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红编写的《二语句法习得:问题与视角》绪论讨论了二语习得研究中几个基本概念的区分问题,并对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几个早期发展阶段作了简要回顾。本书第一部分(第2~10章)将重点讨论二语能力和话语表征的关系,以及目前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热点;第二部分(第11~14章)将从普遍语法、功能语言学、类型普遍性、语言信息加工等几个视角讨论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形式与能力、形式与功能、习得机制解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等关键问题。
林立红编写的《二语句法习得:问题与视角》主要讨论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基本概念、热点问题、研究视角等,区分了二语句法中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二语使用既受语内因素的制约,也受语外因素的影响。语内制约和二语语法能力相关,语外制约和二语的得体使用能力关系密切。《二语句法习得:问题与视角》既有对二语句法形式的关注,也有对二语形式所承载功能变异的讨论,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功能、认知、大脑语言信息加工等视角分析了二语显性或隐性句法结构出现的理据,从不同层面阐述了二语句法形式及其功能之间的多维制约因素。《二语句法习得:问题与视角》适合英语专业、汉语专业及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教师和语言工作者参考阅读。
第1章 绪论/1
1.1 基本概念/1
1.2 早期研究阶段/5
1.3 小结/8
第2章 二语句法表征及其异质性/9
2.1 二语句法中的“偏误”/9
2.2 二语句法中的异质性/11
2.3 二语能力及其显性标注/15
2.4 小结/16
第3章 早期实证研究及其对二语句法性质的定位/17
3.1 早期实证研究举例/18
3.2 Dulay和Burt研究评析/23
3.3 个案分析/24
3.4 小结/31
第4章 语言迁移与二语表征/32
4.1 第一语言与二语句法形式/32
4.2 第一语言与二语语音/34
4.3 语言迁移与对比分析假说/36
4.4 小结/38
第5章 二语能力与心智系统/40
5.1 二语语言能力与输入假说/40
5.2 二语语言能力与普遍语法/46
5.3 小结/48
第6章 普遍语法和二语习得中的“逻辑问题”/50
6.1 二语习得中的逻辑问题及其证据/52
6.2 普遍语法参数及其作用/57
6.3 小结/61
第7章 二语习得与年龄/63
7.1 两个概念/63
7.2 年龄与初始状态/64
7.3 年龄与最终状态/65
7.4 关键期假设的反证/69
7.5 小结/72
第8章 高水平学习者二语能力与句法表征变异/74
8.1 个案分析/74
8.2 映射假说检验/76
8.3 小结/78
第9章 二语句法中的多选现象及其解释/79
9.1 二语早期句法特征/80
9.2 动词屈折变化及其多选标注/90
9.3 小结/101
第10章 输入与二语语法/103
10.1 二语输入与二语内部语法/104
10.2 随意性语料输入与二语发展/104
10.3 受控性语料接触与二语发展/106
10.4 受控性语料与优化输人/107
10.5 小结/109
第11章 普遍语法视角/110
11.1 原则与参数及其句法制约/110
11.2 普遍语法可及性/117
11.3 一语和二语参数/121
11.4 显性教学与二语句法发展/123
11.5 小结/126
第12章 功能语言学视角/127
12.1 主语与话题/128
12.2 研究思路/132
12.3 二语形式及其功能/135
12.4 二语句法中的形式一功能映射/138
12.5 第一语言语法化与二语句法/144
12.6 小结/146
第13章 类型普遍性视角/147
13.1 基本思路/148
13.2 类型普遍性和二语句法/150
13.3 类型普遍性的句法制约/155
13.4 类型标记与二语习得过程/157
13.5 类型普遍性显性知识教学与二语句法发展/161
13.6 小结/163
第14章 语言信息加工视角/164
14.1 信息加工模型及其主要观点/165
14.2 两个层面的输入加工原则/167
14.3 提示语类型及其作用/169
14.4 提示语策略与第二语言加工/171
14.5 句法层级结构与加工难度/177
14.6 小结/179
第15章 结束语/180
参考文献/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