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战争风云(二战亲历者回忆录)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美)约翰·托兰德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畅销书作家、普利策奖得主约翰·托兰德的不朽力作。

《战争风云(二战亲历者回忆录)》一部真实还原二战历史面貌的亲历者回忆录!

《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重点推荐图书!

珍珠港事件为什么会发生? 战斗力最强的德军为何失败? 美国为何在日本保留天皇?……

内容推荐

《战争风云(二战亲历者回忆录)》一部真实还原二战历史面貌的亲历者回忆录!

作者约翰·托兰德二战期间辗转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采访过高级军官,参战国的领导人,经历过残酷战争洗礼的士兵,基本是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战争风云(二战亲历者回忆录)》故事真实,行文流畅,史料丰富。是了解二战不可多得的亲历者回忆录,读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充满了对战争的残酷和反思。作者曾经对二十一个国家的见证人进行了数百次的访谈,此外,还运用了数千份第一手资料:事后报告、参谋部的日志、大量绝密信件和私人文献,叙述客观,文笔动人,感染力强。

目录

1.没有准备的那个早晨?

2.受惊的旧金山?

3.尴尬的身份?

4.在西线的生死一瞬间

5.被自己人所伤?

6.在冲绳岛被逼出的残忍?

7.战争给予我们的?

8.在菲律宾和日本的遭遇?

9.在寒冰地带开往俄国的战船?

10.战争给黑人带来了什么?

11.对主妇来说,生活远不是电影那样的?

12.伤员与年轻的护士?

13.一个不知道怎么生活的人?

14.战争中的幸运儿?

15.种族之间的是是非非?

L6.国家怎样对待拒服兵役的人?

17.开赴到中国战场?

18.一个海军少将的反思?

19.从军校毕业生到将军?

20.没有真正的赢家?

21.投降前迷茫的东京

22.大轰炸?

23.投降后日本人眼中的美国兵?

24.在德国,如果有人不支持纳粹?

25.列宁格勒——兵临城下900天?

26.德国人眼里的英国兵美国兵?

27.战时一个导演的起落?

28.诺曼底战役中的生生死死

29.光荣的黑人独立坦克团?

30.对亡夫的情愫?

31.照顾已故战友的妻子?

32.历经百战而获得的自由?

33.战地军医一天36小时

34.炮火中的“胆小鬼”?

35.那一刻的欣喜无法比拟?

36.一个普通士兵的发财记?

37.战时和战后的生意?

38.在后方掘第一桶金

39.被东方迷住了的总统特别顾问?

40.罗斯福关于战时的军工企业的想法?

41.对于战时工业发展的争论

42.新政时期各派纷争

43.美国秘密使者这样说斯大林、丘吉尔?

44.艰难推行依法雇佣黑人?

45.一位优秀黑人飞行员遭受的不公?

46.担任“美国之音”的播音员

47.对敌国的广播宣传?

48.艺术也要从属于战争

49.种族主义引发的冲突?

50.人间无义战?

51.纳粹集中营的非人生活

52.犹太一家人的命运?

53.谁来为犹太人的不归路负责?

54.令人难忘的易北河会师?

55.残雪中的败军?

56.为何不忍回忆?

57.纽伦堡法庭内外?

58.1142信箱里的秘密情报

59. 在纳粹德国长大的黑人?

60.一位A弹研制者是这样说的

61.目标是长崎

62.随军天主教神父?

63.人间的地狱?

64.我没有孩子?

65.一个少女眼里的二战

66.德国平民对战争的反思?

67.年轻人了解战争吗

68.少年看世界?

试读章节

战争的第一年,美国商船海员比其他方面的伤亡都大,因为他们身处最前线。1942年那阵子,我18岁,天真无知,上了一条自由轮,从波士顿启航,它事先用了三四个星期装船,把内装黄色炸药桶、子弹箱、坦克、贴着“运往苏联”标签的大板条箱运上甲板,一直堆到船舷的扶手。最上一层甲板上,摆着几部火车头。

这种船是赶着造出来的,开起来非常慢,一小时才走10海里,简直没治。开始那阵儿,保护我们的只有一些小型护卫舰、驱逐舰,非常可怜,简直是送死。1942年夏天,这条航线暂停,到秋天又恢复了。那是德国调动几千架鱼雷轰炸机、潜水艇对我们发动协同攻击的时候。人在路上,生死存亡是顷刻间的事。那时候美国大部队还没有参战,商船水手实际上是处在最最前线了。

