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养生安神、补肾补血”、“消食通络、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润肺舒肝”、“活血强筋、祛风湿寒”四大部分内容组成。以写实摄影图片的形式表现了当代养生本草的形态,本草的正名、采集加工、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的使用、炮制技术、养生药膳等内容。
草木虫禽谷是中医养生的来源,中华国医素有“食药同源”之理念。食物的性能与药物的性能同源并致,包括“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等内容,并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这对我们当代人日常生活保健中一还用百草养生有着科学的指导意义。
本书出版宗旨:让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认识百草、了解百草,从而科学利用百草养生。通过运用中医百草养生的方式来调养自身,使肌体阴阳平衡,五脏调和,气血畅通,最终达到身体健康、延年益寿之目的。
本草正名来源:主要依据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参见历代中药别名文献和近代药用植物的拉丁学名,是其他中药本草所未见的编排体例。
本书编辑风格:本书特约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指导编著完成,对明代“李时珍”的金陵版《本草纲目》进行了重新诠释。首先是删繁就简,精挑300余种常用中药、1000余种“传世药方”,其中对“药膳养生方”进行了全新解密。
用900余幅写实本草图片,用图解的方式展示了300余种中药植物标本的形态奥秘,栩栩如生,既有传统中医内涵,又融入了现代中医药学的科学观,使广大普通百姓更容易阅读,也增加了本书的观赏和收藏价值,更升华了本书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