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如何当领导(精)》编著者曾仕强。
《中国式管理全集》煌煌二十四卷,囊括曾仕强教授全部管理著作
汇集大师毕生心血,引领事业人生至高境界
传世文化瑰宝,尽揽领袖智慧,馈赠、收藏首选珍品
1. 全集首度出版
《中国式管理全集》首次结集出版,精心修订,集中展示曾仕强教授中国式管理系统理论与系列方法,内容之丰、规模之全、编撰之精,同类书无出其右者。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人际关系到中道管理,透彻领会修己安人的管理真谛,从容驾驭复杂局面;从易经管理的智慧到三国的奥秘,轻松掌握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实质,豁然贯通应对变化的不二法门。
2. 典藏珍品
煌煌二十四卷,设计精美典雅,豪华圆脊精装,内文印刷采用品质最佳的80克纯质纸,实属阅读精品、收藏珍品。
3. 馈赠佳品
全球限量发行,倍赠收藏价值。集传家之宝,搜赠友之礼,《全集》乃不二之选!
《在中国如何当领导(精)》编著者曾仕强。
在中国当领导的要义,在以人为中心、理人管事,透过理人的方式,达到安人成事的最终目的。但是由于忽视中国人性化领导与西方法制化管理的区别,我们很多人盲从西方式管理而不得要领,导致过度管理而缺乏领导,最终影响整个组织营运的绩效。
《在中国如何当领导(精)》详细剖析以人为本的管理法则,揭示中国管理者沟通难、授权难、管人难等问题的根源,分别探讨了“管理与领导”、“分层授权与分层负责”、“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人员发展”等管理实务方面的课题,提炼出一套适合现代中国管理者的切实有效的领导艺术。
管理者要向领导汇报
一般来说,当管理者碰到领导的时候,管理者应该向领导汇报,而不是领导向管理者报告。这一点体现了低层尊重高层、以高层意见为主的传统意识。我们很少碰到领导会向管理者去做任何报告的情况,这是不可能的。
到底是低层看到高层先开口,还是高层碰到低层先开口,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东西。
领导比管理重要
实际上,在中国企业中,领导比管理更重要,因为人性化比法制化更有效。
西方人的管理是以事为中心,而中国人的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则是以人为中心的。中国人不可能以事为中心,我们嘴上都会讲“这件事情上我是对事不对人的”,但心里却比谁都清楚这事就是专门对人的,他不对人就不会讲这种话。所以中国人嘴上都讲得很好听,只对事不对人,但却统统做不到,因为中国人是以人为本的。
既然中国人以人为本,那就不可能以事为中心。一个人事情做得再好,只要你人做得不好,你也就算完了。所以在国企中,除了要做好事,还要做好人。
仍以上述违规看杂志为例,对于某甲公然违反规定在上班时间看杂志这个问题,管理者认为某甲平日表现良好,不打算按照规定对其实施处罚。
请问怎样才能合情合理地做到这一点呢?
