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辛亥革命(1911中国风云纪实)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兴东//陈宝光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1911年,一群决定中国向何处去的风云人物,戮力同心,浴血蹈死,迎来了帝制亡、民国兴的中国大革命。

孙中山,大公无私,光明磊落,一生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终于团结同志,推翻帝制,缔造民国。

黄兴,勇健行事,宁静持身,与孙中山共襄大业,亲赴绝地,喋血五羊城,血战汉阳镇,无公乃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秋瑾、林觉民、温生才、喻培伦、林文、方声洞、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彭家珍……慷慨赴死,以己身肉体之殒灭,换国家民族之新生,浩气长存,光照汗青。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清廷宗室为核心的保皇派,三方经过了怎样的纵横捭阖,最终迎来了革命的胜利?

孙中山让临时大总统之位于袁世凯,是革命党人的软弱妥协,还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大智慧?

由王兴东和陈宝光编写的历史小说《辛亥革命》,带你走近那一段新与旧交替、血与火交织的辉煌历史——

内容推荐

由王兴东和陈宝光编写的历史小说《辛亥革命》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电影剧组独家授权的小说完整版。

本书真实展现了辛亥革命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生动刻画了孙中山、黄兴、徐宗汉、秋瑾、林觉民、黎元洪、袁世凯等历史风云人物,精彩再现了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阳夏保卫战、创建共和制等重大历史事件。

相对于同名电影,本书着力讲述了辛亥革命前后错综复杂的时局背景,并介绍了近百位历史风云人物的生平事迹,以令人欲罢不能的可读性、尊重客观历史的真实性以及俯仰皆是的知识性,成为广大读者了解辛亥革命历史的首选读本。

目录

序章:秋瑾就义

第一章 血染黄花岗

孙中山定策槟榔屿/12

徐宗汉请战五羊城/16

温生才从容赴大义/22

风雨欲来/27

不自由,毋宁死/31

黄兴交付绝命书/39

喋血总督府/43

志士殉国/54

魂归黄花岗/59

第二章 武昌城首义

孙中山赴美筹款/68

洪门义士司徒美堂/70

旧金山刺客/76

保路运动不期而至/85

首义第一枪/95

湖广总督仓皇出逃/101

黎元洪被迫上任/107

建立湖北军政府/112

最初的胜利/118

第三章 阳夏保卫战

洹上钓叟袁世凯/126

冯国璋攻克汉口/134

黄兴奔赴武昌/137

血战汉阳/146

密使/150

没有硝烟的战场/156

去留肝胆两昆仑/160

失阳夏,而得天下/165

第四章 建立共和制

停战协定/174

大清帝国的无奈/177

孙中山归国/184

缔造共和/189

就职临时大总统/195

南北议和/199

帝国的终结/204

退位诏书/209

尾声:民国之父

附录一:辛亥革命历史人物介绍

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早在鉴湖女侠秋瑾策划安庆起义的同时,一个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正在世界各地奔走,并策划了一次又一次起义,为推翻帝制不遗余力地奋斗着。

他就是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名帝象,读书时取名文,号日新,字德明,1886年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1892年7月,孙中山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曾先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因医术高明,并周济穷人,声名鹊起。

1894年6月,孙中山到天津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时政,被置之不理。同年11月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1905年8月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被一致推举为总理。

同盟会先后进行了乙未广州起义(1895年10月)、庚子广东惠州起义(1900年10月)、丁未广东潮州黄冈起义(1907年5月)、丁未广东惠州七女湖起义(1907年6月)、丁未广东钦州廉州防城起义(1907年9月)、丁未广西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戊申广东马笃山起义(1908年3月)、戊申云南河口起义(1908年4月)、庚戌广州新军起义(1910年2月)等九次起义,均未能成功。

在马来半岛西北侧的马六甲海峡中有一个小岛,这个小岛及其附近地区叫槟城,又叫槟榔屿,据说是因为这个岛屿的形状酷似槟榔而得名。这个地理名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永乐年间成书的《郑和航海图》中。在15世纪,有一部中国舟师使用的海道针经《顺风相送》,上面就记录着从马来半岛的昆仑岛(Pulo Condore)到槟榔屿的航道指南,可见在当时槟榔屿已经与中国通商。1786年3月,英国东印度公司根据弗朗西斯·莱特(Francis Light)的建议,将槟榔屿作为英国海军基地。莱特任第一任总督,他在任期间鼓励华人及其他移民进入槟榔屿,令槟榔屿日益繁荣。

