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最缺的是什么?是钱!缺钱给穷人带来深重的苦难,钱就成了穷人生活的重心,成了一个巨大的诱惑,他没法不看重。然而对钱过分关注。就容易忽视钱以外的东西,结果,穷人所得甚少,失去甚多。
这本古古的《穷人缺什么》不能说给了穷人答案,但是给了穷人一个思考的角度,给了一种正视的勇气,也给了一种自信。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穷人缺什么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
作者 | 古古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穷人最缺的是什么?是钱!缺钱给穷人带来深重的苦难,钱就成了穷人生活的重心,成了一个巨大的诱惑,他没法不看重。然而对钱过分关注。就容易忽视钱以外的东西,结果,穷人所得甚少,失去甚多。 这本古古的《穷人缺什么》不能说给了穷人答案,但是给了穷人一个思考的角度,给了一种正视的勇气,也给了一种自信。 内容推荐 穷人缺什么?这是一个看似没有答案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这本古古的《穷人缺什么》分析了造成穷人处境艰难的原因、穷人自身的种种弱点以及社会环境对穷人的不利影响,并指出其实穷人最缺的不是财富,而是创造财富的能力!穷人最应该做的是认清自己的现状,找到改变命运的途径。 或许你仅仅满足于糊口,缺少抱负;或许你正在犹豫思考,缺少激情和信心;或许你总是在等待机会,缺少创造机会的动力……超级畅销书作家古古告诉你,素质创造财富,只有你才能决定你自己的人生!穷人最大的资源就是你自己! 这本《穷人缺什么》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目录 前言 穷人的饥饿思维 第1章 穷人缺钱 穷人只有一个鸡蛋 穷人占据不利地形 穷人是永远的弱者 穷人是社会的基础 穷人是一种资源 穷人被支配 穷人不安全 穷人容易上当 穷人劳动不止 穷人恩重如山 穷人是颗螺丝钉 穷人没法不志短 穷人为富人输血 穷人后富起来 穷人不要感恩戴德 穷人幻想现代化 穷人要奋斗 富人优先穷人靠边 富人玩别人的钱 有钱的人更有钱 富人是赢家 穷人被吸引 钱与尊严 富人掌握话语权 富人排斥穷人 上帝遗弃穷人 第2章 穷人缺心计 素养创造财富 靠人推是走不远的 穷人要有思想 穷人要有激情 你是穷人你怕什么 穷人最有革命性 把幻想变成理想 始终保持斗志 发财是件苦差事 穷人混在穷人圈 穷人靠单位 穷人向往年薪 穷人舍不得鸡肋 穷人帮人创业 穷人救济穷人 穷人重视手艺 穷人被选择 穷人梦想当明星 穷人知足常乐 穷人只会跟进 穷人太超前 穷人不识时务 穷人有投资冲动 不要轻易借钱 穷人疏于工计 穷人心态不好 穷人谨小慎微 穷人消费富人投资 穷人买彩票富人当老板 穷人买米富人买碗 穷人唱戏富人搭台 穷人做事情富人做事业 穷人发现富人发扬 穷人接收信息富人传播信息 穷人的工作太具体 早富不如晚富 候乌式生存 爱钱就像爱自己 享受创业的乐趣 穷人爱说赌一把 穷人想赚大钱 得到财富失去自我 穷人的孩子晚当家 富人一定会没落 第3章 穷人缺方法 事业是最好的投资 投资致富需要素质 有计划地赚钱 抓住支配权 把一件事做透 坚持就是胜利 敢于做大事 敢于反潮流 成功靠日积月累 放弃比抓住更难 不要瞧不起小生意 节约是种美德 穷人不要显得穷 穷人要有信用 傻人有傻福 穷人要及时行动 穷人不要咬牙切齿 穷人会挣不会花 穷人不自信 穷人止于幻想 穷人孤注一掷 穷人想发横财 穷人喜欢称兄道弟 穷人轻信名门正派 穷人的钱不是资本 穷人的时间不值钱 经常反省第一次 穷人不理解富人 富人有本血泪账 富人没有安全感 结婚是件危险的事 第4章 穷人缺品位 穷人的弱点说不出口 穷人要忍耐 穷人想当大哥 穷人衣锦还乡 穷人随便出汗 穷人的骨气 穷人的贪婪 穷人的野蛮 穷人的粗糙 穷人容易走极端 穷人最恨不平等 穷人想当暴发户 穷人穷怕了 穷人作秀富人做派 穷人戴黄金 穷人的虚荣 穷人的节俭 穷人的休闲 穷人的名片 穷人吃补品 穷人看电视 穷人走亲戚 穷人聊天 穷人送礼 穷人请客 穷人上网 