请把你的高见简要地写下来。
管理者的顾虑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管理者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照章处理,最终很可能会对自己非常不利,对公司也很不利。因为这件事很可能会致使公司发生内乱,影响其他员工的情绪,甚至出现派系对立;如果马上将其送往人事部门处理,很有可能会被对方反咬一口,如果对方死不认账,就会让自己变得很被动。要避免这种情况,最好能确定几个证人来为此事作证。但是,某甲是为公司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员工,公司领导平时对他非常器重,一旦因为这点小事将其揪出,让领导大发雷霆,使公司蒙受损失,显然也不合适。
既然如此,就应找出一个合适的方法来使其免于处罚。之所以必须找出合适的方法,是因为他的这种行为毕竟违反了公司规定,如果放任不管,就会形成失职之过,而这则是要负连带责任的。
管理者找到的解决之道
现在书报杂志摆在某甲的桌上,这显然是违反规定的。于是,管理者赶快也拿上一本书报杂志,走到某甲身边,小声对他说:“你在看什么?有好看的也给我看看,不要只顾自己看。我这本里有一篇文章对你很有帮助。”然后顺手把他的杂志拿起来,两个卷在一起,再大声说:“把这两本书都带到外面去看,免得大家误会你上班看书报杂志。” 为什么管理者讲话要有大声、小声呢?小声是讲给他听的,大声是讲给所有人听的,这里面包含的意思非常清楚:小声跟他讲“你有什么要给我看?”就是在提醒他上班看杂志是不对的;告诉他“我这里头有些对你很好的文章”,实际是说“我是在给你台阶下,给你留面子,你不要再搞下去了,再搞下去大家都难堪”。然后两个卷在一起,则是卷给大家看:“你们不要以为他上班看杂志,根本没有,他只是看看目录,有没有好的要给我看,我们只是在交换好的资料而已。”
你说我没有处理,我处理了;你说我处理了,我根本没处理,这就叫领导。因此,领导必须以人为本,重视人性化的方面,这绝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领导者先要得人心
有些人确实具有专长,而且在品德上也没有重大的缺陷,但就是不能有效地进行领导。究其原因,就在于其无法得到部属的心,使部属不乐意和他相处,自然也就更谈不上乐意接受他的领导了。
但得人心并不是去讨好,领导者绝对不可以讨好部属,那样势必无法达到目标。
不讨好、不纵容、不娇宠,却又能得到部属的心,其三步骤分述如下:
第一,关心。把他的心关起来,使其跑不掉。
第二,开心。让部属因受到关心而开心,丝毫没有抗拒的力量。
第三,放心。部属开心之后自会好好做事,乐在工作,主管自然也就可以放心了。
例行事务与例外事宜
任何事都有例外,管理只能管好例行事务,领导却还要照顾到例外事宜。基层无法对例外之事负责,管理者也可以不负责,只有领导一定要承担例外的责任,这是中国企业的领导必须要面对的。
如果公司有警卫,你告诉他“凡是有识别证或出入证的,你就让他进来”,这个警卫肯定做得到。但假如现在有一个人没有识别证,也没有出入证,警卫要把他赶出去,但他就是不出去,就要进来,该怎么办?因此,制度只能管好人,而管不了坏人。
美国人很简单,制度怎么规定他就怎么做;中国人就是不简单,制度怎么规定他就是不理。所以公司要告诉警卫,如果有人要硬闯进来,不遵守规定的,他不要去处理,应报告队长,报告主管,主管会处理的。那主管怎么处理呢?主管出去,通常先看他认不认识,是不是公司的关系户,如果不是也不会让他进来,就让他等等,自己再找上面的人,找领导,因为领导总比主管有办法。
所以很多人都纳闷:为什么中国人总好这样推脱呀!其实自有他必然的道理,只是我们看不懂而已。中国人的推脱,就是把事情推到最合理的地步,然后找到最有办法的人来解决。而这不是往上推,就是往下推。
如果领导对例外事情都不管,那么例外所带来的后遗症该由谁来负责?基层负不了责任,干部了不起拍拍屁股走人,最倒霉的就是领导,领导要去承受这些例外所带来的灾害性后果。
所以为什么领导层与底下人的想法永远不一样,就是因为最后是他在承受后果。领导人最痛心的就是干部每次都讲:“又不是我负责!”坏的事情往往都是老板倒霉,而管理干部不承担责任。
所以,领导者必须要想到例外,它是经常出现的,而且例外的事宜经常会比例行的难处理。一般的人,他敢这样硬闯吗?他敢违反你的规定才怪呢!所以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到领导的问题。
中国人喜欢凡事看着办,如何是好?
