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孙连仲等人50余篇文章,分综述、藤县保卫战、临沂战役、台儿庄大战、血战禹王山、徐州外围等六章,讲述了徐州会战的多个侧面的战斗。
本书以当年战斗亲历者耳闻目睹的材料对上述各次战役及其转进过程作了翔实的忆述。这些史料的撰写者大多历尽沧桑,今犹健在,也有的已先后谢世。他们和数十万爱国抗日将士当年一起为祖国谋独立,为民族求生存,共赴国难,浴血奋战的悲壮业绩将永昭史册,为后代所景仰和怀念。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徐州会战/正面战场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孙连仲//刘斐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收入孙连仲等人50余篇文章,分综述、藤县保卫战、临沂战役、台儿庄大战、血战禹王山、徐州外围等六章,讲述了徐州会战的多个侧面的战斗。 本书以当年战斗亲历者耳闻目睹的材料对上述各次战役及其转进过程作了翔实的忆述。这些史料的撰写者大多历尽沧桑,今犹健在,也有的已先后谢世。他们和数十万爱国抗日将士当年一起为祖国谋独立,为民族求生存,共赴国难,浴血奋战的悲壮业绩将永昭史册,为后代所景仰和怀念。 内容推荐 徐州,地处津浦与陇海铁路交叉点,扼苏、鲁、皖、豫四省要冲,是中原和武汉的重要屏障,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后,侵华日军占领了北平、天津、太原、张家口等大中城市,将中国军队压迫至黄河南岸;南线日军占据了沪、宁、杭长江三角洲,又将其重兵讽集在津浦路南段,企图攻占徐州,打通津浦线,使南北日军联成一气,窥视中原。于是继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和华北地区几个战役之后,在苏北、鲁南、皖北、豫东广大地区,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民族自卫战——徐州会战。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概 述 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概述 徐州会战简述 徐州会战片断 第六十军赴徐州作战记 第二章 滕县保卫战 台儿庄会战的前奏 滕县东关抗敌经过 守城战斗纪实 小雪村、凫村歼敌记 滕县外围战 赴滕县抗敌散记 滕县车站和卓山等地奇袭日军经过 第三章 临沂战役 第四十军防守临沂之战 庞炳勋、张自忠两将军与临沂大捷 临沂之战追述 坚守葛沟立殊功 第五十九军临沂抗敌记 临沂抗战纪略 临沂作战片断 跟随张自忠将军临沂抗敌记 第四章 台儿庄大战 台儿庄胜利与孙连仲将军 台儿庄前线见闻 我所知道的台儿庄大战 台儿庄城寨里的拉锯战 台儿庄的巷战 第三十师增援台儿庄作战片断 台儿庄大战纪实 敢死队夜袭日军记 独立第四十四旅参战见闻 台儿庄大战中的战车防御炮部队 台儿庄一带作战记 第五十二军台儿庄抗敌经过 刘庄、税郭和虎皮山战斗 南洛、金陵寺、八里屯之战 韩庄、泥沟、峄县之战 台儿庄会战中的“翼”字军 第五十一军增援台儿庄作战记 空军参战追记 台儿庄大战目睹记 第五章 血战禹王山 蒲汪、辛庄、后堡之战 第六十军血战禹王山 禹王山顶争夺战 第六章 徐州外围战 收复济宁之战 蒙城阻击战简记 蒙城血战 微山湖畔抗敌记 徐州会战战场见闻 保卫连云港的三次战斗 沂水河阻击战 李庄遭遇战 徐州突围片断 砀山抗敌记 郯城阻击战 淮河阻击战 战地服务团在徐州会战的日子里 附 录 徐州会战大事记 试读章节 陈瓦房地区遭遇战 第六十军除新编各师工兵营、辎重营及军直属山炮营留湖北花园整训外,其他官兵都于四月十九日搭车北开民权、兰封集结,二十日夜到达指定地点,未能下车,于二十一日午后陆续经过徐州,直开台枣支线的车辐山车站下车。 