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桥编著的《苍蝇》是一部回顾历史、反思历史、拷问战争和人性的抗战长篇小说。
在战争狂人的眼里,中国人、日本人、犹太人都不过是一只苍蝇而已。故事跨度60年,南京——哈尔滨——缅甸——广州——青岛——美国加州——日本长崎。
爱情、亲情、兄妹情、异族情……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逼真细腻的心理描写、出其不意的故事发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苍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破桥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破桥编著的《苍蝇》是一部回顾历史、反思历史、拷问战争和人性的抗战长篇小说。 在战争狂人的眼里,中国人、日本人、犹太人都不过是一只苍蝇而已。故事跨度60年,南京——哈尔滨——缅甸——广州——青岛——美国加州——日本长崎。 爱情、亲情、兄妹情、异族情……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逼真细腻的心理描写、出其不意的故事发展…… 内容推荐 《苍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描写了农妇王嫂与一对日本夫妇之间的爱恨情仇,突出了战争的罪行和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各种伤害。文中的出场人物都是战争的受善者、牺牲品,他们有的遭遇屠杀以致家破人亡,有的被残忍地进行活体实验,有的感染细菌疾病夭折……《苍蝇》作者破桥通过对出场人物悲惨境遇的描写,在拷问战争和人性,指出在战争刽子手的眼中,出场人物都是任人虐待、任入屠杀的苍蝇而已。 试读章节 1 自从王大学会走路以后,就挺有主意的了。在老王这块儿地上没一处没有他的脚印,随时吃随地拉,往往是一步一口,爱哪儿拉就往哪儿拉。这就是开裆裤的方便。只要不拉在屋里或过道上,就没人说他。庄里的牲口全是那么干。对庄稼好,腐烂了早晚都变成肥料。 虽然王大在这种随性的环境下长大,可他没变坏。没多大年纪他就帮着大人扫院子、喂鸡鸭、拾蛋。没人叫他这么做,全是自发自动的。从小没挨过骂,只有那么一次。他妈见他在撕苍蝇的腿,就绷着脸喊过去: “你在干吗,王大?” “我要看它没腿会不会飞。” “你这孩子怎么会想出这么个鬼主意?它没犯着你,就别惹它。它惹你,就打死它,别让它活受罪。苍蝇也是条命,也会觉得难受。你愿意人家揪断你的腿吗?” “那只是一只苍蝇而已!”老王听了忍不住要插一嘴,“你怎么说的像是天要塌下来似的?唉,别老唠叨他了。长大了他自然会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咱们现在有了自己的地,已经不是一般的佃农了。这孩子有的是时间去摸索。再说,种田能有多大学问,他当了家,自然会懂。” 一天,一个穿灰色长袍的过路司爷老先生停下来歇脚。老王唤王大却盯着王大那双手看了又看,再上下度量了集的农民掂量着正在拍卖的牲口似的。然后 “老先生,哪儿的话。”老王来不及否认。孩子赞不得,要给老天听见了没准儿会把孩子抢走。这年头,不犯着老天还真不容易。于是老王把嗓门又提高了些,好让老天也听见:“这孩子连条黄狗都不如!” “看他那双细手!”老先生用他那有两节手指长的指甲指着说,像是完全没听见老王的话。 “那双手,”老王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说,“什么事都不能干,碰什么抓什么。” “合适抓笔。” “你别说了,他连扫把都抓不正。” “扫把对这双手来说是太粗了,这是干细活的手。孩子今年多大了?” “正是连狗都嫌的年纪:十岁。” “该是上学的年纪了。” “老先生,您饶了俺吧,别拿我们乡下人逗乐了。” “你该送他上学了。”老先生一本正经地说,语气里完全没有开玩笑或是奉承的意思。 “上学干吗?” “孩子看起来挺聪明的。” “是吗?”老王似信非信地向王大瞅了一眼。嘿,老先生像是没说错呢! 就这样,王大进了县城的小学。可是他没有待下去,只念了一年,而且在这一年里他没有一天不抱怨。 首先,每天上学就得走上一个小时,回家又是一个小时。不是被雨淋成个落汤鸡就是被汗湿透了背,累得连跳进路边的小溪游水的兴致也没有了。最难忍受的是那帮城里的小家伙:已经一年了,他们还在拿他的光头、光脚、打补丁的衣服和满身猪圈的味道开玩笑。王大每天都是含着泪回家。 “我不要上学!” “别理睬他们,”王妈总想安慰安慰这孩子好好待下去,“打补丁有什么不对,难道你要穿有破窟窿的衣服不成?鞋!就算你有鞋,你能怎么办?别说跑了,你能穿着鞋走路吗?下雨怎么办?再说光头又怎么样?我说啊,你跟他们玩在一块儿可得当心,他们的头发里准长满了虱子。猪圈味总比他们胶皮鞋里的臭脚丫子好闻多了。说实话,我家的猪比那批小瘪三干净多了。你看它们在这边吃,在那边拉,分得清清楚楚。再说你爸每天都用水冲它们。” 王妈的话对王大不起任何作用。王大每天还是泪汪汪地回家。 谢天谢地,孩子的抱怨有一天总算被接纳了。第二年,老王就没再送王大到县城去上学。尽管王妈极力反对,老王还是把孩子送到罗师父那里当学徒学木匠活。老王想,当学徒和当学生差不多,只是方式有点儿不同。再说,使用钻、刨、锯、凿的学问要比抓毛笔高明多了。那长袍老先生不是说王大的手是该做细工的手吗?什么活儿能比做家具和雕刻更细? 可是王大对学手艺也没有好感。学徒的日子简直不是人过的。所谓的学徒训练在王大到了师父家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开始了。从天亮到灭灯,他就没停过。不是打水、捆草、扫地,就是倒垃圾和洗全家的衣服。这些活儿王大在家里从来都没有干过。回想起来,在学校的日子好过多了,他甚至宁愿忍受同学的嘲笑和恶作剧。 王大记不得是什么时候被提升的,可是提升后他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只是额外需要熟背一些一句也不懂的绕口令。什么: 勾一,股一,股上加四成一就是弦; 勾一,股二,股上加二成四就是弦; …… P1-3 序言 这书里面的故事都是我过去亲自听见、看见、经历和感受到的实际生活片段。这要感谢刘妈、罗钰斯先生、蔡德宁医生、周传基教授、丁光生教授、海锐思教授、铃木校长、勃那德律师、司格林教授和我在1981年一个清晨的哈尔滨街头上遇见的一位医学院里的年轻学生。她曾要求我为她寻找遗弃她的日本生父。但因不知从何着手,没有索取通信地址而失去联系。 述说这故事时,得到不少朋友的指正、修改及鼓励。这要感谢周惠民、周玖及周远。 谨把本书献给所有在中日战争及越战中无辜的受难者。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厚重、撼人心魄的作品,作者以真切激越的情愫,展现了中华民族那段山河破碎的悲史以及主人公所经受悲惨多舛的命运,让人对历史与战争进行反思与追诘。 ——原青岛市作协主席、作家 尤凤伟 抗战胜利后的广州街头。小说主人公“弟弟”见一个日本兵没有及时行礼,当即打他一个嘴巴。日本兵帽子掉在地上,而举起的右手仍以行礼姿势一动不动,脸上一副谦卑恭顺的表情。这就是八年前残忍杀害南京城外自己的祖父母的侵略者吗?“弟弟”拾起帽子扣在对方头上……已有许多年没读过这么引人入胜而又发人深省的长篇小说了。情节跌宕起伏而一气呵成,行文平明晓畅而暗含激情,非常值得一读。 ——著名文学翻译家、学者 林少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