请把你的高见简要地写下来。
“看着办”是中国人进行管理的一种办法,这种说法一般会让西方人感到莫名其妙,甚至让中国人自己也深感压力,因为“看着办”里面隐含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比如“看着办”可以是“我尊重你,我相信你,你有能力解决,你就照你的方法去办好了”;也可能是“这件事情你不要问我,我也不知道,你自己看着办,但是你要向我负责,你办不好,我也看着办”;还可以表示“这个根本无所谓,你看着办吧”;又可以理解为“我们两个在同一条船上,你要替我们双方着想,我们彼此都安全,对公司有好处,这种情况之下你才可以看着办”。
简而言之,对于“看着办”可能会有太多的解释。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看着办”是最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看着办”能让接受任务的人为了解决问题不断设想各种情况,寻找出各种具有可替代性的方案。而这也正好验证了每个问题都不是只有一种解决方法这一客观理论。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最终只能采用一种方案。所以在确定方案之前,必须先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估,明确各自的优缺点,找出各种方案实施后分别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及补救办法。这才是真正的“看着办”。
中国明智的领导一般都很会使用这种管理方式,他不会轻易对一个问题做出决定,而是让下属“看着办”,让下属逐渐明白,真正好的解决方法往往是没有想到的那一个,从而督促下属为寻找好的解决方案不断开拓思路。这是中西方企业领导在管理上很大的不同之处。
集锦
在中国,领导比较柔性,制度比较刚性。俗话说“以柔克刚”,这点很值得充分认识和正确引导。一个人如果总是个性刚毅,会让别人难以忍受;反之,一个个性总是柔和的人,恐怕自己也会很难忍受。过于刚毅的人容易折断,过于柔和的人容易被人欺负。
所以,只有在刚柔之间把握分寸,才能让自己无往不胜。比如,领导是柔性的,但是有时候却要显示刚性;管理是刚性的,但是实施起来却要很柔和。所以管理者要柔,领导者反而要刚。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管理是制度化的,很死板,所以执行的时候就应比较温柔;而领导本身就体现了柔和的特质,所以下决定时就要果断而坚决。这其实就是一种领导艺术。
将员工当成科学的机器人来领导,把员工的活动以科学分析的方法一一加以固定化、模式化、数据化,事实上已经失去了领导的本质之义,可以说是只有管理而没有领导。把制度化放在人性化的上面,并不合乎人性的需求。凡是过分重视数据的组织,大都缺乏人情味。
中国人的领导,艺术气氛比较浓厚,多用“由情入理”来作为“依据处理”的先奏。
凡事先以情,而不是一开始就依据制度,所以看起来人治大于法治。
中国人的管理标准说白了很简单,那就是“合理就好”。这与西方人讲究的“合法就好”是不同的。西方人以法为中心,重视管理;而中国人则是以理为中心,讲究领导。对中国人来说,合理比合法更重要,中国人接受的是合理的法,而不是不合理的法。
由此可见,在中国,管理是有弹性的,而领导的弹性就更大了,因为他们要时时考虑到例外事宜。这种操作并不是不守法,而是要衡量特别的状况,进行合理的处置。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此时此地我应该用作业的方式来处理,还是用管理的方式来解决,或是应该发挥一下领导的艺术”。
P13-P18
西方社会以神为本,宗教信仰的力量相当强大。神高高在上,可以对人发布戒条,提出严格的要求。西方式管理仿效神对人的方式,采用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契约,实施制度化的管理,也颇有成效。
中国社会以人为本,宗教信仰十分自由,神对人的约束力通常相当薄弱。中国人很擅长制定法律,但是漏洞也在所难免,而且实施起来又往往是三分钟热度,很难持久有效。若是采用西方式管理,对我们而言,又存在一个水土不服的难题——多年来我们一直都想加以克服,结果却是愈来愈困惑。
我们曾经将西方式管理的三大主轴——目标管理、内部竞争与绩效考核——奉为管理的金科玉律,全力推行。但是没过多久,我们就发现这三者不但不合国情,给企业上下造成很大的伤害,而且行之日久,很可能违背人性,破坏中华文化,使管理者陷于孤家寡人的孤单寂寞苦境。人生的价值,不幸因事业成功而贬损,那才是人生最大的损失。
其实目标管理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东西。从维持生计开始,人们就知道选定目标,采集食物以填饱肚子。而内部竞争,则实在不如一家人互助互惠来得和谐愉快。至于绩效考核,也一直没能找到二个大家公认为合理有效的办法。当大家在贫困中度日、有工作做能够维持生计而不计较其他的时候,什么管理方式都能够接受,也保证行之有效。美国式管理高举世界霸主的旗帜,当然赢得大家的热烈欢迎。但是由于中国人的性格能屈也能伸,一旦有饭吃了他就不那么听话,表面上没有意见,肚子里却是自有盘算,因此实施中国式管理的需求也是日益迫切。如果说我们的管理从现在才开始,似乎并不过分。目前中国式管理的呼声此起彼落,由此足见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才是大家共同企盼的东西。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式管理在不久的将来必定有如当年的美国式、日本式管理伴随美国、日本的经济强势而震惊全球一样,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管理主流。
中国人最可贵也最可爱的特性,就在于我们善于做出阶段性的调整。我们具有适时反省、及时改变、继旧开新的良好习惯。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对自己、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做出深刻的反省,并且慎选对策,以谋求及时调整,做出合理的改变。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忘根本,饮水也会思源,当然喜欢从旧的道统走出新的道路,有如老树生新枝一般。这样持续中有变化,而变化中也有持续,既可以收到现代化的功效,也能够继承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
时代光华,若是顾名思义,很容易将其理解成:在当今时代发扬光大中华道统,他们担负起传播推广中国式管理的重责大任。推出本书,感谢之余,至盼各界先进不吝指教,多多提供高见,以便再接再厉,共同为中国式管理作出贡献!