他们到处征募商船的船长、水手。我们的船长管过油轮,在加尔维斯到纽约这条线上走了25年,闭着眼都能到。不过这也就是他的全部经历。他对于百十条船一起走的做法可是一窍不通。他参加过一次海军会议。会上,人家解释了怎样打信号、鸣汽笛,怎样走“之”字形避开潜水艇等等,他一句也听不懂,回来把所有的文件锁进保险箱了事。

我们船队开出波士顿300海里之后,整个船队都按“之”字形走了,可是我们的船还是直开,结果半夜里被一条16000吨的油轮撞上了,所有的救生船全都撞飞了。我们在海水里直扑腾。两小时以前我们有一条船中了鱼雷,此刻还能看到火光。当下我们的船长把船上的灯都打开,发现船身裂了一个大口子,黄色炸药桶正顺着裂口飘进大海。

船长朝下面的大副喊话:“进水了吗,舒里格先生?”大副吼着说:“进水了,见鬼,船往下沉!”于是我们把船开回了波士顿,一路船身倾斜着,一半浸在水里。它后来在千船坞里修了三个月。我不想闲在那儿,就跑到纽约上了另一条船。这种船被德国潜水艇炸沉得快极了。我认识一个水手,他两星期之内吃了两次鱼雷。

我有一些朋友还继续留在我离开的那条船上。1942年夏天,它进行了第一次以摩尔曼斯克为目的地的北大西洋航行。路上船的轮机舱中了鱼雷,那正是我原来待的地方。如果我在船上,肯定是完了。

北极圈里边的摩尔曼斯克,当时是苏联剩下的唯一对外的海港。船队从苏格兰沿着挪威海岸一直朝北,绕过北角,然后向南进入俄国海域。德国人在挪威到处有机场。离开苏格兰三天以后,船队就不断受到飞机、潜水艇的攻击。我原先的那个船队一共80条船,一路丢了70条。

 这种航行简直像自杀,可是对于一个18岁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兴奋的事。我在战争期间一直抱着一种同仇敌忾的态度。全国海员工会历来很坚强,不怕和恶棍斗争,是一帮硬汉子。他们中间许多人参加过西班牙战争,认为现在这场战争是那场战争的继续。去摩尔曼斯克一路的危险并没有吓住他们。但是也有不少人听说船队的去向就悄悄开小差走了。

如果你中了鱼雷,沉了船,你在冷水里顶多只能呆十分钟。他们是发救生衣的,但是要想穿上它至少得费半个小时。即使穿上救生衣,也难保不冻死。

我们在去摩尔曼斯克的路上,遇到了好多棘手的事。我们船上装有坦克、火车头。有一次,船在大西洋遇到风暴,几辆坦克撞脱了锁链。那二三十吨重的大家伙,随着船左右晃荡,往前滑过去,撞在舱壁上,接着又滚回来,简直要把船都震裂了。于是,我们的船不得不脱离船队,单船航行,同时派水手下去稳住坦克。他们像牛仔一样骑在坦克上,使劲用钢丝绳套住它们,最后总算控制住了。船队这时早已抛下我们,走得无影无踪,甚至没有留下一条驱逐舰。就为这一条船,不值得!他们要保护上百条船呢!

我们孤零零地在大西洋上走了五六天,由于船长迷失方向,开到了爱尔兰海岸。我们完全可以因为船只属于参战国而被拘留,因为爱尔兰是中立国。我们开过一片布雷区,又退回去到苏格兰,原来我们船队的其他船都在那里,他们还以为我们被打沉了呢!(笑)接着,我们又往北开了。

有一天,阳光普照,我们船队一条接一条开出了苏格兰群岛,不料先有一条船触礁了,接着第二条、第三条船也触礁了。我们船的水手长站在船桥上说:“船长,好多船都搁浅了。”可是船长只是说:“前进!”结果,我们也触礁了。一船的物资值两千万美元哪!我们开到爱丁堡,卸下了货。

这是1944年的情况,当时我们正准备进攻德国,丘吉尔想找一些船,虽然旧了或者像我们这样打坏的但仍然勉强可以开的,以便在登陆的时候沉在水下作障碍船用。这就是我们那条船的最后下场。我们卸了货,由他们在船上装满炸药,在船壁上钻窟窿,把它在桥头堡附近沉到吃水线水平。有16条船都这样凿沉了。船身又系上了各式各样的浮筒。这样,诺曼底就形成了一个人工港。这是丘吉尔的主意,后来果然管用。

