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丙安民俗研究文集》选取我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在民俗研究,特别是民俗学理论研究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著作,在原有专著的基础上加入最新研究成果而成。全书共分八卷:第一卷《中国民俗学》,第二卷《民俗学原理》,第三卷《民俗学丛话》,第四卷《中国民间信仰》,第五卷《萨满信仰研究》,第六卷《民间口头传承》,第七卷《民俗文化综论》,第八卷《非遗民俗评论》。其中第七卷和第八卷为论文集。
本书为第二卷,共二十章节,内容包括民俗学的定义和范围、民俗学的性质和任务、民俗学的方法和作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民俗学(乌丙安民俗研究文集)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乌丙安 |
出版社 | 长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乌丙安民俗研究文集》选取我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在民俗研究,特别是民俗学理论研究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著作,在原有专著的基础上加入最新研究成果而成。全书共分八卷:第一卷《中国民俗学》,第二卷《民俗学原理》,第三卷《民俗学丛话》,第四卷《中国民间信仰》,第五卷《萨满信仰研究》,第六卷《民间口头传承》,第七卷《民俗文化综论》,第八卷《非遗民俗评论》。其中第七卷和第八卷为论文集。 本书为第二卷,共二十章节,内容包括民俗学的定义和范围、民俗学的性质和任务、民俗学的方法和作用。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民俗学的定义和范围/1 第一节 民俗学名称的由来/l 第二节 民俗学的概念和范围/4 第二章 民俗学的性质和任务/12 第一节 民俗学的性质/12 第二节 民俗学的任务/17 第三章 民俗学的方法和作用/19 第一节 民俗学的方法/19 第二节 民俗学的作用/23 第四章 民俗的主要特征/27 第一节 民俗的内部特征/27 第二节 民俗的外部特征/31 经济的民俗 导言/39 第五章 物质生产的民俗/42 第一节 民问村寨经济的民俗形态/42 第二节 民间游动工匠的民俗/57 第六章 交易和运输的民俗/64 第一节 市、商的民俗传承/64 第二节 交通运输的民俗传承/73 第七章 消费生活民俗传承之一:服饰习俗/79 第一节 服饰的产生及其作用/79 第二节 服饰习俗的构成因素/83 第三节 服饰的习俗惯制/91 第八章 消费生活民俗传承之二:饮食习俗/96 第一节 食俗的起源及范围/96 第二节 我国饮食结构及调制法的传承/100 第三节 饮食的惯制/105 第九章 消费生活民俗传承之三:居住习俗/110 第一节 居住习俗的产生/110 第二节 我国住室结构的类型/113 第三节 居住习俗的表现/115 社会的民俗 导言/123 第十章 家族、亲族的民俗/125 第一节 家族及其职能和类型/125 第二节 家族关系的基本构造/130 第三节 我国家族的民俗传承/134 第四节 亲族及其称谓/148 第十一章 乡里社会的民俗/156 第一节 乡里社会的概念和类型/156 第二节 乡里社会的内部构造/159 第三节 乡里社会的习俗惯制/165 第十二章 都市社会民俗/172 第一节 都市民俗的新概念/172 第二节 都市、村落民俗交流循环体/174 第三节 城乡民俗融合的近郊村落带/176 第四节 都市民俗原型及都市化过程/178 第五节 古都民俗文化遗产/180 第十三章 个人生活仪礼的习俗/183 第一节 人生仪礼的概念和类型/183 第二节 人生仪礼的民俗形式/185 第三节 人生仪礼的改革/199 第十四章 婚姻的民俗传承/202 第一节 婚姻俗制的发展概况/202 第二节 婚姻的民俗形式/218 第三节 婚姻的其他民俗传承/231 信仰的民俗 第十五章 信仰的民俗及其特征/235 第一节 信仰习俗的范围/235 第二节 信仰习俗的特征/239 第十六章 信仰的原始形态/245 第一节 大自然信仰/246 第二节 动植物信仰/254 第三节 图腾信仰/257 第四节 祖灵信仰/260 第十七章 信仰手段的主要类型/265 第一节 占卜类手段/266 第二节 禁咒类手段/272 第三节 巫蛊类手段/276 第四节 祭祀类手段/280 第十八章 岁时节日与信仰习俗/285 第一节 岁时节日的由来与发展/285 第二节 节日的性质及类型/290 游艺的民俗 第十九章 游艺民俗的概念和范围/305 第一节 游艺民俗的概念/305 第二节 游艺民俗的范围/310 第二十章 游艺民俗的主要类别及其活动/315 第一节 民间口头文学活动类/315 第二节 民间歌舞乐活动类/322 第三节 民间游戏活动类/333 第四节 民间竞技活动类/336 第五节 民间杂艺活动类/34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