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梦境烟尘(张宗子自选集)/世界华人文库
分类
作者 张宗子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梦境烟尘》是张宗子的散文作品自选集。本书共分五卷,其中包括:《长城和广场》、《地铁、风雪和城市》、《女歌手和作家》、《纽约郊区的葬礼》、《暖洋洋的德彪西》、《浪迹天涯》、《我现在怀念的》、《世界和个人》、《怀梦草》、《十寓言》等优秀的经典散文作品。

内容推荐

《梦境烟尘》是作家张宗子的散文作品自选集。“选在这里的文字,分为五辑。第一部分是比较抒情的散文。第二部分和读书有关,但《书时光》中较长的读书笔记,没有选录,改取几篇比较感性的,包括我翻译的《殡葬人手记》的序言。第三部分偏重纪事和回忆,也有幻想的申述。《开花般的瞻望》中的两百篇短文,绝大多数作于2006年,因篇幅异常,不像前三个部分,是各本书打散,按照写作年代罗列,单独编为第四卷。最后收入的《十寓言》,曾刊登于海南《天涯》杂志2006年第2期,大约是此前一年或两年写的,未收入已出或将出的集子。我一直希望写出一本《寓言和传奇》,可惜几年过去,还只寥寥数篇。”

《梦境烟尘》是一本抒情散文书籍。

目录

卷一

 长城和广场

 算命

 旧茶

 偶然一梦

 时问与花

 北京的馄饨

 地铁、风雪和城市

 “一斤染”的悲哀

 垂钓于时间之河

 菊花之墙

 最后的十一月

 将进酒

 风景中的树

 一杯茶

卷二

 女歌手和作家

 秋山图

 高更的自画像

 爱情女神

 告别天空

 苏轼的黄州寒食

 两个人的死亡

 镜中骷髅和巫婆的眼睛

 午夜的星尘梦影

 《柳南随笔》中的钱谦益

 墓园和诗人

 楚狂接舆

 月光下的天堂之门

 《空杯》序

卷三

 纽约郊区的葬礼

 错误

 梦雨

 吃石榴

 从前的东西

 画家老汪

 蚊子

 庭院

 家

 关于纽约的几个片断

 一辣解千愁

 满目山河

卷四

 暖洋洋的德彪西

 小糊涂仙

 夏夜

 浪迹天涯

 车站

 获救的鱼

 猫

 花与书

 沉闷

 春天的联合国

 看镜有感

 愉悦的香艳

 生命的过程

 此心安处

 我现在怀念的

 世界和个人

 怀梦草

 纳凉

 轮回

 窗外

卷五

 十寓言

试读章节

一、长城

想到长城,不能不想到长城时代的中国。在一些西方人的心目中,建造长城和刚刚拥有长城时的中国,是一段最值得诠释的历史。这些诠释多少带有神话的意味,甚或因为无知而愈显美丽和神奇。这很符合他们善思辨的天性,和历史只有在作为寓言时才更具有意义的观念。

卡夫卡描述的大秦帝国,因为幅员过于广大,中枢的命令往往需要几个月或几年方可送达遥远的边陲,或者根本就无法送达。而皇帝获得的地方情报,也都是陈年旧事。他即位十年后,随手打开一封臣属小邦的加急国书,发现那是对他父亲不幸驾崩的唁文。这还不足为奇。当最后一个新郡着手实施他焚书的律令时,汉家的天子已决定独尊儒术了。

徘徊在书的迷宫里的博尔赫斯认为,始皇帝的焚书是要实现一个宏愿:过去的历史必须消灭,他要成为历史的开端,在他之前没有历史。不过博尔赫斯也假设,母亲的淫荡使秦始皇难以承受羞辱,他焚毁一切历史的记录,是想借此掩饰他对母亲那段秽史的遗弃。

至于长城,博尔赫斯说,它本身也许并不重要,始皇帝只是以此来惩罚那些厚古薄今之徒。万里长城正像古代本身一样庞大而无用,与其让他们浸淫于汗漫的历代经典,不如让他们从事修筑长城这一同样无意义的工程。

长城注定是要受到诅咒的。但诅咒者显然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长城正是他们亲手完成的。为了烧出方厚不裂的青砖,为了克服翻山越岭的运输困难,为了设计出最直接的延伸路线,为了每一个烽火台和关隘,他们耗干了本来会用于“皓首穷一经”的智慧。诅咒固然可以发泄一时的愤怒,更不妨舌底翻出一个孟姜女来哭倒长城八百里。然而裹在臭鱼堆里的秦始皇,早把长城忘到金铜仙人指向的碧霞宫外去了。他有的是更坚实的回忆。长城只是他的一场小小游戏。从高高在上的御辇上,俯瞰平时万般傲慢的儒士们为这虚幻的工程历尽喜怒哀乐,他觉得好笑。他觉得他们正如被锁在链上的群猴,虽然漂亮的筋斗会博得掌声和恩赐,暂时满足了一点虚荣,因此错误地认为所谓羞辱不过是固执和偏激之心的臆想,更因此安于现实并企图加以粉饰,但终究是在他人的玩弄之中。