部队出发之后,我从武昌珞珈山军官训练团转回孝感军部,于四月二十日午后得到军令部改调我军到徐州的通知,即在当晚六时乘专车赶过部队,途中每遇我军列车,即令迳开徐州。我于二十一日上午先部队抵达徐州,即往见李宗仁,适副参谋总长白崇禧亦在徐州襄赞指挥军事。李宗仁告知,台儿庄东北前线吃紧,我军来得正好,即令归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指挥,部队速到台儿庄东南面运河北面集结。白崇禧插话说,台儿庄情况,前几天很紧,目前已趋缓和,六十军最好要在二十四日以前集结完毕。离开长官部之后,我又往晤孙连仲,孙说,敌军攻势虽猛,但我们打得很好,局势已趋稳定。命我军集结在于学忠第五十一军右侧背之邢家楼、陶沟桥、蒲汪、东庄地区,作为第二线部队待命。李宗仁说话比较直率,白崇禧、孙连仲均未将台儿庄当时真实敌情见告。正当我军到达集结地的途中,于学忠、汤恩伯两部已经转移,遂使我军未曾展开即与突入之敌不期遭遇。 先是我在徐州接受任务之后,即下令我军各师,以第一八三师在右,集结于陈瓦房、邢家楼、五圣堂、小庄地区;第一八四师在左,集结于台儿庄以东陶沟桥、孟庄、马家窑、丁家桥地区;第一八二师在右后,准备做预备队集结于蒲汪、辛庄、戴庄、谷堡地区;军指挥所设在东庄。 四月二十二日拂晓前,第一八三、一八四两师及第一八二师之郭建臣旅和军部先后在车辐山车站下车,第一八二师师部及高振鸿旅在赵墩车站下车,部队分别向指定集结地点前进。我到车辐山站,知于学忠指挥所设于车辐山圩,立即往晤。于学忠告知,台儿庄东北第一线战斗吃紧,嘱我集结后,赶快准备战斗。但对第一线撤退情况,则隐而不言。拂晓时,我部队陆续渡过运河。约在午前八时,军指挥所抵运河之黄家楼,而东北方向枪炮声大作。旋得第一八三师师长高荫槐报告,该师先头杨宏光旅行将到达陈瓦房、邢家楼、五圣堂时,突与敌军遭遇,现正与敌激烈战斗中。我当即命令高荫槐师迅速展开,抢占要点,坚决抵抗。同时,即在黄家楼设立指挥所,立即建立全军通信网,派出参谋命令第一八二、一八四两师速到集结地构筑工事,迎击来犯之敌。 这时,汤恩伯部向大良璧东南撤退,其左翼陈养浩部已退至岔河镇附近。于学忠部右翼第三七七旅退至台儿庄东陶沟桥、浪沧庙附近,两翼友军向左右后撤,形成一个大缺口。敌人乘虚以步兵约两个联队四五千人,炮三十余门、坦克二十余辆联合扩大突破口南犯,适与我第一八三师不期遭遇于陈瓦房、邢家楼、五圣堂之线。 遭遇战开始于陈瓦房,再左延于邢家楼、五圣堂。第一八三师先头部队杨宏光旅之潘朔端团尹国华营首先与南下之敌遭遇,敌军先头部队约一个大队,其前方搜索小队已进入陈瓦房,并向我尖兵开始射击,尹营长立即率尖兵连奋勇地以火力消灭了陈瓦房小股敌军,抢占了陈瓦房。敌军后续部队蜂拥而至,坦克七八辆伴随步兵,将陈瓦房包围,以坦克火力掩护反扑。尹营进入陈瓦房后,拒敌前进。使后续部队得以展开。凶猛的敌军在坦克火力掩护下,由四面向陈瓦房逼近,尹国华营官兵与敌激战,双方反复肉搏,敌军未能攻人陈瓦房。该团团长潘朔端立即率一个营前往增援。这时,敌军一面以炮兵火力拦阻我增援部队前进,一面派部队绕过陈瓦房,直犯小庄。潘朔端团与敌在小庄附近地区展开激战。烟尘弥漫,火焰冲天。敌军进占陈瓦房后对小庄方面攻势突猛,我潘团团附黄云龙阵亡,团长潘朔端负重伤。据当时尹国华营从敌阵中冲一出的士兵陈明亮汇报,陈瓦房被敌军包围之后,全营官兵与四面冲入之敌白刃争夺,奋不顾身,营长阵亡。