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杯酒醉尽盛唐(唐诗里的落寞与风流)/古韵流芳系列
分类
作者 仁君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唐诗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一杯酒醉尽盛唐:唐诗里的落寞与风流》从浩如烟海的唐诗里选取了那些最典型、最动人的诗篇,让你醉倒在唐诗的风流韵味和落寞情怀中。

读《一杯酒醉尽盛唐(唐诗里的落寞与风流)》(作者仁君),你将欣赏到边塞诗派的豪情万丈,浪漫诗派的自由奔放,山水田园诗派的恬静雅淡,现实诗派的沉郁顿挫;感受到初唐诗歌的激情豪迈,盛唐诗歌的瑰丽动人,中晚唐诗歌的疏旷澹然;体会到诗仙李白的放浪不羁、丰富想象,诗圣杜甫的广阔境界、深厚思想,诗佛王维的以禅入诗、诗禅合一,诗魔白居易的平易浅切、尚实尚俗……

内容推荐

《一杯酒醉尽盛唐(唐诗里的落寞与风流)》从风流韵味和落寞情怀两个方面对唐诗的情致进行了解读。对于唐诗里的风流韵味,重点讲述了豪迈风情、儿女情长、隐士风流;对于唐诗里的落寞情怀,重点讲述了相思的苦楚、离别的感伤、韶华易逝的哀叹、物是人非的惆怅、生生不息的乡愁。每一个表达主题都选取了唐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和诗人。阅读这本《古韵流芳系列:一杯酒醉尽盛唐·唐诗里的落寞与风流》,你将会与豪放飘逸的李白相遇,与沉郁顿挫的杜甫相逢,与诗禅和一的王维相会,与慷慨不羁的王之涣相交……

《一杯酒醉尽盛唐(唐诗里的落寞与风流)》(作者仁君)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历史爱好者阅读。

