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梧桐树的年轮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春晖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春晖先生这部作品取名《梧桐树的年轮》,是自有一番深意的。作者以梧桐树为契机,让我们看到一种传统的人格示范力量和优秀道德的支配力量。作品中以不少的笔墨写了傅家几代人的楷模——精忠效国的傅均将军,写了名满云南大药物学家、文学家兰茂先生。他们和梧桐树有不解之缘,这无疑是春晖先生动笔的高明之处。他告诉我们,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地方,不可能缺失一种道德和精神的支撑。精神不死,道德不灭,一个人总会看到曙光,一个家庭也就不会崩溃,一个地方就不会沦丧。老一辈先贤们恪守了道德原则,作品中的傅泰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弃人格……

内容推荐

这棵傅均将军亲手为隔世知音兰茂先生种下的梧桐树,像兰墓的守护神一样与兰墓相伴。春天,梧桐树吐出了碧玉般娇嫩的绿叶,剔透明亮;夏天,浓浓密密的绿阴洒满了兰墓的坟头墓道,为兰墓遮挡着炎炎赤日;秋天,金色的叶片纷纷飘落,像古朴的韵律在谱写着壮美的乐章;冬天,梧桐树那刚直挺拔的枝干在雪景中画出了一幅淡淡的素描,像先生之风,似先生之骨。

年年轮轮,梧桐树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有位大师说过,友情、爱情、亲情,三情中得一情者为福人,并得者为全福之人。《梧桐树的年轮》中的主人公傅泰,就是个风霜雨电中历险却又赢得了这人生三情的幸运者。而作品也正是着力刻画了这三情,而使我们产生共鸣,产生感动,也使作品有了一种艺术的力道,文学的风景线,从而吸引读者的眼球。《梧桐树的年轮》由春晖所著。

目录

第一章 童心朦胧

第二章 大逆不道

第三章 墓前教子

第四章 学海拾零

第五章 秋收大军

第六章 琐事回忆

第七章 玉龙之恨

第八章 饿鬼孤魂

第九章 囚犯之怨

第十章 《滇南本草》

第十一章 逃荒之路

第十二章 深山入赘

第十三章 窝藏坏人

第十四章 渴望光明

第十五章 运动又起

第十六章 “反动诗词”