战至最后只剩十余人,由班长率领向西南突围,在村缘又遭敌军追击,仅陈明亮一人生还,全营官兵五百余人壮烈殉国。在这一遭遇战中,由于该营坚决果敢地阻击敌军,赢得了全军备战的时间,在整个战斗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陈瓦房与敌遭遇的同时,邢家楼、五圣堂地区相继展开战斗,我第一八三师陈钟书旅奋勇前进,先敌抢占了邢家楼、五圣堂,经过反复搏斗,到下午一时,后续部队到达,稳定了阵地,战况逐渐好转。约在下午四时,敌军又发动第二次进攻,先以猛烈炮火轰击,继以步兵冲锋,遭到我军阻击,伤亡甚多。战至五时左右,当前之敌已有不支模样。这时我旅长陈钟书亲到前线,指挥部队猛烈冲杀,进入敌阵,与敌短兵相接,喊杀之声,震动大地。时敌阵大乱,纷纷向后溃逃。此时忽有敌军骑兵一部绕至我军左翼二三百公尺处向我奇袭,敌军射击时始被发觉。当时陈旅长命左翼部队注意驱逐,其他部队继续前进。不料这一瞬时,陈钟书旅长头部被敌击中要害,登时倒地,但仍不断大喊冲锋。后为参谋主任白肇学背负后送,当晚伤重牺牲。邢家楼、五圣堂战区战斗两日,敌军伤亡很大,未能前进一步。由于顿挫了敌军的攻势,堵住了缺口,于学忠、汤恩伯部的阵地得以重趋稳定。我第一八二、一八四两师亦得在集结地加紧构筑工事,作好战斗部署。 小庄激战之后,于当夜不守。二十三日我杨宏光旅严家训团在凤凰桥、五窑路与敌展开战斗,激战终日,营长丁图远率队奋勇冲杀,中弹阵亡,午后凤凰桥亦为敌所占。 在小庄陷落之后,由四户镇、小良璧撤退下来的汤恩伯军区及其右翼陈养浩部又退至我第一八二师右侧后之西黄石山地区。敌军之后续强大部队乘虚而来,向我集结于蒲旺、辛庄、戴庄、后堡地区之郭建臣旅猛烈袭击。二十三日拂晓蒲旺之杨炳麟团、辛庄之龙云阶团与敌先后展开激战,敌以坦克掩护步兵猛扑,经我击退。在凤凰桥弃守之后,战斗尤烈。辛庄龙团之营长辛朝显于反复冲杀中阵亡。蒲旺一个重机枪阵地,战至傍晚,只剩一个机枪手杨正发,负伤不肯后退。以一挺机枪堵击敌人,守住阵地。团长杨炳麟亦负伤。迫击炮排长靳家祥以迫击炮掩护吕建国的步兵接近敌军阵地,用集束手榴弹毁敌坦克数辆,毙敌十余人。后遭敌军坦克大队围攻,吕建国、靳家祥两排长和士兵二十余人全部殉国。 这两天的战斗,敌人是主力进攻,我军是固守阻击。地形开阔,有利于敌人机械化部队活动,而我军只有步兵轻重武器,阵地大多平坦,右依洳河,左靠台儿庄,背临运河,已形成背水为阵。战斗开始之后,我到前线查看,发觉防御工事薄弱,即下令各师不分昼夜加强工事。并命各部队坚守防地,不能擅自撤退。一面报告长官部说明我军山炮太旧,已送武汉修理未随部队进入战场,请调配野炮一个营,战防炮一个连,加强作战火力,得到了李宗仁的同意。二十四日配属炮十六团一个营赶到,其余于二十五日以后亦陆续来到。 两日以来,我军在陈瓦房、邢家楼、五圣堂、蒲旺、辛庄一带地区阻敌前进,敌军死伤累累,我阵亡官兵大都死事甚烈。第一八三师旅长陈钟书,在军中素有勇将之名,此次出征,常语同事:“数十年来,日本人欺我太甚,这次外出抗日,已对家中作过安排,誓以必死决心报答国家。”严家训团连长黄人钦,在凤凰桥战斗中阵亡,在其身上发现一封致新婚妻子的遗书,其中一段写道:“倭寇深入国土,民族危在旦夕,身为军人,义当报国,万一不幸,希汝另嫁,幸勿自误。”举此二事,足见我军官兵为争取民族解放不惜牺牲的爱国精神。 P44-47 序言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彻底打败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全国军民浴血战斗,英勇牺牲,为国家、为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了全面反映抗日战争的概貌,为史学工作者提供研究资料,特将全国政协和各地政协征集的原国民党将领回忆抗日战争的文章,经过审慎的选择和核实,汇编成《正面战场·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丛书。