由于华人在槟榔屿人数多、影响力大,孙中山从1905年开始在马来亚宣扬革命理念,发展同盟会组织,使槟榔屿成了孙中山及同盟会在东南亚的主要集会场所和重要海外革命基地。同盟会在槟榔屿创办《光华日报》以宣传革命,还组织“槟城阅书报社”以联络群众。

1910年11月13日,在槟榔屿的柑子园会议厅里,已经经历过九次失败的孙中山正在召开一次紧急会议。接二连三的起义失败,使得革命阵营内部的士气严重受挫,不少同志对革命前途颇为悲观,很多原先支持革命的人都不愿再支持革命。孙中山赶到槟榔屿,约黄兴、赵声、胡汉民、谭人凤、居正等同盟会骨干召开会议,共商新的起义计划,打算以此鼓舞士气,振作精神。

“革命党人是杀不绝的,我们的鲜血如同火焰,将点燃民众,烧毁这腐朽的清王朝……”孙中山的声音依旧带着那份决然与执著,在场的二十多位同盟会骨干都听得十分入神,久久,仍然沉浸在他那慷慨激昂的演讲中。

会议厅的墙上,贴着同盟会在日本成立时的集体合影,旁边的许多名字画上了黑框。

孙中山顿了一下,接着又痛心疾首地说道:“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鉴湖女侠虽死犹生……从第一位牺牲的陆皓东,到现在,同盟会志士活着的越来越少。可是,同盟会在全国各省都有了支部,赞成我们推翻满清的人越来越多了。起义失败不要紧,我们还可以再起义,关键是我们不能失去战斗的勇气和革命者的血性,不能让这些年来倾家荡产支持革命的同胞们的付出化为乌有,更不能让已经牺牲的仁人志士的血白流,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快策动第十次武装起事,起事的地点就定在广州……”  这时候,头发已经花白的谭人凤忽然打断了孙中山的话,沉沉说道:“我不同意将这一次的起事地点定在广州!孙总理,你不能总想着你的老家啊!”

谭人凤生于1860年,已经五十出头,是湖南新化县人,字石屏,因留着一把雪白的大胡子,自号雪髯,人称谭胡子。

居正闻言也点头赞同道:“我的想法和雪髯老一样,在广州我们已经失败很多次了,所以,这一次我主张在长江一带举事。湖北武昌和江西九江的新军里都有咱们的人,一旦起事,顺长江而下可势如破竹,迅速造成较大的影响。”

居正,生于1876年,字觉生,别号梅川居士,是湖北省广济(今武穴)县人。

“雪髯老、觉生兄,选择广州绝非因为我孙文是广东人。”孙中山指着桌上的地图,正色道,“在此之前,我和克强兄已经研究过多次,不瞒诸位,我们也曾经考虑过武昌,同时克强兄也希望在他的家乡长沙起事,但问题的关键是,起事的武器、弹药大多购自日本和越南,距长江一线遥远,清军戒备森严,怎么运过去?而广州近海,交通便捷,容易运输。”

孙中山口中的克强兄,是指黄兴。他原名轸,后改名兴,字克强,号庆午、竞武,1874年生,湖南长沙人,以字克强闻名当时。

黄兴坐在孙中山旁边,一脸的憨厚敦朴,他咳嗽几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孙中山的意见:“自从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后,广州当局自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其防御必疏。新军起义失败虽属不幸,但是它的影响对于整个军界而言都十分巨大。我党同志如果能够鼓足勇气,乘此良机重谋大举,那么克复广州就易如反掌了。所以,我们还是决定在广州举事。”

谭人凤沉思片刻后问:“那我们两湖的同志是否也都要集合到广州?”

“对!”孙中山说,“此次举事,先从全党选出五百个敢于冒死发难的人组成选锋队,由克强兄任总指挥,直接攻取两广总督府,只要抓住两广总督,广州的清军必然不战自乱。”

谭人凤兴奋地说:“既如此,我谭胡子也不吝啬这把老骨头,我也要求参加选锋队!”

P12-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3: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