穷人报仇 穷人没有根基 可恶的实用主义 气质是操练出来的 张狂必然受伤 距离产生美感 穷人和富人打交道 穷人没有富爸爸 人固有一老 富人多疑 嫁给穷人 嫁给富人 富不过三代 第5章 穷人缺帮助 富不光荣穷不可耻 公平是相对的 向机会不均开火 经济学的立场 财富的阴暗面 富人应该多缴税 富人的不义之财 穷人买得起什么 穷人不要生病 穷人不要惹事 规则大于道德 劳心者的价值 合理的按劳分配 教育是最大的投资 教育能够改变命运吗 穷人害怕没饭碗 机遇造就富人 富人获益于自由 跑步进入中产阶级 穷人敌视富人 穷人帮助穷人 穷人更重情 善恶与贫富无关 富人和穷人保持距离 富人有功 富人的仁 富人要以法为重 富人要守规矩 富人需要规范 富人要合法致富 富人要管好三巴 第6章 幸福才是硬道理 没有长生不老的人 赚钱是种享受 工作是种生活方式 幸福和金钱有关 穷人不要被吓倒 高薪穷人只要快乐 实用主义是可怕的 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生活简单就是幸福 后记 80后是新穷人的主流 试读章节 穷人只有一个鸡蛋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穷人,老婆有一天买回来一个鸡蛋,穷人说,如果用这个鸡蛋孵出一只鸡,鸡再生蛋,蛋再生鸡;再用一群鸡去换一只羊,大羊生小羊;羊再换牛,大牛生小牛;卖了牛买田盖房,再娶一个小老婆……听得入神的老婆勃然大怒,抄起鸡蛋往地下一摔,穷人的美梦顿时稀烂。 这是一个经典的穷人寓言。 那穷人可能一辈子都会耿耿于怀,后悔暴露了活思想,让那点宝贵的资本毁于一旦。然而他实在是忍不住! 当年马丁·路德·金一句“我有一个梦想”,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穷人也是人啊,富人的一切欲望,穷人也是有的。食色,性也,他凭什么不想娶一个小老婆!只是鸡蛋还没有变成鸡,连鸡蛋本身也还在老婆手里攥着,就有了如此辉煌的梦想,合不合适,值得商榷。 不能说穷人的前途没有光明,然而道路的曲折性,也确实需要穷人考虑。 从理论上讲,一旦找到赚钱的模式,资本以几何级数增长,也并非不可能。很多财富神话,如比尔·盖茨之类,最初的原始资本也和一个鸡蛋差不多。但是世界上穷人无数,鸡蛋无数,比尔-盖茨却只有一个。下一个会不会是你呢?难说。 资本越小,风险越大,当你手里只有一个鸡蛋的时候,哪怕轻轻一碰,都可能全部玩完。这就是穷人的软肋。 穷人的起点太低,就算你搭上了快车,快得不能再快,资本的增长也像是滚雪球。当雪球还小的时候,你哪怕滚得发疯,比起那些大雪球来,你的发展壮大也是可怜的。基数太小,增长有限,同样是滚动发展,此增加一倍与彼增加一倍,结果有着天壤之别。何况天气一变,首先融化的必定是你。你的雪球能不能滚大,这是一个哥德巴赫猜想。 穷人总是从做小生意开始,要把小生意变成大生意,就像把一个鸡蛋变成一群牛,中间有太多的因素、太多的环节,如果你没有把整个过程走完,你就没有摸到财富的脾气,你就成不了真正的富人,就算突然发一笔横财,你也消受不了。 很多时候,财富也是一种压力。潜水员都知道,贸然地下到深海,很可能七窍流血。 这绝不是威胁。 穷人占据不利地形 中国人吃饭、喝茶、开会,凡是众人聚集的地方,座位都是有讲究的。 尊者坐上首,背靠墙壁,面对大门,有远瞻之利,无后顾之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如中军坐帐,局势尽在掌控之中。 卑者当然只能坐下首,形势与上首相反,局势掌控不了,上菜的时候还得小心避让,以免汤油淋头。 穷人总是占据不利地形,危险来了,他首当其冲,利益当前,他却是最后享受。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谁都想坐上首,但并不是谁都能坐得上,如果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硬要去坐,坐是坐上了,但即使不被请下来,最后肯定也会搞得大家都很别扭。 穷人的地位决定了他是个弱者,没有富人的有利条件,所以每一次社会动荡,他们都是最大的受害者,每一次机会来临,哪怕是专门为穷人准备的机会,他们也只能够分到很小一杯羹。