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力平等编著的《官道》选择了官场中一个典型的人和他所做的事,并进行点评,它是一本既不像杂文,又不像散文,也不像思想评论,更不像史评的“四不像”著作。本书内容包括《当官、干事、留名》、《“从道不从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文集》、《领导干部要讲气节》、《贵在有志》、《欲望不能过度》、《领袖之道》、《身教重于言教》、《美酒伴美女》、《人间有味是清欢》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官道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赵力平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赵力平等编著的《官道》选择了官场中一个典型的人和他所做的事,并进行点评,它是一本既不像杂文,又不像散文,也不像思想评论,更不像史评的“四不像”著作。本书内容包括《当官、干事、留名》、《“从道不从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文集》、《领导干部要讲气节》、《贵在有志》、《欲望不能过度》、《领袖之道》、《身教重于言教》、《美酒伴美女》、《人间有味是清欢》等。 内容推荐 赵力平等编著的《官道》是一本有关官场万象的书,里面涉及干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选拔使用、监督考核、人际关系、廉政建设、退休生活等诸多方面,基本囊括了官场的方方面面。作者力求用评论给后人刻画出世纪之交官场上众多的典型人物面貌。希望50年后,仍然有人通过《官道》,了解这个大变革时期的官场。 目录 当官、干事、留名 “从道不从上”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文集 领导干部要讲气节 贵在有志 欲望不能过度 领袖之道 身教重于言教 美酒伴美女 人间有味是清欢 重在“官德” 领导干部的尊严 “水清无鱼” “知耻而前忍” 仕而优则学 待民以诚 要听得见真话 报喜不报忧 赞“无感不发” “锦上添花” “救火队长” “防火防盗防记者” 领导干部的脸面 文化不是味精 “不务正业” 文风的悖论 健康的思想基于健康的身体 “自杀有罪” “一花独放” “阳光普照” “鸡头不如牛尾” 考试厅长 德才标准数字化 宁失原则,不失人气 带“病”提拔 “承诺”谁来检查 关键是“跟对人” “交流是为了保护” 树挪死人挪活 “代人受过” “做功”与“唱功” 干部好坏谁说了算 精英摇篮 “无知少女” “白骨精” 领导来了,规格就有了 官多兵少 纪检组长如何干 “二领导” “组织是可信赖的” “圈论” “绝对服从”的代价 “俗拍”、“雅拍” 谁上头条 “工业书记” 自扫门前雪 宁教机遇负我休教我负机遇 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官不理旧账 认真者吃亏 “摆平就是水平” “老鼠进风箱” 为什么“越反越腐” 房子再大也不腐败 “有钱能使官推磨” 双面纪委书记 官托 新“?蝂”传 书记就爱喝XO “红楼” 从严治家 “取之有道” 给后人留什么 “一家两制” 广交友慎交友交好友 政治顺口溜 发挥余热 提早退养是最大的浪费 “人走茶倒” 后记 试读章节 “从道不从上”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埋头苦干,开拓进取,坚决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一种“从道不从上”的政治品格。 “从道不从上”,是从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从道不从君”借用而来的。这里所说的“道”,指的是方向、真理、事物发展的规律。“从道不从上”,就是说在工作中要坚持原则,服从真理,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不是从本本出发,盲目地无条件地执行上级的每一项指示,满足于照抄照转。 有这么一个干部A,在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在“左”的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全国兴起了农业互助合作化运动的高潮,但是这一运动并没有得到农民的拥护,相当一部分农民出现了怕“归公”的思想顾虑。面对这种情况,党内出现了争论,邓子恢等部分领导同志主张收缩。但毛泽东坚决不同意,而且对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在毛泽东的坚持和推动下,全国出现了所谓的农村社会主义高潮。A当时是一个县委副书记,主管农业。他通过深入调研后发现,农民对合作社的高潮存在很大疑虑,入社后,他们不是积极地去沤肥积肥,而是大批出卖牲畜;有了钱不买生产资料,而是用于抢购不急需的用品,甚至用于修坟、买棺材等。A仔细分析了这些问题,认为这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所致,是“鞋子”太大,“脚”太小。同时他还发现,合作社还存在管理不善、责任不一、效率不高、窝工浪费等诸多问题。他通过认真地琢磨和研究,在全国首个提出了包工包产责任制的想法,并在自己所在的县付诸实施。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他也知道自己行动的后果,但他坚持认为,这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结果可想而知,A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被打成了“右派”,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开除党籍,但他却“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职务可以被撤,人身自由可以失去,但真理是不可能被取代的。中国农村在付出二+多年的沉重代价后,终于走上了包产到户的新路子。而A也重新走上了领导岗位,但他“从道不从上”的价值观没有丝毫改变,在他以后的工作中,他仍然坚持原则,服从真理,如果上级党委政府发布一些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文件,他会找主要领导干部进行谈心,反映自己与百姓的想法,促进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在更大程度上贴近实际,接近真理。 “从道不从上”,这就是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价值观,也是一个中华民族为官者应当背负的道德观:上一能够为民请命,下一能够治国安邦。 “从道不从上”,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毫无疑问,想问题、做事情、干事业,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依“道”而行,才能取得成功。反之,脱离实际、违背规律、唯上是从,只能事与愿违、贻害无穷。