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不仅是地球最早的生命发源地,而且为地球的绝大多数物种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影响着地球上物种的生存。
海洋面积辽阔,储水量巨大,因而长期以来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海洋的污染主要是发生在靠近大陆的海湾。
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难以控制。
本书将着重介绍海洋污染情况以及海洋保护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能从自己做起,树立对海洋的保护意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海洋面临的污染与保护(畅销版)/青少年环境保护知识必读丛书 |
分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作者 | 本书编写组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海洋不仅是地球最早的生命发源地,而且为地球的绝大多数物种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影响着地球上物种的生存。 海洋面积辽阔,储水量巨大,因而长期以来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海洋的污染主要是发生在靠近大陆的海湾。 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难以控制。 本书将着重介绍海洋污染情况以及海洋保护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能从自己做起,树立对海洋的保护意识。 内容推荐 地球上丰富的自然资源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财富,但这是有限的一份财富。到底地球上有哪些资源?它们又该如何发掘、如何保护呢?《青少年环境保护知识必读丛书》之《海洋面临的污染与保护(畅销版)》为你详尽讲述人类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密切关系,书中将着重介绍海洋污染情况以及海洋保护的知识。 目录 辽阔的海洋 地球上的海洋 丰富的海洋资源 海洋的开发利用 认识海洋污染 工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 废水污染 采挖矿产污染 海洋热污染 赤潮危害 船舶造成的污染 船舶污染 声呐污染 石油开发造成的污染 石油污染 石油污染事故 石油污染的危害 其他污染 海洋垃圾污染 核污染 重大事故污染 海洋污染防治 治理船舶污染的措施 海洋石油泄漏的应对 治理海洋污染的启示 海洋环境与灾害监测 各国防沿海污染的行动 海洋环境保护 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海域使用管理 海洋功能区划 海洋保护区的建立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设立海洋宣传日 促进人海关系和谐 国际合作保护海洋 加强国际合作 保护组织的建立 国际海域的保护 加强立法 试读章节 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年产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年产小麦总量的15倍以上。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海洋中还有众多的鱼虾,真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海洋中的鱼和贝类能够为人类提供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的蛋白食物。 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最重要的物质,它是生命的基础。现在人类消耗的蛋白质中,由海洋提供的不过5%~10%。令人焦虑的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捕鱼量一直徘徊不前,有不少品种已经呈现枯竭现象。用一句民间的话来说,现在人类把黄鱼的孙子都吃得差不多了。要使海洋成为名副其实的粮仓,鱼鲜产量至少要比现在增加10倍才行。美国某海洋饲养场的实验表明,大幅度地提高鱼产量是完全可能的。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数不清的食物链。在海洋中,有了海藻就有贝类,有了贝类就有小鱼乃至大鱼……海洋的总面积比陆地要大1倍多,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渔场,大抵都在近海。这是因为,藻生长需要阳光和硅、磷等化合物,这些条件只有接近陆地的近海才具备。海洋调查表明,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水中,硅、磷等含量十分丰富,只是它们浮不到温暖的表面层。因此,只有少数范围不大的海域,那儿由于自然力的作用,深海水自动上升到表面层,从而使这些海域海藻丛生,鱼群密集,成为不可多得的渔场。 海洋学家们从这些海域受到了启发,他们利用回升流的原理,在那些光照强烈的海区,用人工方法把深海水抽到表面层,而后在那儿培植海藻,再用海藻饲养贝类,并把加工后的贝类饲养龙虾。令人惊喜的是,这一系列试验都取得了成功。 有关专家乐观地指出,海洋粮仓的潜力是很大的。目前,产量最高的陆地农作物每公顷的年产量折合成蛋白质计算,只有0.71吨。而科学试验中同样面积的海水饲养产量最高可达27.8吨,具有商业竞争能力的产量也有16.7吨。 当然,从科学实验到实际生产将会面临许许多多困难。其中最主要的是从1000米以下的深海中抽水需要相当数量的电力。这么庞大的电力从何而来?显然,在当今条件下,这些能源需要量还无法满足。 不过,科学家们还是找到了窍门:他们准备利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表面层和深海的水温差来发电。这就是所谓的海水温差发电。这就是说,设计的海洋饲养场将和海水温差发电站联合在一起。 据有关科学家计算,由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光照强烈,在这一海区,可供发电的温水多达6250万亿立方米。如果人们每次用1%的温水发电,再抽同样数量的深海水用于冷却,将这一电力用于饲养,每年可得各类海鲜7.5亿吨。它相当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类消耗的鱼、肉总量的4倍。 通过这些简单的计算,不难看出,海洋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是完全可行的。 浩瀚的大海,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有真正意义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能源。它既不同于海底所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海底能源资源,也不同于溶于水中的铀、镁、锂、重水等化学能源资源。它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形态,就是用潮汐、波浪、海流、温度差、盐度差等方式表达的动能、势能、热能、物理化学能等能源。直接地说就是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海流能及盐度差能等。这是一种“再生性能源”,永远不会枯竭,也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潮汐能就是潮汐运动时产生的能量,是人类利用最早的海洋动力资源。中国在唐朝沿海地区就出现了利用潮汐来推磨的小作坊。后来,到了11~12世纪,法、英等国也出现了潮汐磨坊。到了20世纪,潮汐能的魅力达到了高峰,人们开始懂得利用海水上涨下落的潮差能来发电。据估计,全世界的海洋潮汐能有20亿多千瓦,每年可发电12400万亿度。 目前,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潮汐发电厂就处于法国的英吉利海峡的朗斯河河口,年供电量达5.44亿度。