本书是丛书中之一部。 继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和华北地区几个战役之后,在苏北、鲁南、皖北、豫东广大地区,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民族自卫战——徐州会战。 徐州,地处津浦与陇海铁路交叉点,扼苏、鲁、皖,豫四省要‘冲,是中原和武汉的重要屏障,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后,侵华日军占领了北平、天津、太原、张家口等大中城市,将中国军队压迫至黄河南岸;南线日军占据了沪,宁、杭长江三角洲,又将其重兵调集在津浦路南段,企图攻占徐州,打通津浦线,使南北日军联成一气,窥视中原。 一九三八年一月敌第十三师团主力进攻至津浦路明光以南,遇我第三十一军刘士毅部的顽强抵抗,双方处于胶着状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调于学忠第五十一军南下,沿淮河北岸布防:调廖磊第二十一集团军六个师的兵力至津浦线南段加强防守。 在北线,拥兵八万的韩复榘在日军进攻面前不战而退,弃守济南、泰安、曲阜等地。华北方面日军板垣第五师团沿胶济路东侵,一月八日陷潍县,十三日与先期登陆的海军陆战队联合侵占了青岛。至此,日军进攻徐州之势已经形成。我邓锡侯第四十一军应召前往滕县及以北之界河布防,阻击日军矶谷第十师团;庞炳勋第三军团调往临沂,堵截敌第五师团沿台(儿庄)潍(县)公路南犯。日军于三月下旬对我发起了新的进攻,重点指向台儿庄。 台儿庄位于徐州东北大运河北岸,日军攻下台儿庄,既可南下赵墩,沿铁路西进,攻取徐州;又可北上策应板垣师团,断我汤恩伯、张自忠、庞炳勋各部队的后路。这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急令孙连仲之第二集团军以池峰城第三十一师星夜赶赴台儿庄地区坚工固守,并调汤恩伯主力第八十五军、五十二军协同孙连仲部夹击敌军。卢汉第六十军也千里迢迢从云南调来徐州,在禹王山一带,配合台儿庄作战。这次台儿庄战役,包括外围阻击,前后进行了一个多月。我国广大爱国将士,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前赴后继,艰苦奋战,粉碎了日军的陆、空联合攻势,赢得了台儿庄、临沂战役的大捷,共歼灭敌军一万一千九百八十四人,自己也损失了一万九千五百多人,缴获了敌人大批重炮、战车、装甲汽车、轻重机枪、步枪和子弹等战利品,这在我国抗日战争初期是一场重大的胜利。 尔后,日军调集更多兵力,疯狂合围徐州,迫使我处于内线作战的不利条件下与之决战,以遂其围歼我强大兵团之目的。鉴于敌我装备对比悬殊,为了保持有生力量,以利持久抗战,我运用天时、地利、人和等优势,五月中旬,几十万军队在数天之内由徐州突围,向外线转移,各军除后卫队小有伤亡、失散外,均按计划到达指定的位置,投入保卫大武汉的战斗。 本书以当年战斗亲历者耳闻目睹的材料对上述各次战役及其转进过程作了翔实的忆述。这些史料的撰写者大多历尽沧桑,今犹健在,也有的已先后谢世。他们和数十万爱国抗日将士当年一起为祖国谋独立,为民族求生存,共赴国难,浴血奋战的悲壮业绩将永昭史册,为后代所景仰和怀念。 限于编辑水平,疏漏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