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第一章 自然语言的逻辑框架
——蒙太格语法
第一节 蒙太格语法产生的背景
1.1 逻辑学背景
1.2 语言学背景
第二节 类型论和λ-演算
2.1 类型论
2.2 λ-演算
第三节 内涵逻辑
3.1 内涵与外延
3.2 内涵类型论逻辑的语形
3.3 内涵类型论逻辑的语义
3.4 时态算子
第四节 蒙太格的PTQ系统
4.1 普遍语法
4.2 PTQ系统中的语形
4.3 内涵逻辑
4.4 PTQ系统的小结
第二章 句法范畴的逻辑演算
——类型-逻辑语法
第一节 类型-逻辑语法的句法学
1.1 范畴语法简介
1.2 兰贝克演算
第二节 类型-逻辑语义学
2.1 简单类型λ-演算的基础
2.2 类型-逻辑语义学的核心内容
第三节 类型-逻辑语法的形成
3.1 兰贝克句法演算和类型-逻辑语义学的结合
3.2 配以λ-词项的兰贝克句法演算
3.3 类型-逻辑语法的词库
3.4 类型-逻辑语法对自然语言句法和语义的描写
3.5 自然演绎的兰贝克演算
3.6 类型-逻辑语法与逻辑形式系统的深刻联系
第四节 类型-逻辑语法在应用中的丰富和发展
4.1 对并列结构的处理
4.2 对无界约束结构的处理
4.3 类型-逻辑语法对汉语的处理
第三章 量词的自然语言推广
——广义量词理论
第一节 广义量词理论概要
1.1 量化简史
1.2 广义量词的概念
1.3 广义量词的分类
1.4 广义量词的布尔运算
第二节 广义量词的主要性质
2.1 同构闭包性
2.2 驻留性
2.3 扩展性
2.4 单调性
2.5 对称性
第三节 广义量词理论对经典量词逻辑的扩张
3.1 扩张路径
3.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第四章 动态的语义分析方法
——话语表现理论
第一节 传统形式语义学存在的问题
1.1 静态的形式语义分析
1.2 驴子句和不定摹状词
1.3 句子序列的回指照应关系
第二节 DRT的基本框架
2.1 句法规则
2.2 DRS的构造规则
2.3 DRS在模型中的解释
第三节 DRT对复合语句的刻画
3.1 DRT对条件句的刻画
3.2 DRT对选言句的刻画
3.3 DRT对联言句的刻画
3.4 从DRS到一阶谓词逻辑公式的翻译
第四节 DRT对照应关系的处理
4.1 对复数代词照应关系的处理
4.2 DRT对时间照应关系的处理
第五节 DRT的进一步发展
5.1 双重否定DRT
5.2 SDRT
第六节 DRT与汉语语义的处理
6.1 DRT处理汉语语义的可行性
6.2 DRT处理汉语语义的展望
第五章 蒙太格语法的动态变异
——动态蒙太格语法
第一节 动态蒙太格语法的产生历程
1.1 动态蒙太格语法的产生背景
1.2 动态蒙太格语法的基本思想
1.3 动态蒙太格语法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动态蒙太格语法的形式工具——动态内涵逻辑
2.1 动态内涵逻辑的基本要素
2.2 动态内涵逻辑的基本事实
第三节 语句在动态蒙太格语法中的解释和翻译
3.1 语句在动态蒙太格语法中的翻译
3.2 动态蒙太格语法的信息更新机制
3.3 语句序列在动态蒙太格语法中的解释
3.4 相关定义和基本事实
第四节 动态蒙太格语法的语句系统
4.1 相关定义
4.2 实例分析
4.3 动态蒙太格语法的动态能力的扩展
第五节 拓展研究
5.1 动态语义学的基本理念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六章 态度句的逻辑研究
——情境语义学视野下的态度句
第一节 概述
1.1 态度动词
1.2 态度语境中的同一替換问题
1.3 态度语义研究须满足的条件
第二节 SEEn态度报告语义及相关逻辑原则
2.1 SEEn概述
2.2 SEEn态度报告语义分析
2.3 从SEEn态度报告语义看相关逻辑原则
第三节 SEEn态度报告语义及相关逻辑原则
3.1 SEEn概述
3.2 SEEn等态度报告语义分析
3.3 从SEEn等态度报告语义看相关逻辑原则
第四节 分析和评价
第七章 预设的逻辑研究
——投射问题的解决途径
第一节 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
1.1 预设理论的提出
1.2 预设的语义解释
1.3 预设的语用解释
第二节 预设投射问题的解决途径
2.1 组合原则与累积假设
2.2 PHF模式
2.3 基于PTQ的解决模式
2.4 潜在预设说
2.5 心里空间说
第三节 预设的多值逻辑解释
3.1 预设的语义性质在三值逻辑中的体现
3.2 为语义预设的辩护
3.3 三值逻辑与复合命题的预设
3.4 四值逻辑与复合命题的预设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