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点亮职场路(从技术到管理的实践者笔记)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煮史问道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节 资源中的人力

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一个热得烫手的话题。

我个人总是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最能体现双赢一面的一个重要管理环节。

企业推行人力资源管理,一方面是合理利用每个职员的体力与脑力资源(不含情绪资源),而不是杀鸡取卵;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企业的明天不后继乏人,至少是不一直紧张于方方面面的人才。

而企业里面的个体,是完全可以在人力资源管理这个环节或单元中被增值、被进步的。

 从理论上来讲,这种双赢的局面应该是人力资源的终极追求所在。遗憾的是,还是那句话:理论和事实之间总隔着一条大河。

在谈人力资源管理之前,我们先看看财务整天都在折腾的三个表之一的《资产负债表》(另外两张表是《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资产”一栏中有那么一项“无形资产”,现在财务人员通行的做法是,直接忽略无形资产,即使能够在该栏目中见到金额,那也是专利、商标这类资产的市值。更多的企业,财务人员都在该栏目很认真地填上了一枚咸鸭蛋:0。

笔者认为,人力资源应该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

如果某企业高管,每年能为公司贡献500万元的利润,那么该高管的薪资大约会是多少?

反过来,如果某企业高管,年薪50万,那么在老板(或董事会)的期望值中,该高管应该为公司贡献多少利润?

其实,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因此可以真正理解到一个基本观点:人力资源,一定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资产之一,我们理应将其纳入《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这一项。

笔者甚至期许,将来会计做账时会因为《会计法》的修订,而将这个无形资产做得与其他有形资产平起平坐,甚至远远高出其他资产。

当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也不容忽视,说不定哪一天,机器人大行其道了,那玩意儿猛:不吃不喝,专门干重活。但愿它将来不至于来抢我们子孙的饭碗。

的确,现代企业都意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了,但是各家企业的区别在于:是否将这项工作定位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实施了管理,还是治理;是榨干式的管理思路,还是为企业明天布局式的高端治理?

有人将人力资源管理形象地总结为“五人”——招人、选人、用人、留人、育人。

“两条腿的狗找不着,两条腿的人遍地都是”——这是某些强势老板或人力资源总监的狠话,毫无悬念,他们的思路是榨干式的:人走了就招,招进来了就使劲地用,大不了稍微多付出一点人民币。至于留人、育人,那是浮云,遥不可及的浮云。而且用着不爽了,就换。

这种思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只干一件事:拐进来,踢几脚,送出门。这种思路,注定是死路,不值得多谈,市场终将会狠狠地教训一下他们。

当然,上述情况一定是一种极端负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更多的企业,还是在往用人、育人方向努力地实践着人力资源管理。因此,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一定可以实现企业与人才双赢。

一方面,企业为自己明天的发展培育了人才,在人才方面全面或者部分地完成了布局。

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个体(人才/潜在人才)也获得了增值,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夯实了根基。

非常遗憾的是,这两方面,企业或者作为企业个体的人才,往往总是看不到稍微远一点的明天,都更多地聚焦于眼前。于是,原本的共赢或和谐演变成了菜市场上的讨价与还价,演变成了原本绝对可以避免的“阶级斗争”。

如果企业不愿意承受压力,去培育自己企业明天的人才,那么企业里面潜在的人才,自然也不愿意承受今天的委屈,毕竟职场不是雷锋聚集地,而是活生生地抢市场、抢饭碗的“革命战线”。

一旦不能形成劳资双方实现共赢的局面,那么企业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势必爆发出来:企业不停地招人,反正两条腿的人多的是,中国有十四亿人,不怕招不到人;对于“人才”而言,则是不停地求职,“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惹不起你,难道还躲不起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只要能继续干活就成。

在这两个“不停”之间,谁能稍微做点调节性质的工作呢?

笔者认为,是企业的管理者,而且一定是非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者。人力资源更多的职责是引导企业各部门在各个岗位展开合理的、显性的、隐性的人力资管理,并及时地干预一些随时可能出现的过于粗糙的用人、育人、留人方式,因此其大量而具体的工作则一定都落实到了各个用人部门。既然都落实到了具体的用人部门,那么这些部门经理就应该而且必须开展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因为这些职员,都是部门最核心的、最重要的资源。

总之,部门经理时刻应该牢记,部门里最大、最核心、最重要的资源是那些职员们,他们是企业最珍贵的资产之一,尽管在《资产负债表》上暂时还没有他们的身影。

P61-64

后记

几番努力几经周折,我的这本书稿终于获得了正式出版的机会。在欣喜之余笔者也要做一次认真地交代。书中的很多观点并非笔者的原创,而是源于笔者过去和现在的诸多领导和同事们,特此一并向他们致谢!他们分别是: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的黄准总‘经理、叶智林副总经理、陈之侃副总经理、丁鼎干部长;

浙江忠茂化工有限公司的裴峻董事长;

杭州中好电子有限公司的赵亚辉总经理;

杭州天马时控科技有限公司的王祖伟总经理、叶国庆副总经理、王祖强副总经理。

再次向他们致谢!致敬!

