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悉尼(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村上春树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六月十八日自清早起便是万里晴空。天气预报宣告一整天都是昏暗的阴天,但天明后一看,却见阳光毫不吝啬地倾洒在这片山谷里。绿色的山坡上晨雾缭绕,闪耀着神话般的金光。唯有近乎透明的片片薄云无依无着似的荡漾在天空中。令中国地方。直至昨日连降大雨的梅雨锋线(在成田机场,我们曾被告知“由于暴雨,飞机可能无法在冈山机场降落”),却被反复无常的自然力量驱赶到了远方。

毫不留情的夏日炎暑。越野赛道近旁设置的百叶箱中的温度计还在上午便指向了二十八度。向阳处恐怕轻易便会超过三十度。湿度为百分之五十九,闷热。高原应有的爽朗无处可寻。

今天的主要训练科目是三十六公里跑。绕着每圈三公里、起伏甚多的草坪周边环状跑道跑十二圈。速度为每公里三分四十五秒至三分五十秒,全程用时大约为两小时十分。

“正式马拉松比赛的成绩大致都在两小时十分以内,总之,要掌握跑两小时十分的感觉。”河野匡教练说道(附带说一下,犬伏在柏林马拉松上跑出的成绩是两小时六分五十七秒,这在一年零数月期间曾经是日本最佳纪录)。河野担任大冢制药公司田径队的教练,脖子上挂着两块秒表。健康的脸色和挺拔的身姿,以及稍稍开始凸出的肚子,说明他是一位退出现役的运动员。如同许多优秀指导者一样,他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到正式比赛时,大致的目标是每公里三分钟,不过在现阶段这样的速度就足够了。选手们总是想把节奏加快一些,想快点跑完,早点结束训练。可是我不让他们快跑,目前这个阶段要他们以这样的速度去跑就够了。确认是否已经打好基础,能否转入夏季的正式训练。”

然而实际训练却远非“这样就足够了”的牧歌式的东西。十点四十五分训练开始后,日晒愈来愈猛。由于是高原,紫外线强,仅仅是站在跑道边上旁观,皮肤无疑也会晒黑。周遭没有树木及遮蔽物,没有任何阻挡阳光的东西,只有长满绿茵的丘陵绵延开去。即便一动不动都会感到口渴。选手们却在那里默默地(当然,事到如今再费口舌也无济于事)不停奔跑。

P15-16

书评(媒体评论)

★2000年悉尼奥运后,村上春树的《悉尼!》出版。从那时起,村上发现自己突破了一个写作上的难关。“30岁以前,我觉得写文章是很难的工作,有许多题材写不出来。但在《悉尼!》以后,已经没有了那种顾忌。现在我想写什么就能写什么,写作变成一件轻松的事。”能够随心所欲,可说达至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大象已经回到了平原,他可以用更美好的语言,透过说故事的形式,为我们叙述这个混沌世界的真实景象。  ——文汇报

★村上春树被悉尼吸引,完全是出于对自己喜爱的运动与选手的感情。文章一气呵成,对未知国度的惊讶坦率呈现于纸上,这是村上此前从未做过的事情。

——读者评论(日本亚马逊)

★我大概会久久地记住当时空气的味道、光线的状况、人们的呼喊。那是一种特别的东西。

——村上春树

后记

本书的完稿,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首先,对在百忙之中拨冗接受采访的有森裕子和犬伏孝行两位深表感谢。如果没有他们的合作,这本书大概会变成不同的模样。而且那只怕不是我期望的模样。祝愿两位今后大展宏图。

还要感谢使得奥运会长期采访成为现实,并无微不至地安排采访的《Number》编辑部。尤其是青年编辑柳桥闲君,在现场给我许多帮助。

老实说,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写下如此大量的稿件,自当作家以来二十多年,这还是第一次。简直就像青年时代的海明威——虽然不敢这么僭称(理所当然),然而日复一日,在每一个场所,面向键盘好似机关枪一般噼噼啪啪地写文章。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脑中所思,兼容并蓄巨细无遗,统统变作文章。就像将话语扔进柳树下挖的坑里的剃头匠。这里所收的文章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刊载于《Number Plus》杂志上)。起初我自己都担心:“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写出足够编一本书的稿子来么?”一旦动手才发现,其实这相当快乐。整整三个星期,心无旁骛地东奔西窜工作不止。但若问我肯不肯再来一次,我却只能回答:再也不想干了。

关于在悉尼都发生了些什么,书中有详细记述,恕不赘言。只有一件事想在此说说。就是回到东京后看到的奥运会转播电视录像,完全就是另外的东西。绝非从不同侧面观看同一项比赛那么简单,简直就是绝然不同的比赛。所以我只看了一点点录像,就抛在一旁不再看了。看了这种东西,只怕我会大脑}昆乱,变得莫名其妙起来。

我对这一事实不禁哑然。啊呀呀,我到底在悉尼看了些什么?我严肃地思索道。莫非是我稀里糊涂,看漏了事物的真相?

