下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收益率。1991~2011年,上证综指上半年平均收益率为26.31%,下半年平均收益率为4.47%,上半年明显高于下半年;上半年获得正收益率的年份有14次,下半年获得正收益率的年份仅有10次,上半年也高于下半年。

如果考虑到股市初期规模小等特点,仅以2001年以来的样本分析,则上证综指上半年平均收益率为6.67%,下半年平均收益率为2.09%,上半年仍然明显高于下半年;上半年获得正收益率的年份有6次,下半年获得正收益率的年份也有6次,上半年与下半年一样。也就是说,近10年来的样本说明,上半年较下半年取得正收益率的次数并不具有明显优势(见表1-5)。

二、各个季度大盘指数收益率的特点

上面对上半年与下半年进行了对比,虽然得到了一些结论,但并不太令人兴奋。下面再来分析各个季度大盘指数收益率的特点。考察1991~2011年的样本(见表1-6):

四个季度上证综指平均收益率的顺序为:第二季度14.92%>第一季度7.49%>第四季度3.61%>第三季度1.75%。

四个季度取得正收益率的次数顺序是: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四季度>第三季度。总体来看。无论是收益率还是取得正收益的概率,第三季度表现均最差。

P9-13

序言

一本书写完之后,你看还是不看,它都在那里。作为作者,可能还有最后一个任务,那就是帮助读者做出决定:是继续读下去,还是就此打住!浪费别人的时间毕竟不是好事,所以,我要用较短的篇幅对这本书的特点做一个介绍。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核心目的是让千千万万的普通投资者,了解专业投资者的智慧!对于专业研究人员或专业投资者而言,对书中某些股市运行规律的探讨,可能不会陌生,但对于一亿多中小投资者而言,这些内容却有极大的价值。

随着中国国民财富的增加,国人投资需求越来越强烈,与此相对应的是,市场有很多投资类的书籍,其中有关股票投资的书籍更是不计其数。但是,如果把有关股票投资的书籍分下类,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宏观型的,侧重于宏观经济;另一种是微观型的,侧重于技术指标。大多数中小投资者可能并不具备良好的经济学基础,宏观类书籍虽然有助于投资者培养宏观视角,但往往过于形而上而让不少读者望而却步。实事求是地讲,做股票投资需要了解宏观经济,但不是需要到精通的地步,不少宏观问题只需要宏观研究人员关注。偏技术的书籍往往会误人子弟,一方面,基本上所有技术指标都要辩证看待,但大多数投资者不具备鉴别能力,另一方面,不少技术指标的有效性值得怀疑,作者并未给出指标的成功率,有些在牛市中表现良好的技术指标在下跌势或震荡势中会完全不起作用。

我个人觉得,作为普通股票投资者,要对股票市场有一个全盘的认识,通过了解一些核心指标就能够达到这个目标,而不需要了解方方面面的宏观知识;技术指标也相当重要,但投资者需要的不是长篇大论的技术分析,而是具有较强成功率且易于辨认的技术指标。也就是说,如果有一本书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能够把股票投资中最有用的宏观和微观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将会给普通投资者极大的帮助与指导。这正是本书的出发点,也是与市场上同类书有很大区别的地方。

第二个问题,这本书的阅读对象是谁?

首先,这本书的最佳读者是那些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与较丰富的投资实践经验,最好是曾经在股市中有过不小亏损的投资者,相信您对本书会有相见恨晚的感觉。通过阅读此书,您会为自己的疑惑找到答案,以前模糊的认识可能会豁然开朗,您也能够为自己的亏损找到更加深刻的原因。只要您有信心并愿意付出努力,完全有能力东山再起。

其次,如果您是接触股票投资时间不长的投资者,那恭喜您,认真读完这本书,您一定会少走弯路,让您的投资水平在较短时间内位居大多数投资者之前。这本书中许多结论是用真金白银的亏损为代价换来的,大部分人挣些钱都不容易,我不希望投资者去体会那种酸楚甚至是屈辱的感觉,虽然说这基本上是无法避免的。

最后,如果您是专业投资者,相信书中不少内容您都比较熟悉,但市场是多变的,每个人观察与研究市场的角度不一样,所以本书可能对您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三个问题,如何阅读本书?

