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娱乐大亨邵逸夫/中国企业家精神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窦应泰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百岁老人邵逸夫经历了电影不同时代的演变,目睹了中国电影的成长与兴衰,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见证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全部历史,造就了成龙、周润发、梁朝伟这样的天王巨星;他建造了亚洲最大的电影拍摄基地,掌握着全球最大的中文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总之,邵逸夫一手打造了香港的影视王国,他那跌宕起伏的人生传奇让世人感佩不已。《娱乐大亨邵逸夫》生动地讲述了邵氏公司及其电影的发展。本书由窦应泰著。

内容推荐

《娱乐大亨邵逸夫》生动地讲述了邵氏公司及其电影的发展。百岁老人邵逸夫经历了电影小同时代的演变,目睹了中国电影的成长与兴衰,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见证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全部历史,造就了成龙、周润发、梁朝伟这样的天王巨星;他建造了亚洲最大的电影拍摄基地,掌握着全球最大的中文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总之,邵逸夫一手打造了香港的影视王国,他那跌宕起伏的人生传奇让世人感佩不已。《娱乐大亨邵逸夫》由窦应泰著。

目录

为中国企业家精神喝彩

策划人语

序章

第一章 邵氏申城起家

1.“锦泰昌”喜事临门

2.染料商的后代

3.邵醉翁与“天一影片公司”

4.第一次拍电影

5.遇上对头周剑云

第二章 初涉南洋遇知音

6.邵逸夫的“电影车”

7.巨商余东璇

8.南洋丽女黄美珍

第三章 新加坡之恋

9.幽会不谈爱情

10.收购新世界娱乐场

11.娇小姐,女商人

12.破译有声电影

第四章 电影,从无声到有声

13.美国之行

14.赴香港促成有声电影

15.邵醉翁交权与“南洋”开张

第五章 大起必有大落时

16.大开新洲先河的婚礼

17.香港之厄

18.3年音讯两茫茫

第六章 一个与邵氏相关的女人出场了

19.初识方逸华

20.身世凄凉感邵君

21.香港,名存实亡的邵氏电影

第七章 再续前缘香江畔

22.清水湾,邵氏再生之地

23.再遇方逸华

第八章 隐身唐楼时的方逸华

24.相思一载打了结

25.英国乐队的客座歌手

第九章 清水湾的崛起

26.敦请李翰祥出山

27.《貂蝉》一炮打响

28.“江山美人”和“香港小姐”

第十章 黄梅调风靡东南亚

29.李翰祥请战

30.长子新加坡遭绑架

第十一章 方逸华,你在哪里?

31.五载沧桑,物是人非

32.陋巷再见旧友,风华已然不再

33.方逸华夜报险情

第十二章 邵氏的“下坡路”

34.邹文怀下台,方逸华出山

35.李小龙旋风

36.方逸华智请李翰祥

第十三章 低潮后的峰回路转

37.从《倾国倾城》到《红楼梦》

38.一场打虎戏,两次拍外景

39.拉斯维加斯婚礼

尾声

40.将军澳,崛起的电视城

41.方逸华:“裁员就是新陈代谢!”

试读章节

1907年秋天的一个傍晚,上海细雨蒙蒙。

正在“锦泰昌颜料行”后宅吃晚饭的大老板邵玉轩,突然听到前门被人拍得“啪啪”山响,心中立刻紧张起来,急忙示意守候餐桌前的女侍说“快去看看,也许太太那边有消息了?”女侍不敢怠慢,马上向前厅跑去了。邵玉轩作为上海滩著名的颜料行老板,已经几天几夜没有合眼了。妻子自从住在静安妇科医院待产以来,始终不曾产下贵子。法国妇科医师已经对邵玉轩再三表示说:“您太太是难产,邵先生,估计这胎要费些周折的。”正因为如此,邵玉轩几天来始终守在那家法国女科医院里,日夜担心妻儿的安危,甚至连商号里的生意也顾不得了。好不容易熬到傍晚时分,他安排了女侍在产房里守候,这才返回家中。邵玉轩准备晚饭以后再到静安妇科医院去看望妻子,没想到竟然有人叩门报信来了。

早在晚清年期,邵玉轩就从他的故乡——浙江宁波镇海郊区的朱家桥镇来到了当时的十里洋场上海。从邵玉轩的祖辈算起,就是朱家桥镇上开了一家颇有信誉的“染行”。当时的镇海十分落后,民间百姓们穿用的衣服,大多都使用棉花织成的棉布缝衣。如若把这些用手工织机织成的棉布变成身上的衣服,当然第一道工序就是用颜料进行漂染。所以,自邵玉轩的祖父那辈上开始,就在朱家桥古镇上操持起漂染生意了。不过,那时的朱家桥镇偏远闭塞,邵家的漂染手艺虽然炉火纯青,人人称道,可是,生意在这临海的小镇上虽然越做越有名气,但是前来漂染的顾客却越来越难以满足染房的需要,每天染房里尽管照单下料,可就是交来漂染的布料寥寥无几,时间久了就会浪费染料而不赚钱。由于顾客稀少,生意也渐渐停滞和衰落下去。等到了邵玉轩这一辈上,他发现其父的漂染名气尽管早已传遍四方,家门口的生意却仍然不景气。后来,他就怂恿家父到杭州和上海去招揽生意。怎奈朱家桥毕竟远离杭城和上海,大有远水难解近渴之势。

