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紧紧抓住“巧选角度构思作文”这一关键点,从“角度求奇”、“思路求巧”、“见解求新”、“思考求深”、“境界求高”五个方面,分析12年来全国108篇高考优秀作文,整理为32个构思组合和54个作文比较组合,以此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
本书适合高中生使用,尤其适用于高考前作文强化训练。
本书系中央教科所重点科研课题“作文个性化研究”子课题成果,紧紧抓住高中作文“巧选角度构思作文”这一关键点,按照“角度求奇”“思路求巧”“见解求新”“思考求深”“境界求高”五方面,从11年来全国各省区高考优秀作文(不少是满分作文)中精选出108篇极有特色的佳作,用相类构思成组的独特样式梳理成32个构思组合和54个作文比较组合,积极关注写作文必先认真审读作文试题的习惯,前配高考作文试题回放,紧随优秀作文,后附构思点评,聚焦展示优秀作文构思角度,以此提挈作文写作思维训练。
本书由教育部中小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刘锡庆先生作序,附录一汇总1999年~2010年高考作文试题,附录二收录2008年江苏省高考作文命题者、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骆冬青先生《骆冬青博士解析满分作文精蕴》一文。
1 角度求奇——切入的角度决定文章的妙度
构思组合一 变换视角《一颗心的抉择》《我就是戈多》
构思组合二 故事新编《当他逝去的时候》《刺秦》
构思组合三 弱势视角《怀想天空》《与你为邻》等
构思组合四 心灵视角《父亲,我爱你!》《给父亲的情书》等
构思组合五 物的视角《无字碑歌》《好奇心》等
构思组合六 声音视角《我想握住你的手》《他们》
构思组合七 网络视角《把“意见”刻录成光盘》等
构思组合八 课文视角《哀痛者幸福者》《(后庭花)的自述》
2 思路求巧——构思的巧度决定文章的亮度
构思组合一 人物组材《人与路》《三国之“脸”说》等
构思组合二 演绎诗文《人与路》《“精神的三间小屋”》等
构思组合三 解析汉字《说“安”》《“三”的奇遇》等
构思组合四 比较《双城记》等
构思组合五 联想《执子与通子》等
构思组合六 想象《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等
3 见解求新——见解的新度决定文章的精度
构思组合一 褒贬与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等
构思组合二 精解经典《<红楼梦>之我见》《宝钗鸣冤》等
构思组合三 纵向深思《不看续集》《这也是一种危机》
构思组合四 理性追思《变味的善良》《这也是一种承诺》
构思组合五 逆向反思《莫让“真理”蒙蔽了你的双眼》等
构思组合六 辩证分析《亲力亲为与运筹帷幄》等
4 思考求深——思考的深度决定文章的力度
构思组合一 层层析理《这也是一种问题》等
构思组合二 究因溯果《我爱唐装》《我与真善美诗意栖居》
构思组合三 诘问警醒《魂兮归来》《捍卫汉语》等
构思组合四 批驳否定《不要说你是好心》等
构思组合五 情理交融《自嘲》《肩膀》等
构思组合六 正话反说《谏父亲三思疏》《谏屈原书》
5 境界求高——境界的高度决定文章的气度
构思组合一 思想生命《必须跨过这道坎》《难题》
构思组合二 参悟人生《愿景》《珍珑》
构思组合三 历史视野《立马吴山第一峰》《角色转换之间》
构思组合四 地域视野《北京的符号》《西安的无奈》等
构思组合五 文化视野《文化之殇十年祭》《祭艺术》等
构思组合六 国际视野《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等
附录一 1999年-2010年高考作文试题汇总
附录二 骆冬青博士解析满分作文精蕴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