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希望成为富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创造财富。
著名商人乔治·克拉森说,财富就像一棵树,是从一粒小小的种子成长起来。你积蓄的第—个铜板就是你财富之树的种子:你越早播种,财富之树就会越早成长起来,你若能以不断的储蓄悉心地呵护这棵树,你就可以越早地在它的树荫下乘凉。
《投资心理学》(作者孙科炎)研究投资领域的心理学应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投资心理学/普通人的心理学系列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孙科炎 |
出版社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人都希望成为富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创造财富。 著名商人乔治·克拉森说,财富就像一棵树,是从一粒小小的种子成长起来。你积蓄的第—个铜板就是你财富之树的种子:你越早播种,财富之树就会越早成长起来,你若能以不断的储蓄悉心地呵护这棵树,你就可以越早地在它的树荫下乘凉。 《投资心理学》(作者孙科炎)研究投资领域的心理学应用。 内容推荐 《投资心理学》(作者孙科炎)研究投资领域的心理学应用。书中采用相关的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实验和实践投资案例,分别从投资原理、投资目的、投资心态、投资风险、投资操作和投资陷阱等几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心理学在投资过程中的体现和应用。读者通过阅读本书,不但能够对投资趋势产生更为清晰的认识和判断,还可以相应地摆正心态,更加积极地作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投资心理学》适合投资者阅读,也可供培训和咨询管理人员以及心理学爱好者阅读使用。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以钱生钱的密码 风险收益对应论——高风险未必带来高收益 自利性动机——冒险投资的出发点 内在价值——物有所值是投资的根本 杠杆原理——小资金撬动大收益 洼地效应——资金爱往低处流 二八法则——少数人赚钱,多数人赔钱 现金流与资本利得——投资着眼点的差别 第二章 为什么不投资 刻板印象——投资是有钱人的游戏 损失厌恶——因为输不起,所以不赌 风险厌恶——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模糊厌恶——无从把握,选择放弃 后悔厌恶——懊海也是一种枷锁 负债厌恶——债务是魔鬼,无债一身轻 负面评价——为迷茫者指明方向 流动偏好——手持现金,以防万 第三章 财富,非理不可 金钱与幸福——不可不知的金钱观 高薪月光族——薪水为什么不够花 通货膨胀——金钱,不发光则发霉 马太效应——贫者更贫,富者更富 互悦机制——你愿理财,财愿理你 致富之道——钱不在多,会理则灵 第四章 投资选择的风险 不可预测性——没有人拥有预测未来的水晶球 随机移动理论——基金经理为什么不如大猩猩 均值回归——上下波动是永恒的规律 蝴蝶效应——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情绪——个可能解释“亏本买卖”的概念 认知失□——回想的比做的好 代表性思维——历史难以在未来重演 有限理性——你无法作出完全理性的最优决策 第五章 坚守恰当的判断依据 直觉判断——思考越多,选择越糟糕 周期理论——价格也有“生老病死” 基准概率——别让不寻常蒙蔽你的眼睛 乐观策略——大脑爱做白日梦 悲观策略——不是最坏,但也不是最好 多元化策略——让每一分钱都发挥作用 集中策略——把鸡蛋都放在一只篮子里 第六章 卖与不卖的心理博弈 过度敏感效应——恐慌比死神更可怕 羊群效应——盲从不会让你赚到钱 侥幸心理——你不可能总是幸运 沉没成本效应——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安于现状偏差——不作为的理由 参照点——拿什么衡量损失和收益 卡贝定理——见好即收,果断止赢 鳄鱼法则——及时止损,小错不会变大错 第七章 不可不防的投资陷阱 赌博思维——可赌的是投机,不是投资 赌徒谬论——坏运散尽,好运到来 锚定调整法则——先入为主,难以实事求是 熟识性思维——熟悉,不等于没有风险 处置效应——出赢保亏,未必明智 心理分账——金钱世界的“不平等” 归因偏差——不认错比犯错更可怕 过度自信倾向——盲目乐观是灾难的开始 事后聪明式偏差——事后诸葛亮,不如臭皮匠 后记 试读章节 不管怎么说,期货,对于农场主是一种收益与损失对等的交易模式。 虽然如此,在期货市场上握有操作权的人却不是农场主,而是投资者。这些投资者只需要缴纳5%的保证金(货物不同,保证金也不同,以2011年7月为例,中国期货交易所中大豆的最低交易保证金是5%,白糖的保证金是6%,天然橡胶的保证金是7%,燃料油的保证金是8%,等等),就可以动用100%的资金买卖期货市场中的大豆。 例如,假设某个时期大豆期货市场的交易手续费是4元/手,且实行双边收费(即买入和卖出期货合约时都要收取手续费)。一名投资者缴纳6万元的保证金,就可以“操纵”120万元的资金。