第十七章 正义之声

第十八章 情窦初开

第十九章 蛇山塔影

第二十章 渔歌趣事

第二十一章 烙像事件

第二十二章 梧桐悲歌

第二十三章 逃避之旅

第二十四章 榕城温情

第二十五章 苦瓜成对

第二十六章 爷爷去世

第二十七章 穷则思变

第二十八章 半夜惊魂

第二十九章 柳暗花明

第三十章 瑶峰情结

第三十一章 “鲁法”运动

第三十二章 冰火难容

第三十三章 天网恢恢

第三十四章 国运逢春

第三十五章 军营颂歌

第三十六章 敢为人先

第三十七章 春风送暖

第三十八章 奔向东北

第三十九章 饱览河山

第四十章 痛悼爱妻

第四十一章 巴山夜雨

第四十二章 完璧归赵

第四十三章 为人师表

第四十四章 改革大潮

第四十五章 风口浪尖

第四十六章 高台走马

第四十七章 友情无价

第四十八章 巧逢老憨

第四十九章 乘风破浪

第五十章 天鸣俯瞰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童心朦胧

杨林古镇依山傍水,杨林海岸烟波浩渺。明时的布衣奇才兰茂先生曾吟道:“天水相涵,单舸撑来明镜里;云山掩映,群鸦飞入画图中。”古镇风光宜人,它的美丽之处比比皆是。青石板铺设的街道光洁清爽,青砖白瓦的土木结构民居和雕龙画凤的大宅院淳朴沧桑。其实,杨林古镇最多的还是寺庙和街巷,记忆中的寺庙有兰公祠、陈公祠、斗姆官、文昌宫、武显宫、关圣殿、老雄殿、海潮寺、如来寺、太平寺、观音寺、玄天观、文昌阁、魁阁、九天阁、桂香阁、玉皇阁、观音阁、水云香阁、龙王庙、五谷庙、财神庙、城隍庙、张飞庙、土祖庙、水官庙、东岳庙、火神庙、山神庙、诸葛庙、净土庵、净水庵等。街巷有北街、南街、万寿街、水官街、东玉街、大街、小街、上边街、下边街、鸡舌头街、小河底、象场、东门街、南门街、西门街、北门街、刘家湾、田家湾、菜园、窑上、上巷、下巷、马家巷、尿尿巷、倮倮巷等。多半寺庙的佛像在各种运动中被拆毁,庙宇改为公房,僧尼被迫还俗。昔日雕龙画凤的飞檐斗拱和金碧辉煌的殿堂庙宇早已千疮百孔,七零八落。醉人心扉的晨钟暮鼓随之消声灭迹。过去的杨林古镇是通京大道的重要驿站,在这条古驿道上,成群结队的马帮在古镇的青石板上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迹。听老人们说,每到下午,镇上的人都能听到十里外的马铃声。一些较大的马店马驮子可以直接牵到楼上卸货。南来北往的客商和马锅头不分昼夜地穿行于古镇与古驿道之间。卖早点的接着卖夜宵的,真是一个古滇要道上的不夜之城。来来往往的客商又把古镇上管氏万春堂的杨林丸,陈氏酿造的碧玉般透明的杨林肥酒,傅氏酒坊酿造的红、白玫瑰升酒,以及当地的杨林虾酱和杨林卤腐装进马驮子运往省城昆明甚至东南亚。

马帮远去了,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金马山麓的古驿道上还回荡着马铃声,药灵山头的风又送来了马锅头的吆喝声。古驿道上那深深的车辙和马蹄印,还在讲述着已逝的传奇。

日历翻到了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各大战区捷报频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在付出了三千万英灵的热血后,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在欢庆胜利的锣鼓声中,傅均将军的曾孙大哭大叫地降临人世。奶奶捧着面如满月、宽额广颐的长房长孙笑道:“不愧为武功将军的后代子孙啊!”按老祖宗的家谱所定,取名傅本仁。

经过八年战乱的中华大地,人民还没有抚平身上的累累伤痕,内战的硝烟又起,民众向往和平幸福的美梦化为泡影。又是四年的内战,新中国的五星红旗终于插上了天安门城楼。

195l,爷爷把我送进了兰公祠学堂。他拉着我的手,去到兰公祠后院,指着一棵苍苍茫茫的大梧桐树对我说:“这是你曾祖父在腾冲为官时,从腾冲移植回来栽在这里纪念兰止庵先生的。你要好好读书,学好本领、将来长大了也像你曾祖父一样,做一个‘身为国家许,可以死封疆’的男子汉。”

在兰公祠里我开始了人生的求学之路。老师教我们扳着指头算算术,让我们一本接一本地描红,又教我们唱那优美而伤感的《二小放牛郎》。老师还领我们跑步、跳绳、玩老鹰抓小鸡。在人生最无忧无虑的启蒙教育阶段,我用一颗稚嫩的童心去倾听着新时代前进的步伐,一点一滴地去领悟着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毛主席的道理。记得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问答题叫同学们现场回答,题目是:“什么东西最宝贵?什么声音最惊心?”

我胸有成竹地站起来答道:“柴米油盐最宝贵,扩音喇叭最惊心。”弄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让我非常尴尬。

一个同学站起来说:“生命才是最宝贵的。”

我反问道:“没有柴米油盐,人都活不了,还有什么生命?”

这时,老师发言了,老师说:“同学们!争论得好,生命固然是宝贵的,但柴米油盐同样重要,傅本仁同学说得对,没有柴米油盐,生命如何存活?请同学们在思考问题时多动脑筋,想宽一点,前因后果能联系起来更好。”

由于在课堂上受到老师的表扬,几个同学不服气,他们在下面开始叽里咕噜地议论我的名字,谐音给我取了一个绰号叫“日本人”。先是在背后叫,到后来当着我的面都敢叫我“日本人”。日本人侵略中国,抢我们的东西,烧我们的房子,杀我们的人,全国人民恨透了日本人。他们公然叫我“日本人”,让我又气又恨。第二天到了学校,只要他们叫我“日本人”,我就叫他们“美国人”,在我心目中,叫他们“美国人”就等于给他们取绰号了。有一天上课时,老师在课堂上说:“同学们,最近我们班有部分同学给别人取绰号,甚至想用取绰号的方式侮辱对方,这种做法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我们从小应该懂得团结友爱,从今天起,不准再这样闹下去。这样下去,不利于团结。另外还要纠正一下同学们的错误,大家不要以为日本人就是坏的,我们痛恨日本侵略者,而不是日本人民。日本人民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和我们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他们同样痛恨日本侵略者。”经过老师的批评教导,取绰号之事基本平息下来。

