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看故事学中医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张效霞//莫芳芳//袁卫玲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走近中医、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承认中医、相信中医,由张效霞、莫芳芳、袁卫玲编著的这本《看故事学中医》从历代书籍和民间传说中,选取了一些具有思想性、趣味性、哲理性、知识性、文化性,能从一个侧面表达和折射中医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治疗方法的趣味故事,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辅以准确简洁、引人入胜的文字叙述,从独特的理论体系、神奇的诊病技术、丰富的治病方法、奇妙的中药方剂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治病方法。

内容推荐

由张效霞、莫芳芳、袁卫玲编著的《看故事学中医》是一本适合大众及中医药院校学生阅读的图文并茂介绍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治病方法的科普读物。从独特的理论体系、神奇的诊病技术、丰富的治病方法、奇妙的中药方剂等与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有关的故事出发,以灵动的文字,平实的语言,细腻的笔法,系统地将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治疗方法的中医,通过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看故事学中医》集思想性、趣味性、哲理性、知识性、文化性于一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了解中医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通俗书籍。

目录

【独特的理论体系】

 万物皆可分阴阳

红楼湘云话阴阳

庸医不辨阴与阳

感冒过汗伤阳气

阳胜伤阴是病本

阴阳互根疗尿闭

巧用冷水治昏迷

 生克制化为五行

买东西不买南北

小妖不懂五行理

推沙敲锣救死儿

一味黄土救太子

妙用五行辨病症

 天人相参巧治病

揉脚治愈红眼病

周慎斋赏月识病

屠户治愈疯举人

 气血津液全是宝

脾胃之气生之本

助胃养元治疟疾

补气固气以调血

 以表知里探脏腑

神有余则笑不休

怒伤肝木血不藏

劳思伤脾血失统

肺热气喘鼻涕流

酒色过度肾精竭

耳病究源肾之窍

赏景受惊恐伤肾

从胆论治精神病

 经络纵横连全身

齐秉慧巧辨痰喘

湿热流注尿窍闭

肾经系舌辨病本

阳明胃经入上齿

阴阳互为表里经

 人身气血灌腧穴

以痛为腧阿是穴

针百会起死回生

隔衣针灸治红斑

皇帝头上敢放血

【神奇的诊病技术】

 望而知之谓之神

扁鹊望神断生死

仲景望色料如神

望舌面救下胎儿

 闻而知之谓之圣

葛可久闻味知因

闻谈笑剖析病源

 问而知之谓之工

杨吉老问诊愈病

 切而知之谓之巧

扁鹊切脉诊怪病

郭玉切脉辨男女

子献惨死怨自己

宫教暴毙有先兆

悬丝把脉定孕木

【丰富的治病方法】

 谁说中医无手术

华佗发明麻沸散

笔尖藏针治喉痈

细线神奇割脑瘤

孙思邈葱管导尿

 小小银针疗百病

王贶针刺治吐舌

针错穴位险丧命

孙翁三针治瘫痪

 正骨推拿简便廉

牵引戏谑治脱臼

庞安时按摩催产

 以情胜情治怪病

