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之旅,是一次清华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文化之旅和心灵之旅,而这个旅程是从一处处校园风物和景物开始的。
清华园周围高等学府和名园古迹众多,而清华园原本就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人文荟萃,钟灵毓秀。代表着近现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物更是鳞次栉比,有的已被列入市级或区级文物保护范围,既是供人游览观瞻、陶冶情趣的绝好景致,又是对青年学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题材。
为使读者取得更方便、清晰的阅读效果,朱晓光特把《清华之旅》所含清华校目内文物景观所在位置分成多个区块分别加以介绍,主要景观处所则附以新旧照片以及图片进行说明,敬请读者鉴察。
愿此书真正能为读者的“清华之旅”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从而加深对清华的认识和了解,激起人们对美丽清华园的关注和热爱。
小序/1
卷首语——清华园之美/1
导言/3
曾经的大师之园/ 4
流淌的历史/6
清华大学校歌/10
西校门区
西校门——“解放之光”从这里照进来/2
“三峡石”——清华人精神的又一象征/3
西院 /4
西院11号(杨武之故居)/5
西院32号、42号(王国维故居) /11
西院12号(吴晗故居) /14
近春园区
“一时之繁囿胜地”——近春园遗址公同/18
晗亭 /19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21
“人文日新”碑/23
理学院区
理学院 /26
中国科学百年发展的坐标——院士墙/28
熊庆来慧眼识罗庚/30
高等研究中心——延揽精英培养尖才 /32
化学馆/33
中国古代化学史研究的拓荒者——张子高 /34
生命科学与工程馆“伟伦馆”——“生物芯片的诞生地”/36
气象台——国际一流天体物理中心/38
生物馆/38
埘外学术文化交流中心——留学生楼 /39
西区体育馆区
清华体育传统的孕育地——西区体育馆/42
中国体育界的大师——马约翰/43
霍元甲的原型——李剑秋/46
幽静书斋里走出的“铁血将领”——孙立人/48
明斋 /49
朱镕基与明斋/50
学生文化活动中心——蒙民伟楼/51
吃在清华——“万人大食堂”观畴园/52
图书馆区
图书馆老馆/54
图书馆新馆——逸夫馆/56
数学不及格的文学院才子——钱钟书 /57
他确定了北京的建筑风格——杨廷宝 /60
闭门“思”《雷雨》——曹禺 /63
曾经的“小租界”——北院旧址/66
水木清华区
清华园的“园中之园”/70
自清亭、朱自清像/71
英雄气概的浪漫文人——朱自清/73
闻亭、闻一多像/75
多才多艺的民主战士——闻一多 /77
莫忘耻辱——三一八断碑/80
清华英烈碑/83
工字厅区
工字厅——一代名校从这里诞生/86
清华第一个女生宿舍——古月堂/90
学者才人神仙眷侣——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故事 /9l
藤影荷声之馆/94
性格扑朔迷离的“学者”——吴宓/94
甲所/98
清华唯一的终身校长——梅贻琦 /99
清芬挺秀石/104
旧南联大纪念碑/104
清华南下的日子/106
清华同里的“红楼梦”——静斋/107
大礼堂区
二校门/112
1920级日晷——“行胜于言”/114
清华性格的象征——大礼堂/115
庄俊/117
同方部/117
清华学堂/119
国学院“四大导师”/122
中国人类学和考古学之父——李济/126
科学馆/127
叶企孙与科学馆 /127
“既是伯乐也是千里马”——吴有训/130
老工学院区
新水利馆/134
老电机工程馆/134
老土木工程馆/135
清华校园第一碑——王国维纪念碑/135
清华世纪鼎/138
水力实验馆(旧水力馆)/139
机械工程馆/139
文理大师——顾毓琇/140
文北楼/142
泥沙实验室/143
世界泥沙运动、河床演变专家——钱宁 /144
东区体育中心区
东区体育馆/148
综合体育馆/148
游泳馆/149
清华园里的奥运冠军/150
主校门区
中央主楼 /154
东校门/155
明理楼/57
东京大审判——梅汝璈/159
海牙国际法学院客座教授——王铁崖/162
政府高级人才的摇篮——伍舜德楼/163
奠定中国力学基础的地方——技术科学楼(逸夫楼)/163
经管楼(伟伦偻)/164
我国经济学的一代宗师——陈岱孙/166
建筑馆/168
建筑艺术符号——梁思成 / 169
梁思成与林徽因 /172
新四合院的规划者——吴良镛 / 173
紫荆公寓生活区
现代化的学牛公寓——清华紫荆宿舍/176
紫荆区的“百团大战”/177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80
美术学院美术馆/182
吴冠中:追求生活是低点,艺术是高点 /182
清华科技园
科技成果孵化基地——清华科技园/186
把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启迪集团总裁徐井宏 /187
不安分的数字英雄——搜狐首席执行官张朝阳 / 189
后记一 /192
后记二 /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