邵玉轩18岁那年,第一次随父亲来到上海出售邵家自己研制的漂染颜料。从那时起,他就喜欢上这黄浦江边的海边都市。尽管那时的上海还称不上国际大都会,但上海滩的幢幢高楼巨厦仍然十分诱人。特别是大上海可供漂染业发展的广泛资源,尤给精熟漂染业的邵玉轩以深刻的启发。

“阿爸,如果咱有一天真把锦泰昌分号搬到上海来,那咱们邵家的生意可就不愁无人上门漂染衣料了。”当邵玉轩再次把大胆的想法说出来时,他自己也暗吃一惊,他担心自己的唠叨,会让老父心生烦恼。一个朱家桥小镇的漂染商,怎么敢到这洋人出没的大上海来经营呢?他父亲听了,却哈哈一笑说:“玉轩,可惜我这辈子是来不了上海,因我的年龄大了,还恋着家呢!再说,上海不是有许多漂染行吗?咱们如果搬到上海来,小本生意注定是站不稳脚的。所以,我劝你还是不要想入非非,我想咱们只要守住朱家桥那块宝地,把祖上传下来的漂染手艺长久地继承下去,肯定保你吃穿不愁了,又何必得陇望蜀呀?”

不过,邵玉轩心底萌生的欲望,并没有因为父亲的反对而有丝毫改变。只是他无法在老父健在时实现罢了。邵玉轩29岁那年的冬天,、老父在镇海朱家桥已经故去了三个年头了,他这才实现了10多年前的梦想,不但举家托到了上海,而且很快就在上海一条临靠黄浦江的小街上开起了一家漂染行。当他把“邵氏锦泰昌”旧招牌悬挂在这家铺面不大的漂染行门前时,邵玉轩心里充满了紧张。他当时无法预见这祖传的漂染行在上海经营的吉凶祸福。更不知父亲在世时再三叮嘱他的话是否能够应验“你千万不要离开咱家乡的故土啊,上海滩纵然车多人多j可也不敢保证那些喜欢华服盛妆的人就一定买你的账。玉轩,你要记住,做生意要脚踏实地,可不能好高骛远啊!”

黄浦江潮起潮落,十里洋场日新月异。邵玉轩毕竟是个胸怀大志的商人,他知道做生意如想发大财,永远守着人脉不旺的朱家桥镇肯定是行不通的。至于他在上海能否把生意做到父辈在世时兴隆昌盛的程度,当然要靠他的技术和信誉了。

于是,年轻力壮的邵玉轩就在黄浦江边小街深处开张营业了。最初几年生意清清淡淡,上门要求漂染衣料的顾客寥若晨星。可是几年以后,邵玉轩的“锦泰昌”正如他店铺门楣上的招牌一样,生意越做越锦上添花,越做越安泰昌盛。他懂得愈来愈多客户主动上门,全为他邵家依祖传密方研制的蓝色颜料在发挥作用。尤其让顾客们感念不忘并随时回头上门的原因,还在于邵玉轩漂染行业中言而有信的声誉。多年来他严格恪守的经商原则是,如不把市民送来的衣料漂上五遍,染上三遍,他是坚决不许伙计们把染成深蓝色的衣料送到用户手中的。在所有成品衣料送出店门之前,每块料子都必须经过几道工序的检查,只要邵玉轩发现布料中有半个“花点”,他轻则对发货的伙计严加训责,重则不客气地把伙计当场解雇。正因为邵玉轩把信誉看得至高无上,所以他的“锦泰昌”漂染行才渐渐有做了名气,有了市场和信誉。

如今,他的第六个孩子即将降生。早在一年前的春天,刚来上海时在一条僻街里挂牌的小店“锦泰昌”,已经搬到静安寺附近一条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来。店铺的格局和门脸儿,也比从前排场了许多,不但经营染业,而且他还在店里另设一家颜料局子,专门出售祖传下来的蓝、黑、红三种颜料。如此一来,既能漂染又可经营颜料,让邵家的“锦泰昌”变得愈加兴隆红火,每日上门的顾客更加络绎不绝。

晚饭尚未入口,邵玉轩就接到静安妇科医院的消息,太太马上就要临产。他不敢怠慢,当即坐上一辆人力洋车拐过几条小街,忙不迭再次进了那家法国妇科医院的诊房。邵玉轩尚未进门,就在幽长廊道里听闻一声婴儿降生的啼叫。原来是孩子已经降临人间!邵玉轩三步并做两步,兴冲冲地进了宁谧温馨的产房。原来太太又为他生了一个儿子。邵玉轩当时高兴得有些忘乎所以,连连对产床上的妻子大声叫道:“老六啊,这可是咱们的老六啊!”

