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昆虫记(经典彩绘本)/美冠经典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法)法布尔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昆虫记》是法布尔依据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撰写的一部关于昆虫的作品。法布尔以人性关照虫性,用散文化的笔调在书中真实地记录了各种各样的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生育和死亡等。全书渗透着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和敬畏之情,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内容推荐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1823—1915)的传世佳作。这部在法国历史上被誉为“里程碑”式的著作,曾被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为“最有影响的书”、“永远解读不尽的书”、“值得传给下一代的书”。它既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更是一部影响世界的经典文学名著。

《昆虫记》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行文生动活泼,笔调轻松诙谐,将奇妙的昆虫世界化作包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真正做到了“诗与科学两相调和”。文章对昆虫的生活习性和体貌特征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体现了对科学的追求与探索,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目录

第一章 荒石园

第二章 蜂

 蜾赢

 泥蜂

 舍腰蜂

 捕蝇蜂

 矿蜂

 赤条蜂

 采棉蜂

 樵叶蜂

 黄蜂

第三章 金龟子

 滚动的圆球

 梨形育儿室

 高明的造型术

第四章 蝉

 为蝉正名

 钻出地洞

 蝉的蜕变

 蝉的音乐

 蝉的产卵

 蝉的孵化

第五章 螳螂

 恐怖的祈祷者

 残忍的情人

 高明的建筑师

 新生命的诞生

第六章 父爱的模范——西绪福斯

第七章 田间蟋蟀

 乡间城堡

 产卵孵化

 歌声和爱情

 意大利蟋蟀

第八章 松毛虫

 松毛虫的社会生活

 松毛虫的队列

 小小小气象员

 松蛾

第九章 大孔雀蝶的晚会

第十章 小条纹蝶

第十一章 蜘蛛

 普通舞蛛

 黑腹舞蛛

 彩色条纹圆网蛛

 蟹蛛

 迷宫蜘蛛

 克罗素蛛

第十二章 朗格多克蝎

 朗格多克蝎的外貌

 朗格多克蝎的住所

 朗格多克蝎的食谱

 朗格多克蝎的毒液

 朗格多克蝎的恋爱

 朗格多克蝎的女昏配

 朗格多克蝎的子女

第十三章 红蚂蚁

第十四章 萤火虫

 细巧的麻醉针

 多用”蔷薇花”

 不熄的灯盏

试读章节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在野外建_个自己的实验室。那是一个四周围起来的不太大的地方,偏僻、荒凉、被太阳炙烤着、长满了荆棘和野草,却是黄蜂等昆虫的美好家园。在那里没有烦扰,我可以专心致志地与昆虫朋友们对话,提问和回答都是通过“实验”这种独特的语言来进行;在那里,我无须长途跋涉,无须伤心分神,我可以从容地安排自己的计划,设下缜密的“圈套”,等待观察的结果。是的,这是我的心愿,这是我的梦想,但当我每天还要为面包操心的时候,这些只能是缥缈的云烟。

四十年后,经过不懈的奋斗,我终于拥有了这样一座实验室。回顾过去的岁月,除去失去的东西,我毫无遗憾,也无所谓内疚。当然,我也根本不希望什么。体验了形形色色的世态炎凉,心已支离破碎。人有时会自问:“如果仅仅是为了活命,如此辛苦是不是值得?”这就是我现在的心境。

我的周围满目废墟,但见一截断壁岿然挺立,就如同我挚爱真理和科学的信念。哦,昆虫们,这些自然界的能工巧匠!我现在可否为你们的历史追加几页真实的文字?体力是否会给毅力拆台?既然有这样的忧虑,我为什么还将你们搁置这么久?这一点,已经遭到了一些朋友的指责。请你们去转告我的那些朋友,不是我健忘,也不是我怠惰,我一直惦记着你们,我深信节腹泥蜂的密洞里,一定有很有趣的秘密还没有揭示,我深信洞泥蜂的猎食一定有新奇的细节。可是我时间有限,孤立无援,又时时为养家糊口而奔波:人要高谈阔论,也必须先能活命。你们这样去告诉他们,他们一定会谅解我。

还有人指责我的表述不够严谨,其实,只是我的文章没有干干巴巴的学院气罢了。在他们看来,一篇文字如果不晦涩难懂,就不能保持表达真理的功能。长蜇针和披鞘翅的昆虫们,请你们过来为我辩护,告诉他们,我和你们之间共同生活的亲密感情;告诉他们,我观察时付出的极大耐心;告诉他们,我记录时的严谨细致。不错,我的文稿没有满篇空洞的程式,也没有故作高深的胡言乱语,我只是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也不忽略。