不过细想起来实在是怪事。难道不是么?不管怎么说,我可是专程跑到南半球,看了实物回来的呀!

所以,假如有人读了这本书,觉得“这哪里是什么奥运会:那么我要对此十分抱歉。深致歉意。归根结底,我们是住在投机资本和庞大传媒体系制造出来的“奇境”里。而且,恐怕奥运会这东西是被置于其最高位置的、配有热情详尽的解说与回放功能的无与伦比的共同幻想。然而这幻想的复合性生育出的东西中,有与我们的存在明显地结为一体的某种事物。幻想的存在性与存在的幻想性在某地交错。这就是我透过奥运会这一巨大装置眺望到的风景。但归根结底,这也许仅仅是我个人的“透视法”。

总而言之,我把自己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感如实地写在了这里。这一点我可以保证。虽然我不知道这会对谁有怎样的帮助。

村上春树

2000年11月12日

目录

1996年7月28日亚特兰大

2000年6月18日广岛距奥运会开幕式还有89天

悉尼日志

9月11日(星期一)抵达悉尼

9月12日(星期二)帕拉玛塔的圣火传递

9月13日(星期三)勘探马拉松路线

9月14日(星期四)骑车勘探铁人三项赛车路线

9月15日(星期五)开幕式

9月16日(星期六)女子铁人三项

9月17日(星期日)男子铁人三项

9月18日(星期一)鏖战过后

9月19日(星期二)通往布里斯班的漫长历程

9月20日(星期三)迎战巴西之夜

9月21日(星期四)沿旧路重返悉尼

9月22日(星期五)令人愉快的铅球比赛

9月23日(星期六)博贡蛾的故事

9月24日(星期日)女子马拉松终于鸣枪开跑

9月25日(星期一)高桥尚子记者会,凯西·弗里曼的胜利

9月26日(星期二)雨中的邦迪海滩

9月27日(星期三)靠松坂赢不了

9月28日(星期四)特别节目《澳大利亚的历史及其他》

9月29日(星期五)寄自悉尼的信

9月30日(星期六)还剩一天

10月1日(星期日)男子马拉松与闭幕式

10月2日(星期一)狂欢过后

10月3日(星期二)再见,悉尼

2000年10月20日德岛

河野教练的看法

与噩梦赛跑

2000年11月5日纽约

后记

内容推荐

《悉尼(精)》由村上春树所著,因酷爱跑马拉松,2000年,村上春树应《Number》杂志邀请赴悉尼采访奥运会。

《悉尼(精)》以悉尼奥运为切入点,坦诚地表达了村上对奥运会、对竞技体育的反思,并幽默地写下对澳洲人文的考察、对考拉和袋熊的趣味观察:

体育是残酷的东西。而要对抗这残酷的体育,只能反过来残酷地对待体育。挨了揍立即还以老拳。

主办方对这些竞技者几乎全无体谅之心,满脑子想着自家那哗众取宠的演出。如此一来,哪里是什么体育盛典,无非是国家与巨型企业出于同一目的携手组织的活动,其原理就是投资与回报。而体育说来不过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欣赏与赞美这种肉体的辉煌。少数幸运的选手由于辉煌的成功,他们的姓名将长久地为人们记忆。然而绝大多数的选手,不久便会静静埋没于无名而茫漠的黑暗中。

但有一样东西不得不承认。那就是某种纯粹的感动,恰恰是在无穷无尽的无聊之中才会产生……我大概会久久地记住当时空气的味道、光线的状况、人们的呼喊。那是一种特别的东西。

编辑推荐

《悉尼(精)》由村上春树所著,当村上春树谈奥运时,他谈些什么?

你以为只看电视,就能看透奥林匹克的一切?

以悉尼奥运为切入点,村上春树坦诚表达对奥运、对竞技体育的反思,以及对澳洲人文的考察。

温和的村上,第一次犀利批判!

体育是残酷的东西。而要对抗这残酷的体育,只能反过来残酷地对待体育。挨了揍立即还以老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3: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