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前提是辨清体质!
养生必须明白一个道理:调心养神始终是养生的前提和基础。拥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就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中医体质养生:形神兼养》根据傅杰英大夫在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所作讲座润色而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医体质养生--形神兼养/中华文明大讲堂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作者 | 傅杰英 |
出版社 |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养生的前提是辨清体质! 养生必须明白一个道理:调心养神始终是养生的前提和基础。拥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就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中医体质养生:形神兼养》根据傅杰英大夫在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所作讲座润色而成! 内容推荐 《中医体质养生:形神兼养》是“中华文明大讲堂”系列之一。 《中医体质养生:形神兼养》内容简介: 傅杰英教授说——什么叫体质?通俗地讲,就是你之所以是你,你的身体条件、生命特征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养生除了有普适性原则,更要因人而异。“体质”概念的提出,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预防疾病,减少过度治疗。因为不同的体质,健康标准是有差异的。一些轻微的疾病对某些体质来讲,可能就是身体对于环境变化的正常反应,无需治疗。所以,养生一定要因体质不同而异。 不生病的时候,生命体验的幸福与否取决于性格、情绪,得不得病,得什么病,好不好治,很多情况下也取决于性格、情绪。 根据自己的兴趣、天赋来选择职业是预防各种心身性疾病的根本措施。如果不顾自己的兴趣、天赋,只是赶时髦地选择职业,在厌烦、抱怨、无奈、纠结下长期从事一种职业,会使性格扬短避长甚至扭曲拧巴,这是各种心身性疾病的最大病因。 一个人的主要体质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先天基因决定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人一生中,体质主线是不会变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人要认命,接受自己的体质,不要强求,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遗传和环境使得体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时间和个人修为则使得体质具有可变化性。体质随着时间变“好”还是变“坏”,变得越来越和谐还是越来越纠结,这个操盘手就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选择听从心灵的召唤,有什么样的心就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目录 自序 第一讲 认识你自己 (一)真正中医意义上的养生 (二)养生是自己的事情 (三)关于“养生热”的思考 (四)养生的六个层次 (五)养生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 (六)关于中医所说的“体质” (七)关于性格分类 (八)体质的基本分类 (九)体质是如何形成的? (十)体质的复杂性 第二讲 平和体质 (一)主要表现 (二)形成原因 (三)主要优势 (四)常见兼加体质 (五)易感疾病 (六)养生方法 第三讲 阳虚体质 (一)主要表现 (二)形成原因 (三)主要优势 (四)常见兼加体质 (五)易感疾病 (六)养生方法 第四讲 气虚体质 (一)主要表现 (二)形成原因 (三)主要优势 (四)常见兼加体质 (五)易感疾病 (六)养生方法 第五讲 气郁体质 (一)主要表现 (二)形成原因 (三)主要优势 (四)常见兼加体质 (五)易感疾病 (六)养生方法 第六讲 痰湿体质 (一)主要表现 (二)形成原因 (三)主要优势 (四)常见兼加体质 (五)易感疾病 (六)养生方法 第七讲 瘀血体质 (一)主要表现 (二)形成原因 (三)主要优势 (四)常见兼加体质 (五)易感疾病 (六)养生方法 第八讲 湿热体质 (一)主要表现 (二)形成原因 (三)主要优势 (四)常见兼加体质 (五)易感疾病 (六)养生方法 第九讲 阴虚体质 (一)主要表现 (二)形成原因 (三)主要优势 (四)常见兼加体质 (五)易感疾病 (六)养生方法 后记 试读章节 (六)关于中医所说的“体质" 什么叫体质?