时势造英雄,好像是天定胜人;英雄造时势,似乎是人定胜天。西方人习惯于二分法的思维,偏向于英雄造时势,强调人定可以胜天,因此西方式管理采取英雄式的领导,这在个人主义的社会中,颇能被大家接受。相比之下,中国人就比较聪明,我们明白随机应变的道理:时势有利的时候,放手让时势来造英雄,享受如有神助的力量,就能天定胜人,又何乐而不为?若是时势不利于我,那时候再来英雄造时势,以人定胜天来突破困难、开创新局,也是无可奈何中的大乐事。我们既能够乐中取乐,也能够苦中作乐,所以随遇而安也就成就了我们的快乐人生。
在20世纪的历史进程中,现代化管理表现出显著的成效。我们趁着潮势赶搭这一班列车,谋求经济发展,这既是大势所趋,更是理所当然。因此对于采取现代化管理这一方式,根本没有人反对。
问题是现代化管理的原产地是美国,里面含有十分浓厚的美国文化,能让人嗅出浓浓的美国味道。它挟着强大的国威财势,远比当年八国联军的坚船利炮更具横扫中国的威力。我们如果把管理的内涵提高,当做文化来看,就会觉得原原本本把关国式管理移植进来,不但不服水土,不符合我们的风土人情,而且久而久之还很可能会毁坏我们本有的文化。那时候就是有10个圆明园都不足以抚平我们所承受的创伤,我们又将如何向后代子孙做出合理的交代?
发展经济固然是当务之急,但是振兴中华文化想必也是一项不可不急的要务。因此在全球化快速形成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本土化意识实在不应该不特别给予重视。
其实,我们所要做的十分简单,就是把现代化管理加以必要的调整,使其合乎中国的民族性。其目的同样是为了提升绩效,提高效率,并且增加价值,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我们心知肚明,大家所最关心的还是一些人由于不了解中华民族的特性,才有意无意地希望借由现代化管理的浪潮,把中国人西方化。这些人大多站在西方的角度来检视中国人,不免贬低中国人,甚至把中国人看得一文钱也不值。
东西文化有所不同,是自古已然的不争事实。管理破坏文化,也是举国同胞必须共同关心的课题。我们深深盼望,管理界人士能够多多注重我们自己的文化,这也是中华民族不忘根本的一个具体表现。
特别是风水轮流转,现在正好转到我们当运的时代。时势对我们十分有利,在此情形下倒不如放手让时势来创造英雄,也就是顺着时势来缔造自己的企业。
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继旧开新,与时俱进;管理合理化,使大家乐在工作,这一切主张都是随手可成。相信大家在工作之余,都将心存感激,努力促使企业生生不息。
管理科学可以学,管理硬件也可以放心地学,而且保证我们会学得很好。但对管理哲学就一定要善加保持,力争开发出能够适应我们自己风土人情的管理软件。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现代化管理科学,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式管理。早一天实现这一梦想,大家就能早一天享受到愉快的生活。与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