由于被同学取绰号的事情,回到家我哭喊着要改名字,父母和爷爷奶奶认为,老祖宗就取好的名字,在家谱里、墓碑上都明明白白地写着,不可能说改就改呀。但在我强烈的要求下,父母与爷爷奶奶商量后认为,只有把老祖宗的规矩破上一次,反正也是为了子孙后代。但是名字怎么改,还得合计合计。当时中国刚解放不久,朝鲜战场又战火纷飞,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中国人民太期望和平了。父母渴望国泰民安的心愿更迫切,就决定把我的名字改为傅泰,二弟改为傅安。我改名字后,为我取绰号的那几个同学感觉到是一次小小的胜利,和我友好如初。

六年级的小学生涯几乎一晃而过,回忆起来似乎都是快乐的。无论在家里或在学校都无拘无束,放学后更是像小野马一样瞎闹。

P1-3

序言

抒写生命的历程

读罢春晖先生的自传体小说《梧桐树的年轮》,有如是喝了陈年佳酿,香醇无比,醉陶心脾。就我的阅读经验来说,已是好久没有这样的体味了。

对于陈年佳酿,还得解析一下。陈年,积存多年。佳酿,至少要有三个要素,一是原料要上佳,二是酿造方法要对头,三是作坊要地道。我们平时碰到的所谓好酒,其实并不具备这样的品质内涵,而《梧桐树的年轮》却是真正的陈年佳酿。

首先,这部作品不是灵机一动,一时冲动的产物。据我所知,作者受家庭影响,兴趣使然,从青年时代起,便倾心文学,并在《边疆文学》上发表过作品。其后的几十年中,作者虽然无缘于文学,但文学情结却从未消失,在作者退休之后的花甲之年,重新提笔,创作出这部作品,算是用几十年心血,极为慎重、庄严地圆了年轻时代的文学之梦,这难道还不算是陈年的文学好酒的酿造吗?

其次,这部作品不是一种生活匮乏、无病呻吟的应景之作,而是作者积淀、浓缩了几十年的风雨人生的文学升华。概观《梧桐树的年轮》时间跨度,从十几岁的学生娃娃起,到五六十岁的有为企业家止,作者亲历了共和国50年代至90年代的非凡足迹,伴随着国家命运的剧变,时局的风生水起,作者也和那个时代的亿万众生一起,无可奈何地被时代的龙卷风抛来抛去,被时代的轰天巨浪淘来淘去,历尽劫波,惊心动魄,险象环生,却又逢凶化吉,劫后余生,生后发晖,进而先小康,再大康。谁也说不清他们濒临过多少绝境,发出过多少声叹息,流淌过多少眼泪,又产生过多少次愤怒,爆发过多少次笑声……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其人生可谓瑰丽多姿,非同寻常。以这样的人生原料制作的酒酿,岂会无滋少味,平淡无奇?

再其次,陈年佳酿制作是不能偷工减料的,是要有个好酒坊的。春晖先生无疑是这个好酒坊称职的“老板”。据我所知,春晖先生在创作这件作品时,历尽艰辛,说是呕心沥血一点也不过分。他带着多种疾病,以花甲之躯,搜索着往昔的生活积累,花光了全部的文字功底,硬是一个字、一句话地如蜗牛负重般地把作品先写出来,后改出来,说他三易其稿,决不是溢美之词。他在写作时,包含热情,责任心,使命感,倾注全身精力,一丝不苟,处处真情实感,写到坏人,难免恨得牙根痒痒,写到好人,禁不住顶礼膜拜……写到高兴时,下笔如有神,岁数仿佛年轻了许多,写到伤心处,已是满纸泪水,难以自禁……这是不虚不假的作品,相信会有知音的。

读过春晖先生的作品,我是悟出了很多道理的。

譬如,命运在自己的脚下,人活一辈子是免不了一次又一次地要去奋发拼搏的。记得一位伟人说过:在命运的痛击下,头破血流仍不回头。命运顺坦时,人们奋进有为是难得的,而在厄运相伴时,仍有勇气去抒写人生宏图,这就十分可贵了,那可常常是要玩命的!不是吗,不少人就在哀叹声中销声匿迹,在人世中扮演了一个小小的悲剧角色。读了《梧桐树的年轮》,我们为傅泰经历了人生的巨大考验而大感庆幸。作品中的傅泰就是一个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物,是一个相信命运的转机总会到来的勇敢者。