我们党历来重视探索,善于创造,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毛泽东、邓小平等就是“从道不从上”的典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就是“从道不从上”的产物。陈云同志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总结出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名言,是对“从道不从上”的最好解释。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人却是“从上不从道,,,他们不认真领会中央精神或上级指示,也不认真研究实际情况,对上级的指示照搬照转、生搬硬套,习惯于做表面文章,满足于当“收发室”、“传声筒”。个别人为了追逐名利,迎合、讨好上级,思想庸俗化,办事看脸色,甚至放弃原则,欺上瞒下,阿谀奉承,抬轿子,吹喇叭。这些“从上不从道”的种种表现,必然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落实,造成人民群众的利益无法实现。应该看到,近年来,上述现象在党内有越演越盛的趋势。 当前,改革和建设事业正处于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要把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这对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做到“从道不从上”,全面、积极、正确地贯彻落实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 “从道”,最重要的是要正确理解并创造性地执行中央精神和上级指示。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依据客观情况、从全国的大局出发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决执行,来不得半点马虎。绝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这并不是说可以囫囵吞枣,照抄照转,而不需要分析。不需要“结合”。实际上,只有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中央精神和上级指示加以认真领会,然后创造性地贯彻执行,这才是真正的“从道”。实践证明,只有那些理论思维能力强、视野开阔的干部,才能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作出正确的判断,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而那些缺乏理论思维的人,在实践上不是照搬照抄,就是简单化、一刀切。 “从道不从上”,必须具有“持道”的勇气。在现实工作中,不求甚解,照抄照搬,当“收发室”、“传声筒”,搞一刀切,是最简单、最容易,也是最“保险”的。而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既吃力又有风险,会因触犯一部分人的利益而遭到反对和嘲笑,甚至受处分、丢乌纱帽。因此,“从道不从上”绝非易事,必须有坚定的信念,有高尚的情操。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只要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是有利于人民和社会进步的,就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这才符合共产党人的本色,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P4-6 后记 长期在机关工作,很想写一本有关官场万象的书,但这本书怎么写,用什么丈体写,思考长久,一直不得要领。后来偶尔重读《巴黎圣母院》时,联想到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用他的文学妙笔,为人类留下了宏篇巨著《人间喜剧》,这让我有所启发。巴尔扎克用文学塑造了众多人物,给人们留下了18世纪法国众多的丈学人物,成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当然,我根本无法与巴尔扎克相比,但我想套用他的方法,用我笨拙的笔,用评论留下一本20世纪官场的众多人物脸谱。 这本书选择了官场中一个典型的人和他所做的事,并进行点评,它是一本既不像杂文,又不像散文,也不像思想评论,更不像史评的“四不像”著作。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文体,是因为我觉得这“四不像”,更能表达我的一些思想。 这也是一本让我非常纠结心情、非常耗费精力,也非常为难的一本评论著作。写作过程中,最为难的是如何选这些主人公。这些人要有个性,有典型性,能够代表一个时代官场中人的面貌。人选好了,事例也就有了,同时,还要进行评论。个人觉得,三者之间,写得较好的是人与事,写得最差的是评论。许多评论自己也不甚满意,但是,没有办法,也就勉而为之。 写这本书的目的,一是给历史学家看。我力图全面表现20世纪末、21世纪初,大变革时期官场中的人、事、道。文章涉及干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选拔使用、监督考核、人际关系、廉政建设、退休生活等诸多方面,基本囊括了官场的方方面面,如果50年后,仍然有人通过我的书,了解这个大变革时期的官场,我将在九泉之下瞑目了。 二是给年轻的公务员看。他们刚进入机关,对机关的许多事情不甚了解,迫切需要一些启蒙知识,我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机关工作,一直持续到今天。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接触了无数的党政干部,听到了无数的典型事例,从中也感悟许多。现在我将它写了下来,相信会给年轻人一些启发。 三是给自己看,给家里人看。自己长期在机关工作,平时回家将机关中发生的人、事讲给他们听,他们非常感兴趣。现在将其整理出来,相信他们仍然感兴趣。 必须说明,这不是一本官场的厚黑学,也不是一本求官术,而是一本比较严谨的评论著作,在写作过程中,我虽然力求文笔生动、鲜活,以更符合读者的要求,但限于自己长期受传统教育,已经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可能达不到某些年轻人的要求,请大家见谅。 必须说明,我书中的主人翁是同一个人,他既胸怀大志,有崇高的理想,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是人民可以信赖的公仆;但他同时又是一个心理非常龌龊、道德情操低下、贪污受贿,可能已经被判刑入狱甚至已经被处死的罪犯,他就叫A。其他人不必对号入座。 还必须说明,此书中的许多篇章,已经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但过去发表的是一般的思想评论,而此书主要是讲述官场上的人、事、道,目的、体裁均有所不同。此次收录,我按照此书的要求,全部进行了重写,但保留了其中的主要思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