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真实反映北京生活的现实主义力作,诱惑是专门为死亡准备的金钱毒药。小说的后半部分作者采取了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杜撰出乞丐帮、裸体山庄等场面宏大的故事情节,读过之后,让人过目不忘。
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寻梦青年与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当“我”面对一个纯真的女人和一个有钱有势的北京富婆的时候,“我”应该怎样选择?……《北京致命诱惑》是作者多年前创作的一部小说,那时书名叫《北京爱情故事》,后来在网上连载的时候,为了吸引眼球,将书名改为《北京富婆的后好色时代》。
于鉴从总经理办公室走出来的时候,发现宣传栏里用大大的黑体字写着“素类艺术”四个大字,心想:“我在读大学的时候追求过现代艺术,崇尚过古典艺术,却从来没听说过什么‘素类艺术’。”
于鉴本来有一种好奇心,想去看一看什么是素类艺术,但是刚刚被总经理骂得狗血喷头,好奇心一下子被甩到了九霄云外。
北京艺术学院的女生校服很有特色:外面浅灰色的制服,里面统一为白色的开领衬衫,并配着一个蓝白相间的长长尾巴的蝴蝶结。如果四五个女生走在操场上,就像暴雨过后的彩虹激情地飘荡在天空中。艺术学院的操场不是很大,大约十分钟就能走个来回。足球场紧紧地挨着左侧的跑道,球场小得可怜,一方的守门员幸运的话,一脚就可以将球踢进对方的球门。
于鉴抬起头,把上衣向下拽了拽,仔细瞅了一眼操场上的几个女生,都是一些陌生的面孔,但是有一个却是十分熟悉的——婉梅。本来于鉴对大一的学生特别有感情,但是一看到婉梅他的心里就有些不自在。也不知道为什么,于鉴最讨厌青春痘,而婉梅的脸上偏偏长了那么多的青春痘。再加上于鉴听到她们拿自己开涮,心里顿生烦躁,不理不睬地又把头埋在领子里。
一个女生向大家使了个眼色,这几个女孩儿轻轻地站了起来,小心翼翼地向于鉴走去。
“喂——”当她们静悄悄地来到于鉴身旁的时候,几个人异口同声地喊道。
于鉴吓了一跳,用一个鲤鱼跃龙门似的动作从地上爬了起来,恶狼似的瞥了她们一眼,问道:“你们干什么?”
“告诉你一个艺术展的信息。”一个说道。
“素类艺术。”另一个郑重其事地绷着脸对于鉴说。
于鉴听到这里,笑了笑:“我听说过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就是没有听说过什么素类艺术!”
“您不是弱智吧?”
“就是,连素类艺术都不知道。”
“你们先别吵,让我把话说完——于鉴,我告诉你,素类艺术展于明天上午九点在学校艺术馆展出。”
于鉴听到这里,半信半疑地瞅了瞅她们。突然,他想起在宣传栏里有关素类艺术的内容,真后晦没有过去瞅一瞅。看着眼前这几个女学生,于鉴真的有点感觉自卑,毕竟自己也是艺术院校毕业的,竟然连素类艺术也不知道。
“于鉴,你知道素类艺术吗?”
于鉴羞愧地摇了摇头。
“什么?——不会吧!”
一个女生从衣兜里掏出几张照片,递给于鉴。于鉴接过照片一看,是幅油画照片。整幅画的背景以浅棕色为主,零零落落的树叶通过枯枝的反衬表现出一种无奈;花儿虽然没有盛开,但是有花朵的树枝竟然没有一片树叶,而有树叶的树枝却没有一朵鲜花。这幅作品作者题为《寻找》,意思是花朵在寻找树叶,而树叶却与花朵擦肩而过。
“真的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一棵树?”
“这就是素类艺术,你懂不懂?”
“这就是素类艺术?”于鉴反问道。
“嗯,还有一张,你看不看?”
于鉴很惊讶地瞅了她一眼,说道:“当然。” P2-3
和《初涉职场奋斗记》一样,《北京致命诱惑》也是我多年前创作的一部小说,那时书名叫《北京爱情故事》,后来在网上连载的时候,为了吸引眼球,将书名改为《北京富婆的后好色时代》。
那时我的笔名叫“梦游”。30岁前,我的笔名一直叫“梦游”,并且用这个笔名发表了近百篇文学作品,同时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青春年少》和一部小说集《校园的早晨》。可以说,这个笔名带给我偌大的自信。然而这个笔名的中文含义却让我遭遇了多次嘲笑和玩弄。虽然那时非常气愤,但是我并没有要更改笔名的想法,直到而立之年,我慢慢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梦想、对自己的前途产生怀疑的时候,我才想着应该改变些什么。而此时,首当其冲的就是我的笔名。但是这个笔名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为自己的文学梦想而起的,并且伴随着我走过了近20个春秋,并与我一起度过了青春岁月,带给我无尽的自信和力量,此时,我却要更改掉自己的笔名,这的确是一个挑战。但是,此时我的确认为,笔名非改不可——一方面是因为,这个笔名的确会让入产生非议,另一方面.这个笔名也的确没有带给我应有的荣誉。为此,我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去思考如何更换一个笔名,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汉字。虽然我一直有用自己在中学时代起的另一个笔名更换的意思,但是“梦游”这两个字,给我的意义实在是太大了——不单单是用这个笔名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同时,这个笔名也带给我了无尽的自信与勇气,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直勇往直前。此时,要更换,的确让我困苦了多日。