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故事的主人公一般有名有姓,其中有的是历史上知名的人物,事件发生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有的还涉及国家民族的重大事件;而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的结果也常与某些历史、地理现象及社会风习相附会,因而往往给人以它是真实历史的错觉。
本书主要收录了《神女峰的传说》、《黑龙江的传说》、《西湖三潭印月的传说》、《罗布泊的传说》、《华山的传说》、《五指山的传说》等数十则民间传说,供读者朋友们欣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传说/中国民间文学经典文库 |
分类 | |
作者 | 凤仪 |
出版社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故事的主人公一般有名有姓,其中有的是历史上知名的人物,事件发生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有的还涉及国家民族的重大事件;而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的结果也常与某些历史、地理现象及社会风习相附会,因而往往给人以它是真实历史的错觉。 本书主要收录了《神女峰的传说》、《黑龙江的传说》、《西湖三潭印月的传说》、《罗布泊的传说》、《华山的传说》、《五指山的传说》等数十则民间传说,供读者朋友们欣赏。 内容推荐 传说是口头文学的一种形式,与神话、笑话、史诗、说唱、民谣等并为民间文学的样式,并为书面文学提供了素材,同时也为后世传说的渊薮。 本书主要收录了《庐山的传说》、《白云峰的传说》、《多雄拉山的传说》、《香山红叶的传说》、《莫干山的传说》、《仙人洞的传说》、《龙门石窟的传说》、《雅鲁藏布江的传说》、《金沙江和玉龙山的传说》、《鉴湖宝镜的传说》、《广东九龙泉的传说》、《晋祠难老泉的传说》等数十则民间传说,供读者朋友们欣赏。 目录 阅读时代的口头经典 庐山的传说 黄山的传说 白云峰的传说 蛾眉山的传说 华山的传说 崂山的传说 多雄拉山的传说 鼓山的传说 岷江的传说 茅山的传说 香山红叶的传说 六盘山的传说 贺兰山的传说 鸡公山的传说 五指山的传说 九马面山的传说 莫干山的传说 张家界的传说 慕士塔格山的传说 鹿回头的传说 七星岩的传说 仙人洞的传说 白龙洞的传说 龙门石窟的传说 神女峰的传说 石林的传说 蛇岛的传说 淮河的传说 黑龙江的传说 松花江的传说 塔里木河的传说 雅鲁藏布江的传说 镜泊湖的传说 西湖三潭印月的传说 金沙江和玉龙山的传说 黄果树瀑布的传说 陆家嘴的传说 西沙群岛的传说 博斯腾湖的传说 罗布泊的传说 鉴湖宝镜的传说 洱海的传说 日月潭的传说 蝴蝶泉的传说 广东九龙泉的传说 苏州憨憨泉的传说 彩虹泉的传说 青海骆驼泉的传说 晋祠难老泉的传说 少林寺的传说 悬空寺的传说 试读章节 华山的传说 华山的西峰顶上,有一块裂成三段的巨石,叫斧劈石。旁边还竖着一把七尺多高的月牙铁斧。传说这是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 沉香的母亲三圣母,是玉皇大帝的三女儿。有一年,在壬母娘娘的蟠桃盛会上,三圣母和金童相对着笑了一笑。这一笑让众位神仙看在眼里,玉皇大帝立即把三圣母贬到华岳庙的雪映宫去,把金童也打下了凡问。 金童下凡以后;投胎到一个姓刘的家里,取名刘玺。有一年,刘玺上京赶考,路过华岳庙,听说三圣母很是灵验,就来到雪映宫求签问卦。恰巧这天三圣母上东海龙宫赴宴去了,刘玺一连抽了三签都是空签,不由得心里恼恨,就提笔在粉墙上留下了一首诗:“刘玺提笔怒满腔,怒怨圣母三娘娘。连抽三签无灵验,枉受香烟在北方。”写罢扬长而去。 三圣母回宫以后,看见墙上的题诗,又羞又气,心想:哪个大胆的狂生,竟这般无礼,于是降下狂风暴雨,霹雳闪电,赶来击打刘玺。刘玺这时正走在荒郊野外,倾盆大雨下来,打得他前栽后仰,浑身泥泞,跌倒在地上。三圣母在电光下看见刘玺生得相貌不凡,生了爱慕之心,遂收了风雷雨电,请月老为媒,在荒郊化了一座“代仙庄”,与刘玺配成了夫妻。他们恩恩爱爱,过了百天,刘玺上京去赶考,三圣母身怀有孕了。 