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亟需培养的思维方式和生存能力。
国家信用评级?养老金?房价?核能安全?高速收费?大前研一继《专业主义》《思考的技术》《工作力》《知性力》和《问题解决力》之后,又一个对全球读者(尤其是对中国读者)最具价值的观点。
这本《质问力(新时代人生和商界成功宝典)》由大前研一著,派力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质问力(新时代人生和商界成功宝典)/名家大师系列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
作者 | (日)大前研一 |
出版社 | 企业管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人亟需培养的思维方式和生存能力。 国家信用评级?养老金?房价?核能安全?高速收费?大前研一继《专业主义》《思考的技术》《工作力》《知性力》和《问题解决力》之后,又一个对全球读者(尤其是对中国读者)最具价值的观点。 这本《质问力(新时代人生和商界成功宝典)》由大前研一著,派力译。 内容推荐 你还在为错误的决定唉声叹气吗? 面对不断下滑的经济窘境,你曾经感到无所适从吗? 当政府与媒体不断释放出利好消息时,你真的相信吗? 看到似是而非的报道时,你会思考报道背后的利益纠葛吗? 在这资讯爆炸的时代,该如何掌握先机,如何准确判断? 这本《质问力(新时代人生和商界成功宝典)》由大前研一著,派力译,以日本的现状为例,介绍了1985年以后世界形势的变化、养老金、邮政储蓄民营化、教育等诸多问题,并以敏锐的视角阐述如何培养“质问力”,表明“质问力”是人生和商界成功最有力的武器。只有有了质问力,你才可以对政府、媒体的报道提出质疑,才能够准确预见未来,立于不败之地。 《质问力(新时代人生和商界成功宝典)》让你看清许多社会问题,发现全然不同于媒体报道的事实真相;教你如何培养质问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脱颖而出。本书旨在培养质问力,藉此让大家不再只根据政府、媒体或专家的说法行事,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与判断,具备发现问题后追根究底的能力,避免做出事后让人后悔的决定。大家不妨先从本书提出的问题开始,训练自己的质问力。 在这个凡事都要靠自己的竞争激烈的时代,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必须拥有开创新路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质问力。衷心希望想靠双手开创崭新人生的你融入本书与作者一起思考。 目录 序言 第1章 土地价格回落在意料之中 1993年政府和房地产业界合力鼓吹“现在是购买房子的好时机” 人民被政府和财团利用了 调查发行《住宅情报》杂志的关系企业 第2章 世界从1985年开始发生变化 戈尔巴乔夫执政结束冷战时代 广场协议便日本人的收入落入美国人的口袋 广场协议对日本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Windows 1.0的问世 前盖茨时代,后盖茨时代 消费无国界 “哥斯拉企业”出现 中国的“哥斯拉企业” 国际关系加速变化的时代 从质问力开始 第3章 新加坡的特色 后盖茨时代的第二年,新加坡将英语作为教学语言 新加坡的经营策略 日本正在走下坡路 50年以后日本的经济规模将缩小为美国的1/4 日本与西班牙、葡萄牙和阿根廷 日本人为何无法成功改革日产汽车 “瑕疵担保条款”背后的真相 决不放弃已知的前提条件 第4章 发挥质问力,解开一切谜团 不要指望国家的养老金 不要将国家的债信评级和国债的债信评级混为一谈 要有国债变成废纸的心理准备 股价下跌不会使大多数人民陷入困境 只处理不良债权不能恢复经济繁荣 “Pav Off”制度延期实行的真正原因 既存银行破产后会有新的银行取而代之 质疑日本降息 原子反应堆出现裂痕 政府机关没有判断原子反应堆安全与否的能力 原子反应堆并非绝对安全 在东京建设原子能发电站 让人们自己选择发电方式 主张邮政事业民营化 邮政事业不可能实现民营化 邮政事业为何要民营化 邮政储蓄事业民营化没有任何意义 各邮递组织成立配送公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邮政储蓄不是该民营化,而是该解体 道路公团改革的反思 追溯道路公团最初的使命 道路是网络系统,单线计算费用毫无意义 板块课税(征牌照税)提案 筹集税款建设高速公路 从开始就可以预知长野县水库的命运 公共事业费是谁出的 国债是向未来借的钱 如何振兴长野县 道州制才是王道 第5章 培养质问力 织田信长为什么被明智光秀所杀 为什么日本人学不好英语 在美国,学习英语重在表达 英语教师的选用要不分国籍 创造式教学的时代 培育顶尖人才 不用在学校里学习IT 日本的漫画、动画和游戏业为何世界领先 义务教育的功能在于培育合格的社会人 