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不是天生的天才(草根妈妈18年教育手记)
分类
作者 徐菊香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人生最初几年的经历所产生的影响会贯穿人的一生。在女儿的生命早期,我们顺利地与女儿互动,改良自己,避免复制性格急躁的父母,避免复制只会批评的父母:我们改善自我,避免家庭命运的轮回。我们不要女儿像我们一样缺乏安全感:我们不要女儿像我们一样自卑:我们不要……

徐菊香编著的《我不是天生的天才(草根妈妈18年教育手记)》就是第一份礼物——根据主题和时间来编排的早教日记。这是一份家庭档案,写实而生动,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实的记录:没有宏大的教育理论,只有平实的直觉与想法。

内容推荐

《我不是天生的天才(草根妈妈18年教育手记)》是作者(徐菊香)18年教养日记的精华展现。作者从心智、学习、音乐、识字、阅读、英语、运动等多个角度,描述了自己对女儿进行素质教育的历程和感悟,展现了自己在育儿及教养方面的独到见解及成功经验。《我不是天生的天才(草根妈妈18年教育手记)》是一本适合所有妈妈阅读的、内容丰富并切实可行的教育知识宝典。

目录

心智篇

放手,让孩子自己走

让孩子学会抉择,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感兴趣需要能力

小成功汇聚成大自信

天道酬勤……成功了有奖励

学分数,懂分享

作孩子的保护伞……屏蔽负面词汇对孩子的伤害

首刻印象……最好的说理时机

说话要看对象……5岁时讨论的严肃问题

做人真难……目标与世故

我虚伪吗?……不同社会角色的冲突

苦乐人生观……苦与甜、消极与积极之辩证关系

幼儿园的第一天……人生的第二次分离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幼儿也是

表情给的痛

量身定做心理疏导故事e…做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性别角色认同……喜欢当女孩

单纯的快乐……从人前表演,到登台演奏

音乐篇

教养孩子的使命感……虹虹学钢琴的原因之一

孩子越聪明,父母越不能懈怠……虹虹学钢琴的原因之二

不压缩日子,细细品味每个“勾”。…虹虹学钢琴的原因之三

人生脚本之“热爱音乐”……虹虹学钢琴的原因之四

点滴欣赏,带给孩子快乐与自信

快乐纠错……错误不是她犯的,是她的手指

苦乐相掺,目标激励

多元激励……考级与红旗、故事与旅游激励

玩钢琴……从练琴中得到乐趣

自由散漫地爱上钢琴

借音乐魅力,拓展视野

借音乐说话

从家庭Party到英国舞台

学习篇

思维方式的社会化与个性化

开通孩子思维的万维网

练习身体语言,给大自然配诗

背古诗,战逆境

故事与现实相接,儿歌与情境相配

游戏中学数学……积累数字感

“洗洗”老师的话……解读老师

怎样把一天变长……6岁时的愿望

是杂烩也是算术,靠聪明也靠意志

疏忽的遗憾

阅读篇

提前识字阅读,也是提前开发智力

通过识字与阅读,建立对自我、对他人的信任

识字游戏增强综合能力

罩衣真的破了吗……异常事件识字叫“铭记”

情感体验助识字

“躲进小楼成一统”……制造识字的情境

灵光乍现——从“大门”中揪出“大”字

“我告诉你湖北在哪里”……地图识字

面对面——每天正式识字七八分钟

阅读识字,每页一个生字

将字连成串,串成句……阅读前的准备

角色扮演,走进阅读

读爸爸的歌词……迈入纯文字阅读

捕捉女儿的眼神……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

个性化阅读提兴趣

图书加工记……良言如春风、善心结善缘

《绿色的春装》……每天泛读,每周精读

循序渐进,发展阅读

英语篇

播种营销多方培育英语学习兴趣

跳出三界外……自由快乐学英语

心血来潮的英语启蒙……先混个耳熟吧

好玩记单词1……“我在单词里”形记法

好玩记单词2……“胡思乱想”音记法

文化反思记单词……到底有没有上帝

品德修养记单词……恶语伤人六月寒

儿歌、童谣与故事,学英语的好帮手

从英语绕口令、打油诗到抒情诗

量身定制中英文混搭故事

激发英语兴趣、拓宽英语阅读

大量阅读英语故事

诵演英文经典

运动篇

能吃的孩子一定能干

为孩子打造适宜的活动空间

运动智能……从普通到超前的飞跃

运动的快乐=努力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安全意识与冒险精神

玩乐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

试读章节

孩子需要自主,无论是在幼儿期还是在青春期。尤其是当孩子面对一位一贯“有道理”的家长时,如何自主更是一个课题。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是发展自主的阶段,幼儿自主发展的愿望非常强烈。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没有学会自我控制.会导致儿童失去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

刚满2岁的虹虹明显与以前不同,比如讲故事时不让别人插嘴。如果我们插嘴,她会很不高兴地边哼边扭身子说:“嗯——你不讲。”“嗯——你不能讲。”即使念错了也不让人纠正,如果你纠正了,她就会很不高兴。我猜想孩子也许有成人的感觉,如果全部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她会很有成就感,如果是由别人帮助完成的,那快乐就打了折扣。

2岁后虹虹的自主性表现在,她想用自己的语言.或自己从故事里、从诗歌里学到的语言来表达生活,比如她常说:洗衣机尿尿了、收录机罢工了、汽车累了、鞋子不愿意我穿它了等等。