看看历代的变革,除了少数人衣锦还乡,大多数的穷人——作为阶层的穷人——最后还是穷人。 穷人想变富人,想从下首坐到上首,很难靠突发事件取胜,即使成功了,暴富也难以持久。而要靠一代又一代的漫长努力,真的像大浪淘沙,绝大部分沙子都只能被冲走,留下的极少数才是金子。 穷人是永远的弱者 穷人整体处于弱势状态,穷人就是永远的弱者。 股市上,散户们总是竖起了耳朵,东打听西打听的,无非是想听点消息,沾点主力的光,结果却常常被主力牵着鼻子走,成了他口中的羔羊。 股市上的“主力”,说白了,就是有能耐兴风作浪的一小群人,是机构、庄家,或者上市公司本身。主力到股市是干什么来的?绝不是来解放穷人的。来股市的人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赚钱。 然而是谁赚谁的钱呢?股市不是印钞厂,它只是一个资金流动的市场,钱不是从你的口袋流到他的口袋,就是从他的口袋流到你的口袋。市场上早就有关于主力的传言,主力赚钱靠的是“养、套、杀”,活生生的一套对付羔羊的办法。在每个人都想赚钱的情况下,被养、被套、被杀的最有可能是谁?结论不言而喻。 有很多人在写书写文章,教散户如何与主力周旋,概括起来无非是两个方面,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然而作为一个财富不多且必须准时上班的工薪族来说,他又有什么时间去研读堆积如山的资料,去研判主力的动向,去和一群训练有素的专家周旋,还要决胜于呼吸之间呢? 与狼共舞,最大的可能性是被狼吃掉。 散户和主力,两者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岂止是胳膊和大腿的区别。地位不同,能力不同,操作的环境和条件都不同。两者获取的信息永远是不对称的,别人知道的你不知道,你知道的别人早就知道。走势说明一切,你只有从已经表现出来的结果去猜测原因,等你明白过来,大势已成定局,你根本没有时间反抗。 不仅是股市,几乎在所有市场上,穷人作为投资者,都或多或少地处于劣势地位。信息的不对称,使你无法判断其中的风险,始终处于被掠夺的境地;自身素质的不足,也使你在投资过程中无法和那些操纵着巨大财富的职业对手抗衡。 股市上的弱者是散户,社会上的弱者是穷人。穷人容易被欺负,一方面是因为穷人的见识有限,另一方面也是穷人的弱势地位决定的。 穷人是社会的基础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穷人就是泥巴,处在食物链的最末端。 但是穷人却是整个生态的基础。没有泥巴就没有虾米,没有虾米就没有小鱼,没有小鱼大鱼也活不了。 泥巴是最贱的。春天来了,万紫干红,泥巴的身上只是多了些踏青的脚印。冬天来了,寒风呼啸,泥巴又成了生命的庇护所,草根藏在泥土里沉睡,动物躲在土穴里冬眠,泥巴则裸露着,默然承受。 热闹从来与泥巴无关,正如所谓的主流和穷人无关一样。世界上只要发生了灾难,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受害最深的都是穷人,而有利可图的好事,总是被富人们捷足先登。 泥巴是渺小的。花市上,从森林里挖来的熟土——再贫瘠的盆土加了这土就不用上肥了——真正是肥得流油的好土,也不过一两元一斤,而被它滋养着的名贵花木,谁个又只值这点小钱呢?但是离开了泥土,花木能够生长吗?万物生长靠太阳,万物生长也靠泥土。太阳已经受过了太多的礼赞,泥土却至今默默无闻。 穷人是渺小的,多一个少一个确实无关紧要,但整体的穷人却是社会的基础,没有穷人谁都活不好。P002-005 序言 穷人的饥饿思维 据说民间有一种捕猴子的方法:在一块木板上挖两个洞,刚好够猴子的手伸进去。木板后面放一些花生。猴子看见花生,就伸手去抓。结果,抓了花生的手紧握成拳头,无法从洞里再缩回来,木板成了一块活生生的枷锁。猴子就这样紧紧抓着它的花生,被人轻而易举地捉去。 可怜的猴子!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太缺食物,把食物看得太重了。 穷人的状况也往往如此。 穷人最缺的是什么?是钱!缺钱给穷人带来深重的苦难,钱就成了穷人生活的重心,成了一个巨大的诱惑,他没法不看重。然而对钱过分关注。就容易忽视钱以外的东西,结果,穷人所得甚少,失去甚多。 缺钱带来的精神上的损害,往往比物质上的匮乏更加可怕。 