培育孩子成才是父母的责任 大前家的教育方式 即使父母反对,孩子还是会坚持 日本留学生的能力每况愈下 应试教育的弊端 打造优质的私立大学才符合世界发展趋势 美国式研究生注重社会经验 中国的大学纷纷成立校办企业 中国对回国留学生的区域竞争日渐激烈 在日本的大学中没有竞争 日本的学生毫无进取心 分享海外一流大学课程 第6章 说明力 管理顾问,就是发挥质问力的职业 参加“问答辩论会”节目录制 逻辑思维世界共通 小渊惠三首相的质问力 质问力是政治家不可欠缺的能力 领导人必须思考战争问题 管理者也需要质问力 享誉国际的新生代企业家还未出现 第7章 思考答案 试试你的质问力 将企业会计原则用于个人财产申报 发展新兴产业才能解决问题 老年人蕴藏着“金矿” 让老年人掏钱整修房子 让三个老人住一间房子 墓园也是商机 书斋减税政策 日本住房资源过剩 后记 蔓共同探讨,谢谢!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 幕臣小栗中顺运用逻辑思维与美国交涉 幕藩体制为明治维新做了准备 日本变革的气息 文库版后记 试读章节 人民被政府和财团利用了 这种情况我们不能预测吗? 我们尝试使用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知识来做一下分析。 当时泡沫经济还没有结束,在东京都中心区还有大量的闲置土地。 外资企业认为日本已经没有发展前景了,所以纷纷撤资。从地方发展起来的企业也都纷纷撤回到自己的故乡去发展了。也有很多企业因为泡沫经济而破产,因此银行积压了很多抵押的房产。 如果东京都中心区的办公室都空置了,那么在那里上班的职员们的住宅地也会空置下来。通勤圈扩大了,很多企业也都逐渐从都市的近郊消失了。原来的工厂旧址应该用做什么呢?只能做住宅区。 我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讲述的是签订乌拉圭协议以后,农作物进口开始自由化。随着日本老龄化趋势加快,有很多耕地没有人耕种,闲置的耕地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由于引进了定期租地政策,以前犹豫着出租土地的人们开始进行定期租地。当时我计算了一下,只在东京都中心方圆50千米内,可出租的士地就有37万公顷。 不动产供给的增多必然会导致房价的下降。 不仅仅是土地,建筑限制标准制度的放宽使大量的进口建筑材料纷纷涌入日本市场,这会导致建筑费用下降。也就是说,一栋别墅或者是楼房的建筑价格会不断的下降,这在1993、1994年就已经可以预测到了,到1995年基本就可以确定了。 实际上,政府和房地产业界当时应该已经知道这些。然而不论是政府还是房地产业界以及银行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诱导人民购买房子。 我那时已经预测到这一切,所以在月刊《文艺春秋》上发表文章,大致讲述了土地价格还会下降的道理。 当时的政府和自民党的想法是,利息下降,扩大住宅金融公库的贷款,使即使是腌成成菜也不会涨价的土地开始流动。 据说从1991年开始到1994年的状况是,由于1990年的银行房地产融资总量有限制,房地产公司之间的土地买卖处于不能使用银行融资的状态,因此交易冷淡,房地产还处于卖不上价钱的阶段。 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就如很多人指出的那样,是“十地本位制度”。十地价格上涨的前兆应该就是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和银行都开始着手经营企业。所以,在总量限制和窗口限制下士地不能变成金钱。从1991年开始这一形式就变得很严峻了,多家房地产公司破产。因为房地产公司接二连三的破产,所以银行的欠款就成了死账。因为不能买卖土地,所以房屋的需求量也相应的减少,这种情况几乎吞食了建筑公司。 这时政府考虑的是,最后只能够利用人民了,于是政府唤起人民对住宅的需求。如果能让人民购买房子,并且以尽可能高的价格购买房子的话,就可以扭转乾坤了。也就是说宣传十地价格从此以后不会再降,以此来促使人们购买房子。那么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银行就会有喘息的机会,最终恢复经济繁荣。即使是牺牲人民也要救济这三者,事实就是如此。国家的这种“基本方针”不是为了救济人民,而是为了救济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和银行。所谓的救济人民只不过是经济政策的“手段”,放弃官方资金和债权是政府一贯的做法。 从宏观经济上来看,这是起决定作用的错误方针。推行阶段性贷款就是其中之一。 “第6年以后的还款金额的确是增加了,但是,你的工资和工龄工资也会增加,所以不会有问题。。这些理论在1985年以前的确可以通用。1985年之前,日本经济平均每年增长6%。即使经济没有增长,工资也会增加。依照国家养老金金额进行计算的话,我们可以计算出每年工资的增长率为4%。