这件事被住在半山腰“水帘洞”里的孙猴子知道了。有一天,二郎神杨戬在山上吃桃子。二郎神吃完一个桃,顺手便把桃核撂在山下。孙猴子就蹲在“水帘洞”口上。二郎神撂下一个桃核,他就捡起来嗍一嗍,一共捡了七十二个桃核儿。这时杨戬已经吃到最后两个桃子,忽然发觉孙猴子捡他的桃核儿吃,就不往下撂了。据说杨戬有七十四变,孙猴子只有七十二变,就因为孙猴子少吃了两个桃核儿。孙猴子等了半天,不见二郎神往下撂桃核,心里扫兴,就讥笑二郎神说:“你妹子都嫁了凡人了,你还在这里吃桃子哩!” 二郎神听了大怒,说:“你胡说!” 孙猴子笑道:“你快当舅舅了!哈哈哈……” 二郎神一听,气可大了,当下就把三圣母压到华山西峰顶的山石下了。 刘玺上京赶考高中,做了洛州知府。三圣母在石峰下生了一子,取名沉香。她撕下衣襟,咬破手指,写了一封血书,把沉香包好,让丫头灵芝送到洛州。沉香长大后到学堂读书。一天,秦国舅的儿子秦官保讥笑沉香是没娘的孩子,沉香一气之下,失手打死秦官保,闯下了大祸。沉香回家向父亲追问他娘。刘玺这才将真情告诉沉香,让沉香逃出洛州,去华山寻找亲生母亲。 沉香逃到华山脚下,遇见锄草浇花的霹雳大仙。霹雳大仙留沉香住在山下的石洞里,收他为徒弟,每天教沉香练习武艺,一心助他早日救出三圣母。 一天,霹雳大仙上山采药。沉香练完武艺,信步走进石洞深处,看见石板上放有许多面牛面虎,他正觉腹中饥饿,就吃了面牛面虎。沉香继续往里走,又看见许多仙桃仙果,又拿起来吃了不少。一刹那间,他忽然觉得浑身发热,力大无比。这时候师傅回来了,对沉香说:“现在你可以救母亲去了!”师傅又赠给他一把月牙斧。沉香接过月牙斧,只见上面刻着:“斧是开山斧,连把七尺五,赠予小沉香,劈山去救母!”沉香辞别师傅,握着月牙斧奔上了华山。 沉香上了山到处寻找,找不着母亲在哪里,心里着急,只好放开嗓子大声呼叫:“母亲……” “儿啊……”好像听见后山有叫儿的声音。沉香连忙跑到后山,再喊一声:“母亲——”“儿啊——”又听见唤儿的声音在前山答应呢!沉香转到最高的落雁峰(南峰)顶上再叫“母亲——”“儿啊——”只听见满山都是娘的声音。 沉香着急地从东山跑到西山,从前山跑到后山。东山叫,西山应;前山叫,后山应。,满山都是娘的声音。到哪里去寻母亲呢?沉香无奈:忍不住大哭起来,直哭得天昏地暗,遍山的松树花草都发出“呜呜”的悲声。这哭声感动了山神,山神告诉沉香说:“你母亲在西峰顶上压着呢!不过要救你母亲,必须去找你舅二郎神杨戬,要来开山的钥匙才行。那二郎神的武艺高强。,又有鹰犬相随,不好对付。我给你三颗药丸,那圆的能治二郎神的刀;椭圆的能治二郎神的犬;长的专治二郎神的鹰。你拿上去找二郎神杨戬,见机行事!” 沉香擦擦眼泪,收好药丸,谢过山神,去寻杨戬。 沉香寻到南天门,找着杨戬,拜见舅舅,杨戬不理;沉香要开山钥匙,杨戬不给;二人没说几句就打起来了,打了几十回合,不分胜败。后来沉香有些招架不住,眼看二郎那三尖两刃刀迎面砍来,沉香连忙把那圆药丸朝刀上一甩,只见那刀一下就软了,像面条一样提不起来啦!二郎神一回身放出了哮天犬,沉香赶紧把那椭圆形的药丸扔过去,哮天犬张嘴一接,它的嘴就给粘住了。二郎神一看,连忙放出他的鹰。这神鹰翅膀一张,遮天盖地,尖勾利齿向沉香头顶扑来。沉香站稳脚步,把最后那个长形药丸向神鹰扔去。这一扔把神鹰的利齿给卡住了,两扇翅膀也悬在半空里,飞不起来了。杨戬只好认输,把开山钥匙给了沉香。 沉香拿到钥匙,急忙打开西峰的山门,一口气奔上山顶,高声喊道:“母亲——” “儿啊,娘在这里!”果然听见三圣母在山石下面答应。沉香抡起月牙斧,使尽全身力气,朝峰顶猛劈下去。只听轰隆隆一声巨响,电闪雷鸣,山摇地动,峰顶裂开一道二尺宽的缝子,三圣母从裂缝中走了出来,和沉香一同返回天宫去了。 后来,刘玺也来到华山,寻找三圣母和沉香,可是没有找到,他就在华山毛女洞对面山上的一个石洞里隐居起来。刘玺隐居的地方就叫“刘玺台”。沉香大哭的那个山峰,后来就叫“孝子峰”了。P16-19 序言 进入现代信息社会的中回和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时代变迁和文化变迁。文本、图像、视频、数字、数据成为这个时代传播与传媒的主角。这个时代甚至成为眼球经济时代,成为读书、读图、读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那些千百万年传承下来的口耳相传、口口相诵、口头传播、口语讲述的口头文学该是怎样的命运和怎样的前途呢? 