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现明主编的《现代检测技术及应用》主要特色在于注重课程体系的应用系统性和技术先进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动化系统的集成组态设计能力和前瞻意识。课程体系按系统单元划分,教材章节按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安排,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应用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李现明主编的《现代检测技术及应用》首先介绍了自动检测技术的共性基础知识,然后按被测参数划分章节,依次阐述各种典型参数的常用检测技术和应用案例。全书共分12章。第l章扼要阐述自动检测技术的共性基础知识;第2至11章分别阐述位移、厚度、力和重量、转速、电流和电压、温度、压力、流量、物位、物性与成分含量等典型参数的常用检测技术;第12章重点从系统集成的角度讲述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问题。
本书以“应用”为目标,兼顾宽度与深度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注重基础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学科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检测技术与检测装置(产品)相结合。在阐述典型参数的检测技术时,首先对该参数的常用检测方法进行一般性讲解和纵横比较,以满足宽度方面的要求;然后选择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进行较深入的阐述,包括传感原理.调理电路、性能特点、选用要点、安装、校验、故障处理等,以满足深度方面的要求。所选被深入阐述的检测方法,覆盖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热电式、压电式、霍尔式、电磁式、超声式等常用的传感原理。在深入剖析这些典型传感原理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传感检测的共性关键技术。
《现代检测技术及应用》适用于高等院校自动化、计算机、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也可供在测量、控制等技术领域从事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1章 自动检测技术的共性基础理论
1.1 自动检测技术概论
1.1.1 自动检测技术在自动化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1.1.2 自动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
1.1.3 传感器的分类、命名与图形符号
1.2 量值的传递和溯源
1.2.1 计量学的定义、分类、特点
1.2.2 法定计量单位
1.2.3 量值传递
1.3 测量方法
1.3.1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联立测量
1.3.2 偏差式测量、零位式测量、微差式测量
1.3.3 接触式测量、非接触式测量
1.4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1.4.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与静态特性指标
1.4.2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与动态特性指标
1.4.3 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
1.5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1.5.1 测量误差的概念和分类
1.5.2 粗大误差的判别和分类
1.5.3 系统误差的处理
1.5.4 随机误差的处理
1.6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6.1 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及其与测量误差的比较
1.6.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1.6.3 测量结果的表示和处理方法
习题和思考题
第2章 位移检测
第3章 厚度检测
第4章 力和重量检测
第5章 转速检测
第6章 电流、电压检测
第7章 温度检测
第8章 压力检测
第9章 流量检测
第10章 物位检测
第11章 物性参数与成分含量检测
第12章 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