然而,从1995年~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为2%,而且在这期间失业率还在不断上升。日本失业人数1991年为136万人,而2001年增加到353万人。 也就是说,有将近600万的人民买了房子,先不管这些资金是否流入市场,但是经济并没有恢复繁荣,土地价格降得更低了,经济也开始紧缩了。因为很多人在比较勉强的情况下贷款买房,最终导致很多人因为还不起房贷而破产。P4-6 序言 如果你在1991年~1996年期间购买了住宅或者公寓,现在应该是每天都在为还房贷而长吁短叹吧。 今年42岁的A先生就有这样的感觉。 在东京都中心区上班的A先生1994年贷了35年的房贷购买了价值6 000万日元的公寓。有了自己的房子虽然很高兴,但是A先生花在上班路上的时间却需要1小时20分钟,因此他每天都会感觉很疲惫。 1998年,A先生在上下班途中发现了一个地方正在销售新建的公寓。那里距离他上班的地方不到1小时的车程,总价只要4000万日元,而且比自己现在居住的房子还宽敞。 因此,A先生回家就告诉妻子:“我发现了一处很不错的房子!”随后就去银行洽谈购房事宜。 因为都银等银行之前许诺,如果购买新房子,可以使用以前的贷款进行分期付款,这一形式被称为“换贷”,所以A先生想利用这项政策卖掉之前的房子,再买这套。 但实际上这一想法不能实现。为什么呢? 虽然A先生之前购买公寓时花了6000万日元,但是银行进行房产评估以后竟然说:“现在公寓的价值只有2800万日元。”A先生花了一生的积蓄购买的房子,仅仅在几年内便降了一半多。 那么计算一下,之前偿还的贷款大部分都是利息,所以6000万日元的购房贷款实际上只还了500万日元。 如果要购买这套4000万日元的房子,就必须在正在还贷的贷款中增加1200万日元的贷款。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是不会给A先生融资的,因为房价低于负债是不能作为抵押的。所以A先生不能购买这套新房,同时也不能换买新房。 于是,A先生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固定资产为2800万日元,但是自己的负债却是5500万日元。债务比自己的固定资产多2700万日元,身为债务者是不能从银行贷款的。 “不应该这样啊!”当他发现这一情况时为时已晚。 每个月都在还房贷,但是房贷的数额却没有减少。35岁购买的房子,直到70岁,也就是在退休以后的10年内还要继续还房贷。另外,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工资没有上涨,但是孩子们的学费等其他费用却越来越多。 这时,如果A先生遇到公司裁员,他就会马上破产。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A先生已经45岁,重新在社会上找丁作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即使现在的公司降低员工T资,他也只能紧紧地抓住现在这个工作岗位。 看看我们身边发生了多么残酷的事情,花6000万日元购买的房子现在只值2800万日元。 现在,在日本的年轻人中,像这种资不抵债的房贷人有700万。日本经济衰败的确让很多年轻人成为多重债务人。 在1993年~1995年这一期间花费6000万日元购买房子的人们,如果再晚5年购买的话,就不用负担近3000万日元的房贷。 读者朋友们想阅读本书就是想学会“事后判断”,但是本书所讲的不是“事后判断。。 我在1995年3月的《文艺春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房价还会降》的文章。1993年我就评论过,当时的房价是实际价格的5倍,指出房价日后会降到当时的1/5。大家应该知道,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前,我已经在《第三次土地解放》(《文艺春秋》1986年3月号)和《新、国富论》(讲谈社,1986年)两篇文章中建议过将房价降到当时房价的1/4以下。而《新、国富论》在当时是销量百万册的畅销书。 如果人们具备本书所讲的质问力,就不会被当时的房地产业界和评论家所谓的“现在房价最低,赶紧购买吧!”的言论欺骗了,大家都可以为自己节省近3000万日元。 本书讲述的是关于现在人们所欠缺的“质问力”的问题。它并不是以揭露政府、媒体和评论家的话背后隐藏的秘密为目的,而是强调要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如果有疑问就要一直追问到底,直到自己信服,再做出决定。所以写作本书的目的是让你意识到具备“质问力”的重要性。 世界是从1985年开始改变的。1985年以前,日本人民只要按照政府或者公司所说的去做,就会有自己的家庭,可以还清房贷,供孩子上学,也可以在退休以后领取养老保险金,平平安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可是,“我把人生交给你了!”这样安全的时代,在1985年以后就宣告结束了。 