这本书结构比较简单明了,您如果对某些章节内容比较熟悉,就可以直接跳过。在写法上,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案例,某些地方可能需要您有一些基础知识。您当然可以直接阅读研究结论,但如果有时间,还是希望您看完案例再研究一下过程,这样,您对结论的价值与局限性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对于基本功不是很好的投资者,可能会对一些基本概念有些陌生,本书可能无法对每个概念进行详细解释,投资者最好再阅读一些相关材料。

第四个问题,读完本书会有什么收获?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阅读本书都可能会有不同的收获。实际上,投资是一个系统工程,绝对不是一本书就能解决的。但是,只要您认真阅读这本书(前提是认真阅读),相信您会有以下收获。

第一,消除对股市的神秘感。阅读了本书的投资者对股市运行特点已经有了系统性认识,股市的涨跌不再虚无缥缈,您会自己思考,会更加辩证地看待市场舆论,或者不再去听股评家对市场发表的意见;同时,您也不会像许多人那样,认为股市只是一个赌博的场所,那只是没有仔细研究股市或者不愿意深入学习的借口。

第二,大大增强市场敏感性。虽然投资悟性天生有高有低,但市场敏感性仍然可以通过训练而不断增强,只是投资者平常很少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本书介绍了一系列典型形态,一旦再次出现,投资者就要强迫自己思考其后的运行态势,久而久之,最后要像条件反射般行动。

第三,有助于形成完善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有很多种,有的投资者仅根据均线就建立了自己的操作系统,当然也有很多复杂的操作系统。虽然说,对股市运行方向的判断,并不是操作系统的全部,但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看错了方向,当然可以通过止损来保护,但操作系统本身不是为了止损,如果提高了判断准确率,无疑对完善操作系统有相当大的帮助。

一本书写完之后,您看还是不看,它都在那里。笔者衷心祝愿每位投资者在投资的路上能越走越远!

后记

A股市场投资者以中小投资者为主,持股市值在50万元以内的投资者占到95%,以上。一直以来,我都想为广大中小投资者做些事情,希望把自己的投资经验与研究心得同更多的人分享,使中小投资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一些重要的投资规律,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股票投资水平。

这本书断断续续写了两年,原因有三:第一,由于本性比较懒惰,很难用几年的周期来做一些并不紧迫的事情。第二,我怕误导投资者。虽然我一看到红绿相间的K线图就兴奋,虽然我盯盘的时长可以用千小时来计算,虽然我在研究上更是花费了大量时间,但我一直对市场怀有深深敬畏之心,担心一些研究结论有失偏颇或者读者理解不透,以致让投资者蒙受损失。第三,大多数投资者急功近利,对一本非投资秘籍类的书籍可能兴趣并不大。但后来一想,老天会看着你的,这本书总会对一些投资者有益,这就够了。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其实,人这一辈子,遇见什么人,碰巧读了什么书,偶然中也有宿命,一切随缘吧!至此,我已释然。

感谢我的太太Gloria,这么多年陪我一路走来,没有你的默默支持,就没有这本书。感谢我的父母、岳父母,你们永远是我心灵的港湾。感谢我们家的幼儿园小朋友,经常一本正经地问“股票涨了吗”,会让我乐半天,但也让我更加严肃地对待投资。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参考了几百份研究报告与投资类书籍,这些报告或书籍给了我很多启发,无法一一致谢,就在此一并感谢。当然,文责自负。

由于篇幅所限,书中有些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展开,希望在下一本书中能够弥补这一遗憾。

最后,请广大投资界前辈、同仁、读者朋友不吝指教,有任何批评建议或研究交流,请发邮件至:tod_lin@126.com。

林涛

2012年5月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作者通过大量翔实的客观数据和平实的语言,为我们逐层剥开股市神秘的面纱,尽可能还原其本来面目,文字简单,道理深刻,是一本具有实战意识和技巧的工具书。尤其是对交易的系统性阐述简单而深刻,一语中的,令人深思。

——冉兰

香港圆融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深圳圆融方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证券投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证券买卖、策略、逻辑以及投资体系。很多中小投资者停留在第一个层次上。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投资时听消息、拍脑袋、盲目或冲动,后果则大多为持续亏损。对这些投资者来说,亟待策略的帮助、逻辑的支撑以及体系的庇护。而本书恰恰是投资者进阶路上的好帮手。

——袁克成

国泰君安咨询部产品策划总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1: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