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咄咄逼人的态势引起了斯巴达的担忧,看在自己未必能打赢的分上,斯巴达开始奉行退让政策,为让雅典人放心,它甚至表示自己不再修筑城墙。
斯巴达的忍让为雅典赢得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时间,也得益于雅典劳里昂地区的银矿,雅典统一了提洛同盟内部货币(即雅典自身的货币阿提卡银币,雅典银矿的质量是当时爱琴海区域最高的,无论在什么地方出售雅典银币都可以得到一个好价格,这种银币一直持续到罗马入侵仍有使用)。货币统一为雅典商业繁荣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到伯罗奔尼撒战争开战前,雅典商人贸易惠及古希腊、古埃及地区2000万以上人口。
商业确实比农业更能刺激经济,也更能诱发社会分工,但工商业也是最容易激发国家霸权的行业。因为,在古代,富强的国家会逐渐发现,如果控制了一个国家,会使得生意更赚钱。
随着双方实力此消彼长,包括普通公民在内的雅典人野心开始逐步膨胀,公元前431年双方正式开打。
遗憾的是,尽管雅典经济实力强于斯巴达,军事力量却没有压倒性优势。斯巴达所有男性公民7岁开始就接受严酷的军事训练,长大成人的时候已经不知经历过多少次生死搏斗,带领队伍冲锋的人必须是最高统帅,甚至是国王。
战争一开始就呈现出胶着状态,双方任何一次胜利都是惨胜。此后,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打得爱琴海域连海盗都没法生存,何况来往商旅。
“商贾不行”对斯巴达影响还不大,毕竟农产品可以自给自足,对雅典可就是性命攸关了,没有贸易得来的粮食,雅典军队就只有喝西北风了。
乱世出枭雄,乱世也出金融。
为了补充本土粮食储备,也为了准备战争,雅典急需补充各种物资,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催生了占希腊金融业,今天我们将之称为“海事信贷”。。
当然,这种“海事信贷”还不是今天我们见到的海事借贷,而是更类似于海事贷款和保险的结合体。放贷者可以获得高达30%~100%的利息,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出海船只被大海吞没,或者被斯巴达人俘获,甚至被贷款者恶意骗贷,放贷人都会血本无归。不过,如果贷款人在航海过程中出现意外,同时也就获得贷款本息豁免权,唯一的追索方式是法庭认为贷款人存在欺诈。
雅典海事贷款多数通过港口城市中间商完成,如雅典、拜占庭、马赛利业等,这些城市不仅仅是商品集散地,也是金融交易和海事贷款的场所。
有一点。也许你想到了,在信息极度不发达的时代,中间商凭什么相信贷款者能够归还贷款?要知道,雅典古典海事贷款与现代信贷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一无抵押,=无质押,三无担保。
按照骗子的思路,中问商肯定亏了,贷款人贷到款就脚底抹油,能奈我何?
中间商确实不能找黑道人物打骗子闷棍,但是,这些人本身都是从航海圈里混出来的老油条,虚拟一个航海项目去他们那里骗钱,不能说没有可能,但是难度挺大。而且,中间商压力也很大,一旦所经手贷款不能归还,同行会把他的糗事满希腊传诵。要是他还想干这行,基本上等下辈子吧。
银行和金融商给雅典带来的,不仅仅是贸易便利、外汇结算和战时物资,更多的是财富观念的改变。
遗憾的是,任何事情都要分两面来看……
伯罗奔尼撒战争也激发了雅典金融商的业务创新激情,在这里,他们开刨了货币汇兑先河。尽管世道不太平,希腊商人依然要行走于各地,带上一堆银条没准哪天在路上会被“黑”掉,海事贷款中间商便很快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外汇炒家。
此时,这批贷款中间人兼外汇炒家获得了一个专有名称,即“金融商”,“金融”这个词可能就是由此而来的。P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