邵玉轩当即把六子降生的时间牢牢记在心里:1907年10月4日!

不久,他便为儿子按家中兄弟们的排行,取了个古怪的名字:邵仁楞!若干年以后,被父亲称为“仁楞”的第六个孩子,到了弱冠之年,他本人忽然萌生了更改名号的欲望,于是,邵仁楞在征得父亲邵玉轩的首肯之后,把户口簿上的旧名“邵仁楞”更为“邵逸夫”!邵逸夫的名字开始在上海一家青年会主办的英文中学使用。不过那时的邵逸夫,在人前背后很少人叫他自改的名号,喜欢他的人仍然喊他:“老六!”P8-10

序言

有人提出:数千年来,中国不乏政治家,不乏军事家,不乏文学家,甚至也有一些出类拔萃的科学家;但是,没有多少企业家,没有形成促进经济繁荣的政治环境和文化土壤。这是古代中国经济进步有限、社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个观点是否确当,姑且不论。但它使我们萌发了策划出版“中国企业家精神丛书”的念头,以期为社会各界和商界精英们提供一个思索的平台:中国企业家应该具备的一些什么样的精神品质?中国的商界精英们应该如何定义自己和自己拥有的精神品质?如何看待财富问题?应该如何看待企业家和社会的关系、企业家和国家的关系?对于个人、家庭、朋友、社会,企业家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等等。从哲学上思考和解读这些问题,不仅有利于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钱不是财富,或者说,钱不等同于财富。财富包括钱,更包括精神、个人魅力、创业品质等等。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不乏有钱人,但是有钱人并不都是企业家。有了钱之后怎么办?这是中国的企业家及其继任者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不只关系到自身,还关系到身后;不仅关系到钱的原值,还关系到它的保值增值;不仅是个人的问题,更是家族、社会的问题。

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企业家一代艰苦创业、挣得偌大一份产业不易,企业家二代、三代守住这份家业更难。修身、治家就成为中国商界精英和产业巨子们必须破解的难题。“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能否破除,就像“历史周期律”一样令人生畏!

对于以上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在这里不想提供一个现成的答案,也不可能提供一个令企业家和读者朋友满意的答案。我们能做的,只是启发企业家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自己来解读、自己寻找答案的灵感。通过这套丛书,我们给企业家朋友和读者朋友提供的只是一个品读企业家们的创业之路、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的平台,或者说一个探寻企业家苦乐人生的一个视角。

苦中有乐,患难中更有真情。企业家的成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财富的创造不是企业家一个人的事情,包括那个与自己同甘苦、共患难的亲人、朋友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财富到达一定的程度,就不再是个人的了,客观上已经具有了社会化的意义;钱的多少只是一个符号和数字而已。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都有助于企业家朋友思索自身、家庭、社会等问题。

企业家应具备什么样的企业家精神,应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一个个人问题,更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层面的问题,不再是一个只系于一身的事情,而是升华为一个关乎经济进步、民族发展、社会和谐和国家繁荣的问题。  企业家不等同于商人,企业家是民族的脊梁;企业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动力。企业家等社会力量的壮大是一个社会稳定的基础。企业的壮大和增多,不仅为中国社会造就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也为广大民众提供众多就业机会和不断改善的生活。而众多企业的发展,能大大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降低社会的基尼系数,使社会结构呈现椭圆形而趋于稳定。企业家和企业数量的增多也是破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诸多难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毫无疑问,企业家是社会的精英,企业家身上应该体现社会道德的规范,体现企业家应有的精神品质。企业家在创业上是社会的楷模,在为人处世上也应该成为社会的楷模,引领社会的发展。

企业家精神是一个涵盖修身、治家、创业、交往、道义、财富观、民族与国家等在内的内涵丰富的概念,是一个使企业家成为社会发展、民族兴旺的脊梁的品质所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渗透在中华子孙骨子里面的千年祖训。愿本套丛书能够成为呼唤中国企业家们讨论、培养、践行企业家精神的指南,愿中国能够产生千千万万的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巨子和精英!中国期待着你们!世界关注着你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中国企业家精神丛书”策划组

2013年8月18日

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是企业家精神表现最充分的国家之一,对众多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来说,企业家精神是其成功的重要驱动力。从他们身上,读者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在未来崛起的希望。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顾秀莲

中国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成功经验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为创业者提供指引,帮助他们摸索出一条“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发展道路。

——中国企业联合会名誉会长 袁宝华

他们带领企业员工乘风破浪、领先商界,并在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推动中国新兴产业创新的同时,还主动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所缔造的“商业神话”已经成为许多创业者的楷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副院长 邹东涛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的重要一环,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而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周天勇

这是一套值得推荐的企业家传记,每本书中的主人翁都是一代中国企业家精英,继承、发扬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发挥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经济日报社副社长 李洪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0: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