虹虹2岁零10天的日记里还记录了下面这件事。

我牵着她的手出门玩。她说要自己走。但我发现楼梯口上方有根晒衣杆没有固定住,感觉危险,就没有尊重她的要求,硬是拉着她快速走出了楼梯口。本来我们已经走出了单元门,可她却挣脱我的手,跑回楼梯口里面,再从那儿慢悠悠地走出来。我干着急地看着她独自重复了一遍原路程。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孩子的这种自主要求,否则,孩子可能会花一辈子的时间,来摆脱内化于心的控制型父母。无论孩子在。七八九,狗都嫌”的年龄,还是在青春叛逆期时做出的让大人们头疼的举动,都是孩子尝试挣脱父母的控制,争取宽松空间,增加自主性的行为。

1999年的国庆节,我们一家三口到黄山旅游。在莲花峰的山道上,路窄人多,我紧紧拉住虹虹的手,一点一点地往前挪。突然,虹虹猛地甩开我的手。我趔趄半步,再往旁边一看,一段斜坡外就是悬崖。虽然没有致命的危险,也让恐高的我眼泪夺眶而出,又气愤又伤心。

我很气愤地把她塞给她爸爸。一直执著于自己的理由:我在尽力地保护你,你竟然不管我的安危。由于执著于这种单向的想法,在黄山有好长一段时间,我都很伤心。

旅游回来后,我着实好好地反省了一番:为什么我有那么强烈的情绪。父母总是有一种逻辑就是“我爱你。你就得听我的”。显然。这不是无私的爱,而是有条件的爱,爱反而成为控制被爱之人的枷锁了。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或高度看事情。才能更好地与孩子共情。我只要站在虹虹的高度,就能对她感同身受。黄山旅游时如果让她自己走,或让她自己抓着我们的手或衣襟。也许更合适一些。

在虹虹“七八九”的年龄,我常常反省:作为教育型的家长,我按自己的想法。对她进行的强制引导过多,虽然我也一直比较考虑她的感受,但总体还是由我通过讲道理、正面鼓励在主导她。这种“戴高帽子”的主导,比那种粗暴的强制,更给孩子实现自主增添了难度。

如何让她成为一个有尊严的、自主的人。是做母亲的应该考虑的事情。

虹虹有时会瞒着我去做一些她认为我不会赞同的事情。她知道,妈妈如果不赞同,总是有一番讲得通的道理。但她要做她想做的事,怎么办?撒谎。这是孩子成为独立个体之前最常见的自然过程。

当我发现虹虹撒谎时,我很生气。当然,即使在生气的时候,我还是尽量用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调适我自己,以适应她的成长。我常对她说:“我宁愿你为自己辩护,或者说找理由,而不是没有尊严地躲避、撒谎。法治国家之所以律师制度健全。也是为了保护个人尊严。即使是罪犯,也有自己的尊严。你就是你自己的律师,即使你犯了错误。也有权为自己辩护,而不是撒谎。”

这是一个孩子面对一位总是有道理的妈妈,如何以自己的方式成长的过程。这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需要时间和实践的过程。

2003年7月21日,还有40天,她就满12周岁了。她又撒谎了。

我说:“如同警察抓到的嫌疑人,只要法官没定罪。就不是犯人。罪犯都有自己的尊严,何况嫌疑人?妈妈也有不理智、犯错的时候,我谴责你,也有可能是错的。当妈妈气愤地指责你时,你可以先冷静一下,而不是光急着否认。

你现在长大了。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小时候你什么都依赖父母,现在得慢慢学会自己管自己。你不会走、不会说时,爸爸妈妈替你安排了一切。你会走、会说了,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爸爸妈妈的思想就是你的思想,于是,爸爸妈妈也习惯性地操纵你。P2-4

序言

我来自湖北蕲春农村。1了岁上大学之前,两间土屋就是我和父亲的家。一间是卧房,另一间既是厨房又是堂屋。烟囱从堂屋的土灶直升到瓦片屋顶。屋内有一张摇晃的饭桌、一个发黑的橱柜以及一口大水缸。

我3岁多的时候,母亲不幸离世,这注定了我的身心在生命的早期就饱受磨砺。我的手背疤痕累累,每年冬天手无完肤,由冻疮到溃疡,直到来年的春天伤口愈合。来自“草根”的我,被自己生命早期的经历.画地为牢,怕人、怕鬼、怕黑、怕狗、怕扣子、恐高……

我的小学时代是“交白卷光荣”的年代,也许家庭关系简单,没别的事可干,小学以及中学,我的文化课都还不错。从没读过课外书的我,初中第一次读到老师的一本文艺刊物,被吸引乃至震撼,高中阶段狂读学校(蕲春一中)图书室的各种书。这也是我后来选择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就读,并在图书馆就业的重要原因。

我的丈夫来自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上有一兄,下有一弟。他很早就参加了工作,成了大学校园里的“草根”。

我俩在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全文同)图书馆,相遇相识结成伴侣。之后,小两口变成了三口之家,二重奏变成了协奏曲。

还是两间屋,水泥楼房里的一室一厅。在这个小窝里,开始了我们的“草根”协奏曲,女儿成了主奏,我们夫妻二人为女儿协奏。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人生最初几年的经历所产生的影响会贯穿人的一生。在女儿的生命早期,我们顺利地与女儿互动,改良自己,避免复制性格急躁的父母,避免复制只会批评的父母:我们改善自我,避免家庭命运的轮回。我们不要女儿像我们一样缺乏安全感:我们不要女儿像我们一样自卑:我们不要……总之,我们以适合她的方式协助她,疏导她成为她自己。我们把简陋的小屋,营造为适合女儿成长的温室。

在女儿18岁的成人仪式上,我们决定送女儿两份礼物,即记录女儿成长的早期家教日记和青春期母女对话日记。

本书就是第一份礼物——根据主题和时间来编排的早教日记。这是一份家庭档案,写实而生动,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实的记录:没有宏大的教育理论,只有平实的直觉与想法。

我们相信人和人最根本的区别,是思想和理念,教育首先就是要培养和谐的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