如果不计交易手续费,那么他最多可购买300吨大豆,即购买30手(10吨/手,每手的价格是40000元)大豆的期货合约。不过,这种行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购买期货合约的手续费通常不能减免,购买30手就意味着没有余钱缴付手续费(120元);原因之二在于期货投资者通常不会把所有的保证金都花光。 现假设这名投资者购买了25手期货合约。在一天之内,如果大豆的价格每吨涨了100元,即每手合约涨了1000元(每手合约涨至41000元),那么投资者若卖出这25手期货合约,就能获得24800元的收益(期货交易盈亏=平仓盈亏一交易手续费一1000×25-4×25×2=25000-200),收益率约为41.33%;如果大豆价格每吨跌了100元,即每手合约跌了1000元(每手合约跌至39000元),那么投资者若卖出25手合约,就会亏损25200元的损失(期货交易盈亏一平仓盈亏一交易手续费=-1000×25-4×25×2=-25000-200),亏损率是42%。 在亏损的情况下,如果投资者接受亏损,那么就会亏损25200元,带着剩下的34800元离开;如果不甘心,还想继续等待翻本的机会,由于已经亏损25100元(没有卖出,只需要交付一次手续费),保证金账户只剩下34900元,不足以支撑这25手大豆合约,因而投资者就需要继续追加保证金13850元(计算方法:追加保证金一所需要的保证金一保证金账户余额一39000元×25手×5%-34900元)。 可见,在期货市场中,只要市场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波动,投资者就可以用少量的钱去博取极高的收益;如果市场朝相反的方向波动,投资者可能很快就会血本无归。期货既能让人一夜暴富,又能让人瞬间倾家荡产,是“高收益,高风险”的典型。 2008年3月4日,武汉一家媒体头版刊登了一则题为“半年时间4万变成1450万,江城一女士演绎资本神话”的400字新闻,介绍了满仓操作豆油期货的中年女士万群用4万元保证金赚到1450万的传奇故事。 2005年7月,从教师岗位退休后的万群拿着储存多年的6万元涉足期货市场。之后的两年内,她的保证金从6万元缩减为4万元,不过她一直没有退出期货市场。 2007年下半年,由于食用油的价格不断上涨,万群忽然感觉到了油类期货中的机会,开始全仓介入豆油合约。 全仓,就是把所有用来投资期货的钱全部购买了期货,没有给自己留下后路。这种操作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本杠杆,买入更多的期货,将利润放至最大。不过,与利润相伴的风险也会被放大到顶点。一旦行情有所调整,全仓交易的投资者就可能会面临灭顶之灾。 此后两个月内,豆油主力合约豆油0805从’7800元/吨起步,一路上涨至9700元/吨。截至2007年11月中旬,万群的期货投资已经获得了10倍的收益。 不过,她并没有“见好就收”,而是把所有的赢利继续投入豆油的期货合同中。 幸运的是,进入2008年,豆油主力合约的价格在突破10000元/吨的整数大关后,不断再创历史新高。到2008年2月底,豆油0805(2008年5月终止交易的豆油)连续涨停,直逼14000元/吨大关。这时,万群账面保证金已经突破10007Y。元。 在“十人九输”的期货市场,这是个神话,因而很快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就在“半年内从4万做到1450万”的新闻见报的当天,万群购买的豆油期货还再次达到新的高峰,其保证金账户更是达到2000多万元,这些收益又被用来加仓。 然而,也是在这天,出人意科的事情发生了。2008年3月4日,豆油行情出现剧烈震荡,豆油价格在一个小时内从涨停快速滑落至跌停,尾盘收至平盘附近。当日收盘时,万群的账户因为保证金不足,被强行平去了一部分合约。 对此,万群并没有在意,甚至在之后的三天,豆油价格继续狂跌的情况下,她也没有打算主动减仓。于是,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内,她的期货合约先后被平仓,保证金账户从2000多万元降至不到5万元。 万群的全仓交易、不止盈也不止损的操作,就像高速路上开车不系安全带,是非常危险的。她之所以会这么做,很可能是过去的经验(她的2000多万元都是通过全仓操作得来的)让她过于迷信高风险,误以为敢于承受高风险就一定会获得成倍的收益。 其实,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从风险巨大的项目上真正获得巨大利润的人寥寥无几,赔得倾家荡产的反而随处可见。P3-5 序言 人人都希望成为富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创造财富。 著名商人乔治·克拉森说,财富就像一棵树,是从一粒小小的种子成长起来。你积蓄的第—个铜板就是你财富之树的种子:你越早播种,财富之树就会越早成长起来,你若能以不断的储蓄悉心地呵护这棵树,你就可以越早地在它的树荫下乘凉。 积蓄只能算是创造财富的第一步,而能让一个人由贫民变成富翁的,却是第二步——投资。 说到投资,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一个词语就是股票,然后想到“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最后会摇摇头表示不愿意踏上这条路。 