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道德经的光亮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范子盛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不是在宣扬传统文化——《道德经》与时俱进,岂能以“传统文化”定性?《道德经》是新知,是宝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全人类共同财富。 而《道德经的光亮》就是引领你走近新知、宝藏、财富的灯塔。

某部书出笼后,孔子很生气、庄子很着急,而《道德经的光亮》决不如此,它的立论谨严、演绎通达,即令老子看了,也会颔首而笑:“这本书,我看行。”

内容推荐

对于“道”的尊重、追求和体悟实在是全人类古今不易的共同天性。唐朝有位大书法家,叫做柳公权,他书写的《玄秘塔碑》,雄伟奇特,最宜作楹联,有人从中集得了一妙联:“穷经安有息肩日,学道方为绝顶人。”《论语》记载孔子言论:“道,一以贯之”;“士志于道。” 《圣经·约翰福音》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英国大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李约瑟博士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好像大树没有根。”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东西方的无数经典都在探讨道,描绘道。究竟什么是道?要如何才能行走在人生的康庄大道上?这不很值得我们深思吗?范子盛先生身残志坚、勤劳不倦,致力于道文化的研究工作,完成了新颖的力作《道德经的光亮》。范子盛说:“道,可学、可知、可悟、可修、可证、可传。道,有利于身心健康、社会改良和增进人类的幸福。道是可以知道的,但是往往不同于寻常的惯性思维。道,别开生面,别有洞天。道是新鲜活泼的生力军。”本书运用心灵的感悟、学术的探索和实践的修证来为您追寻大道的光亮。

目录

推荐序一 “生活道”的全新诠释

推荐序二 读《道德经的光亮》有感

推荐序三 历久弥新《道德经》

推荐序 四强行者有志

推荐序 五道德之力无穷矣

自序 奇妙无穷

第一章 可道非常

第二章 天下美善

第三章 民心不乱

第四章 和光同尘

第五章 不如守冲

第六章 谷神不死

第七章 天长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功成身退

第十章 营魄抱一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第十四章 执古之道

第十五章 善为道者

第十六章 虚极静笃

第十七章 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为根

第十九章 民利百倍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

第二十八章 知雄守雌

第二十九章 天下神器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

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

第三十五章 淡乎无味

第三十六章 是谓微明

第三十七章 道恒无名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 道生德畜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第五十三章 介然有知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

第六十章 若烹小鲜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

第六十二章 万物之奥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

第六十五章 善为道者

第六十六章 百谷王者

第六十七章 谓我道大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生也柔弱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 

第七十八章 无以易之

第七十九章 恒与善人

第八十章 甘食美服

第八十一章 为而不争

后记 感恩

试读章节

老子是智慧之王,他的智慧超越时空而不朽,历久而弥新。老子更希望人们都能像他一样拥有智慧,通晓真理。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一开篇就要我们树立两个大信心:一是道可道,二是名可名。

什么是道?老子所说的道究竟是什么?这是人们一直在追问和关心的一个问题。

道是一个涵义非常丰富的概念。道是立体的、生动的、活泼的。老子《道德经》五千言所围绕的主题就是这个“道”字。老子花了五千字的篇幅就是希望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领域将这个“道”字讲清楚。而我写作这本书,对《道德经》进行新的翻译,将其翻译成现代通行的白话文,又对《道德经》的经文进行逐段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找寻思想的光亮,所希望达成的也是这样一个目的。

鉴于“道”这个概念特有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我并不准备在本书的开篇就对“道”进行完整定义或解释,因为这样做是困难的、不合理的,是不符合“道”的。“道”的真实性和奇妙性需要你我用一生去体悟,最起码你需要看完这本书。

不过,在这里我也需要对“道”的某个侧面进行初步定义。我想,大家不妨在初次见到这个“道”字的时候将其理解为“道路”和“真理”。因为这样做是非常贴近“道”的本来意义的,而且能够尽快让我们的思维进入状态。

幸运的是,老子在《道德经》中的第一句话就给了我们一个充满信心和鼓励的肯定性说法,那就是 “道,可道”,也就是说,道路是可以通达的,真理是可以知道的。

我想,我们应该感谢老子,因为老子首先就给了我们信心。事实上如果你对于“道”没有信心,如果你认为道路是不可以通达的,真理是不可以认知的,那么,很显然你已经陷入了“不可知论”的泥潭。在这种情况下你确实是很难理解“道”的,你也很难读懂老子,你甚至穷尽一生也无法走进老子奇妙的思想王国。

而且,如果你坚持对于“道”采取“不可知”的态度,那也会影响我们进一步深入地讨论“道”,因为我是按照“可以知”的方法论来撰写本书的。

老子为我们树立了对于“道”的大信心,紧接着又要我们树立一个新的大信心,那就是“名,可名”。

P1-2

序言

《道德经的光亮》是一部因为爱而产生的作品。

大道“常善救人,故无弃人”的真爱之光照亮了我的心,让我对生活充满了爱,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我都不放弃。依靠这份爱,我向您奉上这本书,期待其中蕴含的我对《道德经》的些许感悟,给您一些启迪。

在我的一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要数父母。他们对国家对工作,无私奉献,尽职尽责,无怨无悔;他们对子女大爱无限,含辛茹苦,永不放弃。