杰克·伦敦在小说《热爱生命》里,写了一个迷途者的故事。这个不幸的人独自在荒野挣扎,饥饿、疲劳、孤独、绝望,还有一匹和他同样饥饿、同样疲惫的老狼一直跟着他,等着他倒下。然而,最终不是狼吃掉了他,而是他吃掉了狼。小说的结尾是,这个人终于回到船上,吃了很多,成了胖子,却还惶惶恐恐地储藏面包,以至于已经干瘪的面包塞满了船舱的各个角落,他仍然情不自禁地四处收集。 穷人的生存能力很强,他战胜艰难困苦的毅力确实令人感动,但他竭尽全力得到的,或许只是一堆干瘪的面包而已。 饿怕了的人常常养成饥饿思维,抓住一块面包便不肯松手,即使已经吃饱,还是忍不住囤积,生怕重新回到饥饿的日子。人只有一双手,既然抓满了面包,便腾不出手来抓其他东西,结果再努力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 穷人的眼光有限,往往就在于思维的局限。 穷人缺钱,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没有钱,就难有大的作为,只能为柴米油盐操心;没有钱,就不敢放弃手里这块面包,去追求更多更好的东西;没有钱,就进不了有钱人的圈子,就只能在穷人堆里混。身居底层,便很难高瞻远瞩,于是穷人总是错过机会,一生都在仰望别人,为别人的事业添砖加瓦。穷人的无奈,只有穷人自己能够体会,缺钱就没有事业的基础,缺钱得不到良好教育,缺钱影响心态,缺钱更进不了上层圈子……总之,缺钱的后果不仅是影响到生计,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心计,影响到为人处世的方法,影响到人的整个前途。 缺钱就可能导致缺志。只有小算计,而无大志向,眼光盯着琐屑的日常生计,激情消耗在太具体的事情上。鸡毛蒜皮,婆婆妈妈,得小惠而大喜,还以“知足常乐”自慰。久而久之,穷人不仅缺钱,还缺“钙”,整个人的精神都变软了。 穷人缺志是个普遍现象,对于等米下锅的人来说,很难坚持自己的理想。人穷就必然受制于人,迫于生计,穷人很多时候只能妥协,这一妥协又埋没了自己的才华,错过了发展的机会,最后只好随波逐流,一直穷下去。 查《说文解字》,穷人的“穷”字,本义“极也”,也就是到了头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缺乏钱财”这层意思,古代叫“贫”。现在往往“贫”和“穷”通用,穷就是贫,贫就是穷,无钱万事休,充分体现了商品经济社会的特点。 但是仔细揣摩,还是古人用字更确切。缺钱只是人生困境的一部分,走投无路的也并非只有贫者。一切到了头的人,一切困境中的人,无论是财富、事业还是前途,都看不到希望的人,就会有穷人的沮丧和恐慌。 所以,只要你还有希望,还有梦想,还满怀着激情在奋斗,只要你还没有走到头,你就不能算是穷人。 穷人也有穷人的希望,穷人也有穷人的优势。穷人所有的,也许正是富人所缺的。富人富不过三代,穷人也穷不过三代,世界总是在运动中达到平衡。 我不能说我这本书给了穷人答案,但是给了穷人一个思考的角度,给了一种正视的勇气,也给了一种自信。 穷人其实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但是他们却往往不敢承认自己得出的结论。 穷人不敢正视现实。伤口太血淋淋了,伤者往往会背过脸去。女人被毁了容,家人也常常会善意地藏起镜子,不让她看到真相。所以我们在书店里看到写给穷人的书,除了一些不痛不痒的“心灵鸡汤”,就是一些华而不实的“致富宝典”,读了无害而已。 写书的人忌讳说穷,是怕戳了穷人的痛处,伤了穷人的面子,搞得大家都不好过。再说了,出书总要赚钱,说那些让穷人不高兴的话,唾沫就不能转化为经济,岂不是亏本的事? 一个女人长得丑,旁人一定不能说她丑,这是一种礼貌。所以越没人说你穷。其实你就越穷。只有富人才敢大胆暴露他当年揭不开锅的事,现在他海鲜吃腻了,来告诉你他喜欢野菜了。 穷人的穷是说不出口的,要正视自己的真实状况,确实需要勇气。你为什么是穷人?是什么造成了你的穷?穷人到底缺什么?你的出路在哪里?人生怎样才算幸福? 多问几个“为什么”,有好处。 我这本书之所以受到读者欢迎,接连再版多次,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我说出了真相。