目录

第一章 豪迈,大唐的地标

大唐,永远醉醺醺

纵死犹闻侠骨香

塞外有风雪,更有豪情

漫漫人生路,上下而求索

第二章 不负流年,许你一世浪漫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后宫红颜,醉在君王怀

多情不滥情,温柔亦奔放

一次邂逅,已成永恒

一生只爱巫山云

那些年,我们曾相濡以沫

第三章 归隐,另一种人生格调

在田园深处,完成灵魂的绝尘

寄情山水,争名莫若归去

为了入世,所以隐世

遁世之心背后的眷世情结

推杯换盏,邻里情长

第四章 恬淡轻柔,红尘之中的出尘心

一诗一滋味,一茶一人生

旅行的雅致

逢秋未必真悲秋

点染心向菩提的禅境

红尘惹人恼,即时修佛心

第五章 别样大唐,占尽风流

刻在大唐深处的两个图腾

唐朝风流,一半女人一半酒

打油诗,一朵唐诗奇葩

第六章 倾国红颜,妩媚亦忧愁

一代女皇的温柔与忧伤

本为皇室女,奈何入空门

许你一世倾国,伤你一时凋零

曾经,生命绚如繁花

才华于女人不过流云

第七章 断肠人,不经相思莫言苦

上阳宫内相思瘦

生命有限,相思无限

一点芳心,只为君留

在春闺梦里细数相思

风华褪尽,依然在彼岸守候

第八章 亦悲亦喜话离别

韶光溅落,沧海已桑田

当爱时过境迁,是谁伤离别

离别之情,一半豪迈一半愁

离别的河畔,不染愁浓

第九章 临风凭吊,感伤古今忧乐事

借古讽今的惆怅

秦淮河畔那一纸忧伤

一台一楼一山,皆关情

铅华洗尽,依旧往日山河

第十章 残破的时光里,吟唱忧愁

那一抹黄昏的惆怅

年华易老,莫辜负

心怀天下,迎风悲鸣

时光已老,何处是庙堂

第十一章 凄美,不朽的唐朝落寞

最难忆,幽怨琵琶声

人事如花事

剪一段月光下酒

战争铁蹄,踏皱了那池春水

第十二章 不老的乡愁

那山,那水,那一缕乡愁

时光深处,酿一壶乡愁

柔肠寸断,在故乡的山水中

铁血男儿的思乡情怀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这首诗开篇即言“边烽警榆塞”,边疆的烽火已经点燃,战事紧张。“榆塞”二字典出于秦朝大将蒙恬的经历。蒙恬曾率军击退匈奴人的进犯,收复失地,并“以河为界,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置烽燧,然后敢牧马”。“警”字含有警示之意,既是提醒边疆战士积极备战,也是提醒统治者要重视边事。

从长安到辽东地区,必须渡过桑干河。“侠客度桑干”,烽烟刚起。侠客已经上路,正在急渡桑干河。“边烽起”与“侠客行”是隔着千山万水叉同时进行的两幕场景,这一描述高度赞扬了侠客即主人公郑少府的爱国热情。

诗的前两句紧扣诗题,交代了地点、人物、事件。“少府”本是唐代官职,但诗人却用“侠客”来称呼友人,充分显示对方侠气干云、雷厉风行的豪爽性格。

诗的中间四句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郑少府高超的武功:“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满月』艋弓影,连星入剑端。”他手握弯弓,银色的箭头能够射穿柳叶,策马疾驰,马鞍上的饰物被照得闪闪发光;他可以把弓拉得像十五的圆月一样,也能把剑舞得像闪烁的星辰。“柳叶”一句采用了倒装的写法,“桃花照玉鞍”一句中的“照”字把骏马飞驰的姿态描摹得栩栩如生;“满月”两句没有直抒其意,而是故意反说,言满月临摹弓影,流星飞人剑鞘,其构思新颖,独出机杼。

“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结尾两旬引入荆轲刺秦王的典故并不突兀,因为易水在桑干河以南,用这个典故恰契合主题。诗人希望郑少府不要像荆轲一样无功而返,也就是说他希望友人能够在边疆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投笔从戎,将家国安危系于己身;听鼓角争鸣,望烽火边城。策马扬鞭,一骑绝尘,青春的渴慕与热盼都是投奔沙场,报答家国双重恩。

这是王维的梦想,也是当年所有长安少年的渴望。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少年行》  王维离开家不久便成了皇帝的御林军,随后跟着骠骑将军辗转沙场,参加了渔阳大战。谁不知道远赴边疆既辛苦又危险呢?但是保家卫国是每一个男人责无旁贷的使命,纵然战死疆场,留下的一堆白骨也同样飘着淡淡的清香。这是王维笔下抒发的壮志,也是很多当年才俊的梦想。由古至今,人们对“保家卫国”这一理想的诉求,似乎从未改变过。

无论古今中外,投身军营都是对一个男子汉的历练与考验。而王维当时也正青春年少、热血沸腾,对杀敌报国自然也充满了向往。所以,那些在许多诗人笔下凄惨的离别、遥远的相思,他还都未曾在意。他所关注的只是尽自己的全力报效祖国。这份报国之志,也是所有有志青年的共同心声。

烽火照西京,l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边塞烽火已经映耀到京城,点燃了诗人心中的满腔怒火。一个“照”字把边疆和京城紧密相连,也渲染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事实上,边塞的烽火燃得再旺,也不可能照到京城,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边关战事的紧迫。初唐时,突厥等少数民族不断侵扰边境,严重威胁着西北边陲的安全。战情点燃了诗人心中之火,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之际,即便是一介书生也愤然而起,欲投笔从戎。

“牙璋辞凤阙”,大将受命于皇帝已经率领大军出发。“铁骑绕龙城”,“铁骑”指强大精锐的征伐军队,“龙城”是匈奴的城堡,这里泛指敌人的城堡或营地,这句诗渲染了战事紧张的气氛,描绘出唐军威武雄壮、所向无敌的气势。一个“绕”字形象地说明了唐军快速奔袭,将敌军紧紧包围起来,描绘了战争的势态。