毫无疑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种重要而独特的形态的口头遗产,在传播方式不变、传统社会急转而为现代社会的时代,是无可避免地要成为急速消亡的遗产,会讲说的文化传承人一代代消亡,可讲说的文化环境已面目全非,此种遗产必然“无可奈何花落去”。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甚至在全球开展了从民间文学保护出发直至最终形成完善的、体系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抢救濒危”是此一遗产保护运动的重要立场。 但是,为什么要抢救濒危遗产,如何抢救濒危遗产呢?我想,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抢救濒危遗产,表明此种遗产的消亡对人类将是巨大的文化损失。值得抢救的遗产(而不是任其自生自灭),它必然或经研究后认定有重要价值,一旦毁灭或消亡则令人类追海莫及(有史以来,这样的教训比比皆是)。二是抢救濒危遗产,则此一遗产当有可抢救性,有可抢救的方法,有可抢救的经验,有可抢救的出路与结果。 口头遗产的经典之作或代表性作品,在今天这样一个阅读的时代,是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继承的。口语性口头性文学,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就在陆续地、零星地被记录并通过文字传播与传世。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中国诗经、德国童话、俄罗斯民间故事等等,无不成就文学史上的经典文本。近60年来,中国民间文学得到全面搜集、整理出版,它们被记录下来,数量惊人,异彩纷呈。优秀的口头文学记录应该是有传神般的口语化特色,娓娓道来,可读也可说,它有一种作家、书面、文字作品所缺乏的生动、形象、古朴,百读不厌,百听不烦。在阅读时代,以阅读方式接近传统口头文学,虽然丢失了许多讲述的风格与技巧,缺失了现场的互动与绘声绘色的表演和声音的色彩,但它依然带给我们“讲述”的欢悦,带给我们口语中天然杂陈的乡土气息、生活气息,使我们的生命与生长扎根在深广的地脉地气之中。阅读口头文学,也使口头文学获得了永生。从口头转入书面,口头遗产传之后世的方式变了,但却成为永远和永久的存在。同时,我们还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将永远存在的事实:儿童是在口语中成长和逐渐长大的,儿童的生命过程和文化历程,人类文化的习得,无论是从群体的人类史看还是从个体的生命史看,都有漫长的口语期。讲古、说书、白话、传说,就永远会在长幼之间互动并且不可或缺。经典的口头文学文本,将为人类的生生不息的口语期提供讲述的范本。即使我们已然进化(或退化)到阅读耐代,即使我们丢失了讲述的天性和天分,即使我们中断了传统的讲说方式,我们也可以借经典的口头文本再造或复原原始讲述,并借此满足儿童听讲的好奇心和听讲的本能和天性。 所以阅读时代的口头经典的一个最大的功能,我以为就是完成、更新和实现口头文学最基本、最原生、最崇高、最伟大的功能一保障和满足儿童与生俱来的听讲欲望;并在此种原始的文化本能满足中传递、传播、传承人类的想象和幻想,以及远古的根源、祖先的教诲、历史的信息和生活的智慧等等。从这样的立场和观点出发,我认为不断为少年儿童遴选口头经典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此中有深意焉。也因此,我也要推崇和推荐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中国民间文学经典文库》选读丛书。这个新的选本,规模虽不大,但却正适宜于儿童自己阅读,儿童和家长互动式阅讲,也适宜各种年龄的读者品味民间文化的独特韵味。 在阅读中切近口头文学的文化空间,在阅读中再造口头语境,在阅读中复活有声有色的口耳相传的讲述场景,并且因此观固和延续人类文化传承的一种独特机制和独特样式,这是阅读时代口头经典的一个重要价值与意义。 是以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