我亲爱的虫子们,如果你们说服不了那些狂妄的人,就让我来告诉他们:“你们为了研究,剖开虫子的肚子,我却观察它们的活体;你们让虫子变得令人恐惧,我却让它们变得可爱;你们在撕、拉、切、剁的车间操作,我却在蓝天之下伴着蝉鸣工作;你们强行将细胞和原生质置于化学的试剂之中,我却在生命活动中探究本能;你们关注的是死亡,我观察的是生命。我还要进一步表明我的立场:自然史原本是研究人类童年的辉煌事业,却由于分离细胞技术的高度发达,变得面目可憎。的的确确,我的文章是写给学者们看的,但更是写给青年人看的。我想让他们热爱而不是憎恨自然史,这也正是我始终坚持真实、一丝不苟,不去拜读你们那类科学华章的原因。”

但是,此时此刻我要做的不是这件事,我要给大家说一说这块即将成为昆虫学实验室的土地。这一小块地在一个僻静的小村庄里,当地人把这种地叫作“阿尔玛斯”,意思是只生长百里香类植物的多石生荒地。我的这块生荒地在碎石间夹杂了少许的红壤,据说,过去这里还曾种过葡萄,但现在已经荡然无存。地上只生长着百里香、熏衣草和一些胭脂虫栎树丛。

后来,这里长满了荆蓟等菊科类植物。放眼望去,在矢车菊交织难辨的乱丛中,一种西班牙牡莉植物高高地矗立着,它的形状像枝状大烛台,枝头开满了火焰般橙红色的大瓣花,浑身长满尖刺。伊利里亚棉蓟还要高它一头,直直地耸立着,梢头顶着带小刺的紫色绒球。当然,这里还分布着庞大的蓟类植物家族,它们有的浑身长着棘刺,令采摘者不知如何下手;有的在叶脉的末端形成梭镖般的硬尖儿;有的缩成一团,表面布满针刺。在各种植物的空隙之处,爬满了穗形的蔓生荆棘,秧条上长满了毛刺。如果你要观察在这多刺的花丛中采蜜的蜂类,一定要穿上高筒长靴,否则,你就要为你的粗心付出代价。

这就是我的荒石园,我用四十年的奋斗换来的一片乐园。它是膜翅昆虫的天堂,那长势旺盛的荆蓟和矢车菊把各种职业的蜂吸引到了我的眼前,我从未在一个地点看到过如此众多的蜂类。它们有的是善捕野味的猎手,有的是垒土造巢的泥瓦匠,有的是梳理绒絮的纺织工,有的是善裁花叶的切叶者,有的是以碎纸为材料的建筑工,有的是搅和黏土的抹工,还有钻木的木工、挖隧道的矿工……P1-3

序言

人在路上。

人的一生永远在不断远行,自摇篮起步,从故乡出发,向着远方,怀抱着心中的目标……

徒步行走,策马行走,乘舟行走,驾车行走,坐机行走……这是行动着的行走,身的行走。

人的一生还有另一种行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精神的行走,心的行走。

远行的背囊需要装上精神的食粮,这就是书。有的书是陪伴我们一时的,而有的书则可以陪伴我们一生。陪伴我们一时的书,通常有很强的应用性、功利性、时效性。这些书当然有用,它们能及时为我们释疑解难,帮我们脑筋急转弯,或许还能增加考分。

那么,能够陪伴我们一生的又是些什么书呢?这些书或许没有很强的应用性、针对性,看上去也不时尚,但它们却是可以终生受用,可以一直矗立在书架里,置放在案头上。这就是经典。

人类的精神智慧创造了一座座风光无限、气象万千的经典之峰,有哲学的、史学的、理学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经典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当代德国哲学教授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大哲学家》一书中将那些“思想范式的创造者、思辨的集大成者、原创性形而上学家”如苏格拉底、孔子、释迦牟尼、柏拉图等的著作奉为经典。那么,文学的经典又是什么呢?

界定文学经典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文学是一种情感性的存在,它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同时对文学的理解又因人而异,与每个人的经历、趣味、修养密切相关。因而人们常说“文无定法,诗无达诂”,“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莱特”。但这并不是说文学不存在经典。

文学是精神的、生命的、情感的、境界的、灵魂的,文学影响于人是潜移默化的、潜滋暗长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不是直接的、功利的、立竿见影的。文学影响的是人的气质、禀赋、情商、精气神。中国古人津津乐道的下面这些话,其实都与文学的作用有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对“文学经典”作过如下表述:“所谓文学经典,就是那些打败了时间的文字、声音、表情,那些影响我们塑造人生,增加底气,从而改变精神高度的东西。”显然,文学经典是可以装上我们远行的背囊,陪伴我们一生的。因为,人的一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空,都需要增加底气,增加精神的高度,这样的人生才不会在时间的潮汐中虚度遗恨。

同心出版社奉献给广大读者朋友的这一套《美冠经典书系》,将中外文学经典汇于一体,立足于少年儿童的阅读接受心理,从选文内容、文字质量、装帧设计、图文配制等各个环节,都下了功夫,可以说这是一套为新世纪的读者特别是广大少儿读者“量身定做”的文学精粹。

让阅读成为一种理念,让经典伴随我们远行。

背负着智慧的行囊,沐浴着智者的阳光……

王泉根

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