小时候,就是父母轮流背着我,走山路,上学堂,助我叩开了知识的大门。

我 1974年出生,一般而言,我极不愿意回想往事。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从来就没有经历过一天正常人轻松如意、自由行动的生活。小时候,看见小朋友奔跑嬉戏,我是多么欣喜若狂,我真想冲出去和他们一块儿玩耍。可是,我的肌肉萎缩无力,关节僵硬变形,为了完成一个正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动作,我都需要使尽全身气力。我每天都在同瘫痪作斗争。

医药治不了我的病,我就用思想来医治伤痛。多少年来,我就是靠着思想做支撑,一点一点前进,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可以这样说,思想就是我的良药。

2007年7月20日我开始全力投入写作《道德经的光亮》。

《道德经》辞约而言深,素以难懂著称,国人多已不读。

我写《道德经的光亮》思路有二:

要用明白晓畅的现代汉语将《道德经》准确地翻译出来;在忠于《道德经》文本原意的基础上,对其展开富有现代感的评论,觅得智慧的光亮。

我真的认为《道德经》里面、道家文化里面蕴藏着真实而活泼的光亮。

面对无法治愈的瘫痪,我也感到绝望,但是道家“天道贵生,无量度人”的思想给了我深刻的安慰;面对无数的艰难困苦,我也感到胆怯,但是道家“吾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给了我勇气;面对巨大的压力,我也感到无奈,但是《道德经》“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的著名论断给了我信心。如果我看不见光亮,或许我会在严酷的疾病的阴霾中沉沦了。但是我看见了光亮,道的光亮、生命的光亮、爱的光亮,这光亮是何等的宝贵!这光亮是温暖的、柔和的、灵动的,蕴含着永恒的希望。我一定要细心地守护好这光亮,直到永远。

大道深远,奇妙无穷,未知无限,如今我完成了《道德经的光亮》,这探索真理的工作只是开始,不是终结。我会继续探索下去,领悟真理的无穷奇妙。我愿意为追寻大道的光亮、完成人生的使命而不懈奋斗。

后记

一本书的完成总是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除了作者本人的长期努力、伏案写作之外,还需要许多人的帮助才能造就一本书。值此拙作《道德经的光亮》出版之际,我要向许多人表达由衷的感谢之意。

我要感谢武汉大学出版社为此书提供了宝贵的出版机会。我要感谢查宜老师、徐理顺老师、徐萍博士、尹玉生老师、法磊老师、姚平老师在百忙之中为拙作作序。他们都是建树卓越的学者,对于道文化有着非凡的见解。

我要感谢岳阳市道教协会秘书长徐理顺老师、副秘书长高程老师;四川省鹤鸣山道观管委会主持杨明江道长、《道源》编辑部钟山老师、邱守能老师、蒲舂老师、李至果老师为本书提供的湖南、四川、江苏、浙江、山东等道教官观的精美图片,以及武当山网张红艳老师推荐了杨广智、张兴、徐增林、卢家亮、陈守清等多位摄影家拍摄的武当山精美图片。这些图片可以展现坐落在山水之间的道教圣地的迷人风采和强大气场。

我要感谢广大的读者。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关注为我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写作动力。真正的智慧蕴含在广大的读者当中。作为作者,我所起的作用只是抛砖引玉。拙作《道德经的光亮》,只是一颗铺路石。借着这颗铺路石提供的些许方便,可以激发广大的读者学习和研究道文化的浓厚兴趣。只有依靠广大读者的广泛参与,在道文化的研究领域才能不断推陈出新,继往开来,产生更多的果实。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和亲人。我出生仅8个月就因为罹患脊髓灰质炎导致全身瘫痪,如果没有父母亲人对我几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是不可能完成学业,并在翻译和写作领域不断完成新的长篇作品的。6月20日是父亲节,巧合的是《道德经的光亮》也定在6月20日出版。此书就算作我送父母亲的一份微薄的礼物吧。愿亲爱的父亲母亲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我要感谢我国深厚的文化,感谢我们所处的时代——这是一个全球化的开拓进取的壮丽时代。让我们效法老子出函谷、涉流沙、传法不息的精神,为着道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传、复兴和隆盛而努力拼搏。

我的感谢名单很长,在这里无法尽述,有许多人在默默地为本书贡献力量,我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总之向一切为本书的产生而付出辛勤努力的人表示由衷谢忱。

书评(媒体评论)

《道德经的光亮》是对道德经的最新颖、最开拓、最与时俱进的阐释,它以科学的态度,辩证的思维,慈爱的情怀,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放眼世界的境界,多视角、多层次来引导大家对《道德经》的解读。它从保健养生,慈悲济世,认识真理,自我实现,净化民风,民主与法治,战争与和平,可持续发展等诸多人类生活的重点难题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符合《道德经》义理、符合当代发展的积极向上的解决之道。

——岳阳市道教协会秘书长、著名道教学者 徐理顺

我惊诧于颈部以下全部瘫痪的重度残疾人范子盛先生,居然在古今中外都未能完整解读的道德经这座巨著巅峰上,在自己的心灵感悟、学术探索和实践的修证中,用慈爱与智慧的法水,播种了一片沁人心脾、开人境界的旷世奇葩!

——岳阳市道教协会秘书长、著名道教学者 徐理顺

张海迪曾说过一句话“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范子盛先生也有一句名言:“以开朗的心态过生活;以开阔的眼界做学问;以开放的胸怀交朋友。”这可能是我读先生《道德经的光亮》从字里行间读到的最大感受。

——岳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著名学者、作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8: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