说出真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有勇气,还要有能力。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说,也没有绝对的真相,所以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我只能努力把事情看清,努力把看清的事情准确地说出来。 基于此,请允许我向读者致敬,向表扬者和批判者致敬,再向天下所有的穷人和富人致敬。 古古 后记 80后是新穷人的主流 2002年,我的《你为什么是穷人》出版,读者主要是60后、70后。现在,《穷人缺什么》再版,我估计读者主要是80后。倒不是10年前读我书的人现在都不穷了,而是新一代穷人又已经长成。 80后对“穷人”这个称谓是嗤之以鼻的,生怕粘上了一辈子洗不脱。其实稍微分析一下80后的前世今生,就可以得出结论,他们才是真正穷圆圆的主流。 80后的父母,也就是50后,这一代人是最苦的,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青年时上山下乡,一颗红心只有一种准备;中年回城,工作也不好落实,只好自谋生路,有点脑力的考大学,有点体力的去练摊,个人问题也必须解决了,两块门板拼在一起就结了婚,生下了80后。 80后还算幸福,赶上独生子女政策,资源独享,吃饱喝足是没有问题了!他们的童年像花儿一样。等到读完中学,特别幸福的事情降临,大学开始扩招,原来担心考不上的也不用担心了,你也大学,我也大学,80后考大学,80后靠大学,80后的家长养大学——对不起,交学费哈,50后的同志们辛苦了1 80后的孩子本身是不赖的,有些做一个车工、钳工挺好,一样可以挣工资,一样可以谈恋爱,但非得进大学去耗几年,被教育“惨业化”——谢谢80后,谢谢80后的家长,没有你们的热情付出,中国的大学不可能完成华丽转身,大学领导的藤椅不可能换成皮椅,大学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变成市场。 80后终于大学毕业了,大学生不需要包分配了,伟大的双向选择开始了。80后很迷茫,80后的家长更迷茫,乖乖,花了那么多钱读的大学,怎么出来这工作还不好找呢?傻眼了吧!其实这样也好,不用把孩子分配到天远地远去干革命了,你伟大的孩子可以在你身边慢慢长大,所以80后如此温情脉脉地围绕着父母成为啃老一族。花父母的钱读书,花父母的钱找工作,花父母的钱谈恋爱,最后要入洞房了,洞还没建好,房价却飞升直上三千尺,没有办法,50后看在独生子女的份儿上,咱好歹就一个,那就把一辈子的血汗钱掏出来去买个洞房吧。不好意思,只够首付哈,余下的银行帮你按揭!感谢国家,感谢领导,我们的孩子可以体面地入洞房,我们的孩子可以坐电梯上楼了,站得高,看得远,一看看到30年——不就是30年嘛,我们和孩子一起努力还债!好在现在科技发达了,人类都可以活到150岁了,要是可以活到250岁那才安逸呢!哈哈,哈哈,父母在苦笑声中拿出了捏得紧巴巴的存折,80后一副固态同时又心安理得,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谁都需要入洞房。 80后继续奋斗,终于有了些资本,就真以为自己是小资了。每个月几千元的收入,无牵无挂,购物、泡吧、玩乐、旅游,一切只问品质,不问价格,生活奢侈,格调高雅,比富人还要像富人。80后尽情享受人生。他们虽然看到了父母的劳作,但觉得像蚂蚁一样辛苦而毫无意义。他们并不颓废,颓废的一代是痛苦的一代,是理想破灭的一代,是还想抗争还想显示点什么的一代,而温柔的80后,他们只想过自己的生活,痛痛快快地。 新穷人的主流——80后不需要担当什么,年近三十了还在伪装,装富、装嗲、装乖乖,所以他们大多不屑谈论穷人的话题,就如一个女人长得不好看,但不能说她丑,要说她有气质一样。80后就是在温柔乡中成长起来的礼貌一代,他们是粉丝,不是铁丝和钢丝。 80后一代,拿什么回报自己的父母呢?拿什么向自己交代呢? 历史会告诉未来。 古古励志文化培训机构 http://blog.sina.com.cn/gugul E-mail: sancaogugu@sina.com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