同时,笔者非常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王实先生,他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他给我提出了诸多可贵的修改意见。感谢他!

最后,笔者要真诚地感谢每一位读者,谢谢您的期待和信任,我热诚期待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煮史问道

谨识于二○一二年元月

目录

上篇 管理那点事

第一章 从民企到外企的矛盾与纠结/013

 第一节 纠结的民企/013

 第二节 神奇的外企/016

第二章 台前与幕后/021

 第一节 职场中的台前与幕后/021

 第二节 幕后的声音/024

第三章 关于培训/028

 第一节 企业内训的核心应该是教会人怎么做事/028

 第二节 不信佛,却必须念经/032

 第三节 润物细无声/035

第四章 关于绩效/039

 第一节 最原始的绩效管理/039

 第二节 时间绩效/041

 第三节 绩效的困惑/044

第五章 也谈企业文化/048

 第一节 车间政治/048

 第二节 办公室气候/052

 第三节 老板思想/055

 第四节 市场火力/058

第六章 人力资源管理/061

 第一节 资源中的人力/061

 第二节 培育领导/064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后五千米/068

 第四节 画大饼/070

第七章 品质管理/073

 第一节 看不破的品质“红尘”/073

 第二节 金刚钻与瓷器活/076

 第三节 玄幻的品质变化/078

 第四节 优良的种子/082

第八章 奖与罚/085

 第一节 其实十元奖罚的威力也很巨大/085

 第二节 信心的逻辑,089

 第三节 别再强塞给上司批评的权力/092

 第四节 批评和表扬其实都一样/094

 第五节 放下面子,建设尊严/096

第九章 漫话市场/100

 第一节 蓝色的市场梦想/100

 第二节 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104

 第三节 市场从来都很俗/108

 第四节 无处不在的矛与盾/111

 第五节 从市场到职场/114

第十章 关于沟通/116

第十一章 神秘的重灾区——财务/119

 【上篇结语】/124

下篇 职场那点理

第一章 永不阵亡的空降兵/129

 第一节 其实你有很多的观众/129

 第二节 起跳的那一刻/133

 第三节 建设者之说/135

第二章 升职之后/138

 第一节 亮丽的转身/138

 第二节 协作与配合/140

 第三节 关于三把火/143

第三章 其实工作的动机一直都很朴素/146

 第一节 吃饭曾经是个头痛的问题/146

 第二节 从职场到市场:吃饭的故事依旧精彩/149

第四章 职场三部曲/152

 第一节 跟着感觉飘/153

 第二节 跟着感觉走/155

 第三节 跟着计划走/158

 第四节 跟着策划走/160

 第五节 建设一下心情/163

第五章 人人都需要安全感/165

 第一节 无处不在的安全感渴求/165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另类内涵/166

 第三节 公司的一草一木皆属老板/168

 第四节 你的忠诚是老板安全感的重要来源/171

 第五节 中层主管的安全感红线/173

第六章 我们的上司/177

 第一节 其实他们原本并不特殊/177

 第二节 接纳你的资源型领导/178

 第三节 他们曾经辉煌过/181

 第四节 别被表象所迷惑/183

 第五节 领导型上司/185

第七章 从技术到管理的成长之路/187

【下篇结语】/190

后记/192

序言

在笔者的心底,很久以来一直埋藏着一个朴素的心愿:将自己多年的职场心路历程整理总结成文字。这个心愿的核心动机有二,第一是倾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声音;第二就是希望把自己多年来一路从一线技术岗位走向管理岗位的些许领悟和感想分享给职场路上的广大同仁们。

笔者简单而执著地坚信,这本书会让您有所思考,有所领悟,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本从技术岗位走到管理岗位的实践者的成长笔记。

记得曾有入说过:这个世界不缺理论大师,缺的是勇敢的、执著的实践者!

如果您不否认这个理论,那么相信这本书一定不会令您失望,因为它就是脱胎于笔者的实际工作。

在忙忙碌碌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所迷失,有些缥缈,偶尔静下来之后脑子里面很容易冒出那个要命的问题:我们都在为什么而忙?

为生计?

为工作?

为内心永不磨灭的那个梦想?

……

或许你也有过类似笔者这样的迷茫和徘徊。

当初我们将所有的梦想装进行囊,离开校园,步入都市的时候,我们首先是对都市和职场充满着无限的憧憬,然后心中也会不自觉地点亮诸多的五彩缤纷的梦想,那时候我们都对都市和职场富有无比的热忱、热情和激情!

无论此刻你是否热情依旧不减当年,你都一定还能清晰地记得当初的那些憧憬、那些缤纷绚丽的梦想、那种每个细胞都散发出活力的激情澎湃的情景!