通俗地讲,就是你之所以是你,你的身体条件、生命特征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比如,张三身材短小精悍,眼睛明亮,精力充沛,怕热不怕冷,能吃能喝就是不胖,兴奋爱动,动不动就内热上火;而李四能吃能睡,白白胖胖,说话、动作甚至眨眼都比别人慢半拍,看上去慵懒沉重,不喜欢运动,很少内热上火。张三如一团生命之火,李四如一潭生命之水,两者身体条件、生命特征显然不同,也就是说他们的体质不一样。 有的人月经21天一次,有的人月经45天一次,但是都能正常怀孕生子;有的人基础血压是80/60毫米汞柱,有的人则是120/80毫米汞柱,差异不可谓不小,但是都能正常生活工作;有的人吸收好、合成代谢旺盛,恨不得喝凉水都要榨出些油来储存;而有的人吸收差、分解代谢又旺盛,就算胡吃海塞,体重也难见增加;有的人常年畏寒怕冷,怕过冬天;有的人却常年手脚心发热,怕过夏天。这些既不是亚健康,更谈不上是疾病,而是反映了一个人的生命特点——体质。 体质用学术的语言来表达,就是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和性格心理方面综合的、固有的特质。这四个方面又可以用中医的“形”和“神”来高度概括。 形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形态结构,比如高矮胖瘦、皮肤厚薄、胸廓宽窄、内脏大小、骨骼肌肉、鲜红的血液、细长的血管神经等等。 神则分为广义之神和狭义之神。广义之神就是呼吸心跳、吃喝拉撒、说话走路、工作生活的一个大活人——生命整体的外在综合表现,涵盖了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和性格心理。狭义之神专指一个人的性格、情绪。 俗话说,“不如意事常八九”。有的人历经风雨、受尽磨难之后,随着年龄增长,生命之舟越来越平稳;而有的人半路上就被不良的情绪体验折磨病了。胃病、冠心病、高血压、肥胖、糖尿病、月经不调、不孕不育、顽固性皮肤病等等,深究起来会发现,神失调——持续不断不良的情绪体验不是这些病的发病因素,就是加重因素。 不生病的时候,生命体验的幸福与否取决于性格、情绪;得不得病,得什么病,好不好治,很多情况下也取决于性格、情绪。 为什么神的作用这么大呢?从中医角度讲,广义之神的生理、代谢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比如呼吸、心跳、吸收、排泄等,人的主观意识不能随意操纵,做不到让停就停、让动就动。但是源于大脑皮层的心理活动、性格情绪则对其有影响,当然,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 性格温和、情绪稳定畅通的人,大脑皮层想归想,五脏六腑做归做,下面很少受到上面的不良干扰。这种人不见得天天轻松愉快、欢天喜地,但是情绪相对稳定,五脏六腑处于长治久安的状态。大脑皮层、性格情绪对于五脏六腑是无为而治,“不扰民”,所以较少罹患心身性疾病。 还有,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或者工作生活在比较宽松和谐的环境中,会感觉愉快、轻松、舒展。于是,大脑皮层不断地向五脏六腑发出良性刺激,促进脏腑功能,就会减轻或少得心身性疾病。但是这些因素可遇不可求,要依赖于他人和环境,所以并不能保证五脏六腑的长治久安。看来,最靠谱的还是性格和情绪,因为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如果经常生气不满、郁闷纠结、悲伤恐瞑、急躁恼怒,大脑皮层就会不断地向五脏六腑发出不良的刺激。再强的脏腑也顶不住如此频繁的滋扰打搅,于是感冒、胃痛、头痛、胸闷、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甲亢、月经不调、不孕不育、肿瘤、痤疮、色斑等纷至沓来。 《黄帝内经》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这段话被后人总结为“九气为病”。“九气”中的六气:“气上、气缓、气消、气下、气乱、气结”都是由于七情过度引起的脏腑功能不正常的病理状态。“气上”是头痛头胀、血压升高、耳鸣目赤、吐血、嗳气等,多因大怒暴怒令肝气横逆;“气缓”是全身松懈软瘫无力,多因狂喜狂笑不解,令心神涣散;“气消”是抵抗力下降、少气无力,多因悲伤过度持续不解消耗肺气;“气下”是二便失禁,多因心怀恐惧持续不解伤及肾脏封藏之功能;’“气乱”是惊慌失措、方寸大乱,多因突如其来的过度惊吓伤及心肾;“气结”是胸闷腹胀、不思饮食、消化不良,多因过度思虑、殚精竭虑导致脾不运化。 持续不断、过度强烈的情绪对于五脏六腑、经脉气血影响很大,身体迟早会生病。 有十种患者是中医大夫不愿意治疗或者就算治疗效果也不好的: 一不治“纵欲贪淫,不自珍重”。欲望太多,不停地折腾,不知道约束自己。天天抽烟喝酒,周旋应酬,这边吃着降压药、降脂药、降血糖药,那边该干啥干啥。 二不治“窘苦拘囚,无潇洒之趣”。