可是对于他们,长城乃是唯一的事业。没有长城,他们就会丧失在历史中的存在。这个可诅咒的奇迹是他们自己的创造,没有哪个创造者愿意抹杀自己的杰作,从而否定自己的劳动,更何况他们没有机会从头再来。

带来的痛苦是他们的自尊。爱上长城并不难,因为如果客观地评判,长城完全称得上是一相旷世伟业。在它面前,殷商的宫阙,两周的池馆,全都黯然失色了。建造长城的人完全可以为长城骄傲,问题在于他们一旦伤损便难以愈合的自尊。千百年来,自尊已成为他们生命的价值,成为他们掩饰软弱的面具,成为他们苟且偷生的信念,他们接受或拒绝一种事物,皆以自尊为准则。长城固然伟大,却不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是他们屈服于权力的结果。枷锁之下,自尊何在?创造成了奴役,事业成了耻辱。

这场冲突并非不可以解决。有时候,自尊是一点点暗示便可满足的。万乘之尊的始皇帝,哪怕只说一个“请”字呢,连握发吐脯都不须,长城不就成了双方合作的美好结晶吗?过去的一切尽可原谅,死者已矣,坟典尘灰,长城可以代替这一切。新月下的长城,苍翠如碧玉,明净如水晶,温润如琥珀,坚固如金刚,柔婉如匹练,光滑如琉璃,清纯如处子,当得起一切赞美,值得歌之咏之舞之蹈之。

我想,如果不是中道崩殂,秦始皇也许会一纸诏令,恢复他们的儒土身份,取消过去加给他们的罪名。对于不幸地被坑、被绞、被斩、被烹、被枭首、被弃市、被五马分尸的死者,微微表示些体恤之意。这对于皇帝来说简直算不上什么,相比之下,他是更大度一些,生杀予夺,本来就是他的天赋权力。况且在长城之事上,他向无与人争胜之心,长城只是他一场小小的游戏罢了,怎么能和他当年决浮云、扫六合、书同文、车通轨的千秋勋业相比呢!

然而这么一来,长城的历史形象就完全变了。它会被说成是一个升平时代君明臣贤、上下同心的标志。披麻戴孝的孟姜女仍会出现在舞台上,不过这一次,她是为继承先夫遗志,誓为长城添砖加瓦来的。

二、广场

我从来不在夜里去俯瞰广场,为此我得拿出毅力在每一次室内踱步时不走到窗前。新换的窗帘很厚,很旧,而且不再有任何花鸟或帆船的图案。它是蓝色的,正是我们这个季节的颜色,因此没有理由埋怨它单调。对于广场,我了解得太多,如果你不见笑,我甚至会说我对它曾经有过历史性的沉思(千万不要以为我是在说脏话,在某个时期它是绅士们的忌口,而我早已声名狼藉,不再也没必要计较什么了),有过想象和考证,以及由这个矛盾体生出的对结局的假设。我熟悉广场的每一块被脚步磨光的石板(因坏损而被更换的不算),每一栋装饰性建筑物上的雕纹(因意义模糊而被重新定义的不算),知道在不同角度的日光照射下,广场上的一切静物和动物会投下什么样的影子。我曾经从一连几天的投影中看出一个连续的故事,但我不敢相信(我的神经衰弱和善于臆想是众所周知的)。

长夜漫漫。与广场隔绝的房间,出奇的小,因此镜子显得大而畸形。我的踱步依然很持久,而且难得地保持着它的不带功利性。可是有人说我这是离魂,唐朝这样的案例已有多起,算不得神秘,说我真正的灵魂已到了千山万水之外。譬如说纽约,那个有点喧闹而且有时喜欢复制城市的美国小岛。

一个岛足够让人想象了,一个人也是如此,何况还有我们常讷讷地不能出口的——历史。

我不愿使用太瑰奇的比喻,这会加重我的呓语症。可是多年前我戴着耳机听到(或自以为听到了)某个消息时,我泪流满脸。此后几天,我在阳光灿烂的街头公园果坐过久而变成了一团阴影。有人把槐树在那个盛夏毫无理由的落叶归罪于我,纯粹出于尢知。

镜子还在和我玩名词的游戏,在这个迷宫里我陷得太深,逻辑思维和百科全书早已失去了凭借作用。我孤军奋战。

这就像在沙漠里(如此陈腐的比喻既是我的初衷,也是我的想象力在事实面前不可避免地退化的标志),唯一的一壶水是用来浇灌灵根仙苗(一棵草而已,不是什么哲学或主义)呢,还是解我自己的渴?