心病还需心药医

心宽则病自痊愈

诸葛亮气死王朗

儿子中举父狂笑

丈夫外出妻思病

张子和激怒治病

藏王眼病用悲疗

父亲冤死儿悲极

张医生嬉笑病愈

惊恐致目睛上吊

庄医生惊恐治病

张戴人击木治病

 熏蒸外用显神效

药气熏蒸助难产

柳太后病药熏愈

韭菜熏洗赛人参

熨斗熨腹治秀才

蜜煎导方治便秘

吹药入鼻一嚏生

井底污泥敷肚脐

 心理音乐及气功

劝说开导说季梁

释疑解惑疗尿浊

暗示转移治足痿

移情易性治口渴

激情疗法治怪病

以诈治诈解危机

情境修身疗忧疾

老道点醒梦中人

欢乐弹唱疗郁疾

导引吐纳治怯症

【奇妙的中药方剂】

 阴阳五行辨药性

一字之差险送命

张元素指点迷津

山参煅灰救贵人

误用人参也伤人

剧毒药物用罐装

 药真道地方有效

疗效不佳因于药

倒药渣辨药真假

南橘北枳因水土

薏苡害马援蒙冤

 因机配伍为方剂

厨师创汤疗成汤

景岳急智解危急

热药凉服治危症

范文甫料事如神

改药一味即神医

 以意治病现神奇

异病同治为哪般

瓜熟蒂落与安胎

叶桂饭团治怪病

逆流挽舟治痢疾

提壶揭盖通小便

试读章节

红楼湘云话阴阳

湘云跟丫环翠缕前往怡红院找袭人,路上看到荷花、石榴长的很好。

翠缕很感慨,湘云笑道:

“花草跟人是一样一样的,气脉充足,长的就好啊!”

翠缕反驳道:

“我才不相信姑娘说的话呢,石榴可以接连四五枝,我怎么从来没看到一个人的头上又长出一个头来呢!”

湘云被逗得哈哈大笑,说道:

“你这丫头真是愚蠢哦!这让我怎么回答你呢?”

翠缕在那里振振有词,嘟囔着:

“本来就是这样嘛,姑娘有理,倒是说出个究竟来啊?”

湘云无奈,只得细细讲来,

“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所化生的,事物的千变万化也总是离不开阴阳的变化。”

翠缕追问道:

“那依姑娘这样说,从古到今,开天辟地都是阴阳了?”

湘云接着解释说:

“你这丫头太糊涂了,什么都是阴阳,阴阳虽说是两个字,其实也是一回事。阴阳是承接的,阳尽了就是阴,阴尽了就是阳。”

再看翠缕,此时已经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这太难懂了,我是真的糊涂了。别的不说,我就问姑娘这个阴阳是什么样子的?”

湘云道:“阴阳就是气。赋予在实实在在的物体上,就有了可见的形体了。”

翠缕还是一脸的疑惑。

湘云无奈,接着说:

“其实万事万物的阴阳属性都是通过相互比较而区分的。比如说,如果天是阳,那么地就是阴了;火是阳,水就是阴,白天的日头是阳,夜晚的月亮就是阴。”

翠缕听了湘云的举例,恍然大悟,说道:

“姑娘早这么说,我不就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啊,难怪人们都把日头叫太阳,算命的总把月亮叫什么太阴星呢。”

湘云直朝着翠缕作揖,说道:

“阿弥陀佛,你这糊涂虫总算明白了。”

只见翠缕又是一脸疑惑,问湘云:

“姑娘刚才说的东西都是大东西,难道那些蚊子、跳骚、花儿、草儿、瓦片儿、砖头儿之类的东西也能分阴阳吗?”

湘云回答:

“怎么没有阴阳?我再给你举一个小例子吧,看见树上的树叶了吗?连它们都可以分阴阳呢。”

翠缕追问道:

“怎么分?”

湘云接着说:

“那树叶上边朝阳的就是阳,下边背阴的就是阴了。”

翠缕听了,点点头,笑道:

“我好像明白了。我还想再问姑娘,我们手里的扇子,哪边是阳,哪边又是阴呢?”

湘云道:

“这边正面是阳,那边反面是阴。”

翠缕若有所思,她还想拿些东西让湘云分阴阳,只是突然想不起来,正巧她不经意间看见了湘云腰间系的一个金麒麟,便指着问道:

“姑娘,这个难道也有阴阳?”

湘云无奈的摇摇头,说道:

“你这丫头最终还是不明白。飞禽走兽,雄为阳,雌为阴,这怎么没有呢!”

翠缕听了,对湘云说:

“那姑娘能告诉我,这个到底是公的?还是母的?”

