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黄侃:我是狂人我怕谁
黄侃人物档案
名 号:黄侃,别名乔鼐、乔馨,字季刚
生卒年:1886-1935
籍 贯:湖北蕲春县
出生地:成都
家 世:父亲黄云鹄,字翔云,进士出身,曾做过四川盐茶道、成都知府,后官至四川按察使,为清二品大员和著名学者
师 傅:章太炎
职 业:汉语言文学家
成 就:国学大师
绰 号:黄疯子
传道生涯:曾在北京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任教授
研究领域:文学、哲学、语言学、东方华学
主要著述:《黄侃论学杂著》《集韵声类表》《日知录校记》
经典名言:五十之前不著书
特殊嗜好:美食、美女
1.老疯子与小疯子
在民国的诸多大师中,有三个有名的“疯子”,一个是章太炎 “章疯子”,一个是刘师培“刘疯子”,还有一个,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黄侃“黄疯子”。
黄侃的脾气之大、性格之怪,绝对是天下闻名。
不过黄侃脾气怪,前提是他的学问大。黄侃的父亲黄云鹄,清末进士,曾任四川盐茶道,著名学者。67岁那年,黄云鹄生下了黄侃,晚年得子,自然要宠爱万分。
父亲的宠爱并没有使黄侃变成纨绔子弟,而是成为了一代大师。黄侃在幼年时,便已经有了大师的风范文采斐然,乡人称其为“圣童”。
不过,无论是黄侃还是他老爹,都没有自我满足。10岁时黄侃便读完四书五经,14岁考入武汉文普通学堂, 16岁成为官派留学生,进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
恰好这个时候,章太炎也来到了日本。当然,他是流亡来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章太炎的名气实在太大,这时候已成为万千年轻人心中的偶像,中国留学生天天堵在章太炎家门口,渴望得到指点。
不过,章太炎有个外号,叫做“章疯子”。因为这个人非常狂,一般人难入其法眼。
但是,他就是看中了黄侃,并将其收作首席大弟子。
这个弟子非常名符其实,因为黄侃不仅继承了章太炎的学问,还继承了他的疯狂。正所谓名师高徒,二疯并峰。 首先,二人相识,就是从疯狂开始的。
一天晚上,章太炎正在民报寓所写作,忽闻窗外响起哗哗之声,接着飘进一股难闻的尿骚味。章太炎学问大,脾气也大,大怒之下,破口大骂:“哪个王八蛋,这么没教养,往楼下撒尿?”按理来说,这种不光彩的事情被人逮着,应该很不好意思,但是对方也来了劲,将骂声还了回去。骂着骂着,二人都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感觉:这个人骂人的水平,太不一般了。于是,骂架变成了聊天。于是,撒尿的王八蛋走了下来,拜访一下对手。这时,王八蛋才知道,骂自己的是大名鼎鼎的章太炎。章太炎也知道,自己骂的,是名声鹊起的黄侃。两人相见,惺惺相惜,章称许黄为天下奇才,黄更为章的才学折服,两人都有相见恨晚之感。
然而,黄侃跟着章太炎学习很久,却始终没有进行过拜师仪式。章太炎很纳闷,但是总不能开口让对方拜师吧,这岂不辜负了“章疯子”的名号。
直到有一天,黄侃生母病危,打算回国,向章求临别赠言。
章太炎说:“你要拜一个好老师常常指教你才好。”
黄侃道:“能当我老师的人,实在太少,我拜谁呢?”
章太炎道:“你去北京找刘师培吧。”
黄侃回答:“我暂时不想去北京。”
章太炎又说:“孙诒让也不错。”
黄侃摇摇头:“我也不想到浙江。”
章太炎说:“陈伯韬在南京,你可去找他。”
黄侃还是摇头:“南京恐怕去不了。”
章太炎终于憋不住了:“那怎么办?万不得已,就是我勉强点吧!”
黄侃心里想:“你总算开口了,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当即跪倒磕头,算是拜了师。
1914年,章太炎从日本回国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遭到软禁。此时黄侃这时候正在北大当教授,一听老师蒙难,便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探视。见章寂寞一人,索性搬过来,陪着章太炎。同时,不忘请教一下文学史。一连数月,黄早出晚归,白天外出教书,晚上则师生秉烛谈学。不过毕竟章太炎是受软禁的,黄侃天天这样,袁世凯脸上也挂不住,最终,黄侃被警察驱走。
黄侃虽说脾气臭到天,但对老师章太炎却是毕恭毕敬。这一对师生惺惺相惜,留下许多趣闻。话说黄侃有一名得意弟子,唤作陈君,曾聘请章太炎为幕僚,于是,陈君便成为章太炎的东家。黄侃拜见章太炎的时候,必行跪拜礼,而当三人处于一室时,便出现了如下的场景:黄侃向章太炎磕头,然后陈君向黄侃磕头,然后章太炎再向陈行礼(毕竟是东家)。坐定后,陈举茶敬黄,黄再敬章,章又敬陈,如此循环不绝,一时传为笑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