选择会破坏已有的平衡,尽管离死还有很长的路。

我坐下来写信。我说,在最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辞而别。你抛家傍路并无理由,仅仅是好奇,甚至是赌气。你是那棵把自己的根拔出来以图飞行的橡树。你寻找一个叫橡树园的地方。可是你不喜欢街,你担心在所有街的尽头或中断之处,会出现一个叫广场的东西。

广场就是空白。

能有空白是叫人窒息难忍的么?P2-5

序言

我的散文和随笔,已经汇集出版的,有四种,就是《垂钓于时间之河》、《书时光》、《空杯》和《开花般的瞻望》。其中《垂钓》一书,收录自一九九一至二000这十年间的作品,后面三本,按读书随笔、散文和小品分类编成,写作时间大体一致,是在二000至二00七年间。一九九一年前的文字,数量很多,内容杂乱,尚无余兴去整理。以后若起思旧之情,也许可以拿来消磨时光。一九九一年至二00七年间,未编入书中的杂稿也很多,需要修改润色。也有未完成的,如读全唐诗札记之类。还有一些,记在卡片上,尚未变成打字稿。安徽大学出版社今年一月出《垂钓》修订版时,我趁机在积存的旧稿中找出一些,换下原版中若干不太满意的文章。二D0七年后所作,则另有编集,不久或将面世。

作品分类似为编辑所必需,而我则一向头疼。过去习惯的散文随笔二分法,主要是为了出版方便。我写作随意,有话即说,不太顾及叙说的体裁。思维方式又是闲散惯了的,腾挪转折无迹可寻。散文中免不了谈书,而谈书的文字常有相当篇幅的闲笔,甚或在论说时转入往事的追怀。老版《垂钓》中曾有一篇《我们时代的生活》。副题是《拟侦探小说的杂感》,以改写的侦探故事,作感世讽世的杂文,可见我这方面的放纵。《旧茶》是我写过的最长的一篇散文,收入《空杯》时因为排版的关系,被当作一组文章。因此有人质疑,某些篇章丛残小语,难以成立。其实它的带标题的十五小节都是一篇散文的一部分,不能独立成篇。其中有意加入了书信、诗和诗注、翻译的微型小说以及梦和寓言,是想突破传统的限制。初稿篇幅三万字,后来删去多节。删去的部分,有的扩充为另外的文章,有的则辗转丢失了。这次收入,文字上作了少许修改。

作者看自己的文章,偏颇难免。用力甚多的,可能显得笨拙;寄托遥深的,未必能打动他人;信笔一挥的,或能天然风趣;摆好姿势预备大显身手的,结果自暴己短。而且我个人的经验是,一个题目,哪怕已胸有成竹,下笔时的情绪和精力状态,会影响即时的思路。那些看起来神采飞扬的片段,全拜一时灵感之赐。文章之好坏,何能由Jk?甚至连写多长,写成什么样子,事前也未必预料得到。比如《错误》一文,原是打算给某家杂志做专栏短文的,该是八九百字的规模。但一写,就写成好几千字。又有几次,找到很好的题目,内容积累多年,当有可观,然而勉力写出,却不堪卒读,至今仍塞在不知哪个纸箱的角落。理想的写作是愉快的写作,没有杂念的写作。那时全部世界在你眼前,江山满目,云烟满纸,需要什么,拈来就是。然而人生多艰,世事难定,时间的自由,处境的舒适,身心的完全放松,至为难得。

选在这里的文字,分为五辑。第一部分是比较抒情的散文,第二部分和读书有关,但《书时光》中较长的读书笔记,没有选录,改取几篇比较感性的,包括我翻译的《殡葬人手记》的序言。第三部分偏重纪事和回忆,也有幻想的申述。《开花般的瞻望》中的两百篇短文,绝大多数作于2006年,因篇幅特别短小,不像前三个部分,是各本书打散,按照写作年代罗列,而是选出若干篇,单独编为第四卷。最后收入的《十寓言》,曾发表于《天涯》杂志2006年第2期,大约是此前一年或两年写的,未收入已出或将出的集子。我一直希望写一本《寓言和传奇》,可惜几年过去,还只寥寥数篇。

一个人写作数十年,如能留下一册十几万文字,是莫大的幸运。选集需要他人的“圣裁”,自选大约是靠不住的,除了从中窥知一点作者本人的好恶。好在自己的路还很长,将来从十种或二十种集子中再挑出同样数量的文字,质量肯定会更如人意。《诗品》引谢混之言论潘岳和陆机:“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沙拣金,往往见宝。”事实上,无处不佳的作者是不会有的,杜诗总体质量极高,那是因为删汰之严,比如早期作品,留存者百中无一。做到陆机那样,克以涓埃报读者盛情,也就等于韩愈梦吞丹篆了。

书评(媒体评论)

写作不仅是谈人说物和破愁解闷,更重要的,写作是人对他所存身的世界的回应。包括赞美和感激,也包括鄙夷和反抗。套用笛卡尔的话,写作乃是写作者存在的方式,甚至就是存在本身。好文章给人带来情绪和智慧的双重愉悦,在一个世事混乱的时代,尤其如此。作为读者,我们这样要求别人;作为作者,也如此自勉。——张宗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8: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