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哲学的慰藉(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古罗马)波爱修斯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哲学的慰藉》是中世纪人文主义的奠基之作,作者波爱修斯将哲学与文学的完美融合,以哲学抚慰心灵,以智慧启迪人生。这本书犹如指引善美之路的明灯,告诉了我们幸福的方向。

内容推荐

《哲学的慰藉》全书共分为五卷。第一卷描述作者波爱修斯的境遇;第二卷指出世俗的幸福不可靠;第三卷讨论最高的幸福和至善;第四卷论恶的本质;第五卷讨论天命与人的自由意志的关系。

在《哲学的慰藉》中讨论了诸如命运与天命、上帝的预知与自由意志、上帝的永恒性与时间等问题,并以善恶问题为中心,劝诫人们弃恶扬善,追求至善至美,向上帝复归,向自己的内心寻求幸福。

目录

序言

卷一 精神之痼疾

一 诗神的罪过

二 哲学抚慰我心

三 心智回归

四 控诉世道之不公

五 我的困境

六 病根在于忘记自我

卷二 淡看身外之物

一 命运如此善变

二 难平的欲壑

三 其实我仍旧是个幸运儿

四 幸福在于人的内心

五 累赘的财富

六 权力是恶人的帮凶

七 虚幻的荣耀

八 祸有时是福

卷三 幸福之所在

一 幸福在哪里?

二 幸福的外形:财富、荣誉、权力、荣耀、欢乐

三 财富让人患得患失

四 官位和尊荣很难恒久

五 权力让人不得安宁

六 赞赏美誉来自于谬赏

七 肉体的享乐

八 伪善

九 真正的幸福和善的源头

十 神即至善至福

十一 心灵的归属

十二 柏拉图的影响

卷四 掌命运之舵

一 善的强大

二 恶的虚弱

三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四 恶人的不幸

五 神的主张

六 命运听命于神

七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卷五 理智的神圣光辉

一 机遇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二 自由一直都在

三 神可预知一切吗?

四 神佑与人的自由意志

五 人类理性对神圣理智的服从

六 永恒的公正

试读章节

一、诗神的罪过

我往昔的诗草,意气风发,

如今我,唉,落笔生悲,黯然且神伤,

看那些悲怆的缪斯,何以助我成章。

哀哉悲哉,真挚的泪水打湿了我的脸庞,

恐怕她们至少会与我结伴而行。

伙伴们一如往昔

不堪沉寂啊:她们曾经是

我青春少年时期的荣耀;现今在我风烛残年之时

她们又来安抚我。

因为衰年悄然而至,病痛催人老啊,

还有这忧戚,也绝不饶人;

我满头白发,容颜衰颓,

再看我这不支的身子骨:油尽灯枯。

如果死神降临,不是在

一个人快乐之时,

而是恰逢他痛不欲生,

那该多惹人喜爱。

可对我的哀号,他却充耳不闻;

狠心的他,不容我将泪眼闭上。

虽说早年命运眷顾于我,

但这等苦熬,也未免令我垂头丧气——

再看欢愉这东西,宛若昙花,指望不得啊。

既然她阴沉、伪诈的脸有所改变,

我这恶浊的人生,也只好苟延残喘。

唉!朋友们,为何,

为何你们总要把我的幸福恭维?

一个行将就木的人

脚步早就蹒跚不稳了。

 当我在心里这样静静思考,将满腔怨恨诉诸笔端之时,我感到好像有一个女子在低头看着我。她一脸威严,眼光如炬,透着超越常人的洞察力;她的肌肤圆润而有光泽,但是她古典端庄,恍若隔世。我不清楚她有多高,有时候,她把身子缩起来,和平常的人一样高;有时候,她头上戴着的冠冕好像顶到了天边,尤其是当她把头高高昂起的时候,好像伸到了天上,看不见了。她的服饰华贵,由上好的绸缎制成,而且做工考究——由她亲手缝制——她跟我说过后,我才知道的。可是由于历经岁月沧桑,衣服失去了鲜艳的色泽而显得些许陈旧,灰蒙蒙的样子就像摆在某人家厅堂里的祖宗塑像落满了灰尘一般。衣服的下摆绣着希腊字母Ⅱ(P),而上沿绣着字母□(Th),在这两种字母之间有呈阶梯状的记号,我们可以从低到高沿着这些阶梯状的记号爬上一个个字母。可惜的是这件衣服已经被人疯狂地撕掉了,而且能被拽走的东西都已经被人毫不留情地拽走了。现在,她右手持书,左手执笏。

