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暗访美国(贫困大国美国社会实录)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作者 (日)堤未果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医疗、就业、战争、贷款、教育、监狱经济……在“自由竞争”的名义下,疯狂的市场机制正在吞噬医疗、教育等国民的基本权利,造成中产阶级稍有不慎便跌落到贫困层,而穷人更加贫困,贫富差距在迅速地扩大,美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怎么了?

日本最犀利时事记者堤未果,八年时间,走访全美,实地调查,完成这恩《暗访美国(贫困大国美国社会实录)》,展现美国底层市民的真实生活,揭示拖垮美国并将全世界带入疯狂的黑暗力量。还为您解析美国贫困的根源,并探讨解决之道。

内容推荐

《暗访美国(贫困大国美国社会实录)》是一本能改变你对美国看法的书!

你有没有尝试过从“贫困商业”的角度来重新审视金融风暴?

当你这么做时,首先映入你眼帘的便是那些目光迷茫的老百姓们。

这其中有就业困难的年轻人,他们被高额的学费贷款逼得走投无路;有中老年人,他们因医疗保障的缺失。被推挤到了绝望的边缘;还有儿童。他们一个个胖乎乎的,看似开心。可你知道他们今后的路远比他们的体重更为沉重;就连身处高墙之内的囚犯也不能幸免,要是他们知道入狱后的“代价”如此高昂,恐怕会重新评估犯罪的成本……

然后你会发现,这背后有一股根深蒂固、庞大的力量在操纵着这一切……这就是美国的社会和经济体制。

而被万众寄予巨大希望的奥巴马,他的上台真的能如他的竞选宣言一样“改变”这个社会吗?

在《暗访美国(贫困大国美国社会实录)》中。日本最犀利时事记者堤未果将带您倾听来自底层人民真实的声音,并解读这一讯息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根源。读完后您会发现,真正的“民主”、“自由”是怎么一回事,而我们又该如何定义自身所处的社会。

目录

第一章 贫困滋生的肥胖国民

 因新自由主义产生而失去一切的美国中产阶层家庭

 为何贫困儿童中有很多肥胖儿童?

 依靠食物救济券生活的人们

 美国国内的饥饿人口

 专栏1 大错特错的肥胖儿童对策

第二章 由民营化导致的国内难民和自由化导致的经济难民

 人祸——卡特里娜飓风

 “民营化”的陷阱

 被抛弃的难民们

 新奥尔良市的贫困地区不是“再建”而是被“铲除”

 学校的民营化

 “自由竞争”催生出的经济难民

 专栏2 新奥尔良隐形的宝物

第三章 因疾病落人贫困阶层的人们

 因世界最高的医疗费用破产的中产阶层

 当天往返医院生产的孕妇

 被竞争导致的效率主义所逼迫的医生们

 逐渐破产的美国的公费医疗补助制度

 没有笑容的护士们

 急速增加的医疗事故

 数量激增的没有保险的人们

 专栏3 令人担忧的“食品依赖”

第四章 陷入绝境的年轻人

 以《法案》之名行征兵之实

 经济征兵制

 被招募定额所压迫的招募工作者

 看不见的高中生劝诱制度“JROTC”

 民营化的助学贷款

 军方的第二目标:社区大学的学生

 陷于“信用卡地狱”中的学生们

 助学贷款债务免除计划

 迷惑人的网络游戏“美国陆军”

 参军入伍也难逃贫困

 归国后无家可归

 专栏4 究竟是谁在掌控媒体?

第五章 依靠全世界“穷忙族”维持的“民营化战争”

 “有一份很好的工作要你做”

 “这不是一场战争,纯粹是一桩生意”

 目标——全世界的贫困者们

 受惠于战争的民间战争承包公司

 一支看不见的“雇佣兵”

 个人信息一元化与国民监视体制

 国民真实身份法案

 作为州级士兵支援战争的日本人

 “这就是战争”的实际感受

 专栏5 比恐怖主义更恐怖的民营化

第六章 沦为贷款地狱的公共教育

 爆发的老师与学生

 大学费用急速膨胀上升

 大学问迅速扩大的差距

 紧缩的奖学金,膨胀的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制度的诞生与SLM公司

 数十亿美元的巨大市场与破产的学生们

 免受消费者保护法制约的助学贷款制度

 天真的学生们

 在助学贷款业界君临天下的SLM

 瞄准孩子们的教育商业

第七章 崩溃的社会保障向着年轻人袭来

 父亲和儿子同时跌倒

 企业养老金的增加

 这是腐蚀美国的怪病

 从退休人员到沃尔玛员工

 增加的退休生活费、没有存款的老龄人群

 不断增加的老龄人群信用卡破产案

 问题不是选举,而是没有前途的政治

 负担最重的是年轻人

 市场的自由与政治的自由

第八章 医疗改革VS医疗复合体

 魔法般的医疗王国

 对“奥巴马医改方案”的期待

 被排除在外的“单一支付全民保险制度派”的声音

 攻击公共保险的“哈里与路易斯广告”