1985年以后,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和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黑暗中、在没有道路的地方各自探寻自己前进的方向。而寻找这条通向光明的道路最强有力的探照灯就是“质问力”。 首先,本书讲述的是有关房贷的问题,以及我建议大家不要在1992年~1995年期间购买房子的原因。其次,我叙述了1985年以后的世界与1985年以前的世界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我想在我追忆那段历史过程以后,读者朋友们一定会领悟到,1985年以后“质问力”为什么变得如此重要。而且,我想读者朋友们自身具备了“质问力”,以后在阅读热点问题和新闻媒体报道时,就会发现与现实完全不同的真面目了。最后,我想让读者朋友们思考一下怎样可以学会“质问力”,以及为什么现在的人缺少“质问力”,请大家探寻其中的原因。 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开辟属于自己的道路,大家一起思考吧! 后记 职业棒球比赛中加入了新规,市场上出现了乐天和SoftBank(日本软银银行公司),新闻媒体也改变了音频,这些不就是变革吗? 我于1995年出版了《互联网革命》(大总统社)。那时大部分经营者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大前老师,在我的有生之年是做不到那样优秀了!” 战后支持日本专业棒球的企业有大洋鲸鱼一样的食品公司,也有私铁、读卖、中日、羚羊等的服务公司。然而,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在本职行业中实力强劲的企业,为了再一次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就采取创建棒球队的模式。这样一来就再也无法停止了。 孙老师说“大家都知道,棒球场最低会签订20年的使用合同,它更倾向于签订长期的合约”。但是在软银股东看来,“这不是笑谈吧!一旦公司出现负面新闻,球队就会被禁赛!” 长期持有检查思想的三木谷老师和孙老师所理解的自体是“?”。如果我们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就会质问:“那么,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也想长期持有的吧?”无论向职业棒球队投入多少,超出投入额的条件应该是一样的。 如果不是这样,新闻媒体就不会有最低的“质问力”。 2005年,很多日本人开始悲哀的品味“负担增加”的苦果。然而,酿成苦果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府实行了错误的政策。当他们开始注意到时,时机已晚。这同是肩扛数字负担,也就是说数字只会不断的增长。 在这10年时间里,没有未来的农业被作为“基础整备”项目,投入10万亿日元。结果增加了农业的竞争力了吗? 投入大笔资金使地方经济活性化,但是培育出一个可以自立的地方自治体了吗? 虽然拯救了很多金融机关,但是从存款者和贷款者的角度来看,真的有拯救的价值吗? 因为日本是高福利社会,所以制订了对老年人优厚的保护制度。然而,2025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与工作适龄人群(15岁~64岁)的比例大幅增长,两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那时,这样的制度系统还能维持吗? 2004年4月,开始将消费税化为内税。如果将来不能限制税费上涨,只要人民稍作抵抗,就无法筹集资金了吧? 那么,制造新货币的原因是什么? 本书自出版以来已经拥有很多读者,而且,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然而,真正的“效果”就是要大家看清国家的~些举措,并施行两项活动: 其一,要求国家实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落实符合多数人利益的政策。只有这样,国家才会得到人民的声援。具体的策略需要提案。 其二,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现在至少把自己从被“催眠的集体”中解放出来,为了自己拥有充实的人生,或者为了满足人们以后的生活需要,进行质问,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 也就是说,要改变他人(国家),还是要改变自己。 你选择哪一个呢? 这次,文艺春秋社说要出版本书的文库版。如果本书能够让大多数人看清身边的事情,确立长远的目标,笔者就会很高兴。新老读者们,我不仅想要大家吸收本书中的知识,还期望本书成为变革行动的“起爆剂”。 2004年12月东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