当看到诗神缪斯们站在我的面前,想要帮我遣词造句、抒发情感的时候,她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目光凌厉,厉声说道:“是谁让这些艺伎和这病夫在一起的?她们不仅医治不了他的病痛,还会用甜蜜的毒药,给他雪上加霜。她们这样做,是用情欲的荆棘去毁坏理性的累累果实;她们的目的不是帮助他解除病痛,而是要让他对于现状泰然处之。如果你们和往常一样,只是将一个目不识丁的粗人诱入歧途,那也就算了,因为对我们来说没有大的损失。但是现在,你们诱导的却是一个接受过爱利亚学派和学园派②思想教育的人,这样我就不能再坐视不管了!你们这些妖妇,快住手吧!不要再诱惑人,让人堕落!快把这个人留给我的缪斯,让她们来照顾他,帮助他康复。”这些缪斯们受到了呵斥,一个个都垂头丧气、面带愧色,无奈地离开了我的卧室。至于我自己,早已感动得泪眼婆娑,看不清这个口气威严的女子的样子:我被她的举动惊得哑口无言,眼睛低垂着,但同时我也在默默地等待,看她接下来会怎么做。只见她走了过来,并坐在床的另一端。她一面深情地看着我那泪流满面的苦脸,一面吟诗对我内心的糊涂进行哀叹。

二、哲学抚慰我心

哎!他沉溺于欲海多么深啊!

他的内心,昏聩、黯然、黑暗,

他涉世既多昧愚,调治又苦无良方

流俗之风将他吞噬

生活失了章法。

当初这人

可是喜欢在晴天徘徊于

天国路上;也常常

凝眸于玫瑰色的阳光,欣赏着

明亮的月色,

观察着列星游移的路痕,

看它们旋轨生变——凡此种种

他都用数理与规律来掌握和规定。

他还追问并且知晓其中的缘由:

为何风会呼啸着掀起海浪,

究竟是什么气团拨转了恒星的星体,

又为何太阳会从火一样红的东方升起

然后沉入西方的浪涛之中,

究竟是什么致使大地回春,

玫瑰花遍地盛开,

又是谁带来了秋天的累累果实,日子完满时

让葡萄成熟。

他正是这样,探索并诠释了

自然界的各种奥秘。

但如今,他卧床不起

心中的光亮也渐渐消失,

他项上凝重的枷锁,压得他不能直身,

他需要调息,可他不知,

他满眼所见到的

唯有黑沉沉、硬邦邦的土地。

这个女子说道:”可是啊,也不能只批评他,该是为他治疗的时候了。”接下来,她的眼睛炯炯有神地注视着我,并说:“你,不正是在我的乳汁哺育之下,在我的膳食喂养之下,才长大成人的吗?你不是已经有了我给你的装备?如果不是你自己废弛,现在你也不会有什么病痛,必定是健健康康的,对吧?你不认识我了吗?为什么不说话啊?你不说话,是因为害羞,还是因为茫然无措?虽然我希望你是害羞,但是我看得出你其实很茫然。”她见我不仅是沉默无语,而且是一副瞠目结舌的样子,便把手温柔地放在我的胸IZI上,说道:“他其实并没有什么病痛,只是有点无精打采罢了,但凡是心眼受了迷惑的人,都会这样。他已记不太清楚他自己了。以前他是认识我的,为了让他康复,就让我来把他的双眼擦亮吧,只要将那蒙蔽了他的双眼的烟雾拂去,他就可以康复起来。”于是她抬起手,拢起袖,帮我擦干了脸颊上纵横的泪水。P1-P9

序言

波爱修斯,公元六世纪的著名政治家、哲学家,生于罗马的贵族之家,祖辈尊贵显荣,曾出过两个西罗马国的皇帝,许多执政官。他的父亲是奥多埃塞王朝的重臣,曾任罗马执政官。波爱修斯本人也贵为宰辅、荣任元老,不仅得到东哥特国王的信任,而且颇受罗马百姓的拥戴。他的两个儿子也于公元522年双双当选罗马执政官,可谓显赫一时。