的确,股市是一个折腾人的场所,更准确地说,是折腾人心的地方。在股票市场奔波的投资者,与其说是在与市场博弈,不如说是在与自己的内心世界博弈。因为不管他们的智商多么高,在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取得的成就有多么大,在股票战场上也可能会折戟沉沙。中外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牛顿、爱因斯坦、罗斯福都是实例。牛顿更是在投资惨败后说: “我可以精确地计算天体运行的轨迹,却无法汁算人性的疯狂。” 其实,股市并不是投资的全部,却是投资的缩影。人们在股市中的种种心理表现,在其他投资活动中也同样会出现。因此,不管人们投资的是什么,投资失败的关键原因都是缺乏理性和清醒。 从迈入投资大门的第一步起,没有谁能够避免经历以下三个阶段的心路历程。 在第一阶段,人们希望且相信自己能够通过投资轻松发财。这时候,人们沉湎于财经报道中一些极端的、一夜暴富的事例,幻想自己可以像报道里的主人公一样在一年、一月甚至一天内获得成千上万的财富,然后携手家人漫游世界,悠闲自得地享受人生。 殊不知,一夜暴富的只有少数的几个人,成千上万的投资者都要面对金钱瞬间蒸发的痛苦。也许正因为如此,投资者的这些美梦并不会维持太久,很容易从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惊醒,在明白“风险”两个字的含义后进入第二个阶段。 在第二阶段,人们在经历了最初的市场洗礼后,会承认自己距离成功非常遥远,但还是会固执地相信,那些在投资市场中生存下来、掘得一桶一桶金子的高手,一定有一套百战百胜的秘籍。这个秘籍可能是一个分析软件,也可能是一个计算公式。于是,他们开始花费大把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寻求这一秘籍。在经过多次的寻找、尝试和失败之后,人们才会明白,投资世界里根本就没有秘籍,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都是海市蜃楼。这时,一些人会放弃,从投资市场上彻底离开;另一些人却会领悟到投资的精髓,进入第三个阶段。 第三阶段也是最高级的阶段,能够到达的人并不多。但凡能够到达的人,大都已经建立了一个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他们不再一味地追求短期利润,而是努力在概率的基础上取得长久稳定的赢利。身处这一阶段,人们对输赢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态度,不会因为短期的波动而兴奋过度或者惶恐不已。当然,他们通常也能够获得期望的财富回报。 可见,能否成为优秀的投资者,关键在于能否了解投资市场的真谛,并在投资实践中消除诸多人性弱点。 为此,我们以投资学、心理学、统计学、数学概率论、经济学、逻辑学、管理学、保险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构建知识体系,写作了这本书。 本书共分七章,依次讨论了投资原理、不投资的原因、投资的必要陛、投资的风险、购买方法、卖出心理以及整个投资过程中蕴含的投资陷阱,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财富的运作规则、投资的必要性以及投资的风险,从而找出科学的、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最后,希望投资心理学的这些理论和方法,能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自己,认识自身存在的投资问题,作出更加理性的投资决策。 后记 闻悉本书即将出版,不胜感慨。本书从最初的调查研究到中途的设计与写作,再到随后的审阅出版等,经历了—个艰难且辛苦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这样说的原因在于,围绕本书的研究与写作,我们获得了专家大量的帮助,包括资料收集论证上的协助,具体写作过程中的指导,以及心智上的点拨。 还需特别说明的是,本书的创作融入了团队的智慧,我们团队中的大部分人都参与了本书的撰写或资料调查、收集和分析工作。这些人包括孙□、洪少生、孙科柳、洪少萍、李瑞文、秦术琼、宋松红、谭海燕、谭汉贵、王晓荣、杨兵、杨选成、袁雪萍、孙东风、孙丽、程丽平、武义龙、李国旗、高垒、石强、孙科江、李京静、邵帅等。 在此,对以上人员衷心地表示谢意! 作者 2011年10月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投资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带有哲学意味的东西! ——美国投资家 约翰·坎贝尔 风险来自你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 ——美国投资家 沃伦·巴菲特 股票市场最惹人发笑的事情是:每一个同时买和同时卖的人都会自认为自己比对方聪明! ——美国投资家 费瑟 始终遵守你自己的投资计划的规则,这将加强良好的自我控制! ——美国证劵投资家 伯妮斯·科恩 承担风险无可指责,但同时记住千万不能孤注一掷! ——美国投资家 乔治·索罗斯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