没有爱好、缺乏情趣、没有朋友、索然寡味,全部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身体哪怕有针尖大的问题,也会让他感觉到斗大的病痛。 三不治“怨天尤人,广生烦恼”。这种人总是生活在不满和抱怨中,只知道责怪别人,不知道反省自己。 四不治“今日预愁明日,一年常计百年”。太操心,心思重,胆量小,又敏感,经常处于焦虑不安中。 五不治“室人噪聒,耳目尽成荆棘”。周围朋友个个消息灵通,不是长舌妇,就是搅屎棍。蜚短流长,捕风捉影,搬弄是非,煽风点火,由耳乱心,难以平静。要知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这是人的天性本能,就是我们的生活。你说别人或者别人说你,只要没有听见,互相之间并不形成伤害。被人嚼舌头、一传话,那就不得了,从此结怨生仇。耳根不清净,心绪很难平静。 六不治“听信师巫祷赛,广行杀戮”。“信巫不信医”的人,中医历来是不治的。以前中医对刽子手和屠夫的病也不愿意治,因为他们杀气太重。 七不治“寝兴不适,饮食无度”。生活不规律,饮食无度,现代年轻人百分之八十都是如此。 八不治“讳疾忌医,使虚实寒热妄投”。对医生不说实话,吃亏的是自己。如果是经验丰富的老医生,你骗不了他。他知道你在说谎,也不会戳穿你,依旧按自己的经验来开药,这样问题还不大;如果是经验不足的医生,就有可能判断失误,结果害了你自己。 九不治“多服汤药而涤荡肠胃,元气渐耗”。是药三分毒,经常乱吃药,容易导致元气消耗。我有一个亲戚,是工程师,工作非常严谨认真有条理,出生于典型的长寿家族,父母长寿,兄弟姊妹四个,全部健在,最小的已经八十多岁,而且还能相互走动。他退休后,生活也很有规律,起居、三餐、二便按时按点,每次例行体检除了有白内障,其他各项指标都很好。两年前,由于年事渐高,大便稍显费力,不能按时按点,这对于一个一辈子生活规律的高级工程师来讲简直是不能忍受。他开始喝酸奶,吃番薯、芭蕉,情况有所改善。但是,他觉得还是没有当年大便规律畅快的利索劲儿。于是就自己去买通便药吃,这下大便畅通到拉稀。家人劝他,他完全不听,说是忍受不了大便不规律、不畅通。就这样,两年下来,面色、听力、思维、腰腿活动能力快速下降,还发生过多次晕厥。每当我劝阻他不要乱吃通便药,年纪大了大便稍显费力无需太紧张的时候,心里就想,他多亏是出生于长寿家族,身体的本钱很好,要是一般老人,像他这种吃法早就不行了。现在很多人长期服用通便排毒的保健品,实在不可取。 十不治“以死为苦,与六亲眷属常生难割舍之想”。把死生之事看得太重。宗教就是想解决这种困扰,让人看透生死。 “十不治”里,有七种是神不调,其余也是不良心态指导下的行为,比如“寝兴不适,饮食无度”。可见,如果不注重养神,不安抚好自己的内心,一切养生方法都是瞎掰,一切灵丹妙药都是徒劳。 P13-18 后记 我们说“一样米吃出百样人”,生命是异彩纷呈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体特点,各有自己的精彩和无奈。把体质分为八种,平和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气郁体质、痰湿体质、瘀血体质、湿热体质和阴虚体质,这种分法让人感觉泾渭分明,这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人的认知规律,却不太符合成人体质复杂性的现实。我一直强调,体质是混合兼加的,尤其是进入到生育期以后,年龄越大,体质就越复杂。体质养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大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方法。还有,体质养生的重点在于预防体质的易感病,防患于未然,有意识地预防这些病。另外,养生不是吃这喝那,掐这按那,不能这不能那,要这样要那样。当体质发生偏颇的时候,比方说寒性体质最近更寒了,热性体质最近明显上火了,这个时候回过头来想想,我讲的内容或许对你会有所帮助。 养生一定要有德相托。一个是同理心,一个是中庸心,这就是德。有德相托的人一定不会过分地去用一些不自然的养生方法,人活着一定要自然。如果养生方法不自然,它就不是生命常态所需要的,这种方法不要也罢。 体质分形、神两个大部分。性格、情绪(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质转化趋势,是体质变化一个不容忽视的操盘手。尤其是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疾病谱有了极大的变化,到了一定年龄以后,许多疾病实际上就是性格、情绪在躯体上留下的深深烙印。适度畅通的七情有助于气机升降出入;郁结过度的七情扰乱气机的升降出入。好人做好事,如果纠结,也不会长寿;坏人做坏事,如果不纠结,也可能长寿。养生就是去纠结、展拧巴、舒憋屈,人只能自己救自己。不论什么体质,只要拥有相对良好的性格心态,体质就是生命最好的载体,扬长避短,就会获得良好的生命体验。不论什么体质,哪怕有很好的遗传背景,先天条件不错,如果性格心态长期处于纠结、拧巴、憋屈的状态,再好的体质也会优势丧失殆尽,陷入不好的生命体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