 制药企业对奥巴马医改的支持与广告费

 医疗保险企业与共和党的“反奥巴马医改”运动

 向无保险者配发保险证必将导致医疗行业崩溃

 初级护理医生的不足

 You Sick,We Quick(给患病的您以最快的服务)

 使用税款,继金融业救济案之后的医疗业救济案

 这个国家有两种奴隶

第九章 名为监狱的巨大劳动力市场

 背负债务的囚犯们

 作为全球化市场之一陆续开花的监狱产业

 以第三世界的价格提供国内外包

 低风险,高回报——监狱是梦幻般的投资对象

 神奇的投资信托REIT

 无家可归成了违法

 被恐怖气氛所控制的美国国民

尾声

结语

试读章节

陷于“信用卡地狱”中的学生们

2004年5月,《今日美国》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在接受调查时说,他们最害怕的不是恐怖主义,而是负债以及失业。

开展这项调查的是美国的超党派团体公共服务共同支援组织。该机构在网络上对全美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在“9·11”恐怖事件发生的2001年入学的,但当问到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的时候,只有13.4%的学生认为是恐怖分子的袭击,有31.2%的学生认为最害怕的是找不到工作,而32.4%的学生则认为最害怕的是借债继续增加。

来自教育统计机构(17ERI)和高等教育政策机构(IHEP)的调查数据表明,全美学生中有33%的人既是助学贷款的贷款人,同时又是信用卡账单的拖欠者。

学生们不仅仅使用信用卡交学费。在校大学生中有24%的人用信用卡支付学费,而70%以上的学生则连文具、食物和教科书都用信用卡来购买。

2005年,毕业于旧金山一所大学的大卫·怀特由于拖欠了上学期间使用的信用卡账单,竟被列入了信用卡公司的黑名单。毕业后,几乎所有的应聘单位都因为大卫有信用卡拖欠记录而拒绝录用他。

在美国,大卫并不是一个特例。有很多学生在毕业时不仅会欠下一屁股债,还会进入拖欠信用卡账单的黑名单,这样一来,想在毕业后找到_份合适的工作就更困难了。最后,他们都被卷入了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

美国国内年轻人的平均信用卡借款额已经上升到了4000美元,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政府削减了奖学金的预算,而原本的奖学金制度能够为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学费并且不需要偿还。

例如,在美国具有代表性的联邦奖学金制度之一的佩尔奖学金,在25年前提供了学生学费的77%,而到2005年已经下降到平均40%的水平,原因在于布什政府领导的美国教育部将该奖学金的受资助范围大大缩小了,因此,有120万人的资助金额遭到削减。

政府以前除了提供奖学金以外,还为一般金融机构实施的助学贷款提供利息补贴。而到了2005年12月,美国参议院以调整联邦预算为名,提出议案将支援学生的计划预算削减了140亿美元,与此同时,众议院也提案将教育补助方面的相关预算削减90亿美元,结果这两项提案都各自获得通过。两项提案的通过直接导致全美助学贷款的金额又新增5800美元。

2005年一年内,美国政府总共削减教育费支出总额达500亿美元,而其中一笔共计143亿美元的助学贷款预算消减法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额的联邦助学贷款预算消减案。

“我们完全没有想到递送去的助学贷款申请竟被相关机构驳回,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只好开始用信用卡来支付学费。可是因为我们同时也在支付生活费和教科书费,所以消费的数额在不知不觉中就超过了信用卡的额度,实在没办法只好再申请另一张信用卡,结果利息就像滚雪球般不断增加。我周围的同学差不多都是同样的情况。”在新泽西州立大学上学的艾琳·利达说。

她的钱包里竟然装了8张信用卡。

哈佛大学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国内25岁以下的年轻人中个人破产的案件数量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增加了51%。

1991年,美国25岁以下的年轻人中只有610,180件个人破产申请,到了1999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110.8万。这差不多已经占到全美破产案件的7%。(Business Week,May,21,2001)

