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1.还原思想的原初样貌。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史重思辨,轻感受。20世纪以来,种种起源论、目的论的形而上学渐渐丧失思想市场,多样化、多元化的艺术哲学形态渐有取而代之之势。中科院哲学所尚杰教授的这本书,即意在打破学科的疆界,融汇哲学、艺术、文学、绘画等人类表达方式,摒弃统一与必然,强调断裂与偶发,还原思想原貌。2.新的哲学写作的尝试。以线性、同一性、整体化为特征的思想模式已经衰落乃至终结,而这同时也意味着观念论的衰竭;尤其进入20世纪以来,种种起源论、目的论的形而上学渐渐丧失了思想市场,多样化、多元化的艺术哲学形态兴起;建立在线性时间论证与分析描述基础上的哲学与艺术,已经被一种空间化的哲学与艺术取代,后者强调断裂与偶发,同时多样地展示、拼接思想与图像。本书即是这样一种新的哲学写作的尝试,旨在破除旧的哲学思辨模式,树立一种打破哲学、文学、艺术边界的思想方式。 内容推荐 本书围绕20世纪欧洲大陆哲学及后现代思潮与现当代艺术的相遇,探讨在这些不期而遇背后所隐藏的学理渊源。这是一场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兴起的新启蒙精神盛宴,是一种不曾有过的跨学科、跨国别的文艺复兴。哲学的艺术化生成思想的趣味,艺术则需要借助思想改变自身的展现方式。本书涉猎众多现代哲学家与文艺家。作者以朴实、生动的语言,复原现代哲学与文艺作品创作的心理活动,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我们的时代的思想艺术发现与发明的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