他们一定在那个港口卸下了百万大军及给养,这是德国人绝对想不到的。两个星期之后,来了一场特大风暴,把整个“港口”都刮跑了。我们从海滩运送伤兵回英格兰,船的吃水线都到了甲板。

我第三次去摩尔曼斯克,终于成功了。到了1945年初,船队在路上安全多了,因为派了航空母舰、巡洋舰护航,而且用的船也大了。就是这样,我们还是损失了五六条船。虽然,战争快结束的时候,德国的飞行员也不像以前那样厉害了,但是整个航程仍然很危险。德国飞机飞得很低,我们的船就一齐向它们开火,别的船上的弹片也有飞到我们船上来的。

俄国人用破冰船为我们进入摩尔曼斯克开路。船一过,冰又在后边冻住了。我永远不会忘记(我那时21岁)那个上到我们船来的俄国领航员。他头戴皮帽,身穿带金色扣子的黑制服,脚上是一双擦得很亮的黑靴子。当时气温是零下20度。冷风打在这个俄国人的脸上,眉毛、下巴、鼻子都挂上了冰柱。我们人人都缩在舱里,太冷,太冷了!俄国人打开门说:“左舷两度!右舷三度!”风大,他关上门,像一尊塑像般迎风站着。

船队停了下来。出了什么事?原来有俄国人在冰上打海豹。他们就吃那玩意儿。我们自己也下了船,捉了几只小海豹,准备送到纽约动物园,作为海员的献礼。

我们终于把那些甲板上层的大火车头运到了摩尔曼斯克,由俄国人立刻卸在轨道上。他们带来车皮,接上了火车头。然后,我们又把坦克卸在这些平板货车上。他们马上点火发动车头,径直向前线开去。我是说,他们可不松松垮垮。

整个码头的领导是一位大块头的俄国妇女,这个人可是一个人物。我在岸上的酒吧里喝伏特加的时候,有一个英国船长给我讲了一件事:他的船在码头卸货,船上的铁横梁都堆在码头上。卸完货以后,他对那个女人说:“你现在可以把这些横梁放回去了,放回到船上。”她问:“什么横梁?我以为它们是货呢!它们已经是坦克的一部分了。”他笑着说:“你心里明白就是了。”她眨眨眼,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弄点木头凑合着用吧,我们需要能搞到手的一切钢材!”俄国人是把什么都豁上去了。

我记得有一回我在雪地里奔跑,追赶一辆俄国卡车。这里的车子不能停,一停就陷在雪里了。我跟在后面跑,一个俄国女人伸出手抓住我,像拎一袋土豆似的把我拎了起来,拍拍我的后背。(笑)真是一帮非同小可的人!

头两年,开到俄国去的船足有一半都在路上沉掉了,所以他们得不到很多供应。战争后期,我们才开始走波斯湾这条路,又在德黑兰跟南俄之间铺了一条铁路。多数供应就是这样过去的,但这也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改变战局之后的事了。

整个战争期间,有些专栏作家像佩格勒这类的人,一直攻击我们海员,说我们赚了大钱,而海军一个月只有27元。我们的回答是:战争期间,船老板赚了几百万几千万。如果他们放弃他们在战争当中的利润,那么我们也情愿跟海军拿一样的工资。此外,我们还要为改善我们的工会条件而奋斗呢。战后,海军小伙子们退伍之后,也是少不了工会的。

当年我们船上有一张很大的世界地图,上面分别标着敌人和俄国大约位置。水手是非常国际主义的。我们船上有挪威人、芬兰人、拉脱维亚人、埃及人、黑人、白人。这是世界的缩影,各讲各的语言。可以说,我对世界的看法就是在二次大战期间在海上航行的时候形成的。P50-53

书评(媒体评论)

何其幸运,我们拥有这些珍贵的财产,它将会流传后世,让后人们阅读再三。

——《华盛顿邮报》

这确实是一本伟大的书,它撼动了人们的心灵,并为这段影响历史的过程留下了忠实记录。

——《西部电讯》

迄今为止关于二战的最重要的书之一。

——《Look》杂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