然而在公元523年,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以“叛逆罪”将波爱修斯拘禁,一年后执行了死刑。至于原因,波爱修斯认为是政治对手的谗言诽谤,其实原因很复杂,民族矛盾、宗教信仰冲突等因素不可忽视。除了波爱修斯,在此次政治劫难中遇害的还有波爱修斯的同事亚尔比努、波爱修斯的岳父西马古斯以及教宗若望一世。

在被迫害入狱之前,波爱修斯毕生都致力于对于优秀古典文化,尤其是古典哲学的保护传承工作,他将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作品从希腊文翻译成拉丁文。到十二世纪为止,他所翻译的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著作《工具论》,是欧洲能见到的亚里士多德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

《哲学的慰藉》一书是波爱修斯在监狱中等待受刑的那一年时间里写作的,约成于公元524年。可以说,此书是西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也是最后一部堪称经典的西方著作。

波爱修斯在罗马曾经位高权重,最后却因为叛逆罪而倒台,这样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促成了此书的完成。在文中,不断出现作者对于这样的人生境遇的质疑和思考,为什么在上帝统治的世界里邪恶势力可以存在呢?在反复无常的命运中,既要笃信上帝,又要顺应追扣}夹乐的人的本性,怎样才能获得快乐呢?本书被称为“迄今为止,世界狱中文学中最精彩的范本”。  

波爱修斯将书的框架结构设计成了自己和哲学女王之间的对话。哲学女王通过与波爱修斯谈论名声和财富是转瞬即逝的(没有人能够真正地获得自由,除非他放弃命运的摆布),而思想中至高无上的东西是“唯一的真正的‘善’”来给他以心灵的慰藉。哲学女王认为幸福来自人的内心,一个人的德行是他真正拥有的东西,因为那是起伏不定的命运无法剥夺的。波爱修斯谈到了人类的本性、道德、公平,命运和自由意志的本质,为什么坏人常常能显荣而好人总是陷入不幸等问题。引用V.E.沃茨对于波爱修斯思想的理解:“上帝就像是一个站在车道旁的观众,看着驾车者如何驾驭他们的战车,却不干涉他们。”《哲学的慰藉》就是这样,通过哲学女王与波爱修斯之间那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表达了柏拉图式的主题:引导灵魂由漂泊流离到返回家园。

关于人类的本性,波爱修斯说,人类的本性原本是高贵纯洁的,只是当他们向邪恶屈服时,便将自己降低到动物的等级了。对于公平,他说罪犯不应该被严厉惩处,反而要用同情和尊敬的态度对待他们。他列举了医生和病人的例子来阐述受害者和罪犯之间的理想关系。

波爱修斯试着不用基督教教义,而只依靠自然哲学和经典的希腊传统知识去回答宗教的问题。他相信信仰和推理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从宗教教义中寻求到的真理与从哲学中寻求到的真理是没有区别的。用亨利·查德威克的话来说就是:“‘慰藉’与是否信仰基督教无关……这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同时也是基督教教徒所著的书,但这不是一部宗教书。”《哲学的慰藉》全书无一处援引《圣经》,但是波爱修斯入狱后的整个思想历程,从怨尤到释怀,似乎都印证了康德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提出的主张: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导致宗教。然而,它到底还是一本哲学书,承袭晚期古典哲学,开启了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先河。

《哲学的慰藉》一书,不仅逻辑推理严密,而且语言典雅优美,其中的诗作,更是格调高雅、音律优美,可谓独步一时,后世诗坛名匠,如但丁、薄伽丘、乔叟等,都以之为典范。后世许多重要的学者都热衷于将它翻译推广,比如九世纪的阿尔弗雷德大帝,十四世纪的大诗人乔叟,十六世纪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等。

这本风靡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佳作在当代又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也许是因为作品对于人类道德品行与众不同的深刻洞察,也许是因为对于现代社会物质至上观点的反对。无论是什么原因,总之它是一部永恒的经典,相信读者可以从阅读中获得哲学的启迪与美学的享受。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是仅次于《圣经》而对西方思想和文化产生最深刻影响的书,是西欧全部文化精的来源,因为这本书涉及的重大问题,如命运与天命、上帝的预知与自由意志、上帝的永恒性与时间,吸引了一千多年来哲学家和神学家的全部注意力。 ——当代学者伯内特

《哲学的慰藉》一书颂赞着理性或思考的生命,以及胜过不幸和低沉的可能性,而人只有在追求至善中才得着心灵的满足。——Richard H.Green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