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谋地型乡村精英的生成——巨变中的农地产权制度研究》由臧得顺著,是从“地权问题”切入对非正式制度的研究。地权问题一直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问题,也是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在此书中,他基于对他的家乡山东省宁阳县磁窑镇三个村落和湖北省宜昌市(他工作过三年的三峡大学所在的市)一个郊区村落的调查,深入探讨了中国农地产权的本质、特征及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书借鉴了“关系产权”的视角,透视了地权中的社会关系及非正式制度,提出了“关系地权”、“谋地型乡村精英”、小农的“钟摆式理性区间”、“培育社会型政府”(相对于奥尔森的“强化市场型政府”)等一系列概念,形成自己的分析当代中国农村农地产权变革的理论框架。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三 研究视角、方法与资料来源
四 调查的村庄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本研究的概念、命题、分析框架
一 产权制度研究的经济学定势
二 产权制度研究的法学期望
三 产权制度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四 本研究的学术起点与分析框架
第二章 晚清以降的农地思想演变与制度变迁
一 农地思想演变的脉络
二 中国农地法规政策与制度框架的变迁
第三章 臧村农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一 臧村农地:出了啥问题?
二 案例:什么样的问题?
三 案例分析:农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第四章 金氏家族与金村合作公司的筹划
一 新时期乡村精英的分化:外出派与留守派
二 “谋地型乡村精英”的宏伟计划:从土地上找路子
三 案例分析:金村合作公司项目为什么会失败?
第五章 朴村征地:村民唯有“弱武器”
一 朴村三次大型征地:承包地的“大调整”
二 朴村“谋地型乡村精英”的谋利手段
三 案例:朴村失地农民的生活百态
四 简短分析:用“弱武器”进行“日常形式的反抗”
第六章 桥村征地:村民运用“强武器”
一 桥村征地情况
二 政府政策与村干部的角色功能
三 失地农民的维权行动
四 案例分析:“谋地型乡村精英”谋利程度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一 研究结论:“关系地权”的实践逻辑
二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三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鲁、鄂四村基本情况数据表
附录2 个案村实地调查材料
写作后记
出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