学生使用信用卡的规模急剧增加,究其原因,可上溯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那时候,成年人信用卡市场已经达到饱和,信用卡公司为了追求利润转而施行新的经营战略,开始面向手头有点儿钱的学生发行没有工作保障也能使用的信用卡。

结果,截至2001年,包括社区学院毕业生在内的大学生信用卡持有率达到了95%,高中生的信用卡持有率也上升到了32%。与此同时,由于不能及时还款,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断地办理新的信用卡,用来拆东墙补西墙。结果每3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持有超过4张的信用卡。

在美国,学生从四年制大学毕业之后,大部分只能找到工资较低的工作,因而许多大学生为了从“信用卡地狱”之中逃离出来,又只得继续贷款回到学校去读硕士研究生。

杰弗里·克莱恩在获得政治学学士学位之后,花了一整年的时间来找工作。然而,由于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杰弗里没有什么工作经历,他所能找到的都是薪水很低的工作职位。有一次,一个面试官对他说:“你至少也应该读个研究生吧?”听了这话,杰弗里果断决定停止求职活动,返回校园去读研究生。

杰弗里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时这样说:“那个时候我深深相信,只要去读研究生,毕业之后我的工作机会应该比其他四年制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多得多,可是结果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美好。在这个国家,要想获得专业的工作,不仅仅需要有高学历,还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人们普遍认为,作为一个研究生,有过实习的经历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实习经历不能算作社会经验,实习经历对我们找工作的用处并不大。结果,当我读完研究生之后,却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找不到任何工作。更可悲的是,我一再恳求那些招聘本科毕业生的单位能够录用我,没想到他们反而因为我的高学历拒绝了我。”

读过研究生的杰弗里,到头来还是不得不降低要求,与本科毕业时一样,干起了薪水低廉并且不需要任何专业技能的职位。

“与两年前一样,我做的工作还是大型文具连锁店的柜台经理。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助学贷款催缴账单中的金额已经是两年前的3倍了。”P81-84

序言

2007年7月的加利福尼亚州酷热难耐。玛利奥·菲尔南德斯将最后的行李塞进了汽车的后备箱,他的妻子玛利亚茫然若失地站在家门前,呆呆地看着门上面贴着的“扣押财产”的封条。

在银行财产冻结率居全美第一的斯托克顿市,仅这一个月就有30户人家被贴上了这样的封条。由于次级房贷的还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这个城市中的空房逐渐增多,整个城市变得人烟稀少,慢慢成了一座“幽灵城”。

同样是在美国,对于那些由于贫困无法上大学、那些即使已经毕业但仍然背负着偿还学费贷款压力的年轻人、由于没有健康保险而无法就医的人们、因为失业和生活困苦而被迫向高利贷机构借钱的多重债务者、害怕持续强化移民法的非法移民们——这些人如今就像我前面所叙述的菲尔南德斯夫妇一样,他们在某一瞬间的确看见了自己长期以来的梦想,然而事实上他们却被无情地拖入了失控的市场中。

审视当今美国社会从各个角落中喷涌而出的问题,然后将各个问题联合起来比较的话,就可以清晰地发现这些实际的情况。

在此浮现出来的是一种令人恐惧的、失控的市场原理体系。这其中有一种超越了国境、种族、宗教、性别、年龄等范畴的,将世界两极化的差距构造,而市场正是将这种差距构造作为动力,才得以不断运作下去。如果我们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国家的世界观,就极有可能在不知不觉间被这种市场原理体系吞噬。

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弱势群体被当做食物为市场提供动力,被剥夺了作为人类生存的权利,最后使他们成为市场一次性使用的丢弃品。

后记

当我在写作这本书的最终稿的时候,迈克尔·摩尔导演的最新电影作品《资本主义》正好开始上映。

电影描述了一部分欲望强烈的华尔街高层们榨取国民财富的金钱游戏。

在与一位看了这部电影的朋友电话聊天时,她突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美国,布什被赶下台,受人欢迎的奥巴马做了总统,可是为什么现在的某些状况比以前更加恶化了呢?”