然后,我们就开始忙碌了。

忙着找工作,因为有工作了我们才能吃饭、才能穿上城里人都穿着的那些精致的衣服,吃饱、穿精致后我们继续忙……

这样的日子久了,于是我们不经意间突然发现了一个简单的逻辑:工作是为了吃饭,吃饭是为了工作!如此循环而已!

于是,日子似乎开始有些索然无味了!

甚至,最初的憧憬和梦想都淡化了!

都市好像不属于自己,它只是近在眼前却又分外遥远的城市!

城市中的职场似乎也成了刀山火海,看不顺眼的东西越来越多,看得顺眼的东西越来越少,它似乎越看越不像是职场,倒是有些像江湖……

再后来,我们当初对都市和职场所有的热忱、热情和激情一部分化作了尼古丁和酒精,或许还化作了那城市夜晚的灯红酒绿;另一部分则化作了抱怨和逃避,并一本正经地告慰自己说:惹不起,躲得起。

其实,我们都很忙,日子也是越过越忙,因为世界真的变化太快,以至于我们的脚步在不由自主地加速、再加速!只是笔者以为:再忙都应该留出一点点时间给自己,去整理一下心情,整理一下我们的领悟,也要时常去整理一下最初我们从校园来到都市职场时的那份热忱、热情、激情和五彩缤纷的梦想!就像整理我们的衣服、整理我们的鞋带、整理我们的发型一样。

一番整理后,一定会更灿烂,一定会更精彩!

于是笔者整理出了这本《点亮职场路:从技术到管理的实践者笔记》来分享自己的职场成长心得与感悟,意在倾听一下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并借此分享给正在职场路上的您。

同为职场人,所面临的困境和内心的纠结应该是大体差不多的,因此笔者由衷地相信这本书一定能给读者带去一些启迪和思考。

但是,即便如此,开启职场这个话题依旧需要莫大的勇气,因为打开浏览器,点点鼠标,就此话题论述的往往都是专家、学者等社会名流,然而笔者仅一草根,结结实实的一名草根,一名从基层技术人员最终成长为一名职业经理人的草根。但是在徘徊了良久之后,笔者还是终于说服自己动笔了,然后本着“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一职场培育出来的做事习惯,这才有了这本书。

虽然“职业经理人”这一头衔不再灿烂夺目已经很多年了,不再是稀罕物了,满大街、写字楼都是,在任何城市都是一抓一大把,没准在不远的明天,在农村也会一抓一大把。

不过,尊敬的读者您也不必要失望,因为笔者朴实的身份或许能给您带来耳目一新的朴素观点,或许还能颠覆您诸多的理念,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不算是一本书”,而是一个职场人的工作笔记,是一本职场人十六年职场经历的思考与记录。

如果目前您正在职场上摸爬滚打,还不能自信满满地给自己印上一张所谓“职业经理人”的名片,相信本书对您会有所助益,因为笔者的写作特点就是直奔主题,让您在职场上尽量少走弯路;或者是您曾经在职场上历练过,现在换了个地方,换了张名片,甚至开始创业了,我想这本书或许还是值得您一读,因为这虽然不是一本职场教科书,但却是笔者多年职场生涯思想结晶的全盘托出。

利用上述“废话”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写作缘起。

如果您刚刚步入职场江湖,这部书应该能让您少奋斗N年,直接问鼎经理宝座。

如果您已经厌倦了职场江湖,没准通读该书之后,您极有可能金盆洗手,从职场江湖转入了市场江湖,开始玩玩老板这个无限风光的职业了。

如果果真如此,在猴年马月之后,您功成名就之时,还能记得笔者的拙著,如此足矣!

煮史问道

内容推荐

现如今,我国大量的生产型企业,尤其是数量比例巨大的民营企业,在日常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规范性和随意性,同时职场中的办公室政治也是一块普遍存在的心病。上述管理和职场中的诸多问题给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甚至每一个员工带来诸多的挑战和问题,如何尽快解决,并形成规范化、体系化,从而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是所有企业管理者一直在思考和探讨的。当然,市面上也有很多给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和培训服务的公司。可是,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真正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只有靠企业自己一途!

《点亮职场路:从技术到管理的实践者笔记》作者煮史问道是一名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型民营企业青年高管,他将自己从基层技术人员一路成长为职场经理人的丰富工作经验和所思所感,化为现实生活中罕见的大实话,旨在给每一个企业管理者与希望丰富和提高自己的技术人员新启发和新思路。

严肃的话题、朴实的内容,寓于轻松、调侃的文笔,是《点亮职场路:从技术到管理的实践者笔记》的一大特色。

编辑推荐

煮史问道编著的《点亮职场路:从技术到管理的实践者笔记》主要内容包括:总结了生产型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的要点与实务,具有实践指导性;剖析了职场常见不良情绪与心态的来源,并介绍了针对性的调整思路与方法:归纳了职场矛盾的根源。以及解决和避免矛盾的一些可行的操作途径与方法;介绍了职场潜在的各种机缘与机遇,并一一给予解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