又譬如,有位大师说过,友情、爱情、亲情,三情中得一情者为福人,并得者为全福之人。作品中的主人公傅泰,就是个风霜雨电中历险却又赢得了这人生三情的幸运者。而作品也正是着力刻画了这三情,而使我们产生共鸣,产生感动,也使作品有了一种艺术的力道,文学的风景线,从而吸引读者的眼球。春晖先生这部作品取名《梧桐树的年轮》,也是自有一番深意的。作者以梧桐树为契机,让我们看到一种传统的人格示范力量和优秀道德的支配力量。作品中以不少的笔墨写了傅家几代人的楷模——精忠效国的傅均将军,写了名满云南大药物学家、文学家兰茂先生。他们和梧桐树有不解之缘,这无疑是春晖先生动笔的高明之处。他告诉我们,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地方,不可能缺失一种道德和精神的支撑。精神不死,道德不灭,一个人总会看到曙光,一个家庭也就不会崩溃,一个地方就不会沦丧。老一辈先贤们恪守了道德原则,作品中的傅泰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弃人格……

那么,下一代,再下一代……我们该薪火相传些什么?我们该在生命的历程中多做些什么?或许,这就是春晖先生创作这部作品的一大用意?

达观

2011年8月

后记

半个世纪的故事在小说中划上了句号,许多鲜活的人和事实际已经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曾经的伤痛让我倍感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所以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在手心里,生怕一不小心就被碰碎。是人生的苦难磨砺了我,才使我在改革的大潮中冲上了风口浪尖,去捕捉年青时的梦。我在蓝色的梦里翱翔,我在梦境中搏击。当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之际,祖国到处都已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确,伟大祖国已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转机。

当初创作这部书的时候,是抱着一份极其天真幼稚的激情开始的。写作实践中才感到自己的文学积累匮乏,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有限,但多少活生生的人物原型和生活素材又让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在病苦中思索,在犹豫中徘徊。难道作为一个业余文学爱好者就不能写点东西吗?特别是写自己的人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经过一番剧烈的思想斗争后,生活中那条我认定的“歪理”又作怪了,“到了黄河心不甘,见了棺材不掉泪”,这条陪伴我半个世纪的“歪理”又让我拿起笔来,用纪.实文学的方式将自己想说的东西一字一句地倾吐在稿纸上。每当我完成一个章节的写作后,并不觉得轻松,而竞然有些诚惶诚恐,我担心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不像文章、玷污了故事中那些善良而可爱的灵魂。但无论咋个担心,总得往下写,去完成自己的心愿。就这样写写改改,改改写写,艰难地完成了初稿。

朋友们听说我在写东西,好奇地向我索要初稿先睹为快。阅读中他们的眼睛湿润了,反馈给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催人泪下!听到这句话时我悬着的心才算有了一丝欣慰。我在想,难道故事中的人和事真的能感动人吗?然而朋友们又中肯地告诉我:“改成传记文学来写吧,不要去触动那些敏锐的话题,多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周围的熟人熟事。”经过很长时间的酝酿后,我最终下定决心,将初稿全部推倒,渐渐写出了现在的东西。

在小说中我妄想让逝去的亲人和朋友复活过来,让他们也能分享今天的幸福,但他们最终离我而去。特别是我那善良贤惠的妻子杨宝杏,你可知道亲人们对你的思念和我在伏案而作时为你流下的泪滴。值得庆幸的是后辈儿孙没有趴下,在改革的大潮中都站起来了,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个个高昂着头颅,就像先祖栽下的那棵梧桐树一样。每当他们回眸先辈的足迹时,那些扭曲变形的沉重脚印让他们惊讶和心酸,但却添加了冲刺人生的动力。

在这部小说即将出版发行之际,我仅代表我和我的家人衷心地向为这部书付出辛勤劳动的原云南新闻出版工作者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云南美术出版社社长、晨光出版社社长周文林先生,曲靖市原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周云先生,女作家刘风云女士,云南人民出版社编辑周创先生以及画家李荣昌、罗秀峰先生的辛勤付出表示诚挚的谢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9: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