“雪暗凋旗茴,风多杂鼓声。”这两句描绘了阔大而激烈的战争场面。大雪飞卷,战意弥漫,连军旗上的彩图都黯然失色;烈风乱卷,掺杂着战鼓声声,显得更加急促惨烈。诗人没有直接写战斗过程,而是以“雪暗凋旗”和“风杂鼓声”勾勒出疆场鏖战的场景。一方面通过渲染酷寒来描述战场的艰苦,另一方面用长风急雪象征战斗的激烈,把旌旗漫卷和急迫鼓声中战士们奋勇杀敌的情景刻画出来。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尾联两句是诗人的呐喊:哪怕只是当个低级军官,也好过做一个弄墨书生苟且偷安。这是诗人杀敌报国雄心的真实写照。

戍边难,从军苦,生死又未卜,军人们常常承担妻离子散的危险。明月当空,令他们想起远方的家人,对家的思恋也会油然而生。可是,这些似乎都只是军旅生活的插曲,而回荡在他们心中的主旋律,永远都是“征战”。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P7-9

序言

唐诗的情境有两端:一端是风流,一端是落寞。

唐诗的风流藏在大唐的山山水水中,藏在大唐的社会生活中,藏在大唐人的眉梢与眼角中。因为人风流,所以诗风流,所以大唐风流。

大唐给我们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风流,这风流多半是因为酒。大唐,似乎永远都是醉醺醺的。大唐之醉,缘于人醉。“酒人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啸成了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是李白之醉,因为李白,唐诗的风流倍添色彩。李白喝醉了自己,也喝醉了唐诗,更喝醉了大唐。

在唐诗里,我们可以与豪迈相遇,它是唐诗的另一种风流。我们遇到了王维,他在沙场高歌:“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这个风度翩翩的少年,满怀一腔热血走进沙场,开启了自己的征战之旅;我们也遇到了岑参,他把大部分的才情都献给了边塞,这个古道热肠的汉子,迎着簌簌的北风,给我们诠释了什么才是真男儿……

唐诗的风流多半给了儿女情长。“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将低回的情语化作绵绵的诗行;多情的崔护低吟着“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寻找那个艳若桃花的姑娘;元稹流着眼泪高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因为儿女情长,所以唐诗多了风流。当那些用心血吟出的诗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体会到的是唐诗的别样色彩。

多情红颜的相思更增添了唐诗的风流韵味。她们慨叹“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她们明知相思无益,却仍然强颜欢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情愫让人感伤;“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让人垂怜;“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更是让人平添忧伤。诗人写相思,我们悟相思,在诗人的落笔处,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多情的人在暗自忧伤。

唐诗里的另一种风流源于隐士。他们在繁华世界外或山水田园间.辟半亩地,扎两道篱,以清茶淡酒,安守一颗无华的心。然后,把这份淡然的风流写成诗句,展示给后人。于是,我们看到了“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的王维,看到了“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的杜甫……

落寞是唐诗的另一特色。落寞不但在痛苦相思处,更在断肠离别时。人间最是离别苦,然而,离别却一直围绕在我们身边,也围绕在那些唐朝诗人身边。诗人本来就是多情的种子,每逢离别,忧伤的情绪就再也按捺不住,他们凄然悲歌“相见真如不见”、“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唐诗里的落寞在于感伤。感伤流年无情,人生韶华短;感伤壮志难酬,所求何其多;感伤物是人非,只能事事休;感伤漂泊之苦,何时归故乡……这些感伤构成了唐诗里的落寞,也构成了唐诗的另一种格调。

风流与落寞,是唐诗的两端,是唐诗里的两种格调。本书将从浩如烟海的唐诗里选取最典型、最动人的诗篇,并辅以生动有趣的解析,让你醉倒在最美的唐诗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2: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