湘云被问住了,摇摇头,说:

“你还真把我问住了,我也不知道它是公是母。”

翠缕看看湘云,说道:

“算了,不说它了。既然东西都有阴阳之分,那咱们人有没有阴阳呢?”

湘云一听,照着翠缕吐了口唾沫,骂道:

“你这个下流东西,快走吧,越问越问不出个好的来了。”

翠缕嬉笑着,说道:

“这有什么不能告诉我的呢?你不说,我也知道。”

湘云问:

“你知道什么?”

翠缕一脸得意的说道:

“姑娘是阳,我就是阴啊。”

湘云听了,赶紧用手绢捂着嘴,咯咯笑了起来。

翠缕一本正经的问湘云:

“我说对了,姑娘就笑成这样了?”

湘云禁不住笑着说道:

“很是,你说的对极了”

翠缕很不满意的嘟囔着,

“主子为阳,奴才为阴,这个大道理我难道不懂吗?”

湘云无奈,只得笑着顺她说: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很懂……”

就这样,两人说笑着,走远了。

P2-5

序言

源远流长、举世闻名的中医,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形成了厚重博大的学术体系。其人与天地相参应的自然观,“以表知里、见微得过”的思维方式,以及平衡协调、审机论治、三因制宜、未病先防、己病防变的治病理念等,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同根同源,水乳交融。

然而,自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转型,先进的思想家以“冲破网罗”的精神向中国传统文化发起猛烈攻击,一再在价值观念领域宣判中国传统文化的“死刑”。在“五四”以来所形成的以西方文化为至上标准的“科学话语”语境中,中学(中国传统学问)即是旧学,国粹就是垃圾。所谓中学、所谓国故、所谓经典、所谓中医,全被归入旧的、倒退的、迷信的、要抛弃的范围,中医遂逐渐丧失了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所使用的语言,当时虽然明白易晓,今天却变得古奥难懂了;所反映的生活,当时虽然真切实在,今天却显得遥远隔膜了;所表达的观念,当时虽然妇孺皆知,今天却已经逐渐被人淡忘了。本来广为流传、深入人心、浅显易懂、明白通畅的中医理论逐渐变得玄妙神秘、晦涩难懂起来。时至今日,人们普遍对中医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不知晓,对中医理论的表述方式不了解,中医己然成为一门“传而不继”的“绝学”了。

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走近中医、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承认中医、相信中医,我们从历代书籍和民间传说中,选取了一些具有思想性、趣味性、哲理性、知识性、文化性,能从一个侧面表达和折射中医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治疗方法的趣味故事,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辅以准确简洁、引人入胜的文字叙述,从独特的理论体系、神奇的诊病技术、丰富的治病方法、奇妙的中药方剂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治病方法。

品读中医故事,感悟中医道理。细细品味每一则故事,就像喝一杯陈年老酒,需要慢慢啜饮,才能渐渐领悟每个故事所蕴涵的无穷思想与智慧。这些通俗易懂的小故事,避开了以往中医书籍的那种教科书式的讲解,以灵动的文字,平实的语言,细腻的笔法,将深奥的中医知识全方位展现出来,力求读起来简单、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又发人深思。

品鉴此书,可以为有心人平添几许谈资雅趣,能为忙碌的人们送去温馨和快乐。饱览此书,犹如畅游浩瀚的中医药文化长河,轻松自如!

本书的编写,起始于2008年仲春。时予受命负责编撰《中华中医药学会史》,在从《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浏览了大量中医科普文章,遂萌生了以故事叙说中医的想法。

华夏出版社曾令真主任、苑全玲编辑对本书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对本书的结构及内容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谨致以衷心的感谢!在撰写过程中,天津中医药大学袁卫玲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莫芳芳博士费力颇勤,感谢她们付出的辛勤劳动!

今值此书将以付梓,爰谨志颠末,以赘篇头。

张效霞

辛卯仲夏于泉城泺水右畔蛰伏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