时至今日,这个问题成了在美国最常听到的问题。朋友说,她原以为答案在电影中,所以才去看了电影。摩尔导演本身是奥巴马的一个热心支持者。在他前一部电影中,小布什重复不断地出现。与此相反,在这部电影里,奥巴马基本上就没怎么出现过。

从我之前所列举的例子来看,答案在与卡特里娜飓风和肥胖儿童、医疗难民、次级贷款,以及市场化的征兵制等各个问题都联系紧密的“过度的市场机制”这个词语中。

在那之后,美国爆发了“莱曼冲击”,国民将希望寄托于通过政权更替上台的奥巴马总统身上。与此同时,我也开始针对奥巴马上台之后的贫困大国的采访调查。

上一阶段调查报道的各种问题在奥巴马新政权之下依然在继续恶化,然而这次我注意到的是,接受采访的许多美国国民都在愤怒地发着牢骚。

“那时确实真切感受到的改变,现在在哪里呢?难道是我们看走了眼?”

在逐渐加速的社会中,信息比以前更加公开,并且被分成类,以便捷的方式供人们获取。但是,就像用一句话很难形容一个人一样,想要将人们制造和引发的各种事物信息进行单一化处理也是非常困难的。

对于那些快速传播、快速流散的新闻,即便是可以通过五官去感知,但当你想要伸手去抓的时候,它也会消失不见的。

看起来不是坏人,一眼看上去就能感到非常认真的领导人一出场的时候,我们必须通过观察更加本质的部分来分辨这个人的好坏。对于那些带有明显的恶的形象的人物,我们还能推测出其大概。而当对方是非常具有克里斯玛型人格魅力的人物时,媒体对他的真相是如何报道的?我们应当如何去理解和把握?这时候只能问我们自己的眼睛了。

在采访过程中,美国国民对政府不乏抱怨,如“选举时对‘改变’这一语言狂热迷信,选举过后却不闻不问”,“现在的政府跟上一届政府一样,我已经对政治分歧变得不再追究”等等。日本紧随美国之后,同样实现了政权更迭。所以,这些话对于我来说,绝不是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

在那次选举的最后关头,投入7000亿美元的税金救助华尔街的方案在没有召开听证会的情况下就直接进入了审议阶段,许多众议院的议员们纷纷抗议这一实质性绕开立法程序的行为。在作为政策焦点的医疗改革法案中,某一个重要的选项被排除掉。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美国国民并不知道的事实。真希望这些事实有一天能够浮出水面,得以曝光,或是被某种更容易被发现的事物所取代。太多的真相被埋没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在这一点上,哪个国家都是一样的。

一位因医疗问题而破产的女性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对我说:“在我看来,最可怕的不是恐怖分子,也不是经济大萧条,而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停止对各种各样事情的怀疑,当我们发觉的时候,这个社会却已经变得连声音都无法自由发出了。”

如果我们去深究现在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如教育和医疗、老龄化和出生率降低、差距和贫困,以及战争的时候,就会发现,以希望维持战争的军工联合体为首,包括助学贷款、工会、医疗产业联合体、监狱产业联合体等等,他们都与政府紧密携手,由此形成不断扩大利益的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的存在。企图吞噬世界的,与其说是资本主l义,还不如说是政府与企业给合主义。

他们投入巨额资金的熟练的市场营销,有数字化的媒体为其保驾护航,而为了免受其害,要保护自己的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

这次调查采访中遇到的许多美国市民似乎给了我一些启示。

即使在受到强大力量支配的政局中,也有不顾党派之争而鼓起勇气不断直陈弊病的议员们;也有看见自由派对现实与期待相反而失望、号召相互合作的保守派人士;还有为了孩子们的将来,伸出双手走向家长,再次面向共同目标而努力的教师们;一边奋不顾身为病人提供无偿医疗,一边向议员们交涉,坚决要求停止对生命的商品化的医生团体;原以为无论如何都会被辜负而一直与政治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但现在已经开始积极参与政治的年轻人;在信息的洪水中,为了尽力传递那触摸不到的真实而奋不顾身的记者们和非政府组织的成员们;为了推动领导人的行动,在首先改变自己意愿的基础之上,产生出来的新口号,“让奥巴马动起来”的“粉色代码”成员们。

总统候选人之一的拉尔夫·纳德虽然当选的胜算甚微,但他却不断出来参加竞选。当我向他问询这其中的原因时,他这样回答:“一个国家只经历一两次的政权更替并不会有什么明显变化。只有依据国民的判断,不断重复地接受洗礼,政治和社会才会开始走向成熟。真正的绝望是在国民不能发出声音的时候。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有必要向国民提供不同的选择项,所以我才坚持参加竞选。”

“改变”并非单单来自总统的肤色,而是来自每一个普通人的意识,这些悄然产生的变化开始隐隐约约地照亮贫困大国美国的未来。

民主主义不是一个抽象的构造,而是每一个具体的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