一些专家断言,未来无污染的廉价能源是永恒的潮汐。而另一些专家则着眼于普遍存在的,浮泛在全球潮汐之上的波浪。波浪能主要是由风的作用引起的海水沿水平方向周期性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波浪能是巨大的,一个巨浪就可以把13吨重的岩石抛出20米高,一个波高5米、波长100米的海浪,在1米长的波峰片上就具有3120千瓦的能量,由此可以想象整个海洋的波浪所具有的能量该是多么惊人。据计算,全球海洋的波浪能达700亿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为20亿-30亿千瓦。每年发电量可达9万亿度。 除了潮汐与波浪能,海流可以做出贡献,由于海流遍布大洋,纵横交错,川流不息,所以它们蕴藏的能~i-ttz是可观的。例如世界上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洋流,在流经北欧时为1厘米长海岸线上提供的热量大约相当于燃烧600吨煤的热量。据估算,世界上可利用的海流能约为0.5亿千瓦。而且利用海流发电并不复杂。因此要海流做出贡献还是有利可图的事业,当然也是冒险的事业。把温度的差异作为海洋能源的想法倒是很奇妙。这就是海洋温差能,又叫海洋热能。由于海水是一种热容量很大的物质,海洋的体积又如此之大,所以海水容纳的热量是巨大的。这些热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另外还有地球内部向海水放出的热量;海水中放射性物质的放热;海流摩擦产生的热,以及其他天体的辐射能,但99.99%来自太阳辐射。因此,海水热能随着海域位置的不同而差别较大。海洋热能是电能的来源之一,可转换为电能的为20亿千瓦。但1881年法国科学家德尔松石首次大胆提出海水发电的设想竟被埋没了近半个世纪,直到1926年,他的学生克劳德才实现了老师的夙愿。 此外,在江河人海口,淡水与海水之间还存在着鲜为人知的盐度差能。全世界可利用的盐度差能约26亿千瓦,其能量甚至比温差能还要大。盐差能发电原理,实际上是利用浓溶液扩散到稀溶液中释放出的能量。由此可见,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只要海水不枯竭,其能量就生生不息。作为新能源,海洋能源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兴趣。P8-10 序言 海洋不仅是地球最早的生命发源地,而且为地球的绝大多数物种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影响着地球上物种的生存。 海洋面积辽阔,储水量巨大,因而长期以来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由陆地流人海洋的各种物质被海洋接纳,而海洋本身却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然而近几十年,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使局部海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有继续扩展的趋势。 海洋的污染主要是发生在靠近大陆的海湾。由于密集的人口和工业,大量的废水和固体废物倾人海水,加上海岸曲折造成水流交换不畅,使得海水的温度、pH值、含盐量、透明度、生物种类和数量等性状发生改变,对海洋的生态平衡构成危害。目前,海洋污染突出表现为石油污染、赤潮、有毒物质累积、塑料污染、核污染等几个方面;污染最严重的海域有波罗的海、地中海、东京湾、纽约湾、墨西哥湾等。就国家来说,沿海污染严重的是日本、美国、西欧诸国和前苏联国家。我国的渤海湾、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污染状况也相当严重,虽然汞、镉、铅的浓度总体上尚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但已有局部的超标区;石油和COD在各海域中有超标现象。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渤海,由于污染已造成渔场外迁、鱼群死亡、赤潮泛滥,有些滩涂养殖场荒废,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正在消失。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我国共发生较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250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7.5亿元;2008年发生较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301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8.6亿元。海洋渔业污染损害事故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我国共发生较大突发性海洋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20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5亿元,其中特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5起,重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13起。2008年共发生较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32余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亿元,其中特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4起,重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0起。日益严重的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后果,这一问题引起了有关国际组织及各国的政府的极大关注。为防止、控制和减少污染,在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努力下,国际社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公约,它们对防止、控制和减少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沿海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针对本国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国际社会也针对世界海洋污染制订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但是,海洋环境污染的形势还是非常严重。 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难以控制。海洋污染造成的海水浑浊严重影响海洋植物(浮游植物和海藻)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海域的生产力,对鱼类也有危害。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在海域中累积,对海洋动物和以此为食的其他动物造成毒害。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面积广大的油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同时石油的分解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对海洋生物产生危害,并祸及海鸟和人类。由于有机物污染引起的赤潮(海水富营养化的结果),造成海水缺氧,导致海洋生物死亡。海洋污染还会破坏海滨旅游资源。因此,海洋污染已经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书将着重介绍海洋污染情况以及海洋保护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能从自己做起,树立对海洋的保护意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